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清氣始源
字數:4407 加入書籤
紀緣與仲能離去。
三大神朝大能也罷手。
玄明走出時光長河,對相助自己的大能稽首行禮,表示感謝。
“多謝諸位相助,此恩貧道銘記於心,來日必有厚報。”
南華觀主點頭,看了眼太平道主,轉身離去,全程沉默。
青衣道君含笑點頭,還禮離開。
其他大能亦如此。
不是他們不想深入交流,而是清楚玄明剛成就大能,需要盡快閉關鞏固。
他們此時留下反而不美,雪中送炭都做了,順手錦上添花也無不可。
玄明領了這份情,鄭重感謝太平道主後,隨其一起返回小天地。
道海宮,三樓靜室,玄明盤膝而坐,查看與體悟自身所得。
法則道樹蛻變為混元道河,他初掌大道之力,混元道域增長至百萬裏。
太極天增至三十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裏,天更高,地更厚,更多了一股生機,自行孕育出一些小動物,比如蜉蝣、水蠆等。
元神增至三萬丈,寄托道河上。於天地間留下大能印記。
體魄也成就大能,肉身之強遠勝一般大能,滴血重生不在話下。
更讓玄明在意的是太玄天。
這片位於中丹田的天地已經擴大至三萬三千三百三十三裏,在他晉升大能時,先天五太之氣凝聚,湧入太玄天氣團中。
氣花以中丹田太玄天為營養,吸納氣團,凝聚出果實,瓜熟蒂落,這位孕育已久的存在終於誕生,並向他行道禮:
“貧道玉宸見過道友。”
青年模樣,一襲青衣。
劍眉星目,卓爾不群。
玄明還禮,隨後在其討要桃木劍與桃木杖時將這兩物交給他。
———
收攏思緒,玄明用心消化所得。
就在他專心閉關時,玄明大真君成就大能的消息迅速傳播。
雖說大能們在九天長空爭鬥,也都收著力量,免得毀天滅地,生靈塗炭。
但浮雲山之戰做不得假,那場宛如末日的恐怖雷霆做不得假,幽冥被征伐做不得假,幽冥大能反攻失利同樣做不得假。
這世上不乏聰明人。
很快有人猜出玄明成就大能。
盡管難以相信,可種種跡象表明他們不得不信,最有效證明就是大玄神朝十年間針對浮雲山的種種舉措一夜間煙消雲散。
求真觀漸有聖地之稱。
雖崛起時間晚,但《黃庭經》已奠定其地位,隻要證實有大能坐鎮,聖地便實至名歸。
外界反應如何,玄明不關心。
閉關三載,他悠悠醒來,隻是依舊沒出關,心神沉入《黃庭內景玉經》。
早在初步融合天罡地煞神通時,玄明便能翻閱這本道經,遲遲沒動作,是想成就大能後翻閱,可能會有不一樣的收獲。
轟隆!
翻閱刹那,玄明一震。
“……重中樓閣十二環,重樓十二,上接雲煙。鸞迎鳳~吹,聚會神仙。自高自下皆真人。真仙厭世,雲步朝元。地去高天,八萬四千。玉堂絳宇盡玄宮,大羅眾仙,各居賓所。鳳閣龍宮,祥光罩霧……”
道經字字珠璣,道盡宇宙真理。
元神成了無極,無象無形,無聲無終,無始無終,化為宇宙中最原始純粹的狀態,既靜止不動,又是萬物終極。
———
玄明不知道自己無極多久。
完全沒有時間概念。
直到有一天,自己開始演化。
由太易入太初,從太初化太始,接著是太素與太極,旋即化為地風水火,又化為天地人三才,旋即醒來。
《黃庭內景玉經》已經合上。
這本書玄明看似看了,又像是沒看,恍恍惚惚,難以名狀,不可捉摸。
等他定神後重新梳理腦海,發現自己竟已悟道,《混元一氣法》已完善至大能篇,可修至五氣朝元階段,先天五太對應五氣。
天罡地煞神通有了融合法門。
《周天養神訣》也有了凝練毛孔星辰之法,錘煉大能體魄與元神。
連帶其他法門也更見玄妙。
整理好收獲,玄明仍舊沒閉關。
他突然想起靈曜天君贈予自己的玉盒,之前忙忙碌碌,一時忘記。
解除封禁,打開後一道清氣映入眼簾,玄明心如擂鼓,喜出望外。
竟然是清氣祖源!
跟玄黃母氣一樣都為天地本源靈物,珍貴無比,隻是玄黃氣為地,清氣為天。
太玄天,正融合桃木杖與桃木劍,準備凝練護道靈寶的玉宸道人睜眼,清亮眼眸精光閃爍,麵帶笑容。
“道友,此物於我大有助益,可否給予貧道?”
玄明尚未搭話,太極天中傳來一道聲音,蒼老有力,正是解除了浮雲山困境後歸來的太上道人。
沒有多餘話,一聲唉的歎息卻勝過千言萬語,擲地有聲,更讓玄明心顫。
論先來後到,太上道人為先。
論勞苦功高,太上道人為先。
玄明眼珠一轉,效仿太上道人同樣歎息,仿佛道盡心中無奈。
太上道人:學我!
玉宸道人:合著我要懂事唄?
“算了,凡事要有先來後到,這道清氣便讓給道兄。”玉宸道人不忘提醒,“道友可莫忘記再給貧道尋一道清氣。”
玄明答應:“道友放心。”
清氣入太極天,融入太上道人體內,整個太極天被黑白兩色籠罩,彌漫一股玄妙氣息。
感受到太上道人氣息逐漸增強,玄明心中一喜,若這位成就大能,自己能做之事便更多了。
———
結束閉關,走出道海宮。
玄明心念一動,出現在太平道宮外,宮門打開,他邁步而入。
太平道主與三大能皆在。
相繼見禮後,玄明開門見山道:“道友昔日曾言,貧道成就大能,便會為我解惑,不知可還算話?”
“貧道說話算話。”
太平道主目光幽深,遠眺蒼穹,像是在回憶,片刻回神道:
“道友想從哪裏開始?”
玄明:“便從大盛神朝末代之主談起,他因何而死,真相究竟是什麽?”
太平道主知無不言道:
“大盛神朝末代皇帝名喚裘明,與我少年相識,那時候我們比鄰而居,他隻是裘氏皇族落魄的旁支子孫,家裏隻剩一座破舊宅院、一個老仆與一個侍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