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心境變遷

字數:3571   加入書籤

A+A-


    世上哪有這般巧合的事?
    譚懷柯曾思慮過,那商戶家道中落,生意上又賠了許多錢,把宅邸存貨變賣之後,要麽是想找個地方東山再起,要麽就是尋個鄉間安享餘年。若是想要東山再起,那多半會去繁華富庶之地,若是圖個安享餘年,最有可能就是回到故鄉。
    據說黎記商號是從南方發家的,所以許多人都猜測他們是回了老家,進可行商倒賣再賺幾筆,退可守著田產衣食無憂。譚懷柯先前探問到的消息,也有說在江南見過黎家商鋪的,但細問之下才知是同姓的旁係遠親,與自己要找的人並不相熟。
    直到碰見這個藥商,才發現原先尋找的方向錯了,他們竟出人意料地去了河西邊關。
    這就不得不令人生疑了。
    那時申屠漸知也被被貶去張掖做郡太守卒史,黎家先是買下了申屠府宅邸,遭難後又舉家隱秘遷居去了河西,倒像是追著討債似的,怎麽看都與申屠家有所牽連。
    譚懷柯對申屠衡說:“炎沙大人,我知東宮也在留意這樁舊案,還請您將此事傳達給太子殿下,就說我們此番西歸,會借機調查黎家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又為何要去往河西。殿下曾助我們良多,若果真能查出新的線索,也算是為殿下鏟除異己盡一份力。”
    申屠衡頷首:“申屠娘子蕙質蘭心,深明大義,我替殿下和……申屠大人謝過。”
    申屠灼回憶良久:“可我們這些年並沒有在張掖見過這家人啊。”他下意識地看向申屠衡確認,後者未作回應。
    看樣子阿兄也沒印象,可見不是自己年紀太小記不清。
    “倘若這家人當真與阿翁有牽連,就算剛開始為了躲避風頭而不願相見,之後也總要找機會接觸的吧?”申屠灼疑惑,“可我們從未聽家中長輩提起過,也不曾在張掖聽說過哪家姓黎的商戶,會不會就隻是一個巧合?”
    “不管怎麽說,這是我們眼下僅剩的線索了。既然陶維有意提及,又有些蹊蹺之處,還是要去細查一下。”申屠衡道,“興許他們與申屠大人有特殊的聯絡方式?或者瞞著其他人暗地裏碰過麵,這些旁人就不得而知了。”
    “嗯……若是這樣,恐怕就不太好查了,畢竟阿翁病故已久,死無對證。”
    “小叔,你有沒有想過去問問君姑?”譚懷柯提議,“君姑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曾官居太史令,當時申屠府出了那麽大的事,我想她不可能袖手旁觀的。而且我總覺得君姑對君舅的案子頗為不忿,更是對安都朝堂恨之入骨,以致於寧願在邊關苦熬,也不願讓你阿兄和你重入仕途,這裏麵是不是還藏著其他緣故,她未曾告知與你?”
    申屠衡望向申屠灼。
    申屠灼會意,點了點頭:“好,我會找機會探探阿母的口風。”
    雖然這次回去,多半會因為參加察舉之事先被阿母狠狠數落,甚至家法伺候,但總歸要有這麽一遭的,他心知自己逃避不得。
    此番互通有無之後,申屠衡就此離去,將情況回稟東宮;申屠灼安心養病,並著手準備西行開辟商路的事宜;譚懷柯作為廣利商會拓展西境生意的掌事,也做好了各項交接,要乘著這趟西風給商會打好邊關通商的根基,同時也給自己在皇商擢選中博得更大的贏麵。
    不久,秦王率先出發前往封地,鎮西軍的淩川將軍隨行護衛。
    申屠灼從大鴻臚那裏獲得新的官牒過所,與譚懷柯與扶風緊隨其後。申屠衡沒有特地來與他們道別,料想已獨自先行,綴在秦王隊伍附近了。
    反而是最該回陌赫複命的阿伊沙被強留了下來。
    臨行前,眾人在安都的焉知肆又聚了一回,譚懷柯擔心阿伊沙的處境,問他要如何應對大宣這種變相的扣押,阿伊沙卻似甘之如飴。
    他說:“陌赫公主雖如期完成和親,奈何不幸身隕,要想繼續維持兩國盟約,本就該有人留下為質,我這個大王子實乃不二之選。
    “況且眼下陌赫的局勢未明,與其回去跟王姬鬥個你死我活,不如在大宣多待一陣子,等到新的商路開辟,我手裏也有了更多的籌碼,到時就算王姬還有什麽後手,嗬……”
    剩下的他不欲多說,隻慢條斯理地飲酒。
    譚懷柯知道陌赫王族中有許多分歧,就連公主和大王子在和親途中失去音訊,那邊都沒有做出及時的處理,一直拖到他們這裏自行找到了公主的替代人選,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才勉強湊出一隊人馬來撐場麵,可想而知陌赫王廷裏有多麽混亂。
    若不是在自己的國家難以容身,阿斕也不至於以和親來為自己謀求出路,阿伊沙身為名正言順的王儲,也不至於被迫到外邦來充當使臣。
    扶風坐在角落,聽到阿伊沙的話,不屑地笑了聲:“話雖如此,殿下也不要太過小看了王姬的手段,如今你不在陌赫,整個王廷怕是都以她馬首是瞻……你們兄妹倆從前在她那裏吃的苦頭還少嗎?”
    阿伊沙覺得他話裏有話,想要深究之時,扶風卻不肯多說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頓辭行酒之後,眾人便各自踏上了屬於自己的前路。
    與來時的忐忑與迷茫不同,譚懷柯對這趟旅途充滿了期待。
    或許是因為擺脫了被迫假扮他人的命運,或許是因為自己的生意大有起色,或許是因為找到了未來的方向,她感覺自己的心境已大有不同。
    而且在返回河西的路上,也少了之前那種被窮追不舍的陰霾。
    大概是覺得他們這幫人離開安都後就不再有直接的威脅,新商路的開辟於各方而言都有利可圖,所以這一路十分消停。除了申屠灼沿途還有許多士族的應酬之外,譚懷柯幾乎是邊行商邊遊玩,既賺到了銀錢,又體會到了十二郡的大好風光。
    踏入河西四郡之一的武威郡時,他們驀然有了中歸鄉的感受。
    秦王暫且停留在穆州,那是他封地的中心,也是今後的秦王府所在,不過在處理完相應政事之後,他還會巡視邊關,徹底接管那裏的鎮西軍,到時應當還有再見的機會。
    隻是周問琮尚且用朔雁翹毛給申屠灼傳信,遙祝他們諸事順遂,然而申屠衡卻始終沒有消息,沉寂得就像這個人完全不存在似的。
    當晚一行人宿在驛館中。
    譚懷柯不禁有些擔憂:“炎沙大人不會出什麽事了吧?他還在護衛秦王嗎,眼下是留在穆州了?”
    申屠灼哼了一聲:“我看未必。”
    扶風攤手:“他若不想現身,誰也沒有辦法。”
    喜歡度關山請大家收藏:()度關山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