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噩耗傳來

字數:7094   加入書籤

A+A-




    時間如白駒過隙,在不經意間,便從寧辰的指尖悄然溜走。
這段時日,新政在江南試驗區成效卓著,昔日荒蕪的農田重煥生機,綠意盎然。
百姓們的臉上洋溢著久違的、發自內心的笑容,那是對生活重燃希望的喜悅。
曾經極力抵製新政的鄉紳門閥,在一係列強硬且有效的措施打壓下,也漸漸偃旗息鼓,不再興風作浪。
考成法也初顯成效。
江南一帶的大小官吏,本就是在宋國忠被除掉之後,由寧辰與範大有、夏言、陳伯禮等一眾內閣成員,經過深思熟慮、反複權衡後才敲定任命的。
正因如此,他們對考成法配合有加。
但他們又怎會不配合呢?
畢竟這考成法,就如同上一世的績**效評*估*一樣。
雖說定期考核若不達標會有相應的懲罰,可與之對應的獎勵也頗為豐厚,而且官員們的基本待遇也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這樣的激勵機製下,新政如同溫暖和煦的春風,開始徐徐向其他地區蔓延,所到之處,皆帶來新的希望與變革。
然而,這一切成果的背後,是寧辰無數個日夜的殫精竭慮。
他常常在夜深人靜之時,麵對著堆積如山的奏折,眉頭緊鎖,目光專注而深邃,反複斟酌新政的每一個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影響新政實施的因素。
長期的過度操勞,讓他本就稚嫩的身體愈發虛弱不堪,仿佛風中殘燭,搖搖欲墜。
這一日,夕陽的餘暉如金色的薄紗,輕柔地灑在寧辰的寢宮裏,將屋內映照得一片金黃,彌漫著一種靜謐而又略帶憂傷的氛圍。
早已從江南歸來的葛連翹,步伐輕盈卻又帶著一絲沉重,端著熬製好的湯藥,緩緩走進養心殿。
她看到剛滿十歲的小皇帝寧辰,正伏在案前,身形消瘦得讓人心疼,麵色如紙般蒼白,毫無血色。
那一刻,葛連翹的眼中滿是心疼與憐惜。長時間的相處與接觸,讓她對這個小皇帝有了全新的、截然不同的認識。
起初,在來京都之前,她隻覺得孔老夫子對寧辰“千古一帝”的評價實在是有些誇張,心中雖存疑惑,但也頗有些好奇,這個年紀輕輕的小皇帝,究竟有何過人之處,能得到如此高的讚譽。
後來,聽聞小皇帝那些在朝堂上勾心鬥角的事情,她又覺得這小皇帝小小年紀,不學好,淨想著那些陰謀詭計,如此行徑,活該活不長。
但後來,科技局發生的一係列事情,尤其是青黴素的發明,帶給她極大的震撼!
若不是青黴素的及時出現,江南的瘟疫絕不可能如此順利地得到控製與解決。
而這段時間,小皇帝為了推行新政所付出的艱辛努力,她更是親眼目睹,曆曆在目。
一個剛滿十歲的孩子,本應在父母的嗬護下無憂無慮地成長,可他卻能為了大寧王朝的繁榮昌盛,為了天下百姓的安居樂業,扛起如此沉重的責任。
做到這般地步,這讓她徹底相信了孔老夫子當初對小皇帝的那句評價,也對這個小皇帝產生了深深的敬佩與心疼。
可這樣一個心懷天下、有勇有謀的小孩,卻一直被劇毒折磨著,她又怎能不心疼呢?
正想著,小安子從葛連翹手中接過湯藥,走到寧辰麵前,眼中滿是心疼,輕聲說道:“陛下,喝藥了!”
寧辰頭也不抬,隨口說道:“放下吧,朕批閱完這些奏折再喝。”
小安子剛要開口勸說,葛連翹皺了皺眉,搶先說道:“要不等你毒發身亡了再喝?”
聞言,小安子與寧辰都不由地一怔。
寧辰抬起頭,看向滿臉嚴肅的葛連翹,尷尬地笑了笑,說道:
“好好好,誰讓你是朕的救命稻草,朕喝了便是!”
說到此,寧辰直接端起湯藥,一飲而盡,隨後故意將空碗在葛連翹麵前亮了亮,便又低下頭,繼續埋頭批閱奏折,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忘卻了身體的不適。
小安子見狀,無奈地歎息一聲,說道:
“陛下,這新政如今已在江南初見成效,各地也都在穩步推進,朝堂在您的掌控下井井有條,您就聽我一句勸,好好休養些時日吧,莫要再這般不顧身體地操勞了……”
寧辰緩緩抬起頭,深邃的眼眸中透著堅定的光芒,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辰。
他微微歎了口氣,說道:“小安子,你的好意朕心領了!可新政雖已初見成效,但這隻是萬裏長征的第一步啊!”
