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海洋形成的奧秘

字數:4008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海洋中脊縱貫大洋底部,地幔物質上升湧出,冷凝形成新洋底,巨大的推動力使舊洋底改頭換麵,向兩側對稱擴張;當洋底擴展移至大陸邊緣的海溝處,潛沒在大陸地殼之下,重新返回到地幔中去。
    劉傻子教授打開穿越號機器人手機的視頻功能,顯示出一個動漫的畫麵,大洋中脊是新地殼形成的場所,熔融的地幔物質,不斷沿大洋中脊軸部向上湧,形成新海底。在此過程中,磁顆粒像一個個小磁針一樣,與當時的地磁場平行。
    地球磁場的極向,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岩層冷凝,並向兩側運動。每隔幾萬年或幾十萬年,地磁場的南北極向會發生倒轉,新形成的岩層會按新的方向磁化。於是,產生了大洋中脊兩側交替出現的磁條帶。
    冰島南端雷克雅內斯半島,有中脊對稱的磁條帶,其極向倒轉,排列形式與太平洋中脊的排列形式相對應,其連續性和對稱性明顯可見。
    夢弟醒了過來,他聽見小波、小明、小聰、小燕子在議論什麽。小燕子在提問:“談到海洋,都要談到板塊結構,什麽是板塊構造理論呢?”
    科學博士王可說:“板塊構造理論,是從海底研究得出的,是了解地球形態的一把鑰匙。地球表層是由一些板塊合並而成。這些板塊,在熔融的地幔岩漿上漂浮運動,就像浮在海麵的冰山一樣。所謂板塊構造,講的就是這些堅硬的岩石板塊以及它們的運動體係。”
    傻子夢石教授說:“地球表層主要有6個基本板塊,板塊堅如磐石,其內部是穩定的。地殼處於寧靜狀態,而板塊之間的交界處是地殼運動激烈的地帶,經常發生火山噴發、地震、岩層的擠壓褶皺及斷裂。”
    海洋爺爺補充說:“6大板塊中的太平洋板塊,完全由大洋岩石圈組成,而大西洋被洋中央海底山脈分開,一半屬於亞歐板塊和非洲板塊,一半屬於美洲板塊。印度洋也由人字形的海底山脈分開,使印度洋洋底分別屬於非洲板塊、印度板塊和南極板塊。所以,這些板塊是由大洋岩石圈及大陸岩石圈組成,它包含了海洋與大陸。”
    夢弟做了一個奇怪的夢,他坐上機器人驕子變成的飛艇飛到一個很大的石島上,他們站在小山一樣的島嶼觀望天空,觀望遠處的海洋。夢弟與驕子麵對麵站著,忽然石島像被巨大的寶劍切成兩半一樣,夢弟站在石島的一半,驕子站在石島的那一半。驕子想跨到夢弟這邊,這切開的溝一下變寬,大約有10米寬。機器人驕子冷靜下來,變成一個變形金剛形狀飛了過來抱住夢弟。
    可他們站立的地方一下塌陷,他們往下墜落。落了很長時間,他們下落在鬆軟的沙土上。夢弟想,下麵如果是石頭,盡管有機器人驕子保護,可能也會摔斷腿的。奇怪的是怎麽這土滾燙滾燙的,燙得夢弟受不了,一會兒,海水湧了過來,夢弟夢見自己到了海洋,又遇到了老海龜。
    夢弟問:“傻子教授、海龜爺爺,地球的板塊為什麽會運動,它的動力來自何處?”
