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給這二人留一條活路
字數:4038 加入書籤
[]
101nove./最快更新!無廣告!
“哎喲,將軍,求您別打了!這一切都是曹金的主意,我們也隻是奉命行事啊!”
“哼,爾等若知今日,當初又何必聽信曹金讒言!”
說完這話,胡令便揮起皮鞭朝幾人身上抽打一下。
一時間哀嚎聲四起,就連旁邊的軍士們都忍不住捂住耳朵,不敢再向這邊看。
“今番我對爾等皮鞭伺候,已經是最輕的責罰,若是王爺來了,定叫爾等死無全屍!”
又是一陣皮鞭揮舞,待胡令感覺到痛快後,猛然回頭,才發現楊川早已站在他身後看了許久。
“嗬嗬,難得能讓你有發泄的機會,看來這次憋的時間夠久啊。”
楊川背著手,並無要責備胡令的意思,反而十分欣賞現在的他。
此番若無胡令的特種兵團相助,僅憑自己孤身一人,公主的處境隻會更加危險。
“王爺!這幾個家夥著實可恨,就算公主沒有受到欺淩,我也要痛打他們一番,以泄人神之憤!”
“好了,這些人就先不要打了,多此一舉隻會白白浪費你的體力。”
聽到此話,幾個殺手還以為終於得見天日,豈料楊川下麵一句話,卻又瞬間把他們墜入十八層地獄。
“嗯,這群家夥包庇主上,縱容禍事,妄圖欺淩本王的未婚妻,按照本王的意思,可對他們進行閹割,途中不許任何人昏迷,我要讓他們眼睜睜看著,自己那不爭氣的東西是怎麽從自己身上慢慢被割掉的!”
此話一出,還未等胡令帶他們去行刑,幾名殺手便覺下半身撕裂一般的疼痛。
“王爺,求您開恩,給我們一個痛快的死法吧!”
“王爺,我等真的是一時糊塗,求您看在我等謀害公主未遂的情況下,輕點處罰我們吧!”
“哼,我家王爺向來斷事公平,爾等雖是未遂,也全賴我家王爺提前趕到現場。不然稍有遲疑,王爺怕是再不能見到公主了!”
此時的胡令也是思路十分清晰,但見幾人還要求饒,便勸阻楊川莫要再聽他們掰扯。
而楊川也是索性將此事全權交給胡令去處理,自己則繼續背著手,找曹金去了。
二人再次相見,還未等楊川開口,曹金便被嚇得持續後退至牆角,整個人哆哆嗦嗦,像是見到瘟神一般。
“曹大官人,別來無恙啊。”
“楊,楊川!你別以為你身為當朝王爺,便可恣意妄為,我父親可是二朝老臣,隻要他動用關係,定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此言一出,楊川也著實被笑到了。
這個曹金果然無愧官二代的名號,他的父親見到自己,都知道要拘謹說話。
可這個不怕死的,卻是依舊口出狂言,總覺得自己能逃過一劫。
既然如此,那便讓他知道知道,誰才是整個大齊除了君王外,能夠說一不二的人!
“對了,曹氏九族之人,現羈押在何處?”
楊川懶得與曹金對話,而是轉過身,詢問一旁的軍士。
“啟稟王爺,因為人口太多,其餘之人皆被關在別處大牢內,唯獨曹定全家現在軍營大獄中!”
“那便將他們都帶上來吧。”
見到楊川的那一刻,曹定全家盡皆露出驚駭之色,曹母更是氣不過,直接衝入牢獄中給了曹金幾巴掌。
“你這個該死的畜生!你爹觸犯大齊律法,被關入牢獄也是罪有應得,而你卻私下報複楊王爺,導致九族皆為你而亡,就算到下麵見了列祖列宗,你以為你能洗白自己的罪名嗎!”
此言一出,也著實令楊川震驚了一番。
沒想到整個曹氏家族內,竟還有個明事理之人。
隻可惜,這位曹母在家中隻怕沒有什麽地位,不然又怎會任由兒子如此放縱?
“娘!孩兒隻是想給爹出口惡氣,孩兒又有什麽錯?”
事已至此,曹金自知難逃一死,也隻能拚命狡辯,隻為能在族人麵前留下幾分好印象。
豈料曹母壓根不想再聽他說話,隻是不斷抹著眼淚,看著還在繈褓中的嬰兒,喃喃自語。
“可惜了我家衡兒,他才剛剛出生,竟也因為叔父的惡舉慘遭連累。”
聽到此話,楊川瞬間沉默了。
就連一直追隨他的幾名偏將也忍不住說道:“王爺,曹夫人深明大義,曹家長孫尚且年幼,還望您能網開一麵,給這二人留一條活路。”
他自然不是喜歡濫殺無辜之人,但見屬下都來求情,也是將曹夫人單獨叫到了別處。
“曹夫人,按照律法,你本該與曹氏九族共同赴死,今念在你品行端正,我且放逐你為流民,你就帶著你家孫子逃命去吧。”
“王,王爺,此話可當真?”
“趁我還沒反悔前,快走吧。”
“不過,有一事我還是需要提醒你,今後莫讓這嬰兒再知道家族之事,不然冤冤相報,也隻會給你我徒增煩惱。”
見楊川是真的想放他們二人走,曹夫人激動之餘,慌忙跪拜叩首。
“我替我家孫兒感謝王爺不殺之恩!今後我定守口如瓶,不讓他知道家族之事!”
放走了曹夫人後,楊川的心中也寬慰了許多。
隨後,他便下令午時對曹氏全族行刑,另對曹金也進行閹割,並額外受車裂之刑。
終於將這個爛攤子處理完,楊川心中也徹底放鬆下來。
回到王府,他親自寫了書信一封,將公主最近的遭遇如實說給楚王項傑,並向他坦白了曹定一族最後的遭遇。
...
接下來的幾日,楊川也開始與女帝挑選良辰吉日,準備與公主舉辦完婚儀式。
而那封書信,也火速送往了楚國。
隻是一切正如楊川所料,在書信還未到達楚國之前,便已經有人提前將公主遇害的消息傳到了楚王耳中。
想到自己那麽放心地將妹妹托付給楊川,他非但拖到現在不曾與公主完婚,反而讓公主遭此大難,當即便要輕點兵馬,即刻殺往齊國。
下麵群臣自知公主在楚王心中的地位,但見他欲起兵攻打大齊,也是紛紛響應,正好可以趁此機會擴充疆土。
待到楚王上台點兵的那一天,楊川的親筆書信才姍姍來遲。
先是讀到楊川的坦白之言,項傑對此全然不信,還以為楊川生怕自己起兵攻齊,故意而為之。
怎料讀到最後,卻發現上麵還有兩行娟娟字跡。
正是妹妹親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