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進學(十七)

字數:3667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嬌術 !

    顧簡思從來無話不能說,聽得他問,便笑著回道:“這一份卻是原稿,老先生注《隆平集》花了多年,反複校正,裏頭修改甚多,他說自源頭循著改的方向去看,能別有領悟,是以特拿來給了我。”

    又道:“因是原本手書,並非整理之後的定稿,是以看起來有些亂,與學齋印製書裏的排布並不相同,你要找什麽?若是尋不到地方,來問我便是。”

    短短兩句話,對顧簡思來說,隻是輕描淡寫,可對韓若海而言,卻已經幾乎把他給砸得眼冒金星,快要喘不過氣來。

    手中這一冊書,竟是大柳先生注《隆平集》的原稿!

    放在尋常文士之家,哪怕隻得了三兩頁,怕是早已經千封萬密,仔仔細細供得起來。

    可放在簡思的房中,卻就這般隨意地置於書架上,連鎖都不舍得給上一個!

    這書還隻是普通的線裝,被翻得毛邊都起來了,而打開的那一頁,當中除卻大柳先生的手書,還有另一個人的筆跡。

    那筆跡雖然猶還稚嫩,然而具體框架已是頗有自形自態。韓若海略一辨識,就認出這是自己幾乎日日得見的同窗所寫,一時之間,隻覺得心都在滴血。

    他忍不住控訴道:“這樣的珍貴之物,你居然在上頭寫字!”

    寫的還全是些童言稚語!

    顧簡思一時也有些臉紅,道:“小時候不懂事,師公叫我在上頭寫,好便他翻閱,我就老實寫了……”

    凡舉文人,都不會讓自己的手稿流傳於外人之手,更何況大柳先生這樣的大儒。

    能叫他把注《隆平集》這樣重要的原稿輕易贈予,特地交代其務必在上頭手書,最後居然還要時時跟進查閱的,非至親至信之人不可能。

    簡思不姓柳,姓的乃是顧,又喚柳伯山做師公,是個什麽身份,自然呼之欲出。

    韓若海的心砰砰直跳,像是在打鼓一般,都要奏出一道九曲十八彎的節奏來。

    從昨日到今朝,自入得顧府以來,所見所聞,全在準備之外。

    他心裏其實影影綽綽早有了念頭,卻是一直不敢去想,更不敢去戳破。

    隻是眼前這一排手書,叫他再也不能把頭埋進地底下裝傻,本來欲要說話,偏腦子裏亂糟糟地,全不記得要說什麽,低頭一看,正見翻到的那一頁上頭,恰巧有一個大柳先生手書的“亭”字。

    鬼使神差的,韓若海忽然問道:“簡思……昨日那‘藕花亭’當中那一個‘亭’字,你說是長輩把臂而作……那一位長輩,莫不是姓柳罷?”

    顧簡思點頭道:“韓兄好眼力,被我寫成那個樣子,你竟是也能瞧得出來……”

    韓若海小心翼翼捧著那一冊書,隻覺得手都在發抖。

    他翕合了一下有些幹澀的嘴唇,仿若身在夢中,忍不住又把縈繞在腦子裏許久的那些個問題問了出來,道:“你原同我說,左近除卻有個張府,其餘俱是你家宅地……那昨日巷子裏頭那些個官員……排著要見的顧侍郎……”

    短短的一句話,韓若海竟是不記得在腦子裏頭先過一遍,卡了好幾回不說,連語序都亂了,等到終於把話說完,隻曉得將一雙眼睛盯著對麵顧簡思的臉。

    那一張臉依舊那樣誠懇,看上去安安分分的,還帶著小少年特有的稚氣,仿佛誰人都可以來捏一下似的,此時此刻,很是老實地道:“正是家父。”

    寥寥四個字,聲音也不大,卻是震得韓若海呆在當地,幾乎連三魂六魄都飛了。

    刹那間,他心中隻剩下一個念頭——這一個時辰懶覺,當真是睡得這輩子沒有過的虧大發!!!

    ***

    顧府裏頭發生的事情,韓家自然不知。

    不過韓若海的嬸嬸王氏管著中饋,倒是很快自下人口中聽說了許逢頭夜出門,為的乃是去伺候侄兒韓若海的事情。

    水滴而石穿,鋸繩而木斷,這一向因為丈夫太過偏心韓家親戚,王氏已經忍了許久,今次再按捺不住,問清楚來龍去脈,立時就奔向了書房。

    韓令手裏拿著花名冊並職差錄,正研究那顧侍郎最有可能會去管什麽部司,手下又還有無合適的差事供小輩挑選,聽得下人通稟,雖是覺得奇怪,還是收好東西,出得外間。

    王氏一坐下來,便開口問道:“我聽得下頭說,你讓許逢昨夜出門,去別府伺候若海了,卻不這話是真是假?”

    韓令前夜睡在書房,對著職差錄興奮地研究了一晚上,此時還未從情緒當中走出,聽得妻子問,一時未能反應,脫口便道:“自是真的!”

    口氣裏竟還有幾分喜滋滋。

    王氏心頭的火氣騰地就冒了起來,怒道:“韓十一!你可還記得你兒子姓甚名誰!?”

    她這一句沒頭沒尾,韓令聽得莫名其妙,茫然道:“這話又從何說起?”

    王氏看著他這一副模樣就煩,咬牙道:“你不用同我在此處裝傻,我隻曉得,一樣是姓韓,我生的這兩個兒子就是比不得他們靈壽來的!旁人上太學,衛兒、宣兒隻能去白鹿、白馬,旁人在京城同窗家中夜遊外宿,還能有許逢去伺候三四日,宣兒正經去讀書,叫那許逢去送一送都不能……旁人一入京便能給領著去拜見錢厚齋,傅順霖,我生的那兩個,大的足長到二十歲,也沒得見過什麽大儒!!”

    王氏嘴巴上厲害,然則一麵說,一麵眼淚已經落了下來,哭道:“姓韓的,你親生的兒子難道便不是韓家人?你一味幫著別個,把自己人置於何地?!”

    韓令聽得很是不高興,皺眉道:“好端端的,怎的哭起來了?我哪裏又幫著別個?侄兒還是半子,若海怎麽又是別人了?”

    又道:“你又來了,白鹿、白馬俱是百年書院,旁人擠破頭也未必能進去,衛兒、宣兒那般學問,若不是族中幫著使力,哪裏就能這樣順?我雖帶若海走動得多些,也是他爭氣,我倒是想要帶兒子去訪師拜友,偏那兩個連口都不敢多開……你也是大家出身,素日一向賢良,今次怎的如此小家子氣了?”

    如果說王氏原本是八分的火氣,聽得丈夫這一番話,簡直氣得頭發都要燒得起來,眼皮直跳,道:“你竟說我小家子氣?你往年照拂靈壽的親,我何曾有說過半點?過年過節,送禮送錢,我哪一回不是周周全全?小輩來家中住著,我難道虧待過分毫了?!你且去看那韓若海住的房舍,大小、擺設,哪一樣比衛兒、宣兒差!?韓十一,你還有沒有良心?!”(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