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我以職位擔保,結論沒有任何問題!
字數:8399 加入書籤
核工程工業集團,核聚變執行中心人造太陽項目基地正門。
一大群人正熱情的說著話,一邊朝著裏麵走去。
走在最前麵的是張碩以及人造太陽研究團隊的宋瑞飛和紹恩江教授,後麵也有跟著一起來的薛柏坤、郭華等人,他們也在和人造太陽團隊的其他研究員們說著話。
這次張碩帶隊來到人造太陽項目基地,也是為了得到核聚變研究的一些數據信息,同時,也希望能了解一下技術。
對於張碩團隊的到來,人造項目研究團隊還是非常熱情的。
現今的國際數學、物理界,張碩已經成為最有影響力的人物之一,即便把所有學者放在一起,他的影響力也能排在前幾位。
張碩率領團隊做的理論和實驗研究,也得到了國家乃至於世界的認可。
到目前為止,最有影響力的研究就是實驗發現引力場信號,包括核子組織、費米實驗室,以及其他頂尖的高能物理機構,都希望得到更多的實驗數據信息,也希望能和張碩團隊進行交流。
這是一項可能代表未來科技發展方向的研究。
核聚變的研究也非常重要,被認為是人類未來的重要能源技術,人造太陽項目團隊也得到了國家的支持,但支持度來說絕對趕不上張碩的研究。
在來之前,張碩還是和人造項目團隊也有溝通,他希望得到一些核聚變的實驗數據。
但剛剛來到項目基地,他們也沒有談具體的數據問題,而是相互談著研究相關的內容。
人造太陽項目團隊還是非常成功的,他們正在運行的是世界首個全超導托卡馬克east裝置,並實現了超過400秒穩態長脈衝高約束模等離子體運行。
這是一項托卡馬克裝置高約束模式運行的世界紀錄。
其中包含的技術難點非常複雜,比如說長時間尺度下等離子體位形約束、高功率射頻波加熱與電流驅動、等離子體與壁相互作用、關鍵分布參數的實時診斷等係列前沿物理和技術集成,等等。
如此多複雜的難點攻關,可以想象成果有多麽重大。
張碩一路和宋瑞飛、紹恩江談著核聚變技術問題。
在參觀全超導托卡馬克裝置的過程中,宋瑞飛、紹恩江也介紹了研究碰到的主要問題。
“要解決的最大問題有兩個。”
宋瑞飛介紹道,“一個是材料耐受度,另一個是穩定性和可控性。”
“我們的研究幾乎都圍繞這兩個問題展開,但進展來說……”
宋瑞飛抿著嘴搖了搖頭,“最近一年進展都不大,我們正尋求一種新的技術,尤其是在超過1億攝氏度的情況下,如何對內部磁場進行調控,如何對內部等離子體通道進行調整,希望能以此,來盡量降低對材料耐受度的要求……”
他連續說了很多內容。
這些招數都是能夠理解的,核聚變的研究最關鍵的就是材料和穩定性以及可控性。
核聚變控製技術,聽起來非常的高大上,實際上,底層反應相關的技術問題早就解決了。
技術實現最大的限製,一個就是材料的耐受度問題,因為反應溫度太高,幾乎沒有材料能夠耐受這樣的高溫,他們就要通過使用超導材料和技術來減少熱量傳導,但這同樣帶來了技術上的挑戰。
另一點就是穩定性和可控性,究其原因依舊是超高溫高壓,超高溫高壓本來就是不穩定的環境,任何微小的變化都可能導致反應的失控。
張碩聽了很多技術的難點後也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問題,“你們有沒有對氘氚反應進行過強度測試?”
宋瑞飛、紹恩江聽的有些不解。
張碩解釋道,“直白說吧,我這次來主要是想得到一些核聚變內部反應的實驗數據,希望以此來了解反應牽扯的基礎力強力。”
“核聚變數據……來了解強力?”宋瑞飛聽的更加不解了,“雖然反應確實牽扯到強力,但是我們沒有這方麵的測定,因為強力……”
他的話沒有說完,甚至都不知道該怎麽說。
張碩卻明白了。
強力和電磁力、引力不同,並沒有一個衡量性的指標。
核聚變實驗,測定的就是內部的溫度、壓力、各種粒子的濃度、反應情況等數據,而不會牽扯強力問題。
張碩繼續說道,“我是想希望以此做和強力有關的理論研究。”
這一下宋瑞飛明白了。
他恍然大悟的說道,“基礎力關係模型、源點論!”
