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生死狀

字數:5499   加入書籤

A+A-


    “當真!”
    伊太和雙手持禮。
    “君上,小人願簽軍令狀!如果完不成,我們不要日錢和獎勵,聽憑發落!”
    柴霄追問一句。
    “想好了?你身上,可擔著六十口人的飯碗呢!”
    伊太和嘴唇翕張著,很是動容。
    “一定能完成,我們對自己的手藝有信心!值此危難之際,君上許我等,我等也許君上!”
    “好!好!好!”
    柴霄大笑著鼓起了掌,望向經過半天培養已快練成“精算師”的張保。
    “張總管,說說吧!這生死狀怎麽個簽法?”
    張保一手拿著賬本,一手在一紙白紙上快速寫著。
    “早、午、晚膳省下來的物料,共花費一千四百兩。”
    “翻兩番,即五千六百兩。”
    “十日之後,交付五千六百兩,以此立生死狀!”
    聽到這兒,在場眾人可能對五千六百兩感覺並不多。
    畢竟,對於一百萬兩來說,這還不夠一萬兩的零頭。
    但是,對於被柴霄認作“精算師”的張保來說,心裏已是大為震撼。
    本以為,把十天的三餐物料花費一千四百兩省出來,已是極致。
    卻沒想到,君上用省人工“八十七兩”為引子,觸發伊太和,撬動出五千六百兩來。
    以小博大,瞬間在一千四百兩的基礎上翻了兩番。
    要照這樣下去,一百萬兩還真有可能,並非遙不可及。
    就像三國時威震逍遙津的張遼。
    於重重包圍之中,以八百魏國精銳,衝擊孫權率領的十萬吳軍。
    所有人都認為不可能,但張遼竟然勝了。
    還兩度殺到孫權跟前,差點兒將其活捉。
    令其聽到張遼的名字就害怕,哪怕張遼生病了,都不敢與之交手。
    “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
    八百對十萬,一比一百二十五。
    這五千六百兩,加上皇帝賞賜的近千兩,從二皇子那賺的美人抱枕二百兩。
    再算上他和雲淑妃、少傅和朱雀打賭賺的六百兩。
    已經達到了七千四百兩。
    而二皇子首捐了五萬兩,還需籌齊九十五萬兩。
    七千四百兩對九十五萬兩,差不多也是一比一百二十五。
    看來,君上此行,是準備做大許的“張遼”啊!
    “願立生死狀!”
    伊太和在張保寫好的生死狀上簽下名字,摁了手印,正想走回膳房。
    柴霄笑著問了一句。
    “伊大廚,你這名字?”
    伊太和端正神色。
    “我的名字,是父親所取……”
    卻不想,還沒等他說完,柴霄竟然數語道破。
    “伊尹,商朝人,擅長以鼎煮羹。”
    “提出‘五味調和說’與‘火候論’,留下 “伊尹湯液”,被後人尊為‘元聖’。”
    “不光如此,他還是當朝宰相。”
    “治大國若烹小鮮。慎終於始。都是他提出來的。”
    “輔佐商湯,推翻暴夏,成就一世英名!”
    “太和公,春秋時吳國人,最擅長烤魚。”
    “授徒五百,管教嚴格,開創廚道傳承。”
    “其中,公子光派專諸向他學藝三月,得到烤魚絕學。”
    “專門為吳王僚烤魚,將短劍藏於魚腹。”
    “打開之後,噴香四溢,持劍刺殺吳王僚,一擊而中。”
    “公子光奪得王位,即為闔閭,任用伍子胥等,開創霸業。”
    “由此可知,太和公的廚藝多麽高超!”
    “你姓伊,說明與伊尹有些淵源。”
    “而父親給你取名伊太和,就是希望你集伊尹與太和公於一體。”
    “既掌握高超廚藝,又通曉治國與傳承要義!”
    “我說的,沒錯吧?”
    “君上!”
    伊太和“撲通”跪倒,心裏已是澎湃萬千。
    “父親取名,確有集合伊尹與太和公之意。”
    “要做,就做最好的廚子!不能給祖上丟臉!”
    “至於這治國和傳承之意,父親沒說。”
    “但今日得遇君上提點,小人一定以此為準則,盡心用命!”
    這時的張保,則在旁邊呆看著,傻傻發愣。
    是個人都知道,少傅從小教導君上讀書,君上最不愛讀的,就是曆史書。
    “都是些老古董,陳年舊事,讀了有何用?”
    可是,這樣一個從不讀曆史書的人,為何對“廚道”一界的兩位開山祖師這麽熟悉?
    就像他沒未練過武,卻突然“戰力”大增一樣。
    難道,都是夢裏得來的?
    要真有這樣的做夢絕學,教給我也做做,該有多好!
    張保當然不會知道,柴霄之所以知道這些,是因為這是一進炊事班就被班長硬逼著背的。
    “你得知道廚道的真正傳承是什麽,才能當好一個廚子!”
    “做廚子,可不僅僅隻是煮菜做飯,更重要的,是做人與做事,是傳承與管理,是治理國家!”
    所以,一上來就背伊尹、太和公兩位開山鼻祖。
    還有春秋時期的易牙、唐朝的膳祖、五代的梵正。
    宋代的劉娘子、宋五嫂,明清的董小宛、蕭美人、王小餘。
    每個人都如數家珍。
    現在看來,當時的被逼無奈、死記硬背,都是有用而不白費的。
    柴霄揮了揮手,示意早膳用完了,可以收拾了,站起身,準備往外走。
    卻發現長桌的側後方,坐著一人。
    一張滿是笑意的臉龐。
    那笑容,從嘴角蔓延至眼角。
    每一道紋路,都體現著關愛與認可。
    世間所有煩惱,一見這笑容,立刻就會煙消雲散。
    不是雲淑妃,還能是誰?
    柴霄一驚,急忙迎上前去。
    “母親,您怎麽來了?什麽時候來的?你們,怎麽也不告訴我!”
    雲淑妃笑著站起,還踮起腳來,伸手摸了摸他的頭。
    “不怪他們,是我不讓說的!”
    “我呀,就在你說要請我和少傅來開早餐會時來的!”
    “這頓早膳,我兒可是省了不少好東西,又吃出了不少好東西!”
    “省料、用人、鼓舞士氣,每一步都懷珠韞玉。”
    “今日從早起到現在,剛過去一個時辰。五千六百兩已簽生死狀,就等入袋為安!”
    “要知道,今日前的你,這會兒還在呼呼大睡,哪有今日這一個時辰的妙手頻出啊!”
    “一個時辰賺五千六百兩,看來這百萬兩還真不是太大難事!”
    “兒子,我表個態。你省早、午、晚膳的量,我也省!”
    “剛才讓他們算了,你一天省物料花費一百四十兩,我本來吃得不多,省不了你那些,但省個六十兩,總是有的。”
    “十天,就是六百兩!”
    柴霄凝視著母親的笑臉。
    昨晚因為酒後失德調戲荷韻、蘭芷,差點兒被她廢掉。
    這會兒已經連誇好幾個“好”,還要一起從“口中之食”省下用度。
    完全信任。
    同甘共苦。
    轉變太大了!
    但有這樣的母親,不是“三生有幸”麽?
    柴霄正想說些感謝母親的話,以顯孝心。
    卻突然看見坐在門口側麵,站起一人。
    “再加一個省錢的,要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