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打虎的獎勵

字數:3675   加入書籤

A+A-


    如果說在湯城縣獵殺那頭大人熊,讓趙鳴哥仨的名氣在普通老百姓中間人盡皆知。
    那麽這回打到東北虎,則是讓他們的名氣在高層中間流傳。
    縣林業局本就幹不出吃幹抹淨的事情,加上有張大山坐鎮,自然是不會讓他們吃虧的。
    六個人,一人給發了1000元的獎金!
    至於其他獎勵,隻要提出的要求不算太離譜,林業局都會答應。
    以眼下林業局在東北這地方的影響力而言,他們給出的承諾甚至比當地的政府部門更有公信力。
    不過有一條,畢竟是發放的獎勵,和獵人們結伴進山按股子分配不一樣。
    好在趙鳴他們幾個搭檔相處的時間長,但也不至於進行二次分配,反倒是向林業局提要求的機會難得。
    即便是趙鳴哥仨這樣的老農民,生活在東北這片大地上,身處1980年,也免不了和林業局打交道。
    唐大虎已經開始犯嘀咕,要不要把林紅顏從大青山調到縣城裏工作?
    畢竟各方麵條件,還是縣城的好太多。
    至於房子的問題,總能找到解決的機會。
    而趙鳴和劉曉華反倒沒有這種煩惱,李犀香和張彩妮因為收山貨的事情,本來就沒法離開,而且收山貨這件事,已經走上了正軌,今後肯定要長期做。
    劉權比較實在,也沒太多的考慮,給自己家的大兒子要了個正式工的名額。
    鄭百川左思右想,又和唐大虎湊在一起嘀嘀咕咕,最後也沒商量出來個啥,還是選擇留在114林場,不過大青山腳下首批蓋的居民區,他要了一個院子。
    雖說114林場的職工眼下不算多,但分房子肯定先考慮照顧那些拖家帶口的職工,老鄭這樣的單身漢原本是要排在別人後頭。
    眼瞅著鄭百川這麽搞,唐大虎和林紅顏一商量,算逑,縣城不去,咱也提前劃拉一套院子得了!
    同時林紅顏打的報告也已經批下來了,她和唐大虎隨時都能成親結婚,倆人索性就等著林場的居民區蓋好,在新房子裏結婚。
    而林紅顏父母的回信前幾天也寄到了林場,對於幾次三番救下女兒的唐大虎,老兩口十分滿意,甚至感激不盡,自然同意這門婚事。
    美中不足,林紅顏依然沒能聯係到自己的爺爺。
    至於屈惠澤就更簡單了,他們兩口子本來除了還沒生娃之外,其他啥都不缺。
    生娃這事林業局也幫不上忙,回去多整點虎骨酒、豹骨酒、三鞭酒啥的喝幾回,啥都能有。
    加上前段時間連續的收入不菲,老屈買彩電欠的那點錢早就還清了,家裏存的錢都能讓他那自小習武的媳婦兒蔣桂雲有點擔驚受怕,這種情況下讓老屈提要求,屬實有點不知道該朝哪個方向劃拉。
    最後老屈一拍腦袋,得了,我要點子彈吧,也算是為小團隊考慮,今後再鑽老林子,看在子彈的份上,你們也不能不帶我不是?
    有啥說啥,對趙鳴他們這幫人而言,子彈的消耗量遠比其他獵人高的多!
    有經驗的趙鳴深信,好槍手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所以在唐大虎和劉曉華練習槍法的時候,哥仨從來不吝嗇。
    要知道在眼下,即便能買到子彈也不便宜,一發都得好幾毛呢。
    一發子彈的價錢在眼下的東北農村究竟是個啥概念呢?
    自從開始巡山打獵之後,趙鳴家的生活條件放在全縣都算是首屈一指了。
    可要是敢給小弟趙慶幾毛錢當零花,劉翠蘭手裏的掃帚疙瘩能掄出火星子!
    情況就是這麽個情況,反正一場折騰下來皆大歡喜。
    李犀香和張彩妮組織收的第一批山貨已經運往了滬上,反響極好!
    滬上的各個單位之間,再次開始了相互借東西的操作,對於從大興安嶺送過來的各種山珍,迸發出了極大的熱情!
    在交通運輸極發達的眼下,不得不說,滬上辦事處的這一番操作實屬神來之筆。
    都要到正麵反饋的林業係統,頭頭腦腦中間也不缺心思活泛思維機靈的人,有心照貓畫虎,在其他地方也展開類似的活動。
    可惜透徹研究和實地考察之後,絕大多數人都偃旗息鼓放棄了。
    趙鳴他們組織收山貨然後發到滬上,放在後世就是再簡單不過的商業行為,可放在眼巴前兒,具體操作的過程及其複雜,天時地利人和更是缺一不可,很難複製。
    按照某位把脈絡整個梳理一遍的聰明人的說法,與其另起灶台,還不如直接組織人手把采摘晾曬好的山貨送到牙窪子村,直接交給趙鳴他們更加靠譜!
    在這樣的背景下,送往滬上的那批山貨,款項順利的結清,甚至因為丁峰的操作,趙鳴他們還獲得了一批采購自行車和收音機、錄音機的指標。
    這些指標是以支援兄弟單位建設的名義特批的,不需要工業券,也沒啥時間限製。
    這一下子,牙窪子村和周邊幾個屯子采山貨的熱情愈發高漲!
    打了一回老虎,劉權這個老獵人自覺功德圓滿,本來之前就有收山的打算,這下子更沒啥牽掛。
    割蜂蜜之前劉權就對收山貨的事情格外上心,眼巴前一瞅形勢一片大好,當即就帶著他們屯子樂意參與的人,也加入到采山貨的行列。
    同時參與進來的還有靠山屯的老煙袋。
    原本他們兩口子打算今年多養些雞,給屯子裏其他人打個樣,真能成的話,往後靠山屯的鄉親們靠著養雞賣雞蛋也能多個進項。
    可老話說盡了,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
    在沒有各種配套條件和設施的眼下,農民家庭大規模養雞的風險真不小。
    一旦出了岔子,壓根承受不起。
    反倒是采山貨,有老煙袋這個老獵人跟著,幾乎沒啥風險,收益還不小,最為關鍵的是見錢夠快,可比養雞更加適合農民家庭的實際情況。
    沒得說,靠山吃山,不耽誤農忙的情況下,靠山屯也加入到了采山貨的行列。
    “我估摸著,真這麽搞下去,到入冬之前,咱們能發到滬上的各種山貨,絕對能夠滿足那些單位發年貨的需求!”
    “真到那時候,咱們縣裏還不得遍地都是自行車,家家都有收音機呀!”
    “那可不咋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