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毒婦的計謀
字數:2330 加入書籤
“李知府,我交待的事情,你盡管放心去實行,若期間有誰敢阻攔你,我必追究他的責任!”
聽到此話,李允山才匆忙下跪,對女帝和楊川表忠心。
“請陛下放心,王爺放心!李允山必盡心竭力,好好去督辦開挖運河之事!”
自此,早朝退去,一切複歸於平靜。
隻是今日的楊川,也徹底惹怒了宗族一黨。
雖然他們明著沒敢對楊川怎樣,可暗中卻悄悄計劃起了報複的事情。
考慮到目前楊川依舊是皇帝的寵臣,短期內動不得,便打算先對李允山下手。
退朝之後,三品官員沈汪便找到了自己的姑母林薇兒,還順便集結了母氏一族的其他成員。
後宮之中,幾人麵色凝重地坐在房間內,林薇兒也發揮了後宮之女幹涉朝政的常用手段,一見到侄子便立馬痛哭流涕起來。
“我的汪兒啊!上一次我在朝堂上得罪了楊川,便被陛下當眾訓斥了一番,你說陛下心中,是不是隻有他一個臣子啊?”
說罷,立馬掏出手絹擦拭了一下眼角,一副極度委屈的樣子。
旋即又繼續說道:“汪兒,若不盡早想辦法削弱楊川黨羽掌權的實力,你的姑母,怕是,怕是要永遠守在這黑暗的後宮之中,直至老死而去了!”
聽到此言,沈汪頓時心疼不已,眼神充滿憐憫地看向林薇兒。
作為當今女帝的姨娘,林薇兒的實際年齡,其實隻有三十幾歲。
當年,她隨姐姐進宮之時,也隻有十歲而已。
後來隨著她逐漸長大成人,身上逐漸彰顯出成熟女人的氣質後,便被早已年過四十的先皇看上了。
雖然先皇年事已高,但終究是一國之君,能嫁到他身側為妃,林薇兒覺得無比榮幸。
隻可惜當時年幼,並不知道後宮水深,而她又不似姐姐那般成熟穩重,因此每每都會與其他妃子發生衝突,甚至偶爾對先帝治國一事指手畫腳。
如此一來,也讓先帝逐漸冷落了她,直至最後犯下一個重大的錯誤,便被先帝徹底打入冷宮之中。
其實這期間,她所享受的好日子,也隻是短短的三年而已。
而今好不容易熬到女帝重新坐回皇位,因感念小時候撫養自己的恩情,才特赦了她的罪過,讓她走出冷宮,得以重見天日。
似有過這般遭遇的後宮妃子,在出來後要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報複。
沒錯,還是那種無差別的報複,但凡誰影響了她“證明價值”的過程,誰便會被她記在內心的黑名單中。
楊川明顯是有些無辜中招。
說到底,母氏一族如此針對外客,完全是林薇兒一人造成的。
不管怎麽說,她現在三十幾歲的年齡,風韻猶存,曾經又是先帝身側的大美人兒。而歲月的洗禮,非但沒有給她增加太多歲月痕跡,反而比年輕時更有韻味。
尤其是現在梨花帶雨的模樣,甚是惹人憐愛,這些血親友人看見了,更是心疼不已。
特別是沈汪,生來好色的他最見不得女子哭泣,更何況自己姑母又如此年輕,二人相處以來更是如同輩一般。
主動拿起手帕為林薇兒擦了擦眼淚後,沈汪便向她表態道:“請姑母放心,此事包在汪兒身上!同時還請諸位長輩協助我,咱們雖然不能解決楊川,卻可以解決他身邊這些臣子!”
說著,將矛頭指向了李允山。
此人在朝中向來默默無聞,隻會悶頭做事,一看便是好欺負的類型。
隻是,他這次是楊川親封的欽差大臣,若直接對他動手的話,必遭楊川懷疑。
既然如此,便隻能在工程上動手了。
隻見沈汪眼珠子咕嚕一轉,立馬想到一個好主意。
轉而便一臉奸佞地對林薇兒說道:“姑母!此番咱們可以花錢買通李允山手下做事之人,引誘他貪汙國庫撥出的銀兩,隻要這貪汙一事在工程內盛行,百姓必叫苦不迭!”
“到時,咱們也就抓住了在朝廷上繼續擠兌楊川的把柄,從而繼續彈劾,讓他難堪!”
聽完沈汪一席話後,林薇兒頓時欣喜地點了點頭。
隨後也接過話茬繼續說道:“身下臣子行貪腐之事,楊川必不能袒護,若連他們的主子都不能保他們太平了,日後又有誰還願意繼續為楊川做事呢?”
此言一出,房間內眾人頓時發出桀桀桀的笑聲。
果不其然,隻要女人想要幹政,想出的招數必然陰損。林薇兒此計,打算從內部瓦解臣子們對楊川的信任度,讓他從此再無法組建黨羽。
...
接下來的時日,大齊開挖運河的工程,也在李允山的督辦之下,如火如荼地展開了。
為了方便將硫磺石早日運送到大齊境內,李允山也選擇先在沂城周邊開展修築河道的工程,而這也方便了母氏一族從中作梗。
經過一番考察過後,李允山請求朝廷撥發銀兩的書信也迅速送到了皇城內。
為了保證這批銀兩能順利送到李允山手中,楊川也親自請纓,打算親自護送。
女帝自然知道他的心思,如此巨大的工程與撥款,若其中一個環節被惡人盯上,朝廷必損失慘重。
反倒是讓楊川親自護送國銀去往沂城,不但能使她安心,關於日後諸多事宜的安排,楊川也能親自教導李允山。
就這樣,第一批鏢車的護送,楊川帶著胡令的特種兵團出發了。
在此期間,也於一些人煙稀少的地方遇到一些盜賊,隻可惜那些盜賊選錯了目標,被特種兵團的高階武者們打得滿地找牙,最終落荒而逃。
一周之後,鏢車也順利運送到了沂城太守府中。
再次見到楊川,李允山一改在皇城那般拘謹的模樣,特地大擺宴席,款待了一下特種兵團的武士們。
而對於楊川此次的任命,他也感到十分滿足。
酒席間,他也徹底敞開心扉,對楊川說出了心裏話。
“王爺,不瞞您說,自從您建議改國製,讓這些皇親國戚參與朝政後,我等臣子的處境卻比以前都要艱難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