第485章 朝議!【3】

字數:5737   加入書籤

A+A-


    站在大殿下方的何進一副哭喪臉。
    直到現在何進才明白,為什麽段羽沒有堅定的站在他這邊了。
    封王啊!
    這可是封王啊!
    他能給段羽什麽承諾?
    何進扭頭看了看段羽,感覺到了無比的絕望。
    階梯上的袁隗眉頭緊皺,一雙狐狸一樣的雙眸緊緊的盯著段羽,仿佛是要看透段羽那強壯身軀當中隱藏的野心。
    世人皆以為段羽性格剛烈不屈。
    可段羽偏偏在這種時候選擇了董太後。
    要知道之前下旨捉拿董卓的,下旨讓丁原將段羽擋在函穀關外的可都是董太後。
    若是按照之前段羽的性格,必然是要將洛陽攪得天翻地覆。
    可是現在......
    段羽竟然選擇了支持董太後。
    雖然封王很誘人。
    但袁隗不傻,聽出了董太後的言外之音。
    打下整個西域。
    這可能嗎?
    大漢四百年,沒有一個人能真正的征服西域諸國。
    西域數十個小國,地界廣袤比任何一個大漢的州都要大。
    更不用說其中還有烏孫這種超級大國,堪比大漢一個州的人口,兵力數十萬。
    而且西域以北還有北匈奴。
    雖然剩餘的數十個小國國力很羸弱。
    但若加在一起,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更何況西域地形地貌複雜,補給線極長,征伐西域要消耗多少糧草兵馬?
    這都是一個難以估量的數字。
    大漢最為強盛的時候,以李廣利率領三萬兵馬,前後三次才打下了大宛。
    所消耗的錢糧不計其數。
    兵馬折損更是無數。
    打下西域全境,封王,這幾乎相當於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即便段羽很能打,但袁隗依舊不認為段羽能夠打下整個西域。
    拖延。
    雖然袁隗不知道是誰給董太後想的這個計策,但他還是推測到了董太後的意圖。
    拖延段羽。
    那麽問題也來了。
    這也是袁隗關注的問題。
    段羽不是傻子,確切的說段羽很聰明。
    既然如此,段羽難道看不出董太後是在拖延他嗎?
    如果段羽看出來了,可段羽為什麽又要答應呢?
    段羽在想什麽?
    換句話說,段羽要做什麽。
    這才是袁隗之所以皺眉的原因。
    大殿之上,短時間的沉寂之後立馬爆出了嗡嗡的議論聲。
    大漢四百年,養士四百年,雖然如今朝廷腐敗虛弱,但大漢從來都不缺少鐵骨錚錚直言死諫的忠臣。
    就在眾臣開始議論之時,已經有朝臣從人群當中走出,手持笏牌立於大殿之上。
    “太後,臣禦史中丞孔融,有話要說!”
    站在最前排的段羽回頭打量了一眼走出人群當中的孔融。
    一身黑色的朝服,頭戴進賢冠,手持白色笏牌,身材中等,樣貌平平。
    段羽對於曆史當中的孔融了解的不多。
    唯獨有些印象的就是孔融剛正不阿得性格。
    以及經常頂撞上司,甚至於最後經常挖苦曹操落得一個身死的下場。
    但以段羽自己的理解,說孔融剛正不阿其實應該就是對其情商低的一種變相的美化而已。
    早期孔融是受楊賜的征辟,成為司空府掾屬。
    初為官時,孔融便暗察訪官僚中的貪汙之人,準備予以貶謫罷免。
    但後來因為得罪了宦官,最後被貶斥回家。
    而後來王允為豫州刺史的時候,在此征辟孔融。
    可當時孔融給王允的答複是:州郡禮命,皆不就。
    大致的答複的意思就是說你們州郡的官員不用征辟我,就算是征辟我也不回去。
    往狂傲了說,簡單一點就是你們不配。
    後來孔融再次被楊賜征辟,正好趕上何進榮升大將軍,楊賜派遣孔融持帖去拜訪。
