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上門(24)
字數:4722 加入書籤
“《大人物》一開始就準備係列化…第一部掃黑,基調已經確定好了…”
陸洋在接專訪…
《大人物》票房破11億,導演陸洋成了華語電影影史第一位10億票房俱樂部導演…
肯定受到追捧。
“電影開拍之初,我想的是票房應該不錯…十億票房這個具體的數字是快上映的時候,陳果富讓我們所有電影撤檔…言哥挺不爽的,直接喊出了十億票房!”
“他是怎麽判斷的呢?”
“我也問了,他說現階段現象級大賣差不多能過十億,《大人物》隻要能現象級大賣,票房肯定能破十億!”
“我們在劇本討論階段,確實參考了《警察故事》…大家都是港片迷,也都是成龍大哥的影迷…甚至做動作設計的時候,跟甄家班的負責人說了,盡量用道具…”
“吳景表演的時候參考了陳家駒,但不能模仿,模仿永遠不可能超越…他的動作特征跟成龍大哥也不一樣,動作設計方麵參考了部隊格鬥術、軍體拳…”
“孫大聖這個人物的形象初步成型…第二部的劇本思路與已經有了,我可能要跟金盾影視方麵取取經…看看他們的資料…等到劇本完善了,然後再開拍!”
“目前,我手上還有一部《盲證》…《盲證》是言哥的劇本,講述了一起謀殺案的目擊證人有兩位,一個正常人,一個盲人,兩個人的證詞卻大相徑庭…需要警方從中抽絲剝繭…”
“票房超過《大人物》?你可真敢想!按照言哥的話來講,《大人物》屬於天時地利…《盲證》的票房肯定不可能過十億,能有三億就不錯了…”
“《盲證》偏嚴肅一點,沒有那麽多笑料…觀影過程不會很輕鬆!”
“言哥是非常專業的製片人,非常尊重導演…隻有前期籌備時候會提出意見,真正到了劇組,完全聽從導演指揮!”
“…我的導演片酬肯定不高,但我聽郭凡說電影下畫後,會給紅包…《盲證》還有《大人物2》,我也是投資方之一…”
“言哥…回劇組拍戲去了,《中國合夥人》,郭凡、饒小誌還有我都算聯合導演…”
“我們幾個關係都很好…劇本創意都是言哥提出的,我們互相討論,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後匯總給編劇老師…”
……
哦,提到了片酬…
陸洋接到《大人物》導演任務時候,隻是憑借《盲人電影院》拿了釜山電影節的最受觀眾歡迎大獎…
那屬於非院線電影,最終電影頻道上映了事。
彼時的陸洋隻能算初出茅廬,導演片酬給了35萬。
市場價!
不過,按照慣例,電影下映後,會補上紅包做獎勵…
慣例是收益的20%獎勵主創…
但《大人物》利潤太高了!
《大人物》盈利情況,網友已經算清楚了。
還是那句話,每一部大賣電影,還沒下映,盈利情況就已經被扒出來了。
按照12.5億票房計算,票房分賬收益4.85億。
新媒體版權、海外版權、電視版權收益大概率會創下華語電影新紀錄…
咱就按1個億計算。
扣除製作成本、宣傳成本,淨利潤超過5個億!
光線、中影負責發行,先拿走12%。
然後是沈言的15%的利潤分成…沒錯,6000萬!
網上很多自媒體猜測《大人物》,沈言的收益會超過5000萬…
猜對了。
星火工作室的收益超過兩億!
工作室拿出20%的利潤獎勵主創…
那…就是4000萬!
這個數字太恐怖了。
陸洋、吳景,光是獎勵可能就超過1000萬!
但這就是規定。
……
《中國合夥人》劇組,正在拍攝成東青講述夢想!
“中國的學生是全世界學生裏最容易失敗的,因為你們麵臨全世界最殘酷的考試…
教育部公布的1993年的升學率,從初中到高中是44.1%,也就是說有近600萬人失敗了,高考,這個升學率是39.9%,140萬人失敗了。來
我們新夢想參加托福和GRE考試的,我算過比例,大概每四個學生裏麵隻有一個拿到美國獎學金出去的,又有3萬多人失敗了。
失敗無處不在,人生如此絕望,這就是現實,那我們該怎麽辦?
掉在水裏你不會淹死,呆在水裏你才會淹死,你隻有遊,不停地往前遊…
Those ive&n tl not fail,
because&n ture is not terrible, fear of failure is really terrible!”
正情緒激昂…
下一秒公安來了!
嗯,他們屬於違規辦學。
其實,當年的培訓行業管理比較亂,同行競爭有些不擇手段。
比如競爭對手之間會相互覆蓋對方貼的招生廣告——你貼完,我貼你上邊。
老俞雇的人去貼廣告時,被人拿刀捅了…
真的捅了!
而且,老俞被北大開除,除了私自辦學,最主要擋了財路——北大外語係也有英語培訓班,但教學水平比不上老俞。
當然,這些就沒有必要展示了。
但是違規辦學的事情,還是需要提一嘴的…
“過了,大家休息一會…饒導,你安排群演們退場吧!”
饒小誌點頭…然後去處理群演的事了…
《中國合夥人》最大一筆投資就是群演…
因為有很多場演講場麵,演講就需要觀眾。
甚至有萬人體育場演講!
不過,那場拍攝動用了明星的號召力…
一堆黃小鳴、沈言的粉絲直接報名。
當然也給了錢還有食物。
但調度起來還是挺麻煩的…
沈言看了眼監視器,然後誇了句:“小鳴哥英語有進步!”
“…我找了專門的英語老師!”
“挺好的,繼續保持…咱們差不多還有一個星期就殺青了。”
正聊著呢,郭凡走了過來:“導演…”
“咋了?”
“有媒體…”
“又?”沈言無語:“讓他們滾蛋,我都說了暫時不接受采訪!”
郭凡搖頭:“…這次是《中國電影報道》!”
“…我真服了,躲都躲不開!”沈言歎了口氣:“你讓他們稍微等一會,我換套衣服!”
“…嗯,你確實需要換衣服…”
沈言穿的非常日常,拖鞋、大褲衩+背心…
導演嘛,幕後工作者,沒必要在意形象!
但接受采訪肯定不行,沈言直接去了自己的休息室,穿了件襯衫+長褲,鞋子也換了帆布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