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招工

字數:4319   加入書籤

A+A-




    廠長也拿起筆,在合同上簽字蓋章。

    鮮紅的印章在合同上留下清晰的印記。

    一份飼料加工設備的采購合同就此正式生效,標誌著李良生朝著自己的夢想又邁進了一步。

    他小心翼翼地將合同折疊好,放進口袋裏,心中帶著期待。

    從機械廠出來,李良生又馬不停蹄地趕往縣城的飼料原料市場。

    市場裏人聲鼎沸,各種農產品琳琅滿目。

    李良生走進一家名為“豐年糧行”的店鋪,一股濃烈的穀物香氣撲麵而來。

    店鋪裏堆滿了麻袋,上麵寫著各種飼料原料的名稱。

    一個胖乎乎的老板正坐在櫃台後撥弄著算盤,見到李良生進來,熱情地招呼道:“小夥子,想買點啥?”

    “老板,你這玉米糠怎麽賣?”李良生指著角落裏堆積如山的麻袋問道。

    “八毛一斤,你要得多,還能便宜點。”老板笑眯眯地說道。

    李良生抓起一把玉米糠,仔細看了看成色,又放在鼻子下聞了聞,感覺質量還不錯。

    “老板,你這玉米糠要是長期供應,能給什麽價?”

    老板眼珠一轉,精明地說道:“長期供應的話,七毛五一斤,怎麽樣?”

    “七毛。”李良生毫不猶豫地砍價。

    老板有些猶豫:“小夥子,你這價砍得太狠了,我都沒啥利潤了。”

    “老板,我可是長期合作,量大啊!薄利多銷嘛!”李良生笑著說道。

    老板沉吟片刻,最終還是點頭同意:“行吧,七毛就七毛,誰叫你是我老客戶呢!”

    李良生又詢問了麩皮、豆粕等其他飼料原料的價格,並一一記錄下來。

    他貨比三家,仔細比較了每家店鋪的價格和質量,最終選擇了“豐年糧行”和另外兩家信譽良好、價格公道的供應商,並與他們簽訂了長期供貨協議。

    李良生特意選在村口的大榕樹下張貼招聘啟事,這裏人來人往,是村裏消息傳播最快的地方。

    紅紙黑字的招聘啟事十分醒目,標題赫然寫著“飼料加工廠招工啦!”,下麵詳細列出了工種、待遇以及招聘要求。

    消息一出,立刻引來了不少村民圍觀。

    李良生還在村裏挨家挨戶地走訪,將招工的消息告知每一個人。

    他尤其關注那些家境貧困、缺少勞動力的家庭。

    “趙叔,您也來報名啦?”李良生看到拄著拐杖的老木匠,連忙上前攙扶。

    “是啊,良生,聽說你辦廠子了,我老頭子也想來出份力。”

    趙叔爽朗地笑道,“我這手藝還能派上用場。”

    “當然能!廠裏正缺您這樣的老師傅呢!設備維護還得靠您。”

    李良生握著趙叔的手。

    “良生,俺也來報名!”一個高大壯實的小夥子擠了過來。

    “王強啊,想做點啥?”李良生認出是村裏的王強。

    “啥都行!俺有力氣,能吃苦!”王強拍著胸脯說道。

    “好樣的!我看你就負責搬運裝卸吧,這活兒適合你!”

    “謝謝良生哥!”王強興奮地咧嘴一笑。

    幾天後,報名的人越來越多。

    “良生,俺們也想來幫忙,包裝分類的活兒俺們都能幹!”幾個婦女圍著李良生說道。

    “行啊,嬸子們,廠裏正需要人手呢!到時候還得辛苦你們了。”李良生一一記下她們的名字。

    這時,一個瘦弱的身影怯生生地走了過來。

    “良生,你看……我這老婆子能幹點啥不?”馬三潑的媽媽搓著手,滿臉期待。

    李良生有些為難,馬三潑的媽媽身體不好,幹重活肯定不行,而廠裏現在也沒有適合她的輕活。

    “嬸子,您這身體……”李良生委婉地說道。

    “俺身體還行,能幹輕活!洗衣做飯啥的都行!”馬三潑的媽媽急切地說道。

    李良生沉吟片刻,還是搖了搖頭:“嬸子,現在廠裏還沒有合適的崗位,等以後有了再通知您吧。”

    馬三潑的媽媽生氣地離開了。

    隨後,李良生去了農科院想要取取經。

    “真是沒想到,你一個年輕人,竟然有如此長遠的眼光。”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專家放下手中的資料,看著李良生,眼裏帶著讚賞。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不願意從事農業生產,覺得又苦又累,像你這樣有想法、有幹勁的年輕人真是太難得了。”

    “專家,我就是想為家鄉做點貢獻。”

    李良生謙虛地說道,“現在農村養殖業發展很快,但飼料質量卻參差不齊,我想建一個飼料加工廠,為養殖戶提供優質的飼料,也帶動鄉親們一起致富。”

    “好,好!”老專家激動地一連說了兩個好字。

    “你的想法很好,很有前途!現在國家也大力支持農村發展,像你這樣的年輕人,就應該得到鼓勵和支持!”

    “我這次來,就是想向您學習一些先進的飼料加工技術。”李良生誠懇地說道,“希望您能多多指教。”

    老專家笑了笑,說道:“沒問題,有什麽不懂的盡管問,我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接下來的時間裏,老專家和幾位研究員詳細地講解了飼料配比、加工工藝、質量控製等方麵的知識,並結合李良生當地的實際情況,提出了很多寶貴的建議。

    李良生認真地聽著,不時地提出自己的疑問,專家們也都耐心解答。

    他還拿出自己之前做的筆記,與專家們探討交流,受益匪淺。

    “你的學習能力很強,而且很有自己的想法。”

    老專家看著李良生滿滿的筆記,讚歎不已,“你對飼料原料的認知和對市場的判斷都非常準確,這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您過獎了。”李良生謙虛地笑了笑。

    “小李啊,”老專家突然話鋒一轉。

    “有沒有興趣來我們農科院工作?你的能力很出色,在這裏可以更好地發揮你的才能,也能為更多的農民朋友提供幫助。”

    李良生愣住了,他沒想到老專家會突然提出這樣的邀請。

    “專家,您的好意我心領了。”

    李良生略微沉吟後,婉拒了老專家的邀請。

    “我現在家裏事情也比較多,實在脫不開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