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牽頭搞合作
字數:4501 加入書籤
村長羅全的話像重錘砸在三人心上,老謝的臉埋得更低,手指摳著竹筐邊緣,把原本就毛糙的柳條摳得掉渣。
他心裏跟明鏡似的。
當初劉桂蘭攛掇著鬧,他想著人多勢眾能訛點錢,可現在主心骨被拽走了,村長又把話挑得明明白白,再鬧下去不僅拿不到賠償,反倒要落個忘恩負義的名聲,以後在村裏怕是抬不起頭。
“是我們糊塗,小宇啊,對不住了。”老謝甕聲甕氣地撂下這句話,拎起竹筐轉身就走,腳步拖遝得像灌了鉛,路過圍觀的村民時,頭埋得幾乎要碰到胸口。
三柱媳婦見狀,趕緊用圍裙擦了擦手,低著頭跟在後麵,路過二妮身邊時,連眼皮都不敢抬一下。
德順伯的堂弟愣在原地,嘴唇動了動想說什麽,可迎上村長羅全淩厲的目光,終究沒敢開口。
他瞥了眼地上散落的蜆子殼,又看了看遠處指指點點的村民,臉漲得通紅,跺了跺腳也跟著溜走了,走幾步還回頭望一眼,那眼神裏滿是不甘,卻又透著幾分心虛。
他比誰都清楚,自己一個外鄉人,真鬧到鎮上去,壓根占不到半點便宜。
等人徹底走光,巷口終於清靜下來,隻剩下風吹過老槐樹的沙沙聲。
羅全走上前,伸手拍了拍林宇的肩膀,粗糙的手掌帶著老繭,力道卻很沉穩:“小宇啊,別往心裏去。這幾人就是被豬油蒙了心,村裏沒人會當真。”
林宇接過二妮遞來的涼白開,喝了一大口,冰涼的水順著喉嚨滑下,壓下了最後一點火氣。
他搖了搖頭,嘴角扯出一抹苦笑:“沒事兒村長爺爺,我知道他們也是急糊塗了。”
話音剛落,他的眉頭又皺了起來,指尖無意識地摩挲著搪瓷缸壁,“不過這事兒倒給我提了個醒。”
“哦?什麽醒?”
羅全挑了挑眉,在石階上坐下,掏出煙袋鍋子慢悠悠裝填煙絲。
“我在鄰村也有養殖場地,前陣子去照看的時候,就見著有村民圍著我的養殖籠打轉。”林宇望著遠處連成片的海麵,語氣裏帶著幾分擔憂,“現在咱村出了這事兒,保不齊其他村也有眼紅跟風的,他們要是也跟咱村這幾位似的,不看技術、不問苗種就瞎投錢,到時候賠了本,說不定也會來找我追責。”
這話讓羅全的動作頓了頓,他點著煙袋鍋子吸了一口,緩緩吐出煙圈:“你說得在理,不過就算鬧起來,也跟你沒關係,明眼人都心裏明鏡似得,你也不用擔心~!”
林宇點了點頭。
“話雖這麽說,但是村民們鬧起來,少不了要頭疼,還是提前把話說明白的好!所以我打算明天就托人捎信,把周邊幾個有養殖海域的村負責人都叫過來。”林宇眼神逐漸堅定,“一來問問他們村裏扇貝、蜆子的養殖情況,看看有沒有已經跟風的;二來也跟他們知會一聲,讓村幹部們在村裏多提醒幾句,把咱村的教訓說透,勸勸村民別亂跟風。要是真有想養殖的,也讓他們先找我問問技術,別再走了彎路。”
羅全聞言,忍不住點了點頭,煙袋鍋子在石階上磕了磕:“這主意周全!正好我下周要去鎮上開跨村產業協調會,到時候也幫你提一嘴。
現在各村都想搞養殖致富,但單打獨鬥、盲目跟風遲早要出問題,說不定以後還能像有些地方那樣,搞個跨村聯建的合作社,把技術、資源都整合起來,這樣才穩當。”
林宇眼睛一亮:“村長爺爺說得對!要是能把周邊村的養殖資源串起來,統一選苗、統一技術,既能避免跟風亂養,還能抱團抗風險。”
二妮蹲在旁邊收拾殘局,聽著兩人的對話,忍不住插嘴:“那明天我去鎮上買些紅紙,把技術要點抄幾份貼在各村村口,誰家要是想跟著養殖,也不用盲目的跟風了,這樣大家看得更明白!”