    而因為門人沒有及時通報,孔融感覺被怠慢了,當場就直接搶回了拜帖在何進的府門前撕碎轉身離去,一點都沒給何進的麵子。
    若不是因為孔融乃是聖賢之後,又名傳四海,當時何進的手下都想要派人刺殺孔融。
    要說本事,孔融為官不行,段羽不急的這家夥有什麽舉措。
    反而是擔任北海相的時候,被打的抱頭鼠竄。
    但這種人名氣大,有名節。
    乃是天下名士。
    殺這種人,比殺一百個丁原都麻煩。
    就如同當初曹操殺邊讓是一個道理。
    “孔卿家有何話要說?”董太後一卷黑色的鳳袍寬袖。
    孔融直接挺直了脖子看著董太後,目光絲毫不避讓的說道:“太後,高祖當年立白馬之盟有言: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若無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誅之。”
    “太後懿旨給涼州牧封王,豈不是違背高祖祖訓?”
    聽到孔融說完,段羽便轉過了身來嘴角微微上揚。
    說孔融情商低,還真的是一點都不冤枉他啊。
    這貨這時候說出來這話,這可不是在和他作對,這是在和董太後作對。
    果然,在聽到孔融這句話之後,董太後的臉都黑了。
    “孔禦史,哀家何時有違背高祖祖訓?”
    “那西域之地,原本便不屬於大漢,若孔禦史有能力,你也可以去打下西域將其納入大漢版圖,你若有這般能力就算是全天下都反對,哀家也要給你封王。”
    “問題是你有這般本事沒有?”
    董太後怒視孔融。
    孔融的脖子依舊挺得筆直,目光直視著董太後:“太後,臣是沒有這般本事,可這和太祖的白馬之盟又有何關聯。”
    “若是按照太後這般說,那豈不是日後誰能打下匈奴,誰能打下鮮卑,誰能打下南蠻都要封王?”
    “孔融,你好大的膽子!”
    董太後豁然從龍案旁邊起身伸手指著孔融道:“來人,將這個狂妄之徒給哀家叉出去。”
    “太後息怒!”
    “太後息怒!”
    “太後,孔融也是為朝廷著想,還請太後息怒。”
    “太後息怒,孔中丞忠心耿耿啊。”
    數十名朝臣紛紛起身為孔融求情。
    段羽雙眼微眯。
    果然啊,名士名儒就是不一樣。
    即便當朝頂撞太後,依舊有這麽多人站出來幫孔融說話。
    “太後息怒,孔融雖然言語過激,但卻也是為江山社稷,還請太後息怒。”
    階梯上的袁隗此時也回頭衝著董太後求情說道:“封王之事......”
    “怎麽?”
    袁隗的話還沒等到說完,就直接被董太後給打斷了。
    “太傅也覺得哀家過於武斷?”
    袁隗連忙搖頭:“並沒有。”
    “太後說的有道理,西域之地本就非大漢國土,西域諸國本就各封其王。”
    “如果冀侯若真能平定西域,倒也的確是千古奇功。”
    “但老臣還是覺得,此事應當慎重,孔融想必也是這般意思。”
    “所以還請太後息怒。”
    袁隗三兩句話將董太後的怒氣平息了不少。
    殿下的眾臣也拉住了挺直著脖子的孔融。
    董太後深吸了一口氣之後這才重新緩緩落座。
    “太傅也說了,打下西域艱難困苦,也不一定是能完成之事,那哀家的話就隻是一句承諾。”
    “至於打不打的下,那還要看段卿家。”
    董太後將目光落在了段羽身上:“段卿家可否有信心?”
    段羽低著頭微微一笑拱手說道:“太後,臣願意一試,至於成敗與否,臣不敢保證,但臣會盡量為大漢開疆拓土。”
    “好。”董太後笑著點了點頭:“太傅還有什麽要說的?”
    袁隗搖頭表示沒有了。
    “既然如此,那此事就暫時這樣定下,其餘人不必多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