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1章 昆侖山橫空出世

字數:3885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1983年,青海省阿拉爾牧場有一群馬,因貪吃穀中的肥草,而誤入死亡穀。一位牧民冒險進入穀地尋馬。幾天過去後,人們在一座小山上發現了這個牧民的屍體,隻見他衣服破碎,光著雙腳,眼睛圓睜,嘴巴張大,獵槍還握在手中,十分驚恐的表情,一副死不瞑目的樣子。讓人不解的是,他的身上沒有發現任何的傷痕或被襲擊的痕跡。這起慘禍發生不久後,阿拉爾牧場附近的地質隊也遭到了死亡穀的襲擊。
    1983年7月,酷熱的季節,死亡穀突然下起了暴風雪,緊接著一聲雷鳴電閃,炊事員當場暈倒。根據醒過來的炊事員回憶,他當時一聽到雷響,頓時感到全身麻木,兩眼發黑,接著就喪失了意識。
    第二天隊員們出外工作時,驚詫地發現,原來的黃土已變成黑土,上麵的動植物已全部被“擊斃”。地質隊得知前來考察穀地,發現該地區的磁場分布範圍廣,越深入穀地,磁異常值越高。在電磁效應作用下,雲層中的電荷和穀地的磁場作用,導致電荷放電,使這裏成為多雷區,而雷往往以奔跑的動物作為襲擊的對象。
    沈教授剛說完,烏雲聚來,越聚越濃,魔衣、魔幻背心發出訊號:“注意,有危險臨近。”神話博士說:“有雷電來臨,我們趕快打開防護功能,再啟動旅行功能,離開昆侖山吧。”
    一刹那間,天昏地暗,接著,電閃雷鳴,使人感覺地動山搖。他們幾個騰空飛起,一串炸雷在他們頭頂響起,好在他們的魔幻背心具有絕緣功能,防護功能,他們才不至於被雷電劈死,一會,他們將雷電遠遠地甩到了身後。
    忽然,黎萍導遊清點人數,發現少了王麗君、方豔紅。神話博士說:“趕快派人去救。”
    考古教授說:“王麗君、方豔紅凶多吉少,現在,派出去的人,也是凶多吉少。”王小鋼說:“我與潘小虹去吧,請放心,我們是人類智慧與機器智能的結晶,是高智商機器人。”
    劉傻子教授說:“昆侖神話中,還有大禹治水到昆侖山、伏羲女媧婚配昆侖、女媧摶黃土造人、誇父追日到日月山、西王母盛開蟠桃會、戰蚩尤黃帝統華夏、西王母營造青海湖、道教樂園與龜山金母等神話經典故事。這些磅礴大氣、雄渾詭奇的昆侖神話,是中國作為文明古國的象征,也是中國早期文明的曙光。”
    張洪德教授說:“昆侖山在廣袤遼闊的土地上橫空出世、橫亙東西,孕育出絢麗多彩的昆侖神話和傳說,在光怪陸離的神話殿堂裏,揭開了中華民族炎黃文化的創世序幕。昆侖神話波瀾壯闊,以磅礴氣勢,將中國的神話推向頂峰,將古代人對於神話的美好願望表達得淋漓盡致。在中國民間神話中,其核心人物是女媧、西王母,其次是盤古、伏羲、炎帝、黃帝、媽祖,再下來才是天皇、地皇、人皇、顓頊、碧霞元君等。”
    黃梅導遊發揮導遊的作用了,她指著山峰進行講解:“昆侖山既是中國的神話之山,也是中國的曆史文化之山。這片神聖之境,美麗動人的神話傳說串聯而成的昆侖神話,構成了中國神話的史詩,它像母親的乳汁,使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在文化上深深打上了民族的烙印。因此,昆侖神話,這部中國神話的史詩,以其瑰麗的想象、奇特的情節、豐富而鮮活的人物形象征服了,都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心靈,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民族文化的烙印。
    楊揚導遊說,昆侖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昆侖山為中華“龍祖之脈”。如李白的“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的美詩,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封神演義》和金庸的《天龍八部》等多部通俗小說都提到昆侖山。”
    劉傻子教授激動地說:“中國上古流傳下來的神話傳說,很多都與昆侖山有關,昆侖山,堪稱我國古代神話傳說的搖籃,相傳昆侖山的仙主是西王母,在《穆天子傳》中就有“穆王八駿渡赤水,昆侖瑤池會王母”的傳說。”