“萬裏長征?”
小安子與葛連翹都不由地愣了愣,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
寧辰卻並不在意,繼續說道:“大寧積弊已久,沉屙難起,而且新政還有許多地方需要完善,還有許多心懷不軌之人在暗中窺探,想要破壞新政。”
“朕必須時刻盯著,全盤掌控著局勢,才能確保新政能夠真正落地生根,造福天下百姓。”
他頓了頓,又鄭重地看向葛連翹,目光中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說道:
“還有,你們切不可將我的身體狀況告知朝堂百官,如今新政推行正關鍵,我不想因為我的身體問題引起不必要的慌亂,動搖了新政的根基……”
小安子無奈地垂下眼眸,心中滿是擔憂,卻也知道寧辰心意已決,隻能默默在心中祈禱他能保重身體。
葛連翹冷哼一聲,說道:“你若連命都沒了,新政就算推行下去,又能長久維持嗎?”
寧辰慘笑一聲,說道:“走一步算一步吧!”
“好了,你們都退下吧,放心,朕批閱完這些奏折就會休息的……”
二人無奈,隻能乖乖退下。
見二人離去,寧辰歎了口氣。
他自己也沒想到,推行新政竟然比當初對付太後、對付宋國忠還要累。
果然,皇帝不是那麽好當的,勤政的皇帝,更不是常人所能承受的……
夜晚,萬籟俱寂,整個皇宮仿佛陷入了沉睡,靜謐得讓人感到一絲壓抑。
隻有寧辰的書房中還亮著如豆的燈火,在黑暗中顯得格外微弱。
寧辰強撐著精神,手中的朱筆在奏折上艱難地移動著,每寫下一個字,都仿佛用盡了全身的力氣,額頭上也冒出了細密的汗珠。
突然,一陣強烈的眩暈感襲來,他隻覺喉間一股腥甜翻湧而上,一口鮮血猛地噴吐而出,殷紅的血跡瞬間洇濕了麵前的奏折,如同盛開的血色花朵。
一旁伺候的小安子見狀,嚇得臉色瞬間變得煞白如紙,手中的茶盞“啪嗒”一聲掉落在地,碎成了幾片。
他三步並作兩步衝到寧辰身邊,聲音顫抖,帶著哭腔大喊:
“陛下!陛下、您沒事吧?”
“陛下,您這是怎麽了……”
“您可千萬不能有事啊……來人,快請葛大夫,快……”
葛連翹聽到動靜,匆忙趕來,看到寧辰虛弱地靠在椅背上,嘴角還掛著血絲,她的心猛地一緊,急忙上前,仔細為寧辰檢查身體。
片刻後,她無奈地歎了口氣,眼中滿是絕望,說道:“可惡!臭小子,你怎麽就這麽不聽話?”
見狀,小安子當即意識到了什麽,神色凝重地問道:“陛、陛下怎麽了,陛下他……”
葛連翹歎了口氣,痛心疾首地說道:“他不聽我的話,過度操勞,毒素已然侵入心脈,如今徹底無藥可救了。除非……”
小安子已然嚇得哭了出來,連忙追問道:“除非什麽……”
葛連翹沉聲道:“除非我爺爺,神醫葛景華親自來,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可、可問題是,以我爺爺的脾氣,隻怕他是絕不會來的……”
小安子聽了,原本絕望的眼神中又燃起了一絲希望,他立刻轉身,對著一旁的小太監大聲吼道:
“還愣著幹嘛!吩咐下去,不惜一切代價,務必找到葛神醫,一定要把葛神醫帶回來……”
然而,寧辰的身體情況愈發糟糕,每日幾乎都陷入了沉沉的昏迷,再也無法像往日一樣精神抖擻地早朝。
朝堂上,官員們雖然在範大有、陳伯禮、夏言三人的竭力維持下保持著表麵的平靜,新政也在按部就班地推行著。
但小皇帝長時間未曾露麵,還是讓眾人心中充滿了不安和猜測,各種流言蜚語也在暗中悄然傳播。
小安子私下裏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他幾乎每天都在袖子裏藏著袖弩,這是小皇帝發明的武器,也是小安子最重視的珍寶。
他心中暗暗發誓:
隻要小皇帝真的毒發身亡,他就會不顧一切地衝進鳳儀殿,殺了太後,為小皇帝報仇雪恨。
範大有、陳伯禮、夏言三人作為內閣的核心成員,心中的擔憂與日俱增。
這一日,三人在偏殿中商議完朝堂事務後,相互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憂慮,那是對小皇帝的擔憂,也是對大寧未來的憂慮。
終於,三人找到了小安子,範大有上前一步,目光緊緊盯著小安子,嚴肅地問道:
“安公公,陛下到底怎麽了?為何這麽久都不上朝?你可別瞞著我們……”
小安子一開始還支支吾吾,想要隱瞞,可在三人的再三逼問下,無奈地說出了小皇帝寧辰一直處於昏迷狀態的實情。
三人聽後,臉上的表情瞬間凝固,仿佛被時間定格。
範大有更是忍不住一拳砸在旁邊的桌子上,痛心疾首地大罵道:
“上天不公啊!陛下如此賢明,一心為了大寧的百姓,為了新政的推行嘔心瀝血,為何要讓他遭受這般磨難!”
