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大王之功於庶民何義?

字數:1825   加入書籤

A+A-


    嬴政靜靜聽著李念背誦《阿房宮賦》,中途未有打斷。
    那賦中的阿房宮雖然在如今的大秦還未開始建造,但那也是李念所知曆史上的他所為,聽聽後世人是如何評價的吧。
    整首賦背完,嬴政還是未說話,李念也不問,自顧自繼續講說:“大王為抵禦匈奴,使蒙恬將軍修築長城,但對民眾來說,卻無疑增添了徭役負擔。民間有一個流傳很廣的故事,叫‘孟薑女哭長城。’”
    “這個故事原本發生在齊國,孟薑女所哭的長城為齊長城,但到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秦長城。”
    給嬴政解釋了一句後,李念講起了大秦版孟薑女哭長城。
    嬴政沒問為什麽要將發生在齊國的事安在大秦頭上?
    還能為什麽,當然是大秦在後世的名聲不好,受百姓厭惡,潑點髒水怎麽了?
    何況,孟薑女的故事實際沒發生在秦朝,但大秦修築長城時就沒有過類似的事嗎?
    怕是隻多不少吧!
    李念要講的也不是孟薑女哭長城的來曆,而是告訴他,他和大秦在後世的名聲究竟有多不好。
    “驪山有七十萬刑徒,大王當不用臣再多言,臣要講的是驪山墓,大王生前為人間帝皇,至尊至貴,自然也想將這份尊榮帶到死後,於是耗費民力修建了一座規模極龐大的陵墓。”
    秦始皇陵並不是在始皇稱帝後才開始修建,而是早已在建,但始皇稱帝後,使得要修建的規模變得更大了。
    因為一統天下之前,他還是秦王,七國諸王之一,但稱帝後,他就是天下之主,有史以來第一位皇帝。
    以前建的王者之墳怎配得上朕皇帝之尊?
    肯定要建的更大、修的更好、添更多花樣,方能展現他的尊貴榮耀,讓他在死後也享受帝皇權柄。
    “陵墓中建有各式宮殿,陳列著諸多奇異珍寶,四周分布著大量形製不同、內含各異的陪葬坑和墓葬,在臣所來自的後世已探明的就有四百多個。”
    “一直到大王死時,陵墓還未修建完工,到胡亥公子繼位,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完成。”
    “修建完工後,胡亥公子殺了所有修建陵墓的工匠,並坑殺大王後宮中所有沒有子嗣的後妃。”
    “殺人雖非大王所為,但這筆仇恨卻會落到大王身上!”
    落到始皇身上也不冤,他自己沒安排好繼承人,也是他要修建那麽大的陵墓。
    “尤其修建那麽龐大的皇陵,多少人得背井離鄉,離開父母妻兒,大王認為這些人和他們的父母妻兒會如何看您?”
    這次,嬴政不再沉默,終於說話,但他並未回答李念的問題,而是道:“那寡人的功呢?寡人滅六國,使天下一統,你給寡人說的‘車同軌、書同文、量同衡’呢,他們就一點也記不得了嗎?”
    在開始時,嬴政聲音很大,似在不甘地向後世質問、向天下萬民質問,但越問聲音越小,像一頭受傷的猛虎在嘶吼。
    這一刻,李念甚至覺得始皇似乎有些可憐,但轉念又將這點可憐丟掉,有什麽值得可憐的?
    此為皇帝,為獨夫,其掌天下之權,食用著無數人供奉,卻不做好事,反而施行暴政,難道不該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