“對。”
“你是要研究強力和電磁力的關係?”紹恩江也明白過來,“之前我看過電磁力引力的關聯,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數學模型,你們的引力信號實驗,是不是依靠這個模型做的研究?”
張碩肯定的點頭。
這一方麵已經沒有什麽可保密的了,在實驗結果發布出來以後,隻要是有深入了解的學者,都能夠清楚他們的實驗依據就是電磁力、引力的關聯模型。
雖說如此,但得到了張碩的確定,紹恩江、宋瑞飛還是感覺非常驚訝。
紹恩江苦笑道,“說實話,那個模型我也看過,太複雜、太複雜、太複雜了!真不知道你們是怎麽做的實驗。”
這些就不可能說出去了。
張碩就隻是笑了笑,隨後問起了是否能夠拿到數據的問題。
這才是關鍵。
宋瑞飛直接點頭道,“那當然沒問題,實際上,數據都是公開的,iter平台上就能看到,隻是有一些細節性數據沒有發表,你需要哪方麵的數據都沒關係。”
“那就先謝謝了。”
張碩也輕呼了一口氣,最少來這裏的目的達到了。
人造太陽項目團隊確實不在意實驗數據,因為數據隻能說明他們實現了什麽樣的技術,而技術的關鍵是材料以及控製體係。
在商量好數據問題以後,他們就談了一下其他的問題。
紹恩江對於張碩的理論非常感興趣,他問道,“張碩教授,你拿這些數據是希望研究強力、電磁力的關聯,對吧?”
“那麽這種研究是否能以新的角度來闡述核聚變反應?”
他說完補充了一句,“上個月我參加了核工業局的會議,有人就說起你的理論,就說可以以你的理論角度去重新闡述核聚變問題,這樣就能以新的方向去研究解決現在所碰到的難點。”
宋瑞飛也跟著點頭,“是啊,現在的情況來看,不管是材料還是穩定性控製問題,距離完全解決遙遙無期呀。”
他說著滿臉苦笑。
人造太陽項目團隊,也包括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的其他上百個團隊、機構,都在不斷努力研究可控核聚變技術,研究也是頻頻有進展,相關的報道都有很多。
但是進展再多,也都是一些小的進展。
比如,韓國的“人造太陽”項目團隊,他們的裝置成功將等離子體環路加熱至超過1億攝氏度,並維持了創紀錄的 48秒。
這個被報道的所謂‘大進展’,也隻限製在實驗研究本身。
不管是四秒、四十秒、又或者是四百秒,相對於持續運行時間都太短暫了,更何況,實驗模擬的也隻是高溫等離子體,而不是真正的氘氚聚變,內部反應相對要平穩的多。
張碩也清楚核聚變技術的情況,好多問題確實無法解決,除非是材料學能有質的突破。
比如,能製造出耐受幾萬攝氏度高溫高壓的特殊材料。
比如,擁有完全隔絕熱量並持續使用的材料。
等等。
這些材料的研究難度,感覺比可控核聚變本身還要困難。
“可能會吧。”
張碩給了個不確定的答案,“有關電磁力和強力的關聯,我們還正在研究,也許有了確定性的突破以後,也會對核聚變進行論證。”
“那真是太期待了!”紹恩江立刻說道。
在談過主要問題以後,他們又繼續閑聊著。
宋瑞飛說起了國際輿論,“最近都在關注我們國家新的反導實驗,張碩,你也知道吧?”
“根本沒有反導導彈,結果500多公裏的導彈就被擊毀了,也不知道是怎麽做到的。”
“我們真有這種技術嗎?”
張碩笑著搖頭道,“可能有吧,也可能沒有,我看了新聞,也不清楚。”
這也不算說謊了。
他並沒有參與到相關的武器研究中,甚至連技術實驗也隻是給佟智國團隊解決了一個問題而已。
後續的消息就根本不清楚,都隻是個人猜測而已。
……
反導實驗也隻是張碩、宋瑞飛等人的一個話題而已。
但是對喬希阿博特來說,可不是話題那麽簡單,信息管理局已經為此忙碌了很長一段時間。
喬希阿博特,再包括下屬幾十個工作人員,被上級部門直派繼續查找相關的信息,包括軍用以及商業衛星圖片、軍用雷達檢測信號、熱感衛星信號,等等。
上級部門希望能得到更多詳細的數據,最好是能找到反導實驗的打擊方式。
在反導導彈實驗問題上,國際上有兩個說法,輿論上有人認為是假的,實驗本身就是欺騙導彈內部,裝有大量的化學物品,才會到太空中產生大量的煙霧。
第二個就是新式的反導武器,具體情況就不知道了。
上級部門更傾向於後者,因為他們想不到連續做兩個欺騙式的實驗有什麽意義。
恐嚇?
