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都是因為她

字數:3997   加入書籤

A+A-


    生財有道,經營有放,還能是為了什麽呢?
    買賣人經商多年不就是為了體麵的活著。
    梁善如所求就更簡單。
    活著。
    她想做的事還有很多,譬如開善堂施粥,譬如請大夫坐堂問診,天底下有多少窮苦人都要活不下去了,每年又有多少流民難民吃不上飯看不起病。
    她倒不是有那麽大的善心,而是做了這些事,那些人總會記住她的好,將來她真有個三長兩短,最起碼會有人記得她。
    固然她此舉非君子所為,但她私心以為,就算是各取所需吧。
    她需要那些人有一天能替她發聲,哪怕隻是三皇子顧忌些民心民意而不會再輕易取她性命都是好的,那些窮苦百姓也從她這兒得了實惠,有什麽不行的呢?
    況且博人心嘛,窮人們的感恩戴德比富貴人家的丁點兒憐憫欣賞要容易的多。
    然而這一切都需要銀子。
    她總不可能伸手跟姑母要。
    於是她笑著說:“以後用錢的地方還有很多,不能坐吃山空呀。
    我想錢生錢也沒什麽不對的吧?姑母會覺得銀子燙手嗎?”
    她稍稍一歪頭,笑吟吟的看梁氏:“姑母從小生在富貴窩,嫁的是國公府,吃喝不愁,穿金戴銀,可您手裏的私產難道就從不經營啦?”
    梁氏倒是很認同這話:“我就是看你有些急,還沒進京,就先想這些事,旁敲側擊的在我這兒要承諾似的。”
    “掙錢的事兒怎麽不急?”梁善如反問,“姑母是怕我覺得自己寄人籬下,所以急著多賺銀子攥在手裏吧?”
    梁氏輕戳她額間:“我還不是擔心你。”
    “都跟您說過了我不會妄自菲薄,您總顧慮這個。”梁善如安慰她,“我想著自己脫離苦海,將來如果有機會,也可以力所能及的去幫一幫別人。
    我有多大的能耐就做多大的事,天底下窮苦人太多,我不可能全都幫得了,但我能看見的,能幫得上的,最起碼我有機會幫他們一把。
    姑母,其實銀子真是個好東西。
    怪不得那些人冒著殺頭的風險放印子錢,誰不愛銀子呢?”
    “話雖然是這麽說,但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不義之財要來何用?”梁氏糾正她,“銀子是好東西,如你所說,它讓你有能力去幫更多的人。
    但不是每個人都是你,那麽多人因為貪財做昧良心的事,你就深受其害,現在說這個話?”
    梁善如吐舌扮鬼臉:“感慨而已嘛,但也不算說錯。
    所以姑母您就放寬心吧,我想讓您教我錢生錢的本事,真不為別的。”
    梁氏不做多想,果然放心:“那也沒你說的這麽厲害,什麽錢生錢,我有那麽大的本事,還不人人登門求教?
    隻是你想學,我這畢身本領自然傾囊相授,能教你的絕對不會藏私就是了。”
    錢生錢哪有那麽容易,一本萬利的生意從來就沒有,否則人人都想分一杯羹了。
    梁善如點著頭就說知道,這話茬才總算揭過去不提。
    一行人入住下一個驛館已經是黃昏時分。
    此處入了青陽鎮,距離上京城還有一段路程。
    不過青陽鎮富庶,比之京畿鎮縣無有不及,畢竟往來行商頗多,就連跟胡人做生意的都有,家家戶戶有買賣,不管大小,都有的賺。
    更有那些肯吃苦的,準備一次貨,趕好幾天的路,到上京城做了生意再回來,一年下來銀子不少賺,要不了三五年都能置田買房,小日子過的那叫一個風生水起。
    因為此地富庶,吃食上就要好得多,況且青陽縣就鄰著運河不遠,捕魚抓蝦,食材新鮮又美味。
    晚飯的時候裴靖行總算吃了個大飽,伸著懶腰一臉的舒服:“這頓飯吃的好,沒想到青陽鎮區區之地,竟有這樣的食材和手藝,真是難得。”
    他們往揚州時路程趕的急,路過青陽鎮根本沒落腳,他也沒機會吃上一口這裏的東西。
    梁氏沒好氣的瞪他:“看你那點兒出息,不怕人笑話,家裏是缺了你吃還是缺了你喝,出來吃一頓飯,滿足成這個樣子。”
    “那不一樣。”裴靖行連連搖頭,“阿娘沒挨過餓所以不知道,這餓了一天,突然吃上一頓好的,那簡直是人間一大美事,就算是王母瑤池的瓊漿,怕也不過如此了!”
    裴延舟眼皮突然跳了兩下,剛要打岔,就已經聽見了旁邊傳來一聲冷笑。
    那笑聲短促得很,就像是專門給他聽的,等要仔細捕捉,根本無從下手。
    他側目去看,梁善如真就在看他。
    四目相對,他分明從她眼中看見了譏諷。
    他也確實沒出息,搶弟弟的一碗飯。
    裴延舟反手摸了摸鼻尖:“青陽鎮吃喝玩樂的去處多,你是沒來過所以不知道。
    不過這次也沒機會了,住一晚還要趕路。
    要是以後再有機會能到此地來,你多轉轉,街邊那些小攤子做的東西都好吃,不輸京城。”
    裴靖行誒的一聲問他:“大哥知道的這麽清楚?”
    他知道的多,一半因為梁善如,另一半還是因為梁善如。
    隻可惜,看她這副模樣,八成又是不記得了。
    就像他送的手串,她其實早就束之高閣,拋之腦後了。
    她小時候到京城,說起揚州城好吃好玩的很熱情,小嘴一張說個不停。
    那時候說起青陽鎮,什麽夫妻挑擔子賣餛飩的小攤子,什麽一個火爐就能燒出來又香又脆的餌餅,她真是如數家珍。
    別人聽歸聽,未必放在心上,譬如三郎,顯然他就根本不記得他這個表妹從前是跟他講過青陽鎮中事的。
    但他那時候就記得她說的所有。
    等到真的有機會了,往來揚州,次數雖然不多,但總會在青陽鎮留宿一夜。
    她幼年時說過的那些,他一一去嚐過,確實好吃。
    不一樣的,隻有眼前的人。
    裴延舟回頭看裴靖行:“表妹幼時到家中小住,和我們講過青陽鎮裏的事,是你自己不記得了。
    我早幾年往來揚州,因為記得表妹推薦過,所以特意來嚐過,確實都不錯。”
    他一說,裴靖行立刻尷尬起來,啊的一聲:“這樣……我真不記得了。”
    他麵上尷尬,梁善如隻覺得裴延舟煩人,笑著說沒事:“那時候年紀小,表哥不記得很正常,這種小事連我自己都沒放在心上,也不記得曾經說過了。”
    她幾不可聞的嘖聲:“延舟表哥可真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