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 13 章

字數:8159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生根水正是白朔現在需要的物品,無論是移植還是扡插,都有一定概率失敗,如果有生根水輔助,不說百分百成功,至少能增加成活率,野外的植物挖一株少一株,多活一株,生長季結束就能多收一些食物。
    麵前剩下的枝條,都是因為粗細不合適挑剩下或者編織過程中去掉的多餘部分,這種平時的作用就是扔在角落裏,等自然晾幹後燒火,用來泡水澆水也是物盡其用。
    想到這裏,白朔指了指地上的柳樹枝,跟白巡道:“阿父,能幫我把這些砸碎嗎?”現在的枝條太大,弄碎一點有用成分更容易溶解。
    早已經養成幼崽讓做什麽就做什麽的老父親白巡一口答應下來,拿起大石頭就是砰砰一頓砸。白朔拿出竹筒,將砸碎的柳樹枝放進去,又灌了一些水,找樹葉蓋住開口,用麻繩捆上。
    做完這些,拿了幾根小拇指粗細的柳枝,放在石頭上,輕輕砸,他的目的不是砸碎,而是要做一把“牙刷”。
    之前白朔隻能漱口,剛才他突然想起,最開始的牙刷,就是柳枝,於是心血來潮,打算試一試。
    柳樹枝含大量纖維,砸開後就像一把炸開的牙刷,白朔用清水洗幹淨,刷了一會,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感覺嘴裏確實幹淨一些了。
    白朔決定暫時用它來代替牙刷,至於牙膏,白朔把竹子燒成的竹炭磨碎,加了一點鹽水進去攪勻,做成了簡易版的牙膏,放在一個小小竹筒裏,下次需要直接取。
    洗漱用品+1。
    其實用鹽加竹炭做出來的效果更好,隻是想想家裏剩下的鹽,隻能下次換鹽回來再做。鹽是部落裏最珍貴的物資之一,哪怕他們家稍微多點,也隻夠吃飯而已,想用來做牙膏是不可能的,太奢侈了。
    白朔又用同樣的方法做了幾根牙刷出來,分給家裏其他人,讓大家都跟著刷。
    白允和白肅最先接受了,白巡本來不想刷,但聽到刷完牙齒不容易疼,決定試試。
    至於白樂,他不用表態,在白朔刷牙的時候他就已經玩起來了,臉上全是黑乎乎的手印。
    臨睡前,白朔跟白巡白允商量:“阿父阿姆,明天早上能幫我再割點柳條嗎?比今天多一點。”
    白巡答應著:“放心,明天給你割一大堆。”
    白允想到了小兒子剛才背的背簍,問:“還要再編背簍?”
    白朔點頭:“對,昨天那個是小的,再編幾個大點的,等我教會了彩林姨姨,就能編阿姆用的了。”他的手太小,力氣也小,隻能編幼崽用的,采摘隊用的那些,還需要部落裏的成年羽族來。
    白允揉揉自家幼崽,心疼道:“明天我回來幫你編。”
    “沒事的阿姆,我一點都不累。”白朔擺手,他有一群幫手呢,根本不會累到。
    第二天早上,白朔下山後去河邊刷牙洗臉,然後去分揀白巡白允早上出發前幫他帶回來的柳樹枝。走到做飯點旁邊,就看到一大堆柳枝,數量比他需要的多好幾倍。大概是怕他夠不到,這些柳枝堆的並不高,但占地大,整整一大片都是,快要把他做飯的地方圍起來了。
    阿父阿姆這是天不亮就幫他運樹枝了?白朔有點怪自己沒有早點醒來,這麽多,自己肯定用不完,夠他和彩林等人用兩三天。
    正想著,一群幼崽圍了上來。
    “白朔白朔,我想要背簍!”
    “我也要,白朔,能不能幫我做一個?”
    “我用紅頂果和你換。”
    “我讓阿父搬了好多樹枝!給我做一個吧!”