如果想到的恐嚇,展示強大的軍事力量,發射一枚洲際導彈,展示航母技術或高端的五代戰機不是更好?
所以壓力就給到了喬希阿博特,上級部門希望他的團隊能夠找到反導技術相關的蛛絲馬跡。
問題是,找不到。
喬希阿博特感覺自己十幾年來都沒有這麽忙過,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就是不斷的查看圖片以及數據信息,希望能找到一些和所謂‘反導’相關的信息。
他和下屬幾十個人都在不斷的找信息,可結果什麽都沒有找到。
即便偶爾會發現一些要注意的數據,但後來仔細研究都證明根本和導彈沒有任何關係。
信息找不到,讓上級部門不滿意,同時想想也很可怕。
對方可是掌握了一種無法檢測到的反導技術,而且不知道是什麽樣的技術。
具體有什麽威力?
攔截範圍有多大、精準度有多高?覆蓋範圍有多廣?
這些都是問題。
隻有了解具體的信息才能想辦法去應對,沒有任何信息就很可怕了。
比如,洲際導彈會不會被攔截?
比如,戰鬥機起飛後,會不會非常不安全?連五百公裏高、速度幾馬赫的導彈都能攔截,戰鬥機……
感覺就是送的啊!
在事情發生了以後,正在太平洋西側巡航的航母都馬上開遠了500海裏。
軍方主要是擔心航母上的戰機。
當戰機訓練時飛的過高,比如,打到了一萬米高空,會不會被作為‘實驗目標’進行打擊?
到時候,連檢測都檢測不到,會不會以為是戰鬥機發生故障?
等等。
這些都是必須考慮的問題。
所有尋找信息的壓力都放在了喬希阿博特身上。
喬希阿博特很清楚,若是找不到相關信息,後續再發生什麽問題,比如,存在反導導彈,他的職位可能就保不住了。
最終,還是什麽都沒有找到。
喬希阿博特的團隊沒找到,與之合作的歐洲監測中心也沒有找到。
他們開了好幾次會進行討論,都認為輿論上的分析可能是正確的。
這也許就是恐嚇性實驗,又或者是研究什麽導彈內部的技術,總之,根本就不是反導實驗。
喬希阿博特還是向上級提交了報告,“這就是我們的結論!”
“根本沒有反導,也不是什麽新式技術,他們或許就是進行一種和導彈相關的實驗,僅此而已。”
“問題在於導彈本身,而不是反導……”
“我以自己的職位擔保,這個結論沒有任何問題!”
……
張碩拿到了人造太陽項目團隊提供的數據。
在返回理論中心以後,他沒有著急研究數據,而是又聯係了核物理研究所,因為強力數值的判定以及和電磁力的反關聯,還是要在真實實驗中測定。
人造太陽是屬於國際合作項目,好多數據都是共享的,團隊中也有很多國際學者。
這樣的研究團隊想做到保密是不可能的。
另外,他們的托卡馬克實驗裝置,也不可能因為張碩的實驗需求進行改造,即便隻是添加測定裝置也不可能。
張碩還是希望能根據他的需求進行實驗,也就是做專門性的實驗,就隻能聯係核物理所,它是要進行電磁環流的測定,希望能夠在不斷提升的強力環境下,測定到媒介材料產生的電磁信號。
這種實驗是必須要保密的。
不過核物理所那邊的答複並不令人滿意,“我們還有一台小型的托卡馬克裝置,但已經很久沒用了,上一次實驗還是在三年前,反應隻能維持幾秒鍾。”
“現在的穩定性也不確定,幾秒鍾能支持實驗嗎?”
張碩仔細考慮了一下,幹脆說道,“我去看看。”
他還是決定跑一趟核物理研究所,去看看實驗設備的具體情況。
如果能對設備進行一些改造,也許就能讓反應控製持續的時間更長一些。
那樣一來,後續就可以進行實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