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有錢能使傻子瘋狂推磨

字數:4705   加入書籤

A+A-




    為了極大的激發劉二磊的積極性,李良生更詳細的跟他說道:

    “牽一頭驢,一趟能拉個二十麻袋東西回去,你要是有能耐多拉幾麻袋,多一麻袋就多給你五毛拉運錢。”

    “你想一趟牽兩頭驢拉運也行,也這樣算錢。”

    興奮的劉二磊將這幾句話好生琢磨消化了一番。

    也就是說,不管一趟子拉多少,反正就是拉一麻袋就有五毛錢。

    咱要是一趟牽兩頭驢,拉四十麻袋,就是二十塊錢?

    將最後的疑問跟李良生確認一番,瞧見李良生點頭表示沒錯後,劉二磊興奮的原地亂蹦。

    “走著!走著走著!”

    反而是他比李良生還更急切了。

    就地將陷著的麅子稍微掩藏掩藏,倆人就往嶺子的更深處騎驢馳騁。

    驢子的蹄踏下,往時走進去一趟得半小時的,這下子十分鍾都不要,就到了那一片野生著偃鬆的荒林。

    其實這裏的景象在劉二磊看來怪嚇人的,那鬆樹綠的,就像刷了綠漆似的。

    而鬱鬱蔥蔥的翠綠裏頭,還掛著密密麻麻的紅點點。

    荒無人煙的深山老林,再加上氣氛陰氣森森,這樹的顏色上看下去就是一副詭異的感覺。

    李良生要的就是這些詭異的紅點點。

    他利落的下驢,緊接著就利落的爬到了偃鬆上。

    使勁搖晃偃鬆的樹冠子,紅點點和針一樣的綠葉就嘩啦啦的往下掉。

    劉二磊在下麵搭把手的將鬆塔往麻袋裏裝,就蹲著撿拾就行了,差不多一秒撿進麻袋子裏一顆。

    一次撿好幾顆在手心子裏再往麻袋裏撂,速度更快一些,差不多半秒一顆。

    倆人忙活了半個多小時,李良生搖禿嚕了約十棵偃鬆之後,尋思著差不多了,就爬下樹去也蹲著撿拾。

    這趟過來,李良生特意帶了很多麻袋和蛇皮袋,加起來有六十個。

    這麽一會兒功夫,光是偃鬆塔就裝夠了五十袋子。

    “你先牽驢把這些運回去吧,”李良生站起身,一邊伸懶腰活動筋骨,一邊對劉二磊說話:

    “回去的路上順路把麅子也給駝回去。”

    “好!”

    劉二磊二話不說,將滿滿當當的麻袋子紮口,然後兩兩一組的兩袋之間綁一道繩兒,這樣就能搭掛在驢身上兩側了。

    這麽一搭一搭的,盡管鬆塔是個輕快玩意兒,二十袋掛到驢子身上後,依舊壓了180多斤那麽沉。

    為了多掙一點兒,劉二磊又往上頭搭了倆麻袋。

    一頭驢駝22袋,兩頭就是44袋,自個兒再用扁擔挑10袋!

    劉二磊這麽積極的情況下,本來李良生還想留十個袋子用來裝毛尖蘑的呢。

    沒法兒,隻能又給他裝了幾袋子。

    “54袋!27塊錢!哈哈哈哈!”

    劉二磊左右各牽著一頭驢,一路爽朗著哈哈大笑的先返程了。

    直到他那傻嘚笑聲漸行漸遠,李良生這才轉頭往嶺子的深處徒步走一段兒。

    先把毛尖蘑給采摘拾放好,等一會兒劉二磊拿麻袋子回來了,能一大把一大把的塞麻袋子裏。

    幾乎就是劉二磊負責拉運跑腿,自個兒在這裝袋。

    村裏的村民全都在忙碌,晝夜不歇的忙碌。

    李家更是忙得沒法消停。

    劉二磊以壓垮兩頭大毛驢之姿沉重著步子回到李家大院時。

    他那架勢把院子裏的人都給震驚到了。

    “這是麅子?三頭?!”

    羅努生以往也見過麅子,還見過不少回。

    但在他看來,麅子這玩意兒腿腳靈活,蹦躂的那個輕快,人能瞧見麅子不代表能逮著麅子,除非手裏頭有獵槍。

    這玩意兒誰家有啊,誰家都沒有,使獵槍是技術活兒,沒師傅帶的情況下,就算有那玩意兒,也跟拿個燒火棍沒區別。

    更大的前提是自家得有點兒底子,能掏出銀子買火藥,這玩意兒不便宜,嘭一聲兒就是一塊多錢。

    誰家都嘭不起。

    然而老天鵝,他們居然在沒有獵槍的情況下,一口氣逮著了三頭。

    天哪,娘類,AUV,老天爺類。

    難怪這家人這麽富裕的,雖說屋子不大,院子大但空蕩。

    卻攢了兩萬塊磚出來。

    不是土法曬的土磚,而是用煤子燒製的黑青火磚!

    “二磊,咋是你自個兒回來了?”

    陳玉珠正在灶房裏忙活烘幹蘑菇的活計,一出來就瞅見劉二磊竟然牽著兩頭驢坨了兩座大山回來了。

    她匆匆擦把手,上去把麻袋子給提溜下來,將裏頭的鬆塔倒到羅努生和他娘麵前。

    五十多麻袋的鬆塔全倒出來之後,直接在羅努生和他老娘麵前形成了一座快要將他們淹沒的大山。

    羅努生一邊驚奇一邊高興。

    原先還擔心這手工活做啊做的就無了,看這架勢,自個兒是想剝多少就能剝多少了,剝不完的,人家正一趟趟的拉運回來呢。

    “大嫂,給咱記錄記錄哈,這趟子是54袋!”

    劉二磊撂下一句讓陳玉珠滿頭問號的話,就興奮衝衝的牽著兩頭驢又往嶺子裏鑽去。

    忽然間忙上加忙,陳玉珠的腦殼短暫的兩頭堵了一會兒。

    灶房裏一堆菇子要熱烘,院裏還躺著仨剛打回來的麅子。

    短暫堵了一會兒腦腸後,陳玉珠就理清楚了思緒。

    家裏還是窮啊,沒錢。

    菇子和鬆塔能不能賣錢還是兩說,麅子肉凍是確保的能賣錢的。

    先熬肉凍吧,爭取今兒就把三頭麅子全熬煮了。

    三百斤就是三百塊錢呢。

    張曉桂正在屋裏做新衣裳,早上去伺候農田之前,她就先給陳玉珠和李建國量了量身板尺寸,還有冉冉。

    良生哥的身材瞅著比李建國高一些、壯一些,照著建國哥的尺寸稍微做大一號,應該就差不多合身。

    記錄下尺寸之後,就立刻撲田裏去伺候苗子灌溉去了。

    忙完農活就回來開始做新衣裳。

    手頭的活計還沒忙請,瞅見玉珠嫂子在院子裏起了仨臨時大灶,猜到她這是要熬肉凍,於是也撂下活計出來搭把手。

    燒水抱柴拖煤啥的。

    倆女人忙活不多久,三頭麅子就被拆好了肉。

    又幾分鍾功夫,正在鍋裏煮著焯水的肉,就飄蕩出混著土腥氣的肉味兒。

    羅努生真是羨慕不已。

    羨慕這一家人好像吃肉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咱也得好好做活,掙了錢,就能買肉吃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