陳伯禮和夏言也滿臉愁容,眼中滿是擔憂,他們深知,小皇帝對於大寧的未來至關重要。
如今小皇帝病倒,大寧好不容易逐漸穩定的局勢便會再次如同風雨中的孤舟,岌岌可危,隨時都可能被風浪吞噬。
就在眾人萬分焦急,惶恐不安的時候,門外傳來太監的通報聲:“神醫葛景華求見!”
小安子等人原本陰霾的臉上瞬間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神情,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一絲曙光,那是希望的曙光。
太好了!
神醫終於來了,終於來了……
這回,陛下有救了,大寧有救了,天下有救了……
養心殿內。
小安子、範大有等人緊緊握住葛景華的手,眼中滿是期待,連連說道:
“葛神醫,您可算來了,一定要救救小皇帝啊,他可不能就這麽走了!”
葛景華微微點頭,神色凝重,快步走進寧辰的寢宮。
他仔細為小皇帝檢查了病情,許久之後,臉色變得十分難看,緩緩說道:
“小皇帝的情況十分危急,如今已無藥可救……”
眾人聞言不由地都像是墜入深淵一般,心中充滿了絕望,紛紛都哭了出來。
範大有與小安子更是第一時間跪了下去:
“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葛神醫,都說這天下就沒有您治不好的病,您一定有辦法的,一定有辦法的……”
“求求您了,一定要救活陛下,一定……”
葛景華似乎對這樣的畫麵有些厭惡,他沉聲道:“老夫說沒辦法就沒辦法!”
說罷,不顧眾人的苦苦哀求,他當即拉著葛連翹的手往外走!
而此時的葛連翹早已眼眶濕紅,淚水在眼眶中打轉。
跟著爺爺離開養心殿後,葛連翹一把甩開爺爺葛景華的手,說道:
“爺爺,您此次來不會隻是為了把我帶回去吧?”
葛景華愣了愣,猶豫了片刻,道:“這的確是我此行最重要的目的,但我也答應了孔孝孺那老東西,所以順道過來看看小皇帝到底能不能救!”
“隻可惜啊,他已然無藥可救了!”
見葛連翹直勾勾地盯著自己,他又補充道:“是真的無藥可救了,你自己應該也知道啊,我沒有騙你……”
話音未落,葛連翹突然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聲淚俱下地哀求道:
“爺爺,您一定要救救小皇帝啊!”
“他真的和之前所有的皇帝都不一樣,他心懷天下,推行新政,讓無數百姓過上了好日子……”
“而且他還發明了青黴素,拯救了那麽多人的生命……”
“他是大寧的希望啊……”
“爺爺,您就看在他做了這麽多好事的份上,想想辦法救救他吧……
“我知道,爺爺您一定有辦法的,一定……”
葛景華聽了孫女的話,心中十分震驚。
他萬萬沒想到,與自己一樣一向仇視皇家的孫女,竟然會為了一個小皇帝如此哀求自己。
這麽多年,她可從來沒有像這樣哀求過自己。
沉吟了良久,他沉聲道:“青黴素?”
“你說青黴素是他發明的?”
“天下不都在傳這青黴素是你發明的嗎?”
葛連翹堅定地說道:“怎麽可能是我?”
“我根本就不知道這東西是什麽?”
“爺爺,這青黴素真的是小皇帝發明的,不僅如此,他還成立了科技局,發明了很多有用,甚至能夠改變大寧,改變天下的東西……”
葛連翹將自己對小皇帝的了解全都詳細地說了出來。
特別是科技局的醫療組,以及之前的江南賑災與瘟**疫爆發,以及小皇帝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聽完葛連翹的描述,神醫葛景華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直勾勾地看向自己的孫女葛連翹,沉聲道:
“你說的可都是真的?”
葛連翹點點頭,鄭重道:“爺爺,孫女說的當然都是真的,孫女怎麽可能會騙您呢……”
葛景華皺了皺眉,眼裏浮現一絲難以置信,喃喃道:
“沒想到,他寧家竟真的出了個好苗子……”說著,他又沉聲道:“起來,跟我走!”
葛連翹愣了愣,倔強道:“不,爺爺您不答應救小皇帝,我就不起來了……”
葛景華無奈地搖了搖頭:“你不起來跟我走,誰來給我打下手?”