    在幼崽們你一言我一語的爭搶中,白朔明白為什麽會看到這麽多柳條了。不是兩個人搬回來的,是一群人,怪不得這麽多。
    原本今天的計劃是教彩林做,至於現在,白朔琢磨了一下,跟幼崽們說:“你們先去幹活,表現好的今天晚上有背簍。”
    聞言,幼崽們一哄而散,澆水的澆水,撿樹枝的撿樹枝。從前幾天開始,部落裏的幼崽就多了一項新的工作,給白朔栽種的植物澆水,不同的是前幾天是參與秘密任務,現在則成了必要任務。
    這些植物成熟後有十分之一是他們的,幼崽們非常用心,特別聽話。
    白朔擔心有幼崽粗心掉河裏或者踩到植物,讓白肅幫忙盯著,於是原地隻剩下白朔和弟弟白樂。
    白樂的年齡小,就算力氣大,小短腿也跟不上其他幼崽,白天隻能在空地這邊。白朔看看那閑不住去揪柳葉的小胖手,不由抬眼看了看山下無憂無慮亂跑亂爬的幼崽們。
    這些幼崽有些和白樂年齡差不多,大一點的也不超過五歲,會走會跑,但都和白樂一樣,因為年齡太小,所以不用去撿樹枝,也不能去河邊,隻能在山下待著。
    白朔想了一下,問白樂:“想不想要比背簍還好玩的東西?”
    白樂想也不想就點頭:“要!”
    白朔:“那你去把那些幼崽叫到這邊來玩,越多越好。”
    白樂立馬不揪樹葉了,去喊其他幼崽。
    幼崽們每天的日常就是玩耍,隻是部落中吃的用的物品都少得可憐,更不用說玩的了,因此生活十分無聊,最煩惱的事情也就是要去哪裏玩,或者和誰打輸了要贏回來,聽到白樂說要去另一邊玩,就跟著過來了。
    走過來後,也有幼崽和白樂一樣,忍不住去扯柳條上的葉子,幼崽們平時見到最多的是幹枯的樹枝,而且大部分都是其他樹上的,很少見柳條,十分好奇。
    白朔當做沒看到他們的小動作,等幼崽多了後說道:“你們在這玩吧。”
    白朔說完轉身,剛走幾步又拐回來了,突然想起什麽似的交代:“對了,不要摘葉子,這是大哥哥大姐姐才能做的工作,你們還小,不能做。”
    交代完這些,白朔才真正離開。
    其實也不是每個幼崽都在揪樹枝,有些正繞著柳條堆捉迷藏,聽到這句話,不管本來在做什麽的幼崽,都停下了,看著白朔,發現白朔這次真的離開後,立馬朝柳條上的葉子伸出了魔爪。
    那些原本不想摘的,聽到那句隻有哥哥姐姐能做,也覺得摘樹葉有意思了。
    白朔把前一天晚上泡柳枝的水分出五分之一,澆了幾棵昨晚移栽的紅根果苗,再回來時,地上已經散落了不少摘光葉子的柳條,一根根無比光滑,而幼崽們,正坐在地上,埋頭苦揪,看到白朔回來,還心虛地往身後藏。
    白朔裝作沒看到他們的小動作,撿起那些被摘幹淨葉子的,去找彩林。
    本來打算今天再練習一下,下午或者晚上教其他人,現在柳樹枝這麽多,幹脆邊練習邊教大家。
    彩林昨晚見過白樂的背簍,看到白朔拿著柳條過來就問:“白朔,要我幫忙嗎?”