    老海龜說:“來自地幔深處的熱對流作用。地球深部的核心稱為地核,它是高溫熔融的,它使地核外圍的地幔加溫。地幔溫度很高,靠近地核的岩層也能被熔化。”
    地幔下部的導熱性,不能有效地將地核的熱量散發出去,使熱量積聚,致使地幔逐漸升高溫度,地幔物質成為塑性狀態,形成對流形式的運動。地幔的熱對流在大洋中的海底山脈洋中脊處升騰,沿著海底水平運動到大洋邊緣的海溝島弧帶,隨著水平長距離運動而冷卻,而沿海溝帶下沉回到高溫的地幔層中直至消失。
    夢弟說:“我看見了,地幔的對流運動,促使漂浮在它上麵的板塊也隨之進行水平運動。可以說,地幔的熱對流,好像是帶動板塊運動的傳送帶。”
    “板塊從大洋中脊兩側各自做分離的運動,好比街道上人群擁擠,難免會相撞一樣。這運動著的板塊,最終總會相遇,相遇難免碰撞。當大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相碰撞,大洋板塊密度大而重,墜到大陸板塊之下,在碰撞向下插入處,形成大洋邊緣的深海溝。”老海龜說。
    夢弟醒了過來,他聽見劉傻子教授在說話:“假如,兩個大陸板塊相碰撞,則互相擠壓,使兩個板塊的接觸帶,擠壓變形,這就會形成巨大的山係。例如,喜馬拉雅山係,就是由歐亞板塊與印度板塊擠壓而形成的。因此,大洋底部的運動形成大洋邊緣島弧海溝複雜的地貌,也構成了大陸上巨大的山係。”
    小燕子說:“這麽說,板塊構造構建了整個地球的地表形態。”重塑了古代時期大陸與大洋的分布。大約在2.4億年前,地球上的大陸是匯聚在一起的,這個大陸,由北極附近延至南極,地質學上叫泛大陸。在泛大陸周圍,則是統一的泛大洋。
    忽然,夢弟提出;“那艘神秘的潛水艇,會不會躲在海溝裏呢?”海洋爺爺說:“下一步我們就去探索海溝的奧秘。”
    文亮駕駛著南海夢想科考艇載著科學博士、海洋爺爺、計算機姐姐、機器人驕子、小波、小明、小聰、夢弟與小燕子等來到南海的大島嶼——永慶島。當然,還有警犬小黑,海獅小亮。
    海洋爺爺說:“我們要尋找那艘神秘的潛水艇,要破獲那個團夥,還要跟蹤他們的頭目徐雲。”可是,科學博士等在島嶼上轉了一個圈,就是沒有發現蛛絲馬跡。
    計算機姐姐提出:“我們可以去海溝探測,既可以了解海溝的地質結構,說不定還可以在海溝尋找到什麽寶貝。”小波問:“什麽是海溝呢?”
    小明問:“海溝是大海中最深的地方嗎?”小聰說:“我知道什麽是海溝。顧名思義,認識山區的山溝、江河的河溝、城市的水溝,就明白了什麽是海溝了。”小燕子說:“小聰,別自作聰明了,聽海洋爺爺介紹吧。”
    劉傻子教授說:“海溝是位於海洋中的兩壁較陡、狹長的、水深大於5000米的溝槽,如毛裏求斯海溝,深達5564米。海溝多分布於活動的海洋板塊邊緣,在海洋板塊與大陸板塊的交界處。一般認為,它是地球板塊相互擠壓作用的結果。”
    科學博士說:“世界大洋約有30條海溝,其中主要的有17條,屬於太平洋的就有14條。環太平洋的地震帶,也都位於海溝附近。”“我來介紹海溝,你們打開夢幻帽的夢幻功能。”海洋爺爺說。
    夢弟“嗯”了一聲,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他夢見自己穿著潛水服,坐在大海龜身上,向深海遊去。途中,大海龜告訴他,海溝是海洋中最深的地方。但它卻不在海洋的中心,而偏安於大洋的邊緣,且多集中在西側,東邊隻有中美海溝、秘魯海溝和智利海溝3條。大西洋有2條,一條是波多黎各海溝,一條是南桑威奇海溝。印度洋有一條海溝,叫爪哇海溝。
    “海龜爺爺,海溝有多深?”夢弟問。“海溝的深度,一般大於6000米,世界上最深的海溝在太平洋西側,叫馬裏亞納海溝。它的最深點為11034米,如果把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移到這裏,將被淹沒在2000米的海麵下。”大海龜說。
    “哎呀,這麽深呀,能夠將高峰淹沒。太可怕了,我想上浮到海麵。”夢弟驚叫。海龜駝著夢弟浮到海麵,陽光刺眼。夢弟醒了過來。
    計算機姐姐沈琳說:“群島與海溝共生是普遍現象,其他的大洋,也有群島與海溝伴生的現象,如大西洋的波多黎各群島與波多黎各海溝等,在地質構造上也大同小異。不過,沒有太平洋西部這樣集中、這麽突出。”
    如此有趣的安排,不是上帝的旨意,而是大自然內在力量的體現,是大洋底部與相鄰陸地相互作用的結果。“海溝最長有多長呢?”小波好奇地問。
    海洋爺爺高敏說:“海溝的長度不一,世界最長的海溝是印度洋的爪哇海溝,長達4500千米。有些人把秘魯海溝、智利海溝合稱為秘魯——智利海溝,其長度達5900多千米。據調查,這兩條海溝雖然靠近,幾乎首尾相接,但中間有斷開,目前尚未銜接起來。”
    小明驚叫起來:“海口至北京有2600千米,這海溝真是太長了。”夢弟問:“海溝有多寬呢?”
    科普作家劉傻子教授回答:“海溝的寬度在40千米至120千米之間,全球最寬的海溝,是太平洋西北部的千島海溝,其平均寬度約120千米,最寬處大大超過這個數,距離相當於上海至北京那麽遠,聽起來也夠寬了,但在大洋底的構造裏,這不算是最寬的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