    黃梅導遊忍不住插話:“在眾多古書中都有記載的‘瑤池’,便是昆侖河源頭的黑海,這裏海拔4300米,湖水清瀛,鳥禽成群,野生動物出沒,氣象萬千,在昆侖河中穿過的野牛溝,有珍貴的野牛溝岩畫,距黑海不遠處是傳說中的薑太公修煉之地。”
    楊揚導遊說:“玉虛峰、玉珠峰經年銀裝素裹,山間雲霧繚繞,位於昆侖河北岸的昆侖泉,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形成昆侖六月映雪奇觀,水量大而穩定。傳說是西王母用來釀製瓊漿玉液的泉水。發源於昆侖山的格爾木河中遊,長期侵蝕千板岩,形成了峽穀絕壁相對,深幾十米的天險奇觀。”
    劉傻子教授說:“相傳,文成公主遠嫁吐蕃時,隨身抬了一尊巨大的釋迦牟尼佛像。當公主一行來到昆侖山下的納赤台時,由於山高路遙,人馬累得精疲力竭。於是,公主命令大隊人馬就地歇息。當夜做飯時,才發現附近沒有水,大家隻好啃完幹糧,和衣而睡。第二天早上,人們醒來時,發現昨晚放釋迦佛像的山頭,被壓成了一塊平台,離平台不遠的地方,一眼晶瑩的泉水噴湧而出,淙淙流淌。
    人們一下子明白,這是釋迦佛把山中的泉水壓了出來。虔誠信佛的公主為了表達對佛祖的敬意,把自己身上的一串珍珠拋在泉眼裏,泉水變得更加清涼甘甜。由此,人們把納赤台稱為“佛台”,把昆侖泉稱之為“珍珠泉”。
    張洪德教授早就關注昆侖山,他說:“昆侖山山口是青藏公路穿越昆侖山脈的必經之地,是世界屋脊汽車探險線的必經之地,昆侖六月雪觀光的重要景點。過往旅行者來到這裏後,都要在此,駐足觀賞一番。忍不住要誦讀《昆侖山頌》:
    峰外多峰峰不存,嶺外有嶺嶺難尋。
    地大勢高無險阻,到處川原一線平。
    ……
    劉傻子教授說:“黃梅導遊,你介紹一下昆侖橋吧。”黃梅停頓片刻說:“昆侖橋又稱一步天險橋。位於格爾木南部的昆侖山下,距格爾木市約50公裏,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險關。昆侖橋飛架於一步天險之上,全長隻有4米多,是一鋼筋水泥大橋。昆侖橋之壯觀不在大橋本身,而在於橋下的懸岩絕壁和萬丈深澗。”
    楊揚導遊接著說:“發源於昆侖山中的由雪水和泉水匯合而成的格爾木河,從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峽穀奔流而下,滔滔的河水,將河穀的千板岩長期衝刷穿鑿成了一條深40多米、寬數米的石峽險穀,其中最窄處隻有4米左右。”
    黃梅導遊說:“昆侖橋絕壁相對,穀頂平怪岩嶙峋。人們站在橋上俯身鳥瞰,但見險峻深邃幽穀,噴湧急湍,喧瀉咆哮,雪浪激起,雷鳴陣陣,聞風喪膽。”
    劉傻子教授說:“神話是一個民族永遠的精神故園,是我們民族靈魂永不枯竭的力量之泉。當一個民族文化中缺少了神話獨特的光彩與魅力;缺乏它那無與倫比的誘惑力時,往往很難使人滋生對這個民族文化與的強烈的好奇與興趣,而昆侖神話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中就承載了這一切。”
    楊揚導遊說:“雖然,不能把神話當成實實在在的曆史,但是,神話卻是曆史的一種折射,是人們在無法用文字記載的情況下對曆史的一種特殊記載和表述方式。盡管神話故事看似非常離奇、虛無渺茫;想象誇張,或許荒唐,但它與曆史已發生、發展、具有代表性和特殊性的人類生活密不可分。尤其人類處在無文字的原始時期,對已經發生過的重大曆史事件及重要曆史人物隻能口頭相傳,這是當時唯一記載曆史的方式和方法。”
    黃梅畫家說:“昆侖神話的主體內容和基本表現形式有流傳在民間的各種各樣的神話故事,有滲透到人類生活中的諸多習俗,還有不斷出土的諸多文物。”
    張洪德教授說:“根據考證,存留在寺廟、道觀中的壁畫、雕塑,大自然中殘存的岩畫、奇石、山川湖泊。由人民群眾代代傳承的民間文藝和民間藝術歌謠、木刻、版畫、雕塑、皮影、繪畫、戲劇、民間曲藝、山歌等。也是神話傳說的載體。”
    劉傻子教授說:“神話傳說可以通過大自然顯現的各種美妙的氣象、奇觀展示,例如《巫山**》。神話傳說可以通過民族心理、民俗意識展現神話故事或片斷,如夢幻、理念、理想、向往、追求、寄托、希冀等。神話傳說還可以通過戲劇、歌舞、電影、電視等手段展示。如電視劇《西遊記》《封神演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