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81章 出公告招老師

字數:4231   加入書籤

A+A-


    “很多城市裏的工廠已經給老員工分房了,分房的批數雖然有講究,每次分房人數不同,但並不代表不會分。”
    “大部分人都能分到一套福利房,有了這套福利房一家人就有了住的地方。”
    孫薇薇盤算。
    “那這麽一說,遠哥你也在公社有工作,你還是護林隊的大隊長,那你分的房肯定比我還要大吧?”
    “大不大的無所謂,隻要咱們家依依能擁有城市戶口,咋樣也行!”
    孫薇薇不太理解陳遠口中的城市戶口,有啥特別之處。
    但是她在公社工作的這段時間,也聽李桂珍說起過,城市戶口和農村戶口在外的區別。
    戶口關係著一個人的未來,就業求學這都是至關重要的事兒,往後結婚生子那也是不可避免的。
    一直到夏季的晚風,吹到六月底。
    陳遠才公布了村內學校老師的招生計劃。
    這個消息讓知青點的知青們都沸騰了。
    其實他們早先就打聽過祠堂旁邊那個蓋的像學校一樣的房子,一直空置著。
    村民們都說那是陳遠蓋的學校,將來要收學生。
    知青點的知青們便四處找尋信息,希望借此機會能夠脫離下鄉種地的命運,去學校當個老師也不錯。
    起碼不用吃苦受累,每天和村裏這些皮娃娃們鬥智鬥勇,也比在地裏麵曬脫一層皮強。
    最先來找陳遠打探消息的是白牡丹和馮曉娜。
    李紅霞不知道什麽原因,這次沒有來。
    陳遠這一次反倒是敞開了大門,並沒有把知青們拒之門外。
    孫薇薇還特意熱了茶水,準備了一盤後山上特有的果子。
    招待到訪的知青和來打探消息的人家。
    孫薇薇的熱情和陳遠的態度,讓馮曉娜和白牡丹都有點發懵了。
    “這幾天在地裏麵很受罪吧?”
    孫薇薇笑眯眯的。
    她自小在農村長大,從會走之後就幫著家裏人在田地間撿掉落的麥穗和稻穀。
    她知道這種罪,受過這樣的苦,看著馮曉娜和馬留人兩個白生生的丫頭,來了幾個月就曬成小麥色。
    “薇薇姐,我們也不瞞你,我們來就是想問問學校招老師的事兒,這個是不是真的?”
    “肯定是真的呀!公告都貼出來了,你倆沒看到啊?”
    陳遠一大早就貼了公告,還讓個生產小組在生產組內大肆宣傳。
    一定要宣傳是到位。
    保證每家每戶都知曉,讓每個村民都知道。
    “看到了,就是不確定咱們村還真有小學?”
    “就在糧庫旁邊蓋的那片房子,都是學校,本來計劃小學初中都辦,但是村長也考慮一時之間招不了那麽多學生和老師,就先辦小學,這次老師得招四五個。”
    孫薇薇對白牡丹和馮曉娜知無不言。
    陳遠昨晚還和她說,馮曉娜的文化水平最高,而且還是四九城的姑娘,是大城市來的。
    那是全國人民都向往的地方,見識也比普通人多得多。
    如果馮曉娜來當老師,不但能傳授知識,還能給學生們提供美好的構想。
    所以孫薇薇一看到馮曉娜,就迫不及待的想把學校的情況都告訴馮曉娜。
    馮曉娜也對孫薇薇的熱情有些意外。
    “薇薇姐,我們看招老師是要考試,還要麵試?這誰來判定的?”
    馮曉娜很好奇,村裏麵文化水平比他們高的人應該不多吧。
    誰給他們出卷子?
    誰給他們判試卷?
    誰來麵試他們?
    這都是個問題。
    “村長說了,村裏麵就屬你們這些知青文化水平最高,村民們肯定沒有條件和水平給你們判試卷,所以他的意思是說去鎮上找個學校的校長過來。”
    “這事兒公社的趙書記也答應了,等到考試的時候,鎮上出試卷,他們進行考試麵試。”
    陳遠想得很周到。
    要是請有文化的人來判定試卷,就沒有人有異議了。
    白牡丹和馮曉娜點了點頭,這也好,保證了公平性。
    不過兩個人還有疑惑,試卷會不會提前泄露?
    不過這點疑惑是不能和孫薇薇說的。
    “你們兩個女娃娃讀過書,又認字,文化水平高,要是能來村裏學校當老師,肯定再好不過!”
    “我還是很期待的,你們兩個回去好好準備吧,來的時候都帶著課本呢吧?”
    孫薇薇對馮曉娜和白牡丹抱有很高的評價,覺得他們兩個一定能行。
    畢竟是陳遠相中的老師,如果馮曉娜成功通過競選,那正和陳遠心意,兩全其美。
    馮曉娜和白牡丹走後,陳遠家就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客人。
    當然不隻是知青點的知青,有些村民也來了。
    家裏麵有年紀輕的女娃娃和男娃娃,都來陳遠他們家走了一遭。
    陳遠家的大門敞開著,進進出出往來的人帶了啥東西,原樣又帶回去了。
    孫薇薇和陳遠表示不收任何人的禮,這是為了村裏娃娃著想,不會給任何人走後門。
    陳遠定下考試日期,就把陳家村舉辦學校競聘老師一事,匯報給了趙青健,邀請趙青健當日來參加。
    趙青健點頭。
    他還是挺樂意去陳家村參與活動。
    “行,當天我會和鎮上高教委的幾名老師和校長一塊兒去,上次你說想從鎮上先派兩名老師幫助年輕老師進入角色,教委的同誌也批了。”
    陳遠喜笑顏開。
    “這可太好了!趙書記多虧您了,要不是有您幫忙,我估計這事兒很難辦成。”
    “你少在這給我帶高帽,我也是聽你的,為了陳家村和陳家村附近幾個村的娃娃們好,這次你準備收多少學生?”
    陳遠琢磨了一下。
    “一個班能收十幾個娃娃,若是招聘五個老師,就能收將近一百個。”
    其實在後世一個班裏四五十個學生很正常。
    但是這些知青是第一次當老師,而且村裏的娃娃們沒有上過學,沒有規矩,不知道集體意識,不能聚眾,不然老師也不好管。
    “十幾個學生不多,就看你這小學怎麽辦了。”
    “趙書記還得您替我把關,我在這方麵可是一點兒經驗都沒有,就是有個設想,想給村裏的娃娃們一個機會,您又鼎力支持我,我實在榮幸得很,都不知道咋表示對您的感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