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遂古之初,神與道同
字數:4810 加入書籤
玄明一聲敕令。
天地之力加持。
法則共鳴,大道共震。
灰蒙鳳凰一聲鳳鳴穿雲破月,充滿激動,振翅間一飛衝天。
隨著混元真意消散,化為磅礴力量構建鳳凰血肉,依照天地法則,順勢演化。
鳳鳴聲更震天動地。
鳳棲山,一隻隻鳳種醒來,仰望蒼穹,一個個衣著華麗的男女站在一棵棵梧桐樹上,目視那隻特殊鳳凰,表情疑惑與好奇。
鳳曦與梧桐樹神同樣在看。
特別是樹神目不轉睛,藏在袖中的雙手不知何時攥緊,憧憬與忐忑交織。
玄明同樣在看,滿含期待。
唳!
鳳凰身上灰蒙之色越來越淡,取而代之的是冰藍色,晶瑩剔透。
半個時辰後,伴著一聲震天動地的鳳鳴,一隻冰鳳誕生,振翅而飛,鳳舞九天。
鳳棲山第一次飄雪。
六瓣雪花洋洋灑灑,落滿鳳棲山,所有鳳種驚呆了,或抬手接雪,或雪中歡呼,或表情凝重,或若有所思,或麵帶喜色。
見此一幕,玄明錯愕。
自己本想敕令金鳳,想不到演化後出來的是冰鳳,雖說出乎意料,但好歹是鳳凰。
念及於此,他繼續開口。
“今敕令冰鳳為玉秀山水神,不知鳳曦道友可同意?”
沉思片刻,鳳曦點頭。
“如道友所願。”
她已經看出玄明想做什麽,也想看一看結果,倘若可行,對鳳族同樣有益。
鳳族當代族長應允。
玄明的敕令生出道道玄妙氣息。
鳳族積攢數千載的功德分出一縷,玉秀山大小河流分出一絲本源精粹。
大小絲線猶如鳳還巢般湧向冰鳳,冰鳳氣勢大盛,綻放千道神光。
竟真在眾目睽睽之下被冊封為神。
一身氣息與玉秀山水脈相連,身軀由百丈增至千丈,綻放聖胎境威壓。
更是光芒一閃,化形為一位藍衣女神,冰肌玉骨透寒光,明眸皓齒冷如霜。
隻是她到底是被創造出來的,底蘊淺薄,外強中幹,氣息虛浮,真實實力最多跟初入練氣境者相媲美,想要成為貨真價實的水神,需要她潛心修煉。
即便如此,這種言出法隨的手段、不經過神朝權柄,以人身封神的神通,依舊讓鳳曦與梧桐樹神驚顫。
更別說還有無中生有的神通。
她們看向玄明的目光變了,多了幾分鄭重與敬意。
這位真君比她們想象中更了不得。
冰鳳落地,朝三位練神行禮,感謝他們造化之恩,眼裏充滿孺慕。
在她眼裏,他們跟父母無異。
玄明他們皆麵帶微笑,看著被驚醒的鳳族生靈,玄明道:“有勞兩位出手,解釋此事。”
鳳曦與梧桐樹神沒拒絕。
神權之事,幹係重大。
隻他們與冰鳳知曉此事即可。
好在他們在梧桐母樹下完成此舉,有結界守護,玄明也沒大張旗鼓地傳音鳳棲山,隻是風輕雲淡地敕令。
除了天地與他們,無生靈能看到聽到,在鳳族其他生靈眼裏,隻是鳳族誕生了一隻異種冰鳳,五脈之外再多一脈。
並且修成山水神靈。
她們對外完全可以解釋成冰鳳早就誕生,隻是藏在梧桐母樹中。
大能之下,無生靈能識破冰鳳真偽,看破她不是真正生靈的事實。
———
得到承諾,玄明放心。
數次打交道,他知曉鳳曦與梧桐樹神靠譜,這次敕令封神。
是他神道造詣終於突破了臨界點,達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才有感而動。
冰鳳恰好在此時成型,是無中生有的造物,讓玄明掌控了一絲造化權柄,得見造化之門,神道權柄由此誕生,這才能敕令封神。
不管是神道造詣的突破,還是造化之力的掌控,都缺一不可。
鳳曦與梧桐樹神各自傳音安撫好鳳族生靈後,沒馬上出關,而是與玄明一起研究冰鳳玄妙。
“陽極生陰,原來如此。”
數日後,他們探清緣由。
冰鳳會誕生,是因他們複返混元,將三才歸元演化到不可思議的高度,臨近母體混沌先天之態。
鳳族靠南明離火涅槃,此火既是毀滅之火,又是生機之火,木氣亦含生機之道,演道過程中,鳳曦與梧桐樹神的生機之力也融入其中。
這種生機法則在先天混沌狀態中紮根,已具備造物條件,玄明最後又化逆為順,按世界演化之法造物,撬動了造化法則。
自然有很大概率造物成功。
屬性為冰是因真火、梧桐木氣與離火都屬陽,演化到極深處,自然陽極生陰。
冰鳳誕生便順理成章。
“多謝兩位道友助貧道窺見造化真諦。”
玄明稽首感謝,正因為有她們,他才能領悟造化法則。
鳳曦與梧桐樹神還禮:
“道友客氣了,能掌控造化之力是道友福緣深厚,我等不敢居功,此番演道我等也獲益匪淺,還要恭喜道友掌握封神之術。”
一鳳一神羨慕道。
封神術,除了神朝之主,自古以來,僅有道祖與四大道尊掌握。
想不到玄明竟領悟出此等絕世神通,隻要中途不隕落,大能在望。
這等道途遠大的存在,她們自然以交好為上,何況鳳族本就有事相求。
“還望兩位道友能夠保密。”
麵對玄明請求,鳳曦與梧桐樹神點頭:“這是自然。”
她們本就沒打算泄密。
有了共同利益,暗中結成盟友,將來有需要才好開口。
何況玄明送了鳳族一隻冰鳳。
此間事了,玄明出關,返回客院。
鳳曦與梧桐樹神對視一眼,心有靈犀,明白彼此打算,暗自達成一致。
隨後梧桐樹神閉關消化所得。
鳳曦安置好冰鳳後再次閉關。
這次演道,她收獲巨大,瓶頸鬆動,說不定能向前邁出半步,追上梧桐樹神。
客院內,玄明回來後先大睡三日,恢複精氣神再閉關梳理所得。
此番演道半載之久,他收獲有三:
一是三昧真火大神通大成。
隻此神通,他便能縱橫天下,實力提高數成。
二是梳理了混元大道,底蘊更深,同時因浮雲山晉升,玄明道心瞬間清明,掃盡陰霾,重拾初心,明白自己初心便是浮雲山,是求真觀,這是他道之所在。
很小!
很微!
沒那麽多高遠誌向!
可卻很真實。
吾心安處即是吾鄉。
太初之心成就,他也可以破境。
三是八字真言:
遂古之初,神與道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