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放山

字數:5394   加入書籤

A+A-




    林宇一行人與楊友江同行,隨著腳步深入,眼前的景象漸漸被大山占據。

    季節臨近入冬,風裏帶著絲絲寒意,山溝兩側,怪石嶙峋,樹木大多褪去了葉子,隻剩下光禿禿的枝丫張牙舞爪地伸向天空,偶爾有幾片枯黃的樹葉在枝頭搖搖欲墜,一陣風吹過,便打著旋兒飄落下來。

    地上鋪滿了厚厚的落葉,踩上去發出&nbp;“沙沙”&nbp;的聲響,仿佛在訴說著秋天的故事。

    王玉芬和楊友江並肩走在前麵,一路交談。

    楊友江叮囑道“這快入冬了,山裏更冷,路上石頭也多,你們走路得小心,一不留神就會摔倒。還有,晚上要是在山裏,可千萬別隨便生火,容易引發山火。”

    瑤瑤和楠楠兩個孩子手牽手,跟在大人身後。

    “楊伯伯,山裏有大灰狼嗎?”瑤瑤睜著大眼睛,好奇地問道。

    楊友江笑著摸摸她的頭,說“這山林裏的動物為了找食物,活動更頻繁,說不定還真能碰上。你們倆可別亂跑,要是遇到危險,就趕緊躲到伯伯身後。”

    兩個孩子乖巧地點點頭,下意識地往楊友江身邊靠了靠。

    林宇殿後,時刻關注著隊伍的情況。

    他裹緊了身上的外套,感受著山裏的寒冷,心裏默默想著一定要保護好大家,畢竟在這即將入冬的山林裏,未知的危險隨時可能出現&nbp;。

    在北方,快入冬的時節,山林宛如被大自然打翻了調色盤,暈染出一幅別具一格的景致。

    遠處的山巒連綿起伏,像是大地沉睡的巨獸,輪廓在朦朧中愈發顯得雄渾壯闊。

    曾經翠綠的山體,如今漸漸被斑斕色彩覆蓋,綠的、黃的、紅的交織在一起,層次分明。

    山林裏,樹木像是換裝的舞者,呈現出不同的姿態。

    高大的楊樹,葉子已變得金黃,在微風中沙沙作響,像是在演奏著冬日的序曲。風一吹,葉片便紛紛揚揚地飄落,宛如一隻隻金色的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而那成片的鬆柏,卻依舊鬱鬱蔥蔥,在這逐漸蕭索的山林中,倔強地保持著生機,它們的針葉像是一層厚厚的鎧甲,抵禦著即將到來的寒冬。

    太陽此時也變得慵懶起來,不再有夏日的熾熱。

    它柔和的光線穿過稀疏的枝葉,灑在林間的地麵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

    這暖烘烘的日光,給這清冷的山林增添了幾分暖意,讓整個畫麵都變得溫柔起來。

    偶爾有幾縷陽光照射在仍掛在枝頭的紅果上,晶瑩剔透,宛如紅寶石一般,更顯奪目。

    陽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斑駁的光影。

    楊友江站在一片山林之中,抬手一指,一棵果樹便映入眾人眼簾。隻見那樹枝上密密麻麻地掛滿了紅彤彤的果子,像一顆顆小巧玲瓏的紅寶石,在微風中輕輕晃動,閃爍著誘人的光澤。

    “那是野山楂,”楊友江的聲音帶著幾分欣喜與熟稔,“如今山裏的野果都熟透了,就比如這野山楂,撿一些回去做罐頭和糖葫蘆給孩子吃,酸甜可口,孩子們肯定喜歡。”

    一聽能做糖葫蘆,瑤瑤和楠楠瞬間來了精神,嘴裏咿咿呀呀地叫嚷著,小臉上滿是期待。

    “要吃糖葫蘆,要吃糖葫蘆!”&nbp;稚嫩的聲音在山林間回蕩。

    林宇看著兩個小家夥,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寵溺的笑容。他蹲下身子,摸了摸孩子們的頭,輕聲說道“乖,等咱們幹完活回來再撿一些,到時候給你們做又大又甜的糖葫蘆吃。”

    兩個孩子懂事地點了點頭,眼中的期待卻絲毫未減。

    瑤瑤拍著小手,脆生生地說“到時候我要吃三串!”

    楠楠也不甘示弱,挺著小胸脯大聲道“我能吃五串!”

    兩個小家夥認真又可愛的模樣,惹得眾人忍俊不禁&nbp;。

    隨後,楊友江帶著大家來到了一處山坡。

    這山坡的坡度較為平緩,不算陡峭,行走起來並不會太過吃力。

    山坡上的樹木大多都有一人多高,放眼望去,漫山遍野主要是榛子樹和桲欏樹。榛子樹的枝幹上,還殘留著一些零零散散的榛果,在陽光的照耀下,泛著淡淡的光澤。

    桲欏樹的葉子已經開始泛黃,在微風中沙沙作響,地上鋪滿了厚厚的落葉,一腳踩上去,發出清脆的&nbp;“咯吱”&nbp;聲,給這片山林增添了幾分靜謐與悠然。

    楊友江站在山坡下,神色鄭重地指著這片山坡說道“咱們就在這放山。”

    見眾人露出疑惑的神情,他接著解釋道“放山可是有講究的,必須選這種榛子樹和桲欏樹多的地方。這種樹生長周期短,對山林的滋養和恢複都有好處。而且榛子樹砍完重新發起來,能結更多的榛子,來年咱們的收獲也就更多。”

    楊友江話音剛落,王大山便迫不及待地開口問道“大叔,那這山上有啥樹是砍不得的嗎?”

