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永王求見

字數:7002   加入書籤

A+A-


    “張適呢?”

    “他現在究竟怎麽樣了?”

    寧辰心急如焚,緊接著追問道,眉宇間似是被重重憂慮緊緊鎖住,難以化開。

    小安子雙眼噙淚,泣不成聲,抽噎著回應“已經送去醫館急救,奴才一心回宮報信,實在不知他此刻是生是死……”

    “不惜一切代價,定要將他救活!”寧辰聲音低沉卻透著不容置疑的決然,整個人仿佛被怒焰徹底籠罩。

    “刺客是何人?”

    “可曾生擒刺客?”

    寧辰緊接著又問,目光灼灼,如利刃般直直逼視著小安子。

    小安子無奈地搖頭,神色滿是沮喪“不……不清楚,那些刺客在刺殺禮部尚書之後,便紛紛自盡,一個活口都沒留下。”

    寧辰眉頭瞬間擰成了死結,眼中怒火烈烈燃燒!

    宋國忠!

    必定是宋國忠無疑!

    但此刻,滿腔憤怒也無濟於事。

    他緩緩起身,步伐沉重地朝著窗前走去,目光仿佛穿透了重重宮牆,腦海中思緒如麻。

    宋國忠究竟為何如此喪心病狂,竟這般肆無忌憚地殺人滅口?

    而且為何偏偏選在這個時候?

    難道他不知,如此行徑隻會讓朕鏟除他的決心愈發堅定?

    他這是公然向朕挑釁?

    亦或是……

    寧辰的手指下意識地輕輕摩挲,臉色陰沉得仿若暴風雨來臨前的暗夜。

    過了許久,他的目光陡然銳利如刀!

    殺人滅口,銷毀證據!

    的確,工部尚書於曉光此前曾透露,宋國忠行事向來滴水不漏,不留任何痕跡。

    這便也解釋了為何妙音坊與張適的人始終都抓不到宋國忠的把柄!

    如此看來,宋國忠如此瘋狂,必定是料到隻要除掉禮部尚書與工部尚書全家,即便他能從於曉光口中問出些什麽,也無實質用處。

    狠辣!

    當真是狠辣至極!

    可他這麽做真的隻是為了殺人滅口、銷毀證據嗎?

    寧辰再一次緊鎖著眉頭。

    不!

    想必他已做好了殊死一搏的準備,試圖借此拖延時間,策劃更大的陰謀!

    而等待自己的,一定是與宋國忠最後的決戰!

    一念至此,寧辰不禁幽幽輕歎,眼中閃過一抹深深的失望。

    本以為此次定能將宋國忠連根拔除,沒想到他竟直接掀桌子了。

    但所幸,時間還來得及!

    寧辰的目光再度堅定起來,透著不容侵犯的威嚴。

    他轉身看向靜靜等候一旁,不敢打擾自己的小安子,問道“小安子,錦衣衛現今共有多少人?”

    小安子微微皺眉,回稟道“回陛下,具體人數隻有張適清楚……”

    寧辰眉頭緊鎖,當即下令“即刻派人嚴密監視西南邊軍的一舉一動,片刻都不許懈怠!”

    “同時,無論錦衣衛現有多少人,令他們全部秘密集結至京都。”

    “另外,讓科技局加快生產最新改良的武器……”

    小安子聽聞,眼中閃過一絲驚愕,神色凝重地問道“陛下,您可是擔心宋國忠會起兵叛亂?”

    寧辰神色凝重地點點頭“除此以外,朕實在想不出他此刻如此行事的緣由!”

    “速去安排!”

    吩咐完這一連串事宜,寧辰隻覺一陣深深的心累如潮水般將他淹沒。

    此時,一名小太監輕手輕腳地端著湯藥走進來,寧辰默默接過,一飲而盡後,便無力地躺倒在床上。

    然而,他的思緒卻如脫韁之馬,忍不住再度肆意飛揚。

    事情演變到如今這般田地,實在是大大出乎他的預料。

    他雖然猜到了開始,也謀劃了過程,卻無論如何也猜不到竟是這樣的結局。

    宋國忠竟敢下如此狠辣的決心,不惜殺人滅口、銷毀證據。

    如此一來,即便讓於曉光站出來指證,隻怕也難以對宋國忠造成實質性的威脅。

    畢竟,宋國忠身為當朝宰相,在朝堂之上盤踞多年,雖說其大部分勢力已被自己設法剪除,但多年積累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

    在沒有確鑿證據的情況下,絕不能輕易定他的罪。

    若是強行除掉這位位高權重的當朝宰相,在“大義”方麵便會陷入被動,那些心懷不軌之人必定會借此大做文章,為日後埋下諸多隱患。

    可事已至此,宋國忠已然成為大寧王朝的心腹大患,必須予以鏟除,這一點,任何人都無法改變。

    寧辰在心中反複權衡著所有可能出現的情況。

    他此刻最為擔憂的,便是宋國忠在被逼入絕境後,選擇破釜沉舟,孤注一擲地讓他那手握十萬雄兵的兒子發動叛亂。

    且不論這場叛亂最終能否成功,隻要戰火燃起,本就搖搖欲墜、瀕臨崩塌的大寧王朝,必將徹底陷入萬劫不複的混亂之中。

    到那時,身為少帝的他,手中並無實際兵權,又該如何力挽狂瀾,拯救這岌岌可危的王朝於既倒?

