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九章 第二篇論文
字數:2327 加入書籤
隨著法官的指示,庭審繼續。接下來的舉證來到了美希子涉嫌抄襲的第二篇論文。在方才的第一篇論文中,所涉及到的問題是有關的實驗被外包出去,是否構成學術不端。在這一問題之下,似乎尚出現了一定的回旋餘地。那麽在現在的第二篇論文中,同樣的回旋餘地還會出現嗎?法庭內的氣氛在不知不覺之中變得凝重起來,兩側隱藏式白熾長燈所散發出來的光線也變得刺眼。在雙方律師的交戰之下,許多旁聽市民已經認識到了這是一場極其血腥,你死我活的爭鬥。在前排的大學高層也忍不住雙手按住膝蓋,身子微微前傾,雙眼極其認真的注視著法庭內所發生的一切。一些大學人士的額頭滲出了一滴滴冷汗。縱使朝倉彥占了上風,但是整個論辯過程也實在是太過於驚險。竹澤整理了一下手上的資料,隨即再度站起,冷眼看向那位原告男律師,緊接著開口道:“裁判長。接下來被告方舉證出示第七組證據。第一項證據,作者為原告玉井美希子的論文《關於磷酸基團定向分子在蛋白質的酸化現象》的接受刊稿信一份。該刊稿信來自於期刊tbio。第二項證據,涉事期刊發送的內部調查郵件。第三項證據,大學發出的論文自查郵件。第四項證據,論文比照組《磷酸基團定向分子與蛋白質酸化》《磷酸基團定向分子的印跡方法》《磷酸基團定向分子處於蛋白質酸化的表征現象》《磷酸基團定向分子的不定酸化條件》等四篇論文。第五項證據,論文比對分析結果。第六項證據,專家組關於美希子第二篇論文涉及抄襲的簡要報告。”一項又一項的證據拋出來。這一次的敵人,似乎來勢更加洶洶。在原告席的宮川,她握住筆的手上已經滿是汗珠,身體由於緊張而在輕微的抖動。尤其是竹澤展示的這一項項證據,幾乎如同鐵錘一般在耳邊砸響,讓人產生眩暈之感。饒是如此,宮川仍然輕咬嘴唇,拿著筆飛快地記錄對方的意見。竹澤頓了頓,像是在給聽眾留下喘息的空間,下一秒,她的聲音又響起道:“上述證據證明。原告玉井美希子向tbio期刊,投稿一篇名為《關於磷酸基團定向分子在蛋白質的酸化現象》的論文。後該期刊接到舉報稱涉桉論文存在抄襲現象。隨後,涉桉期刊展開內部調查,並向大學發出協助調查函。京都大學就涉桉抄襲論文正式成立調查組展開調查。”聽到這段話,北原稍稍皺了皺眉頭。又是有人舉報。方才,美希子的第一篇論文就是被人舉報。而眼下,這第二篇論文又是同樣被舉報。難道,是美希子被人盯上了?北原從對方證據所透露出來的極為隱晦的信息,不斷地咀嚼,試圖從一些碎片中,管中窺豹以獲得事件的一點真相。竹澤繼續道:“經過期刊和專家組聯合調查。原告美希子論文共涉嫌抄襲四篇論文,分別為《磷酸基團定向分子與蛋白質酸化》《磷酸基團定向分子的印跡方法》《磷酸基團定向分子處於蛋白質酸化的表征現象》《磷酸基團定向分子的不定酸化條件》。京都大學專家組通過第三方的論文重複率鑒定機構進行了查驗。”“apdlu——是國際上著名的論文重複鑒定數據庫,對美希子的第二篇涉嫌抄襲的論文作出了編號為kuyt456230號的論文查重報告。經過該數據庫進行查重,美希子與上述四篇論文存在大麵積的重複。具體為,與論文比照組第一篇《磷酸基團定向分子與蛋白質酸化》存在36%的重複率,與論文比照組第二篇《磷酸基團定向分子的印跡方法》存在16%的重複率;與論文比照組第三篇《磷酸基團定向分子處於蛋白質酸化的表征現象》存在21%的重複率,與論文比照組第四篇《磷酸基團定向分子的不定酸化條件》存在27%的重複率。”“針對上述論文重複鑒定數據庫的查重結果,京都大學有關專家組對美希子論文展開了實質性審查,並形成了相應報告。經過專家組討論,相關調查組成員認為,美希子與論文對照組的重複,並非單純字詞或參考文獻的重複,而是直接構成對相應論文對照組中的正文部分的抄襲,且沒有標注引用或出處。據此,美希子的論文構成學術不端。”竹澤的聲音擲地有聲。仿佛給人一種她像是檢察官的感覺。在這一刻,她像是在法庭之上厲聲數落著美希子所犯下的種種罪行。隻聽得她的聲音接著響起道:“裁判長。當前關於美希子第二篇論文涉嫌抄襲的事實已經十分明了。相關抄襲事實既有國際權威軟件的甄別結果,又有相應資深學者的判定結論。原告美希子同時對上述四篇論文予以抄襲,並將有關結果進行移花接木,東拚西湊。該項行徑足以證明原告在學術科研之上,毫無誠信,罔顧最基本的學術倫理守則,肆意拚接、剪切他人的研究成果!在做出這樣的行徑之後,居然還要倒打一耙,起訴大學。如此之顛倒黑白情事,豈能容法律認可!!”竹澤大聲地嗬斥著美希子的行為。隨著這一連串極為有力證據的展示,法庭上的風向再度發生了變化。既有軟件的鑒別結果,又有學者的判定結論。而且美希子還不止抄襲了一篇論文,而是整整抄襲了四篇論文,這簡直就是板上釘釘的鑿鑿鐵證,這還要如何進行反駁?!後麵數排的旁聽市民再度忍不住竊竊私語起來,媒體記者們也悄悄地用筆飛快記下庭審的最新狀況,好將原告涉嫌抄襲的細節給複原出來。竹澤所展示的材料,就那樣堆放在桌台。一疊又一疊厚厚的材料,上麵那冰冷的數字,還有諸多位權威學者用著自己鮮紅的簽名章蓋上的調查結論,幾乎都無可辯駁地指向了美希子的確抄襲了相關論文的事實。這些猶如東洋那巍峨的大火山,所帶來的如潮水般緊密的壓迫感。這一件件證據仿佛都像是尖銳的子彈,射向了原告席。究竟對於原告方來說,這場官司還有沒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