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專訪(44)
字數:4050 加入書籤
沈言特反感談電影…
尤其是‘自己的’電影!
感覺很像自吹自擂。
至於《重返20歲》票房超過《趙氏孤兒》…
其實很正常,陳大導演早就透支了自己的觀眾信譽度…
每次都吹《霸王別姬》之後最好的作品。
狼來了的故事聽多了,大家也就不相信了!
簡單聊了一下,然後《南方周末》的記者問了:“很多專家說《重返 20歲》沒有意義,你怎麽看這種觀點?”
“我覺得電影隻是電影,雖然從藝術角度來講,電影不完全等於娛樂活動,但《重返 20歲》就是一部商業娛樂片,你能讓一部商業娛樂片承載什麽價值?”
“所以,你覺得電影應該更偏向娛樂性?”
“我沒這麽說,我說的是娛樂類型的商業片…具體到《重返 20歲》,我們的目標觀眾就是工作了一天,去電影院看場電影消遣消遣的人們…他們不想接受教育,也不想感受電影的藝術性!”
“那你覺得電影應不應該追求藝術性?”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
……
沈言的微博粉絲數量增加到了 600萬…
這個數量暫列微博粉絲榜前三!
現階段微博的日活不多三千萬,也就是說五分之一的人都有關注沈言…
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是 12月 20號發售,封麵是沈言的照片,標題是‘我不屬於主流電影圈!’
BJ的一個書店,幾個翻看報刊雜誌的小夥,直接找到了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果然是沈言的專訪。
更明顯這幫人都是沈言的粉絲,因為他們掏錢買了雜誌,而不是留在書店直接看一遍!
其中一個戴眼鏡的先開口:“我感覺《重返20歲》到不了 2.5億了,《讓子彈飛》太猛了!”
“嗯,我看了報道,說首日3060萬!”
“…還說了18號票房高達 6000萬!”
《讓子彈飛》確實以巨無霸的姿態橫掃市場,16號上映首日,便在全國拿下3018萬票房,超過《阿凡達》的2700萬,位居總榜第二,18號,更是斬獲超過6000萬,超過了《阿凡達》在1月9日創下的5760萬的單日最高票房紀錄…
太猛了!
《重返 20歲》的排片已經降到了不足10%,單日票房也降到了不到200萬…
當然,影響最大的其實是《大笑江湖》,很多影院幹脆不給排片了!
估計《南方周末》也沒想到,否則,專訪就該給江聞了。
“可以了,聽說《重返20歲》成本不到3000萬,已經賺翻了。”
“…誒,咱看看專訪說了啥吧!”
“怎麽說他不是主流電影圈的人呢?”
“…看看就知道了!”
翻開雜誌,基本是一問一答。
《南方周末》:“很多專家、教授認為你的兩部電影太天真太幼稚,很少有讓人值得深思的東西,你怎麽看待這一點?”
沈言;“其實全世界的主流商業電影都挺幼稚的,《阿凡達》有什麽劇情?不就是一個球奸的故事嘛,《泰坦尼克號》的劇情更簡單,富家女羅絲和窮小子傑克在泰坦尼克號上相遇並墜入愛河的故事…”
《南方周末》:“所以,你認為商業電影應該是主流?”
沈言:“我不知道,我隻知道我肯定不算華語電影的主流電影圈,我也沒有跟主流電影人合作過!”
《南方周末》:“為什麽這麽說?”
沈言:“我不是科班出身,肯定不屬於科班圈子,我也是沒有跟大製片廠合作…也沒有邀請什麽有經驗的導演做監製…”
《南方周末》:“你對中國電影市場怎麽看?”
沈言:“我沒有看法…我隻是個新入場的編劇…高屋建瓴的意見我也給不了,我也沒研究過市場…”
《南方周末》:“你寫劇本不考慮審核嘛?”
沈言:“考慮啊,我最開始想寫個關於校園霸淩題材的劇本,但考慮到審核,最終還是放棄了!”
《南方周末》:“不覺得難受?”
沈言:“這有什麽好難受的?你既然吃這碗飯,那就要守規矩,對我來說我的電影最重要的是上映,是麵向中國觀眾,那能過審屬於最基礎的條件…我挺反感那幫香港電影人拿內地審查說事,你有本事你就不要內地市場,那當年台灣市場的審查也很苛刻啊…
當年香港電影最興盛的時候,正是台灣審查最嚴格的時候,舉個例子,王景導演,周星弛主演拍個《上海灘賭聖》,還得換個女主角再一模一樣的拍一次才能在台灣上映,創造了整個電影史上的唯一…
新加坡、馬來西亞的電影市場也一樣,《古惑仔》在那邊上映,把陳浩南改成臥底,親手把兄弟們送進監獄…
那個時候他們也不矯情,不抱怨審查…反而麵對內地龐大的電影市場,開始挑剔起來了…也不知道怎麽突然就有了風骨!”
《南方周末》:“所以,你不打算去香港發展?”
沈言:“去香港發展?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內地電影市場正在飛速發展,香港電影市場早就被好萊塢攻陷了…香港人都不看香港電影了…《建築學概論》拿了1400萬港幣的票房,《重返20歲》也拿了1000萬港幣…我不覺得我去香港能學到什麽東西!”
《南方周末》:“明年有什麽計劃嗎?”
沈言:“馬上要進組《相愛穿梭千年》,之後還會做一部青春校園片,叫《我的少女時代》…”
《南方周末》:“感覺你好像始終沒有放棄電視劇?一般演員進軍大銀幕後,會主動把精力放到電影上麵!”
沈言:“對我而言,電影、電視劇沒啥區別,都是麵向觀眾的作品…我覺得好些電視劇比所謂的電影有意思多了!”
《南方周末》:“你的微博粉絲數量已經超過500萬了,你覺得偶像跟粉絲之間的關係應該怎麽定義?”
沈言:“首先,我們是對等的關係,偶像不必過分討好,粉絲也無需放低身段,更勿因你對此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而對他人頤指氣使…
其次,我不希望她們對我有太多的想法,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若將此比夢,切莫深入,以致夢魘,現實永遠是追夢的根基,我希望粉絲們過好自己的生活,活在當下。
最後,我希望我的粉絲明白,當你在某個領域風頭正盛的時候,愛與恨總是相等的對立,褒獎與詆毀總是並肩而行,高潮和低穀總是毫厘之間…沒有人是全世界的寵兒…”
最後那句也是回應沈言粉絲跟韓更粉絲之間的撕逼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