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本君慚愧,安魂司名聲初顯

字數:6710   加入書籤

A+A-


    神道長城。
    鎮北候強打精神。
    命令士兵們收斂英烈屍骨。
    當然,那些未被域外妖族大軍帶走的小部分妖獸屍首也不能放過。
    戰鬥中,他們是強敵。
    結束後,他們是資源。
    站在城樓上,瞧著遍地屍骨,聽著耳畔哭聲,玄明心中滋味不好受。
    心神有感,他放出太乙救苦神。
    獅吼聲起,太乙救苦天尊法身重新現世,手持楊柳枝,口誦玄妙經文。
    身上水火繚繞,陰陽交錯。
    為戰死亡靈超度,祛除怨氣。
    不管是人族,還是妖族,這尊神祇都一視同仁。
    業力深厚者,暫時關押。
    業力淺薄者,用心煉度。
    隻是這場大戰,死傷太多生靈。
    大地血流成河。
    蒼穹陰雲密布。
    非一朝一夕能夠煉度。
    太乙救苦天尊法身需要在這片戰場上耗費數月光陰。
    大有深意地看了眼太乙救苦天尊法身,九皋帝君揮袖,一根鶴羽落到玄明麵前。
    “能修成一尊神道法身者,已是難得一見的天驕,你卻修成數尊,實在匪夷所思。
    這根鶴羽你且收下,算是酬謝你今日護城之功,蘊含本神全力一擊。
    他日若是有需,也可憑此到瀧澤求助,本君會鼎力相助。”
    九皋帝君話落。
    注意力從玄明身上轉移到殘酷戰場。
    揮袖灑下大片神光。
    無數神力凝聚而成的鶴羽從天而降,沿神道長城飄落。
    落到士兵與修者身上,頓時令他們傷勢好了大半,也令開裂地麵與城牆合攏,
    “多謝九皋帝君。”
    鎮北候率領殘餘心腹躬身行禮。
    無論這次大戰是否有內情,因九皋帝君才保住神道長城。
    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
    於情於理,他們都應該感謝。
    而後續真相,是另外一回事。
    作為主帥,鎮北候腦子清醒。
    麋鹿妖君那番話雖被其記在心上,但他沒偏聽偏信,事實如何他會調查。
    在此之前,不能喪失判斷力。
    退一萬步講,即便真相真如麋鹿妖君所言,九皋帝君也是聽命行事。
    冤有頭,債有主。
    他就算要怪,也該怨罪魁禍首。
    “諸位客氣了,本君慚愧。”
    九皋帝君閃身避開這一禮。
    留下一句發人深省的話後,化為一隻丹頂鶴,振翅離去。
    兩隻陽神靈鶴未曾跟隨,她們奉命留下,協助處理善後事宜。
    ———
    玄明同樣幫忙善後。
    為英烈收屍,他心甘情願,與有榮焉。
    還特意請出中央黃極黃角大仙法身,進一步修補地脈,梳理地氣。
    期間遇到了李自在、靈鹿與玄燕組合,這三個小家夥同樣在幫忙扛屍。
    一個扛,一個托,一個背。
    都頭上掛白布,表情凝重。
    看到玄明這個師父(主人),他們眼前一亮,將屍首小心翼翼地放好後,一哄而上,圍著玄明哇哇大哭。
    一個撲在懷裏。
    一個蹭著大腿。
    一個趴到肩頭。
    模樣一個比一個淒慘。
    顯然這場大戰將他們嚇壞了。
    先前沒師父在場,他們咬牙硬抗,逼迫自己迅速成長起來。
    如今長輩在身邊,他們有了靠山,心中負麵情緒再也壓製不住,宣泄出來。
    探出雙手,玄明摸摸小徒弟的頭,又安撫了兩隻靈獸,欣慰、心疼又自豪。
    此番大戰,他們表現可圈可點。
    “迎難而上,奮勇殺敵,救護傷兵,還能想到請神相助,貧道甚是為你們驕傲。”
    玄明不吝讚美。
    教育便是如此。
    該磨礪時能狠心。
    該誇讚時也要給予充分肯定。
    正麵反饋對孩子成長尤為重要。
    直到小自在被誇得麵紅耳赤,低頭轉動腳尖;靈鹿長壽歡呼雀躍,身子激靈,雪白皮毛變得粉紅;玄燕暈乎乎地飛不住,撲通掉落到靈鹿身上,玄明這才罷休。
    隨後,他一聲令下。
    三小隻跟打了雞血似的充滿幹勁,繼續收斂英烈屍骨。
    三日後,英烈入葬北山。
