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這種事你也有辦法解決?
字數:3793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好好好,不管今天要怎麽玩,我都依你!”
隨後,三人便結伴來到礁石邊,為了能讓兩個女人有更好的體驗感,楊川也是直接一番闊綽出手,從漁民手中買下了兩根魚竿。
又要了一些魚餌後,他也找了一個合適的位置,開始手把手教兩個女人該如何釣魚。
一個下午的時光,三人也是收獲滿滿,當晚便在海邊架起篝火,開始炭烤新鮮的海魚。
“楊川,你快看,這裏跑來一隻螃蟹。”
今日傍晚,正好趕上海水退潮,一些淺水海洋生物也趁機跑到沙灘上覓食。
而正在烤肉的女帝也湊巧看到了那隻小螃蟹,楊川見罷,直接伸出大手將螃蟹死死捏住。
隨後便是一番連貫操作,先在海水中涮了一下後,便直接丟入煮沸的鍋中。
“楊川!你幹什麽?我還想看一看小螃蟹長什麽樣子呢!”
雖然之前也來過海邊,可那會兒的女帝畢竟年幼,也不曾仔細欣賞過這些海洋生物的樣貌。
眼下好不容易找到一隻螃蟹,怎料卻被楊川當作了晚飯。
但見女帝有些生氣,楊川無奈地撇了撇嘴,又趕忙找了一處石縫,翻出一隻指甲蓋大小的螃蟹轉交到她手中。
兩個女人也是頭一次看見這麽小的螃蟹,頓時興奮得一陣尖叫。
“哇!好小好可愛啊!不過它的鉗子夾人還是很疼唉,隻可惜咱們也隻能在海邊看看,沒辦法將它帶回家去飼養。”
談及此事,兩個女人又瞬間變得失落了許多。
在宮中待久了,難得能與大自然如此親近,她們也想趁著這個機會帶幾個小動物回去飼養。
可海水中的生物畢竟需要靠鹹水生存,皇宮遠離海洋,即便將它們帶回去,不出幾天也便死了。
“你們兩個,當真想養幾隻海蟹?”
今日,他也是奔著盡量多滿足兩個女人而去,既然她們想養小動物,自己明日便差人打幾桶海水,連日運回京城。
“怎麽,難道這種事你也有辦法解決?”
以為楊川隻是在吹牛,女帝也是一臉懷疑地看向他。
可下一秒,卻見楊川拍著胸脯保證道:“請二位大小姐放心,臣明日便讓青水區知府派人來取些海水,趁著天氣還寒冷,這些小東西到了皇城也能繼續活下去。”
說罷,便朝著兩個女人挑了挑眉毛,炫耀著自己的聰明才智。
隨後,兩個女人便心滿意足地吃了頓海鮮大餐,期間公主也是對海味的鮮美讚不絕口。
酒足飯飽後,公主依舊對眼下的生活戀戀不舍,忍不住幻想。
“要是能一輩子都住在海邊就好了,每日陪相公出來打打魚,順便品嚐一下海邊美食。”
“喲喲喲,這才幾天不見,相公都叫上了?看來,我也是時候挑選個良辰吉日,給你們倆舉辦婚禮了。”
聽到公主如此稱呼楊川,女帝雖然也有些小吃醋,可念在她對楊川一片真情的份上,還是決定早日把二人的婚事定下來。
“陛下不必這麽著急,等忙完這段時間,再挑選良辰吉日不遲。”
想到接下來,自己還要帶領軍士在全國各地修建驛道,他便打消了挑選良辰吉日的念頭。
又在海邊逛了一圈後,三人便找了一家驛館,同榻而睡。
第一次懷抱著兩個女人,在未曾入睡之前,楊川心裏猶如貓抓一般,任憑怎麽扭動身子都無法消去心頭之火。
怎料越是如此,兩個女人卻愈發向他靠近,最後索性一人靠著一邊胸口,就這樣美美地睡去。
好在有內力傍身,一夜未睡的他第二日也不顯狀態,待兩個女人醒來後,便又帶著她們出去遊玩了。
連續在青水區待了三日,直至公主嚷嚷著玩夠了,楊川才給她們準備了車馬,並傳胡令連日趕來,負責護送二人返回都城。
但見楊川不打算走,女帝詫異地問了一句。
而他則是如實地告訴女帝,自己打算帶領幾千名軍士,先在青水區連通驛道,以備日後行軍所用。
知道楊川是要去辦正事,兩個女人便也沒再多問,隻是叮囑他一路小心。
...
待胡令的特種兵團親自護送著女帝二人返程後,楊川這邊也開始率兵前去修驛道。
之前在來青水區的路上,他便已經將周圍的地形全部考察清楚了。
此番動工也進行得十分順利,不出半個月的時間,一條從青水區通往別的城市的運兵驛道便修理好了。
期間,遠在都城的李允山也傳來消息。
據說通過獵犬嗅到的盜賊氣味,他已經成功將那夥人抓獲,並送往大理寺聽後發落。
至於那些鐵器,李允山也是通過獵犬,在一處地下密室中搜查出來的。
好在春節期間都城各個大門都有重兵把守,此番丟失的贓物竟然一個不差地被找了回來。
讀完他的來信後,楊川也回信表揚了一番,並約定等自己返回都城後,定要給他一些封賞。
隨後,監督完青水區的驛道修築後,楊川便直接轉行去了另外一座城市。
來到此處,他便直接讓縣令頒布了一條法令,稱自己要占用一些土地修建軍用驛道,希望城中百姓能夠配合。
此消息一發出,便得到一些農夫的響應,紛紛稱自己願意配合朝廷的修路政策。
饒是最底層的百姓們願意接受這次修路改動,可一些士紳階層卻死活不願意。
畢竟自從上次楊川頒布了土地改革法後,收益最多的便是這些士紳階層。
仗著自己手中有大量土地,他們也是名正言順地當起了地主。
聲稱想要將驛道在自己的土地附近修築驛道的話,就必須讓朝廷支付給自己一筆合理的費用。
想來隻要能將驛道全部關聯起來,任憑這些士紳階層想要一些銀兩也無可厚非。
為了盡量追趕工程,楊川也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下來。
隨著又一座城池附近的驛道修築完成,他又迅速頒布了一條法令,準備讓全國各處城池皆響應自己的這次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