林宇笑著點頭:“好啊,不過咱也得把醜話說在前頭,不關誰跟風,用不用咱的技術,咱都不負責任。”
林宇不得不小心謹慎,人心最難測。
別看村裏人看著都淳樸,這是沒涉及到自身利益,一旦涉及自身利益,房蓋能給你掀了。
第二天一早,老槐樹剛漏下第一縷晨光,林宇家的院壩就熱鬧起來。
周邊四個有養殖海域的村負責人陸續趕來,有的騎著二八自行車,車把上掛著草帽;有的挎著帆布包步行而來,褲腳還沾著海泥。
羅全搬來幾條長凳,二妮端上泡好的粗茶,粗瓷碗在石桌上擺了一圈。
“多謝各位村長賞臉。”林宇開門見山,把昨晚謄寫的養殖筆記攤在桌上,“今天請大家來,是因為咱村昨天鬧了場笑話,有人跟風養扇貝賠了錢,反過來要我負責。這事兒給我敲了警鍾,怕其他村也有類似情況。”
話音剛落,金沙灘的村長就笑出了聲:“小林啊,你也太謹慎了!現在各家各戶都自己當家,誰不是各幹各的?我村倒是有兩家跟著養了,但都說‘賺了是自己的,賠了不怨人’,哪能像你說的那樣胡攪蠻纏?”
“王村長這話在理,但也不全對。”東王村的李書記皺著眉反駁,他手裏捏著張紙條,“我村上周就有村民來問,問林宇的苗種在哪買的,我沒敢亂支招。
現在農戶都盯著掙錢,一旦有人賠了,保不齊就會說村幹部沒提醒,到時候還是麻煩。”
林宇趕緊接話:“李書記說到點子上了!我擔心的就是這個。
如今縣裏就提倡科學養殖,但現在各村都是單打獨鬥,農戶要麽貪便宜買劣種苗,要麽不懂技術瞎操作。
昨天我跟村長爺爺合計,要是能搞跨村合作社,統一從縣水產站進苗、統一技術指導,既能避免跟風,還能抱團抗風險。”
這話一出,院壩裏瞬間安靜下來。
“合作社?以前人民公社那套早過時了。現在各家算各家的賬,要讓他們把錢湊一起買苗,誰信得過誰?去年我村搞引水渠,就因為分攤費用的事兒,三戶人家吵到鎮上去。”
“這跟公社不一樣。”羅全磕了磕煙袋鍋子,“是統分結合,各家的養殖田還是自己管,但種苗、技術、銷路歸合作社統一管。就像祥漁村搞供油站那樣,抱團才能拿到實惠。單獨去買苗,一斤要八毛,十村聯合去買,縣水產站能給六毛五的批發價。”
這時候,古廟村的趙村長突然開口:“我村已經有三家賠了!”
他從帆布包掏出個塑料袋,裏麵裝著幾隻死扇貝,“他們偷偷從鎮上買的苗,說是‘高產種’,結果幾天就死了大半。昨晚我聽說小林要牽頭,連夜統計了情況,這三家哭著求我幫他們找條出路。”
林宇拿起死扇貝仔細看了看,眉頭擰得更緊:“這是近親繁殖的劣種,抗逆性差,縣水產站早就叫停了。要是合作社成立了,這種苗根本進不來。”
“那錢怎麽算?”王村長追問,“買苗的錢誰先墊?技術指導要花錢不?”
“我先墊!”林宇當即拍板,“縣水產站能賒賬一個月,等秋天賣了貨再還。技術指導是縣裏的惠農政策,不花錢,但各家得派人參加培訓,每次培訓都考勤,去年縣裏召開了三回培訓會,但是響應的村兒寥寥無幾...”
張主任終於掐滅了旱煙:“我信小林的,但醜話說在前頭,要是有人中途退出,得把之前的成本補上,不能讓老實人吃虧。”
“這規矩得立!”李書記立刻附和,“還要選個記賬的,各村輪著來,每筆賬都公開,這樣大家才放心。”
羅全見狀笑了,起身拍了拍手:“既然大家都同意,咱今天就把架子搭起來!第一步,各村回去統計願意加入的農戶,三天後報給小宇;第二步,林宇明天去縣裏跑手續,申請合作社資質和技術支持;第三步,下周日在鎮禮堂開培訓會,讓張技術員來講課。”
散會時已近正午,眾人全都笑的合不攏嘴。
畢竟,他們都想跟著搞養殖,讓村子裏的人富起來。
村裏人跟風幹太過盲目了,沒有技術支持,那就是在摸著石頭過河,很容易就掉進河裏淹死了。
如今有人牽頭,大搞技術和資金支持,肯定能少走不少彎路。
等人都走了,二妮抱著剛買的紅紙進來,額角滿是汗:“小宇哥,紅紙買回來了!我現在就抄技術要點,下午貼到各村村口。”
“好,辛苦你了~!”
“辛苦啥?夫妻倆還說這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