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女媧補天的奧秘

字數:4321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機器人王小鋼說:“還有一種可能是,最初的傳說隻是女媧燒瓦覆蓋屋頂的故事。在流傳過程中,這一故事被一次又一次地添枝加葉,漸漸變形,‘燒瓦’演變為‘煉五色石’,‘覆蓋屋’演變為‘補天’,最終被層層包裹在神話的華麗外衣之中。如同《淮南子·覽冥訓》中記載那樣,除了補天事跡本身,又增加了補天的原因,以及補天之後的斷鼇、殺黑龍、積蘆灰等係列事跡,造就了女媧氏整理天地的偉大事業。”
    機器人潘小虹說:“一說女媧是一個真實存在過的曆史人物,主要活動於黃土高原,她的陵寢位於山西洪洞縣趙城鎮東的侯村。女媧陵的存在時間可能在三四千年以上,同黃帝陵一樣,也是中國古代皇帝祭奠的廟宇。當地在每年農曆三月初十前後,均舉行長達7天的大型廟會和祭祀活動。”
    神話博士說:“有人認為:女媧是一位善良的神,她為人類做過許多好事。比如說她曾教給人們婚姻,還給人類造了一種叫笙簧的樂器。而使人們最為感動的,是女媧補天的故事。
    還有人認為,盤古開辟了天地後,女媧用泥捏了人類。後女媧繼了皇位,鎮守冀方的水神共工十分不滿,就興風作浪,女媧即令火神祝融迎戰。經過殊死搏鬥,共工大敗,惱羞成怒,一頭向擎天柱不周山(今長子縣境內,另說昆侖山西北)撞去,竟反擎天大柱撞折了,霎時天塌了個大窟窿。天地相通,脈氣失常,洪水泛濫,大火蔓延,人類陷入災難之中。”
    機器人王小鋼說:“女媧補天後,洪水歸道,烈火熄滅,天地定位,普天同慶,人們在天台山迎女媧歸朝,女媧也十分歡喜。到天台山後,大家看天下的兒女們生活安然,高興地吹起了笙簫。”
    機器人潘小虹說:“某些史前事件雖以民間傳說或神話的形式存在,但卻存在著事實依據。黑海的水下考古探測就曾發現聖經之中記載的“世紀大洪水”有事實依據。“大禹治水”雖無準確的文字記載,但該神話的事實被普遍認為是治理古代水患。那麽,比大禹治水更為古老的一個神話——“女媧補天”是否也存在著這種事實基礎呢?中國地震局第一監測中心研究員王若柏提出,女媧補天的神話實際上可能是遠古時代的一次隕石雨災害。”
    田幻想說:“依據地質地貌方法對近代隕石撞擊的研究,他們推測,這次撞擊發生的地域非常廣,從晉北一直到冀中,甚至可能延伸到渤海灣附近。發生的時間大概在史前的某一時刻,最有可能是距今4000-5000年間。推測當時的情景是,一顆小型彗星進入地球軌道,在山西北部的上空衝入大氣層並在高空爆炸。”
    考古教授說:“分析女媧補天傳說的內容,和一次規模巨大的天外來物(隕石雨)的撞擊事件極為相似。女媧補天遺跡的地理分布位置,恰恰位於王若柏研究員提出的撞擊區的南部和西部附近。自然環境對早期人類發展的影響極為重要。各種文化區的分界,往往都是自然地理環境的分界線。但是,他們在研究這一問題時發現,河北平原的中部,即白洋澱地區既不是山脈縱橫,也不是荒漠分布,應當是一個十分適合遠古人類生存和繁衍的湖塘和窪澱地區,但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卻留下了一個古文化的空缺區。”
    田幻想說:“在一個極短的時間內,落入從晉北到冀中這一廣大地區,形成規模宏大的隕石雨。在平原地區形成了大量的撞擊坑,後經地麵流水的侵蝕和先民的改造,多個較大的撞擊坑群最終形成了白洋澱。其餘的較小者形成了積水窪地,逐漸成為了該地區主要的居民點,部分這種窪地被地表水衝蝕破壞,但是河床間的高地上保留了大量的撞擊坑遺跡——‘碟形窪地群’。”
    沈教授說:“考古學研究表明相當於仰韶文化時代的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非常缺少,而更晚的龍山文化遺跡幾乎是空白。實際上、《中國自然地理》(曆史自然地理)一書早已經提出,“不論是新石器時代或是商周以至春秋時代,(河北)平原的中部都存在著一片極為廣闊的空無聚落的地區”。著名的曆史地理學家譚其驤先生也指出“河北平原是一片榛莾,荒無聚落的景象”。
    黎萍導遊說:“這次災害就是隕星雨撞擊事件。巨大的撞擊災害來臨後,造成了大量人員的死亡和外遷,使當地繁盛的古文化從此中斷。災害過後的若幹年,又逐漸形成了新的古代文化。這一災害曆經一代又一代的傳說,一個美麗的神話——‘女媧補天’便誕生了。”
