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徹底混亂

字數:2323   加入書籤

A+A-


    在李允山被羈押的這段時間裏,楊川也開始著手調查這個案件。
自從大理寺卿倒台後,整個大理寺內部的人員,也經過了他的篩選。
可以說,若他想在這個案件上動一些手腳,故意給李允山判無罪的話,就連皇室宗族也毫無辦法。
隻是果真這樣做的話,隻會讓他的名譽受損,此乃君子所不為之事。
曆經幾日後,新的大理寺卿王卓也獲取了一些線索,並帶到寺內交給楊川審閱。
大理寺大堂中,王卓恭敬地站在楊川身側,呈現出自己這些天搜查到的線索資料。
“王爺,您上次猜的果然沒錯,那名巡撫與沈汪乃是故交,此次李大人涉嫌貪汙公款一案,乃是他們二人合謀之事。”
“而且,此巡撫的職責並不包括可以任意監察朝廷欽差大臣,他這次舉報李大人,可以認定為私人恩怨,並非公事。”
聽到王卓的匯報後,楊川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
這一切,果然都在他的預料之中。
李允山才剛剛擔任運河修築總督一個月,便平白無故冒出來一名巡撫大人,其中的陽謀陰謀,但凡有腦子的人一看便知。
“那李允山之前的那名屬下呢?這次丟失的一百萬贓款,他可是盡數裝進了自己的腰包?”
“嗬嗬,王爺,您就算給此人八百個膽子,他也斷不敢一下私吞這麽多啊。據下官這幾日的調查,此人之所以要背叛自己的主子,皆是被沈汪的同謀要挾所致。”
“雖然聽起來他是無辜的,可他卻也因為能從這一百萬贓款中獲得二十分利潤,便毫不猶豫地栽贓了李大人。”
聽到這裏,楊川的鼻息間發出一聲輕嗤。
果不其然,在麵對利益的誘惑時,很少有人能忠誠於自己的信仰。
這些時日,除了差王卓出去辦案外,他也私底下調查過李允山下屬每年的收入。
據說,李允山本人比較清廉,因而也經常教導下屬學會清廉為官,這也導致了誰在他手下辦案,誰就有“過不完的苦日子”。
尤其是這名老屬下,十幾年為官,直到貪汙之前,家中存款不過一百兩紋銀,簡直比最低階的士紳階層還要貧苦。
或許,正是因為看到別人在朝為官,都能賺個盆滿缽滿,自己卻要跟著李允山忍饑挨餓,久而久之早就不再認可這位上司了吧。
隻是,這些線索雖然調查清楚了,卻因為不能找到合適的人證物證,楊川一時也沒辦法給他們定罪。
而就在李允山被羈押的這段時日裏,朝中許多臣子也都開始傳起流言蜚語,說未來的大齊朝政遲早會隻屬於皇室貴族。
而他們這些靠著從基層一步步走到今日的外客們,結局若好一些,或許還能給自己留下最後的清白之身,而後被貶為布衣,從此流落他鄉。
若結局差一點的,隻怕還不如李允山能在大獄中度過一段時間,順便等待楊川的解救。
似一些不以楊川為伍之人,隻怕一旦被皇室宗族定罪,下一刻就要直接奔赴刑場,死無葬身之地了。
若那莫須有的罪名嚴重的話,興許還會牽連家人,隨機誅滅三到九族。
此流言一經傳出,立馬弄得整個都城人心惶惶,女帝想要勸慰他們,卻因不知從誰開始勸起,一時也變得更加憂慮起來。
自此,大齊朝政也到達了兩年來最混亂的巔峰。
幾日後,皇室宗族們也知道了楊川故意拖延時間辦案,隻為“給李允山洗白”一事。
當三方勢力再次匯聚在朝堂上時,母氏一族請來了以林清遠為代表的元老。
先帝一族則請來了一直隱居世外的大齊皇叔田光耀。
隨後,則是由頭鐵的沈汪繼續向女帝參奏。
“陛下!楊川不聽勸告大興勞役之苦,致使百姓皆生怨恨。而且,其任命的欽差大臣貪贓枉法,挪用朝廷餉銀中飽私囊,陛下若再不製止,隻恐大齊朝政會更加混亂啊!”
“沈汪!你屢次在朝堂上汙蔑我,今日若拿不出證據來,就別怪我楊川下手狠毒了!”
這一次,楊川徹底怒了。
一言既出,四座皆驚,就連女帝看向他的眼神,都帶有幾分陌生和驚駭。
麵對如此暴戾的楊川,沈汪一時怔在原地,明顯有些不知所措了。
他仗著身後有母係氏族全員撐腰,才屢屢在朝堂上對楊川不敬。
可楊川的實力到底如何,他還是很清楚的。
當年,他一人帶著燕無垢,在大齊重重包圍下殺出,還親手殺死了兩名宗師級武者!
後來,他又用了三年的時間,輔佐康國一舉到達世界之巔,即便這兩年康國明顯有些衰弱,卻仍然能以一國之力,對抗其餘六國的軍事力量!
之後的事情,大齊境內無論滿朝文武,還是民間百姓,便都知曉了。
初來乍到,楊川便直接將曹定打入死牢,瓦解了曹定三年來的集權統治。
後來丞相仗著身後黨羽眾多,也屢屢挑釁楊川,豈料也隻堅持了半年多的時間,便徹底被楊川擊垮,肅清了丞相一黨全部成員!
可以說,現在大齊朝中的文武百官,除了那些不結黨立派的老實人外,其餘臣子皆是楊川的人!
有如此上等武藝傍身,再加上黨羽遍布四海內外,他沈汪今日若再敢多言一句話,怕是第二天就連怎麽死的都不知道了!
沉默之餘,他又不甘心地看向身後的林清遠和田光耀二人。
若兩位元老再不發聲,隻怕楊川會再次動用手中權力,肅清朝宇,讓他們這些皇室宗親們再也沒機會唱高調了!
看到沈汪的眼神後,田光耀忽然兀自笑了一聲,旋即便側身而出,站在群臣之外。
眼看一直隱居世外的叔父也來湊熱鬧,女帝頓時激動地站起身,勸阻道:“叔父!此事乃沈汪率先挑起的爭端,叔父常年隱居世外,又何必再參與朝政之事?”
“哼,自先皇駕崩以來,我本不想再摻和這些事情,隻是今日觀之,皇侄女你任用的這位官員,未免太無法無天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