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字數:3679   加入書籤

A+A-


    觀察片刻,收起法寶。
    玄明起身走出煉器室。
    飛火殿外,玄虛率眾道人賀喜。
    “恭喜師兄(師伯、師叔)得償所願,我求真觀終於有了一件法寶。”
    一道法力托起眾道,玄明眼開眉展,神采奕奕:“老道不負所托,從今往後,我求真觀距離頂尖道脈更進一步。”
    此話一出,眾道歡欣鼓舞。
    揮退眾道,隻留下練氣真人,玄明解下已化為腰間鈴鐺的淨明鍾,遞給眾道欣賞。
    玄陽最是激動,目不轉睛,表情癡迷,愛不釋手,誰看都隻能他拿著,嘴裏念念有詞,不吝讚美之詞,恨不得立刻據為己有。
    可惜,隻能想一想,在玄明伸手討要後,隻能戀戀不舍地還回去,動作要多磨蹭有多磨蹭,可他慢,玄明快啊,幹脆利落地將淨明鍾掛在腰間當裝飾。
    難得齊聚,玄明聊起正事,眾道挑重點,將這段日子內外事娓娓道來,見他們將蒼龍山之事處置得井井有條,他給予肯定,道聲辛苦。
    了解山外局勢,知曉四郡與其他郡戰事評定,太平教徒陸續撤走,隻剩下四郡城依舊圍困,連阻攔朝廷大軍的陣法前不久也被撤去後,玄明捋須頷首,心中滿意。
    這場動亂持續近兩年,終於要落下帷幕了,可越如此,他越不敢大意,叮囑眾道要加緊準備,守好求真觀與浮雲山。
    “戰事漸近尾聲,太平教圖謀要真正圖窮匕見,我浮雲山近在咫尺,十有八九會被牽連,反者道之動,我等要做最好努力,也要做最壞打算。”
    “師兄放心,我等心中有數。”
    見眾道已有計較,玄明欣慰點頭,擇日不如撞日,他直接席地而坐,為他們解答修行疑惑,指點迷津。
    眾道喜不自勝,抓住機會,各自問訊,井然有序,雜而不亂,其他人開口時,他們認真傾聽,看自己是否也遇到過類似問題,又是如何解決,或印證自身,或修正己道。
    一天一夜後,眾道離去,玄明也起身返回藏道峰,於茅舍內休憩,大睡三天三夜。
    ———
    第四日,天光破曉,晨風吹新綠,清新空氣帶著勃勃生氣彌漫鼻尖。
    紫氣氤氳,聚集成雲霧,又凝結成大日,伴著玄明吐納,緩緩減少,紅日徹底跳出地平線,驅散黑暗,紫氣都變得沸騰灼燙時,他張口吞下虛日,煉化為法力,結束修行。
    眸光開闔間,有灰蒙之氣氤氳,轉瞬隱沒,玄明落地,走出庭院,邁步林間,置身峽穀,郊遊踏青,欣賞浮雲山早春景色。
    放鬆身心、寄情山水之餘,他用心傾聽大地深處萬物生發的律動,感受草木複蘇、陽氣蒸騰的變化,體悟四季有序、萬物有時的玄妙。
    這不僅有助於玄明參悟大地載物之理、草木生機之道,從自然演化中一點一滴地參悟混元真諦,還有助於他觸摸時間烙印,探尋時光痕跡,解析時間線條,加深其在時間之道上的造詣,累土至山,在時間沉澱下逐漸掌握光陰法則。
    山川穀地、花鳥蟲魚、日月星辰、時間空間等寰宇大千萬事萬物,在玄明眼裏,都在混元之內,無形有形,看見與看不見,皆出混元,皆歸混元,隻是需要他細心探尋,用心體會,耐心思考,不斷驗證與思考。
    三日後,問道院。
    玄明盤坐茅舍內,取出一塊地脈精粹,這是龍脈之靈第二次吐息之物,是土之精粹,練神大修見了也會心動。
    三次為龍脈之靈祛除血煞之氣,多次梳理地氣與修補地脈,令他深刻意識到太乙救苦天尊法身的不足。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縱然是前世神道帝君也非全知全能。
    若他凝聚成了地道大神法身,在淨化龍脈之靈身上的濁垢祟氣時便不會治標不治本,隻能眼睜睜地看著情況不斷糟糕下去,病情持續惡化。
    有鑒於此,思前想後,玄明計劃凝練出中央黃帝玄靈黃老一炁天君,此神又稱太極真人、中央玉寶元靈元老,也就是大名鼎鼎的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此神為五方五老之一,與其他四神並列,在天同為五老上帝、五方五星,在神則為五方五帝,在山稱為五嶽聖帝,在人則為五髒神君。
    玄明手中既有土精,他自要合理使用,欲凝練出中央黃極黃角大仙法相,不管是浮雲山的晉升,還是應對龍脈之靈脫困後蒼龍山崩裂的糟糕情況,借助這尊法相之力,他處理起來會更得心應手。
    倘若能在此過程中得大地反饋,獲取造化,將法相升華為法身,他會更心花怒放。
    當然,五方五老法相不是想凝結便能成功,草木生長需要土壤、雨露與陽光,神道法相誕生條件更苛刻。
    太乙救苦天尊法相,是玄明靈覺超乎尋常,又修有《清心訣》,《黃庭經》也能對外顯露,又采集朝陽紫氣多年,體內積攢了部分大日精華,才能在煉度滄瀾江亡靈時凝聚出來。
    勾陳大帝法相,是玄明雷霆大道造詣深厚,擁有三才靈燈,體內星辰精華濃鬱,又恰逢太平教起事,戰爭兵戈之氣充裕,他才能成功。
    看似簡單,實則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這次凝練土老法相亦是如此。
    龍脈之靈提供了土精,春回大地,勃發了地氣,玄明又深諳大地之道,於太極兩儀之道更鶴立雞群,這才有信心一試。
    穩妥起見,玄明遁入浮雲山地脈空間,席地盤坐,吞下土精,運轉法力,將其煉化,引導至脾髒。
    旋即吐納山河之間勃發的地氣,同時將自己過去領悟的大地道理隨地氣一起,灌入脾髒,以此為胚床,孕育法相。
    ———
    玄明修行暫且不提,且說大玄神朝平叛大軍出了京師,晝夜兼程,一路飛馳,穿雲破空,過萬水千山,在通天山脈前遭遇阻攔,於此方戰線上安營紮寨,與被困此地許久的先鋒軍會師。
    大玄神朝有三大山係,分別是通天山、玉秀山與棲日山,是分隔大玄遼闊疆域的天然屏障,大玄神都位於三大山係之間,也就是疆域中心,即中土,被三山拱衛,四水環抱,占地數百萬裏。
    通天山是中土與大玄北方的分界線,東高西低,山勢巍峨雄渾,山體險峻陡峭,綿延百萬裏之遙,繁茂古木無數,不知藏匿多少妖王魔怪。
    平叛前鋒軍會耽擱許久,便是被通天山群妖與太平教設下的黃巾大陣阻攔。
    可在兩軍會合後,攔路石被搬開,眾星君聯手破陣,擊退通天山妖魔,他們長驅直入,蕩平沿途各郡趁機作亂的賊寇,臨近四郡。
    盡管勢如破竹,可眾將並不開心,太平教徒已經逃之夭夭,或撤走,或隱藏更深,哪怕他們揪出一部分,終究杯水車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