    而如今,這種可能性已然很大,大得讓人無法不慎重對待。

    究竟該怎麽做,才能最大限度地預防這一可怕局麵的發生?

    寧辰在床上輾轉反側,心中煩躁不堪,索性翻身坐起,靠在床頭,緊閉雙眼,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良久,他的眉頭突然微微一挑,一個念頭如閃電般劃過腦海。

    大義!

    沒錯,正是大義!

    在這封建王朝,“大義”乃是重中之重,是一切行動的根本準則。

    隻要能趕在宋國忠等人發動叛亂之前,實實在在地坐實宋國忠的罪名,那麽自己便能穩穩地搶占“大義”的製高點。

    如此一來,即便他們真的起兵叛亂,那也不過是違背道義的不義之師。

    正所謂“不義之師,鮮有助者”。

    到那時,自己的應對空間便會廣闊許多。

    想到這裏,上一世曆史中無數類似的例子如走馬燈般在他腦海中一一閃過。

    可當下最為關鍵的問題是,究竟該如何才能實實在在地定下宋國忠的罪呢?

    思索至此,寧辰再也按捺不住,幹脆起身下床,披上一件厚厚的衣服,邁著沉重的步伐,緩緩走到窗邊。

    他靜靜地佇立在窗前,沉吟良久,隨後突然大聲喊道“來人,即刻宣範大有、陳伯禮進宮,另外,把夏言也一並帶過來……”

    在他心中已然認定

    如果身上的毒能夠解除,如果自己能穩穩地守住這來之不易的皇位。

    那麽這三人,便是他未來大業的核心班底,是他扭轉乾坤、中興大寧的希望所在。

    養心殿內,燭火搖曳,那昏黃的光亮,執拗地穿透沉沉夜幕,一直亮到了破曉時分。

    辦法是在淩晨時分最終敲定的,而一應籌備事務,皆由寧辰親自悉心安排。

    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宛如金色的薄紗,輕柔地灑落在金鑾殿之上。

    因著昨日那樁駭人聽聞之事的發生,今日的朝堂之上,氣氛格外壓抑,宛如暴風雨來臨前的死寂,凝重得讓人喘不過氣。

    然而,讓寧辰始料未及的是,當朝宰相宋國忠竟然缺席了今日的朝會。

    寧辰當即派人前去問詢。

    得到的回複卻是宋國忠自昨日退朝之後,便突發惡疾,此刻正臥床不起,無法前來上朝。

    “怎麽不幹脆直接病死你這個老熏肉!”

    寧辰暗自腹誹。

    他心裏清楚,宋國忠必定是料定了自己一時間無法定他的罪,故而故意拖延時日,以便為他與自己的最終對決做足準備。

    他並不清楚宋國忠究竟還隱藏著多少不為人知的勢力。

    就拿之前能請動那些殺手一事來說,殺手們在完成殺人任務之後,竟毫不猶豫地選擇自殺,沒留下任何一絲把柄。

    僅此一點,便足以證明,宋國忠背後所潛藏的實力,遠非表麵這般簡單。

    不過,這一切並不影響寧辰推進自己的計劃,他深知自己必須與宋國忠爭分奪秒。

    於是,當著滿朝文武百官的麵,寧辰再次於金鑾殿上提審夏言與工部尚書於曉光。

    與昨日的情形截然不同,今日的於曉光竟是主動認罪。

    然而,他並未對宋國忠進行任何指控,而是獨自攬下了誣陷夏言的全部罪名。

    這一切,自然是寧辰事先安排好的。

    在這個關鍵的節骨眼上,他明白不能再繼續逼迫宋國忠,否則極有可能會迫使宋國忠加快行動步伐,從而打亂自己的計劃。

    他當下要做的,便是等待他的三人班底盡快收集到宋國忠的確鑿罪證。

    幾日後。

    寧辰正在專注地驗收改良後的武器,突然,小安子稟報了一個消息永王入京了,此刻正在宮外求見!

    “永王寧玄知?”寧辰不禁微微皺眉。

    此人實在是讓人難以捉摸。

    原本以為他不過是個閑散的親王,平日裏逍遙自在,無所事事。

    可無論是之前的觀蓮節,還是後續妙音坊與商號的發展,他都在其中幫了不少忙。

    實在叫人分不清,他這些舉動究竟是有意為之,還是純屬無心之舉。

    此次江南賑災,他也慷慨解囊,出了不少錢財。

    可當夏言將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他身上,滿心指望他能伸出援手之時,他卻仿佛人間蒸發一般,消失得無影無蹤。

    而如今,他卻又突然主動入京求見!

    “他究竟是何意圖?”

    寧辰心中暗自思忖,“又到底是什麽成份?”

    “他來所為何事?”寧辰神色凝重,沉聲問道。

    小安子趕忙搖了搖頭,恭敬回道“奴才不知,他隻說自己是來給陛下您送禮的……”

    “送禮?”

    寧辰再次皺起眉頭,追問道“送什麽禮?”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