    楊友江輕輕搖了搖頭,語氣中帶著幾分山裏人的隨性,說道“沒啥特別不能砍的。啥叫放山呢,就是順著山腳一路往山頂砍去就行。等把砍好的柴火都紮實地捆好,再從山頂直接滾落到山腳。咱山裏人心裏都有數,啥地方能放山,啥地方不能放山。你瞅瞅這邊的山坡,坡度不算陡,長的大多是些恢複快的草木。再瞧瞧對麵那山坡,情況截然不同,坡度又大,山坡上石頭多得很,還有石壁裸露在外,上頭大多是鬆柏。要是在那山坡放山,夏天來一場大雨,保準得滑坡。”

    楊友江話音剛落,王大春頓時憨憨一笑,說道“那沒問題,我有的是力氣。”

    楊友江頓時笑了起來,調侃道“別太自信,放山和幹別的活可不一樣,這一天下來,非給你累得全身筋骨疼不可。”

    說幹就幹,幾個人將繩子都放在山下,各自手持鐮刀或者斧頭,朝著山腳大步走去。

    “媽你就別上手了,瑤瑤和楠楠在下麵,你看著他們兩個就行。”林宇說道。

    王玉芬一聽,說道“那我來幹啥?”

    楊友江嗬嗬一笑,耐心解釋道“大妹子,小宇說的對,你這身體,還真不適合幹這個,在下麵照顧孩子吧。這山裏麵還有野獸,兩個孩子在不安全,等中午了,你在我家,給做頓飯就行。”

    “哪能還在你這吃呢?已經給你添大麻煩了,我們帶幹糧了。”王玉芬不好意思地說道。

    楊友江一聽,嗬嗬一笑,熱情地說“客氣啥?況且我也得吃,上次吃你做的海鮮,味道好得沒話說,這次,正好也再嚐嚐你做家常菜的手藝。”

    聽到這話,王玉芬一陣臉紅&nbp;,“行,既然大哥這麽說了,我們就不客氣了。”

    這樣決定之後,林宇、王大春和楊友江就正式開始放山。

    一到山腳,楊友江率先揮起斧頭,“咚”&nbp;的一聲,重重地砍在一棵小臂粗細的雜木上,木屑飛濺。

    王大春也不甘示弱,雙手緊握鐮刀,朝著身旁的灌木叢用力割去,“唰唰”&nbp;作響。林宇則選擇了一棵稍高的樹木,他熟練地找準樹幹的受力點,斧頭落下,每一下都帶著沉穩的節奏。

    放山砍柴,毫無取巧之處,唯有力氣與耐力的較量。

    沿著蜿蜒的山腳,向著山林的深處進發,目光所及之處,但凡遇見樹木,便毫不猶豫地揮斧相向,這是一場純粹的體力考驗。

    每一次斧頭落下,都伴隨著沉重的喘息聲,那是力量與疲憊交織的音符。豆大的汗珠順著臉頰滾落,在腳下幹燥的土地上瞬間濺開,洇出一小片深色的痕跡。

    然而,林宇心裏清楚,真正的挑戰並非砍柴,而是後續的捆紮。

    一下子砍了這麽多柴火,用普通繩子根本行不通,必須就地取材。

    在這大山裏,人們有著獨特的智慧&nbp;——&nbp;挑選粗細合適的柴火當作繩索。

    這聽起來近乎不可思議,可這就是山裏人的生存之道。

    林宇前世在山裏農戶家就見識過這獨特的技藝。

    當看了一定數量柴火,足夠一捆的時候,他選定充當&nbp;“繩索”&nbp;的柴後,便開始著手捆紮。

    林宇深吸一口氣,雙手緊緊握住&nbp;“繩索”&nbp;兩端,用力將柴火攏在一起。

    他的手臂青筋暴起,每一塊肌肉都緊繃著,每一下拉扯都使出了全身力氣。與此同時,他的腳也沒閑著,有節奏地踩在柴火上,借助身體的重量,將柴火踩得愈發緊實。

    經驗豐富的人,就像他這般,一邊拉扯&nbp;“繩索”,一邊用腳踩,幾下過後,原本鬆散的柴火就變得嚴嚴實實。

    緊接著,他將&nbp;“繩索”&nbp;的一頭用力扭成麻花狀,一下又一下,那股子韌勁在指尖流轉,讓&nbp;“繩索”&nbp;有了足夠的韌性。

    隨後,他迅速將這一端死死地纏繞在柴火的另一頭,一圈又一圈,每一圈都纏繞得緊密無間,仿佛要將這股力量深深嵌入柴火之中。

    最後,他把多餘的部分巧妙地別入柴火的縫隙裏,用力一推,確保它穩穩卡住。至此,一捆柴火便大功告成。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