    白朔點頭:“彩林姨姨,我力氣小,你幫我編個大的吧。”
    彩林:“行,你說怎麽編,我幫你。”
    白朔把稍微粗的那部分分給彩林,自己留下細一些的,在彩林旁邊做示範。為了增加承重,大背簍底部加了四根粗壯的樹枝,折起來比較費力,好在羽族最不缺的就是力氣。編好底部,將幾根粗樹枝折上去後,白朔用麻繩幫忙固定好,彩林開始繼續往上編。
    白朔則編自己那個小版的,時不時看看彩林那邊的狀況。兩人正編著,旁邊吃完飯的老人走了過來。
    部落裏的老人並不多,因為常年缺少食物,羽族的壽命普遍不長,百羽部落不能出去捕獵的老人總共十三個,他們每天的工作是幫忙看著部落裏的還不能出去玩的幼崽,把其他幼崽撿回來樹枝碼放整齊,分割狩獵隊帶回來的獵物,現在多了搓麻繩。看到這邊在忙,有人就過來看看,有兩個心急的直接上手幫忙。
    白朔把自己那個固定好,交給身旁最先學的老人,又拿了材料做第二個,讓他們先從編周圍入手,很快老人們自己也試著從頭開始編。
    小號的比較簡單,彩林手中那個稍微大一些,用了一個上午才編好,用幾根粗點的柳條做了肩帶,一個成年羽族可以背的背簍就成型了,形狀不太規整,但用起來要比獸皮方便許多,背起來兩隻手完全解放出來,手裏可以拿其他物品。
    彩林也發現了背簍的好處,立馬道:“多編幾個,明天采摘隊就能用了。”
    白朔讓彩林把底部編好,交給旁邊的老人,老人們編過小號的背簍,手法熟練了許多,編大的也沒問題。
    看彩林和老人們都上手了,白朔數了數小號背簍,數量剛剛好,又開始琢磨起別的。
    柳條柔韌性好,可以編背簍,籃子自然也可以,其實這兩種工具的編織手法很相似,因此學會了一種,再學另一種就很輕鬆。籃子平時可以拎東西,采摘隊也可以帶幾個,遇到需要小心放置的幼崽就可以放籃子裏,有籃子保護,放進背簍也不會被其他物品擠壓,實在不放心還能用麻繩係在背簍上。
    從早上到傍晚,白朔和彩林等人一直在編背簍編籃子。快吃飯的時候,白朔把小號的籃子疊起來,放進一個大背簍裏,又把小號的背簍全部拎走。
    於是今天出去幹活的幼崽們每人都分到了一個小號的背簍,比白樂那個稍微大了一點。
    揪了一天樹葉的幼崽們看到他們有,頓時愣住了,癟癟嘴,馬上要哭。
    白朔連忙將自己身後的背簍拿出來,倒出裏麵的籃子。
    剛才他專門把小號的籃子拿回來,就是為了哄幼崽的。小款的籃子編了不少,既可以用來盛放種子,又可以哄幼崽,用處很大。
    果然,本來要哭不哭的幼崽們看到他手中還有,立馬高興了,變臉程度相當快。
    白朔一人分了一個,交代:“明天繼續來幹活。”
    不管年齡大點的幼崽還是年齡小的幼崽,都點頭答應。大一些的幼崽已經習慣了聽白朔安排,小的那些則覺得哪裏都是玩,聽白朔的還有好玩的東西拿,當然聽話。
    不但幼崽們覺得背簍和籃子好,部落裏的成年羽族也發現了這些工具的好處。
    晚上,采摘隊回來試了背簍的承重量,二話不說集體去割柳條。
    柳條能夠編織的工具很多,除了背簍和籃子,白朔還試了下筐子,這樣以後搬碗筷等物品的時候就不用一趟趟上上下下了,一次能把所有的物品都帶上山。
    柳筐還可以放食物,山洞裏那些水果,之前都是直接放在地上,最多鋪一層幹草,有了柳筐,白朔就跟彩林說可以按成熟程度分,這樣每次需要的時候先拿成熟度高的,不用像之前一樣全部翻一遍。柳筐透氣性好,裝好果實還能時不時端出來晾一下,山洞內頓時比之前幹淨多了,也沒有了那股水果腐爛的味道。
    很快,大家又開發出了新用法,直接把編好的柳筐捆在樹上,比之前用樹枝搭建的還要結實,關鍵是容易轉移,如果不想在原地點住了,解開繩子換個地方就行。