    黃梅說:“《女媧補天》成為了畫家、雕塑家進行創作的題材,與這些題材給人的美感分不開。女媧是中國神話中的創世女神。是原始社會母係氏族時期流傳下來的一位偉大女神形象。”
    神話博士說:“女媧神話的內容主要有兩方麵。一個是造人。傳說女媧揉團黃色泥土創造了人類。後來因為繁忙便引繩入泥漿拖拉甩動,飛濺的泥點變成了很多的人。另一個是補天。此外,還傳說女媧曾經作過笙簧。這與後來中國西南民族所吹的蘆笙相似。女媧也可以說是音樂的女神。也有傳說說女媧替人類建立了婚姻製度(《風俗通義》),讓青年男女互相婚配,繁衍後代。她又是婚姻的女神。”
    誇父逐日
    神話博士說:“我們前麵講過誇父,這裏,我還想請大家討論一下誇父逐日的偉大精神,我想,我們有了這種精神,是可以找到《山海經藏寶圖》的,實在沒有《山海經藏寶圖》話,我們也可以繪製一部偉大的《山海經藏寶圖》來。”
    ——遠古時候,在北方茫茫荒野之中,有一座巍峨雄偉、高聳入雲的高山。在山林深處,生活著一群力大無窮的巨人。他們的首領,是幽冥之神“後土”的孫兒,“信”的兒子,名字叫做誇父。因此這群人就叫誇父族。他們身強力壯,高大魁梧,意誌堅強,氣概非凡。而且還心地善良,勤勞勇敢,過著與世無爭,逍遙自在的日子。
    我們仔細研究誇父,發現,他之所以成為英雄的形象,具有非凡的性格特點。一是誇父非常勇敢。遠古時候,大地荒涼,毒物猛獸橫行,人們生活淒苦。誇父為讓本部落的人們能夠活下去,每天都率領眾人跟洪水猛獸搏鬥。誇父常常將捉到的凶惡的黃蛇,掛在自己的兩隻耳朵上作為裝飾,抓在手上揮舞,引以為榮。二是誇父十分善良。有一年的天氣非常熱,火辣辣的太陽直射在大地上,烤死莊稼,曬焦樹木,河流幹枯。人們熱得難以忍受,誇父族的人紛紛死去。
    誇父看到這種情景很難過,他仰頭望著太陽,大聲說:“太陽啊,你實在是可惡,我要追上你,捉住你,讓你聽人類的指揮。”
    族人聽後紛紛勸阻。有的人說:“你千萬別去呀,太陽離我們那麽遠,你去追,會累死的。”
    有的人說:“太陽像火球一樣,你會被烤死的。”
    誇父決心已下,發誓要捉住太陽,讓它聽從人類的吩咐,為人民大眾服務。他看著愁苦不堪的族人,說:“為大家的幸福生活,我就是冒著生命危險,也一定要去!”
    田幻想、龍小宏、王麗君、方豔紅等一個個打開了魔幻背心的夢幻開關,於是,大家眼裏出現了一個雄渾的場景。
    太陽剛剛從海上升起,像一個巨大的彩色輪子懸掛在空中。誇父告別眾人,然後,滿懷雄心壯誌,從東海邊上向著太陽升起的方向,邁開大步,開始他逐日的征程。
    火紅的太陽,在空中飛快地移動,精神抖擻的誇父,在地上疾風一般,拚命地追呀趕呀。他越過一座座大山,他跨過一條條河流,他的腳步,踏得大地發出“轟轟”的響聲。
    誇父跑累的時候,微微打個盹,他將鞋裏的土抖落在地上,形成新的土山。誇父餓的時候,摘下樹上的野果充饑,誇父也煮飯。他用三塊石頭架鍋,這三塊石頭,就成了三座鼎足而立的高山,幾千米之高。
    誇父追著太陽跑,眼看離太陽越來越近,他的信心越來越強。越接近太陽,就渴得越厲害,已經不是捧河水就可以止渴的了。
    但是,他沒有害怕,並且一直鼓勵著自己,“快了,就要追上太陽了,人們的生活就會幸福了。”
    但是,誇父還沒有跑到大澤,就在半路上被渴死了。誇父臨死的時候,心裏充滿遺憾。他還牽掛著自己的族人,於是將自己手中的木杖扔出去。木杖落地的地方,頓時生出大片鬱鬱蔥蔥的桃林。這片桃林終年茂盛,為往來的過客遮蔭,結出的鮮桃,為勤勞的人們解渴,讓人們能夠消除疲勞,精力充沛地踏上旅程。
    神話博士說完這個故事,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起來。
    沈教授說:“遠古時期,任何一個部族在一個地方定居了相當長時間,其原始的,破壞性的勞動,必定會使那裏的資源受到破壞並趨於枯竭。土地肥力下降或鹽堿化,狩獵和捕魚範圍增大而獲得的數量卻減少,諸如此類都是不可避免的,能獲得的食物和其它物資隻會越來越少。在這種情況下,隻有一種選擇,部族遷徙,移居到新的,更好的地方。”
    夏青教授說:“誇父遇到這個問題時的決定是:向西,去太陽落下的地方——禺穀。這個決定,在現代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因為我們知道:大地是球形的,圍繞著太陽運轉,太陽根本不會落入地球,更何況向西遷移,不是被高山擋住,就是進入沙漠,適於人類居住的地方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