    玄明與五仙教眾修一起為這些英雄舉辦了隆重法事,祈願安魂。
    太極天中有安魂司的錨點。
    法事上,太乙救苦天尊法身顯聖,在眾目睽睽之下打開太極天,接引已經超度的英靈,將其投入風陽郡初建的安魂司中。
    太極天關閉,太乙救苦天尊法身隱去身影,近期將會往返在北山陵園與戰場之間。
    兩點一線,繼續煉度亡靈。
    “各位放心,諸英靈已被送至安魂司內,此地為陰靈安居之地。
    人有陽壽,鬼有陰壽。
    玄明開始,主動介紹安魂司。
    一方麵,是宣傳。
    另一方麵,也是希望能安撫還活著的將士與英烈親友。
    得知安魂司具體情況,他們錯愕不已,沒想到世上還有此等神奇所在。
    世上有幽冥傳說。
    據說那是亡靈歸宿。
    生活著無數凶魂惡鬼,陰森恐怖。
    生靈死後要先拜城隍,再入幽冥,通過考驗,便能轉世投胎。
    可亡靈入了城隍廟後究竟幹啥,世間傳說甚少,就是有也多是惡者受苦受罪之事,告誡世人舉頭三尺有神明。
    其他方麵鳳毛麟角。
    如今,安魂司的出現滿足了人的部分幻想,令其知曉原來陰靈亦有世界。
    原來陰靈也有生活。
    原來生靈死後會被審判。
    惡者受罰贖罪,善者有機會登神。
    善惡皆半者可入安魂司居住,既可以享受後代祭祀供奉,又可以通過勞作積累陰德,或福澤後輩,或為自己來世賺個好胎。
    若是混得好,還能結個陰婚。
    陽世子孫如果爭氣,說不定能在安魂司當個土財主,三妻四妾或三夫四侍。
    這地方可不講三從四德,也不講究男主外女主內,完全能者居上。
    如果再爭氣點兒,走上修行之路,成為鬼修,延長陰壽都有可能,甚至走上仕途。
    尤其是鎮北候等軍中高層與部分金丹以上修者,他們比常人知曉更多。
    越是如此,越能體會到安魂司的不同凡響,或多或少能看出其廣闊前景。
    同時他們與其他人一樣確實被安慰到,隻要逝者在那頭過得好就行。
    鎮北候當先抱拳行禮:
    “多謝真君,多謝太乙神。”
    他既是為其他英靈感謝,又是為自己親人感謝,在這批率先前往安魂司的英靈中,他見到了自己的親人。
    他們功勳卓著,會被冊封為神。
    其他人也有樣學樣,真心實意地感謝:“多謝真君,多謝太乙神。”
    玄明側身避開,隻受半禮,彎腰躬身,還了全禮。
    當然,在接引英靈前,太乙救苦天尊法身專門拜訪了天池山神與粟江女神。
    他們是東北三郡兩大神祇,也是五仙道統最高輩分的強者。
    三神已有約定,太乙救苦神會接引走大部分亡靈,少部分會留給兩神,被他們引入麾下,冊封為鬼神。
    兩神這麽做,既是看在玄明與眾神奮力殺敵的份上,又是看中太乙救苦神與玄明潛力,想提前結個善緣。
    當然,他們也有要求。
    若是安魂司建立成功,將來推行,希望太乙救苦神優先考慮東北三郡。
    太乙救苦天尊法身自然是一口答應,這件事和則兩利,何樂不為?
    ———
    英烈下葬後。
    玄明沒立即離開邊城,他需要休整一下,也需要消化所得。
    南方赤帝法身被天池山神請去,最近一段時間將會在那座火山中修行。
    眾神各有事要做。
    除了那尊勾陳大帝法身。
    想到這尊神,玄明甚為可惜,不過若再來一次,他依舊會尊重其選擇。
    朝聞道,夕死可矣。
    生於戰爭,死於戰爭。
    為守護而存,為守護而亡。
    這是勾陳的道。
    也是為神根本。
    雖此神已隕,但在玄明心中,他已然得道,永垂不朽。
    義重如山嶽,死輕如鴻毛。
    步入邊城。
    家家縞素,氣氛有些壓抑。
    玄明暫居鎮北候府。
    一來鎮北候誠心邀請。
    二來他也想讓三小隻陪鎮北候一段時光,有他們鬧騰,能轉移這位主帥部分注意力,盡快走出傷痛。
    隻是他僅閉關四日就出關。
    今日是頭七,舉城祭祀英傑,玄明也添了一炷香。
    隻是這次他沒馬上閉關,反而被鎮北候叫住,帶其走到神道長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