    白朔看了,靈光一閃,翻出那些被嫌棄的、細小的柳條,動手開始編鳥窩。既然是編的,形狀大小都可以任意發揮,白朔準備編的是肚子大兩邊小,在中間進出的那種,可以直接掛在樹上,也可以放在地上,在哪都可以用。
    開始編的時候沒人注意,等他快編好的時候,全家的目光都落在了他手上。
    白巡白允:如果把幼崽全放進去……
    白肅:住在這裏麵弟弟就不會滾遠了。
    白樂:好像可以鑽進去玩。
    最後一點編完,白朔比量了一下大小,跟弟弟道:“樂,變成羽形。”
    白樂二話沒說,變成羽形鑽進鳥窩,在裏麵愉快地撲棱短短的翅膀。
    正常幼崽的羽形重量是兩斤左右,白樂比大部分幼崽都大了一圈,大概三斤,白朔編的鳥窩大,白樂進去後,白肅再進去也沒問題,至於白朔就更不用擔心了,有點空隙都能裝下他。
    白巡提起鳥窩,甩了甩,發現白朔編的十分巧妙,就算晃動,幼崽在裏麵也不會掉出來,頓時更喜歡了:“下次用這個帶你們出去。”把幾隻幼崽都放進去,就不怕飛著飛著哪個幼崽掉下去了。
    柳條巢穴受到了全家的喜愛,白允看完全過程,編了個大版的出來,大號的全家都能進去,放在山洞裏,裏麵鋪上獸皮,比直接在地上鋪獸皮睡覺更暖和,現在不明顯,雨季和雪季這點保暖至關重要。
    於是乎,大家編完自己用的背簍籃子和柳筐,又開始編巢穴,附近的柳樹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禿。
    除了柳條,白朔也在搜尋其他編織材料,河邊的蘆葦和蒲葦都在名單內,外麵的藤條也能留著用,隻是許多植物還沒長大,需要等生長季後期才能收割。現在能用的除了柳條外,最多的是河邊的蒲葦。
    蒲葦和蘆葦不像柳條那樣可以直接用,割下來需要曬幹,但去年幹枯的那些割掉後泡過水就能用。
    白朔用蘆葦編了兩個鍋蓋,用石鍋做飯這麽久,一直沒用過鍋蓋,最多用樹葉蓋一下,但樹葉遇到蒸汽後容易軟,不如編出來的好用,編織過程中將把手編出來,這樣就不怕被燙到了。
    有了編織品,家裏的工具越來越多,摘回來的小麥也有了專門晾曬的工具,不像之前隻能曬在地上。
    除了收獲一堆工具,白朔也實驗出了簡易版生根水對植物的作用,生根水確實有效果,時間長效果更好,但他用的基本是泡了三天的,因為竹筒數量有限,泡太久性價比不高。
    白朔看著麵前的竹筒思考。
    白允以為他的竹筒不夠用了,開口:“明天阿姆幫你帶竹子回來。”有了背簍,采摘隊能帶回來的物品比之前多了很多,挖幾棵竹子很方便。
    聞言,白朔搖頭:“不用,阿姆,暫時不用竹子。”
    雖然采摘隊也能帶回來,但白朔卻覺得太麻煩,他覺得需要改進一下工具。
    部落現在盛水的工具有四種,分別是樹葉、石鍋、木桶和竹筒。
    樹葉是一次性的,優點是取用方便,缺點是容量少,最大的樹葉容量也就和碗差不多,裝果實和葉菜方便,用了盛水不太方便,畢竟就算比其他葉子結實,它也隻是葉子,很容易折斷。
    石鍋結實,但太笨重,一個石鍋幾十斤,不可能隨便移動,基本固定在那裏,隻有做飯的時候才會用。
    木桶容量大,也不重,但製作方式是從粗壯的樹上截取一段後挖空,製作起來很麻煩,整個部落就幾個,他們家隻有一個。
    竹筒取材方便,製作也簡單,但短的容量小,幾節一起的拿取不方便。
    白朔又想念現代的各種工具了,當然,他知道塑料製品和金屬製品現在肯定弄不出來。
    不過有一種物品,倒是可以試一試。
    陶器。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