葛連翹愣了愣,頓時喜上眉梢,蹦蹦跳跳地拉著年逾八十的葛景華往養心殿跑去,嘴上還不住地說道:
“爺爺最好了,爺爺最好了……”
神醫葛景華去而又返,又重新仔細檢查了小皇帝的身體。
最終他還是皺著眉頭,看向範大有、小安子等人,沉聲道:“也不是完全沒有辦法,隻是這個辦法……”
眾人聞言大喜:“什麽辦法,神醫盡管說,隻要是能救活陛下……”
正說著,葛景華神情凝重地打斷道:“以命換命!”
眾人不由地一怔:“以命換命?這、這是何意……”
葛景華歎了口氣,道:“如果用一個人的血來換小皇帝的血,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隻是這法子太過凶險,稍有不慎,獻血之人和小皇帝都可能……”
說到此,葛景華又歎了口氣,道:
“這個辦法也隻是理論,老朽也沒有十足的把握!”
“不,應該說連一成的把握都沒有……”
“而且,不論成功與否,換血之人定會死……”
然而。
讓他沒想到的是。
他話音未落,小安子、範大有等人紛紛跪倒在地,搶著說道:
“用我的血!用我的血……隻要能救陛下,我什麽都願意……”
就連葛連翹也站了出來:“爺爺,用我的血吧……”
葛景華再次一怔,難以置信地看向眾人,最後更是不可思議地看向自己的孫女。
心下暗道:“為什麽,明知道會死,為什麽這些人,甚至就連孫女都願意……”
與此同時,鳳儀殿。太後一手抱著嬰兒,一手拿著書看。這麽長時間的圈禁,似乎對她並沒有任何影響,她依舊保持著那份從容與淡定。
她在等,等小皇帝毒發身亡!畢竟毒是她下的,她很清楚,這毒無藥可解,小皇帝必死無疑!
此時,門外突然傳來了一道細微的聲音:“奴婢是給娘娘送晚飯的……”
“怎麽換了個人?之前沒見過你……”
“之前的宮女生病了,奴婢剛進宮不久,是何姑姑讓奴婢來的!”
“好吧,進去吧,送完飯就走!”
“是!”
不一會,鳳儀殿的大門被推開。一道瘦弱的身影,端著飯盒走了進來。
太後一點也不在意,她依舊看著自己的書,甚至都沒有看那位婢女一眼,隨口道:“就放那裏吧!”
“別打擾本宮看書……”
小宮女放下飯盒,卻並沒有立刻出去。她從飯盒裏拿出飯菜,動作很慢,刻意的。
太後皺了皺眉,剛要趕人,卻聽小宮女用隻有兩個人能聽見的聲音說道:
“娘娘,宰相宋國忠已死,朝堂盡在小皇帝的掌控之中!”
太後不由得一怔,手中的書竟直接掉在了地上:
“什麽,宋國忠死了?”
“不對,你是何人……”
小宮女輕聲道:
“娘娘,奴婢名叫柔兒,是魏將軍安排奴婢進宮的!”
“魏將軍這麽長時間沒有收到您的消息,再加上朝局變化太大,所以不放心,故安排柔兒進宮一探究竟……”
“魏將軍?”
太後狐疑地打量著柔兒。
“本宮憑什麽相信你?”太後沉聲道。
柔兒掏出一封密信:“娘娘,這是魏將軍的親筆信,您看了之後就會相信奴婢!”
太後起身將孩子放在床上,又接過信看了看。沒錯,這的確是魏將軍的親筆信!
片刻後,她似乎放下了疑慮,問道:“如今宮外是何情況?”
柔兒將小皇帝如何除掉宋國忠,如何推行新政的事情詳細而快速地說了出來。
最後又補充道:“娘娘,您不能再等小皇帝自己毒發身亡了!”
“如今他病倒昏迷,正是您裏應外合,發動政變,奪回政權的絕佳時機啊!”
“錯過了這次機會,隻怕您就再也沒有翻身的可能了……”
太後神色一凜:“何意?”
柔兒道:“奴婢今晚得知,神醫葛景進宮了!”
“什麽?”
“神醫葛景華?”
“他是來替小皇帝解毒的?”
太後震驚不已,直接三連問。
柔兒點點頭,將打探到的消息詳細地說給了太後聽。
太後聽了,原本黯淡的眼眸中閃過一絲狠厲的光芒,她緊緊握住拳頭,手背上的青筋都暴了起來。
沉默了許久,他再次緩緩開口道:
“你說得對,不能再等了,隻是我們還需從長計議,切不可打草驚蛇……”
整個皇宮,在這看似平靜的夜色下,實則暗潮湧動,一場更大的風暴似乎正在悄然醞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