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3章 我太天真

字數:3802   加入書籤

A+A-




    老八隊悍匪與高家村特勤兵,“砰砰砰”轉眼就連過了三招。
    一交上手,他就感覺到不對,趕緊大叫道:“快帶先生走。”
    他沒說軍師,因為軍師兩個字一喊出來,那就和承認了是反賊沒區別了,而說成先生的話,還能解釋得了。
    另一個老八隊悍匪,趕緊護著李岩要跑。
    他們現在最害怕的,就是劉茂袍大聲呼喊,惹來官差,那就肯定走不脫了。
    但是,他們馬上就發現了一個小小的有趣的事,劉茂袍並沒有叫官差,甚至都沒有大喊大叫,隻是笑意盈盈地看著李岩。
    李岩心中升起一種古怪的感覺。
    這時候,那悍匪一拳打向特勤兵。
    特勤兵身子一側躲開,悍匪借機一腳掃過來,“砰”地一聲踢在了特勤兵側腰上,但這一腳踢上去感覺不對,似乎踢中了什麽長長型的硬物。
    “啪嗒”一聲響,特勤兵的裏襯裏掉出一把小短銃來。
    這短銃一落地……
    老八隊的兩名悍匪同時愣了愣,同時失聲叫道:“古怪火銃。”
    李岩:“咦?”
    一名悍匪:“是他們!”
    另一名悍匪:“難怪他們不叫官差,他們也是反賊。”
    劉茂袍:“喲,瞧你怎麽說話的呢?我們怎麽就成了反賊了?我們是正在創造新世界的開拓者、改革者!”
    “他娘的,一派胡言,隻知道說好聽的。”
    一名悍匪護著李岩狂奔,另一個悍匪呼呼兩拳,拚命逼退特勤兵,也趕緊轉身逃跑。
    特勤兵還想追,劉茂袍道:“別追啦,快把火銃收好,這裏是山東,不是解放區,低調點。”
    特勤隊退了回來,低聲道:“劉管事,那幾個家夥,肯定是闖賊裏的重要人物,拿下來說不定能立個大功啊。”
    劉茂袍微笑著搖了搖頭:“當初在明月峽,闖賊被咱們打得身邊隻剩一小隊人逃出去,結果轉眼又在山東拉起這麽大的隊伍,可見拿下闖賊手下的人再多也沒用。必須幹掉闖王,才能平定流寇,走脫這幾個人,沒事的。”
    說到這裏,他又看著李岩逃走的方向,輕歎道:“這個人,好像是真的想要改變弊政,他留在闖軍之中,說不定闖軍對老百姓的傷害,還會小一些吧。就是不知道這樣的人,在一群野蠻的凶徒中間,能不能活得下來。”——
    濟南城東,蟠龍山。
    闖王的十萬大軍,正屯駐在蟠龍山上。
    沒有官兵敢來惹他!甚至,大量的官兵也望風而降。
    畢竟,官兵大多數也是一些窮哈哈的軍戶,他們也是要屯田的,不納糧這三個字,對他們也同樣擁有巨大的殺傷力。
    闖軍現在對闖王的忠誠度還挺高,人心都向著他。
    軍隊裏氣氛也很好。
    這讓闖王十分歡喜,但是,好日子在推進到濟南的時候,到頭了……
    眼前這濟南城,居然不為他的兒歌所動,死活也不肯“打開大門迎闖王”,軍師李岩已經多次潛入城中,探查情況了,但是探來探去,也沒探出個結果來。
    這讓闖王多多少少有點不滿。
    “軍師回來了。”一名部下跑了過來。
    闖王微笑:“快請軍師進來相見。”
    很快,李岩在兩個老八隊悍匪的陪同下,走到了闖王麵前,抱了抱拳:“大王,我這次進城,有點收獲了。”
    闖王大喜:“有辦法破濟南府城了?”
    李岩搖了搖頭:“破城方法,倒是暫且沒有,但是,我探查到了濟南為何不降的真相。”
    闖王眉頭皺起:“哦?”
    李岩:“那奇怪的火銃兵部隊的人,已經進入濟南城了,他們的主力部隊還沒到。隻怕了幾個人,像我一樣化妝入城。”
    這句話嚇了闖王一跳:“火銃兵們來了?”
    這對於闖王來說,可不是什麽好消息,隻能說糟糕透頂。
    李岩:“我有幾句話,想和大哥談談。”
    說到這裏,他又轉頭看向闖王身邊另外兩個軍師,一個名叫牛金星,也是秀才,是由李岩本人介紹進闖軍中的,另一個叫做宋獻策,是牛金星帶進來的。
    兩人都是學問的人,李岩覺得,這兩個人應該也是可以用來商量正經事的,便道:“牛兄和宋兄也一起吧。”
    闖王見他表情嚴肅,點了點頭:“好!都來聽聽李先生說什麽。”
    四人來到一個小帳篷中坐下。
    李岩這才開口道:“那支奇怪的火銃兵部隊裏的人,到濟南了。”
    闖王黑著臉點了點頭。
    但是,他馬上就反應過來,李岩說的是“火銃兵部隊裏的人”,而不是“火銃兵部隊”,這幾個字的差別,就表明那支部隊不在,隻是來了幾個人而已。
    闖王黑著臉道:“願聞其詳。”
    李岩道:“咱們編的兒歌‘闖王來了不納糧’,在濟南城中失去效果了,城裏來了一群比我還有學問的人,把‘不納糧’的口號,徹底擊碎了……”
    說完,他就講起故事來,把自己幾次摸進城裏,聽劉茂袍“針砭時弊”,置疑“不納糧”的可行性,分析不納糧可能導致老百姓生活過得更差這一係列的事,全都講了一遍。
    連最後交手過招的事也全都講了。
    說完,李岩的表情就變得沮喪起來:“聽了他的話,我才發現,不納糧是不可能做到的。我聽了之後,很受打擊,原來我的想法是如此天真。”
    “咦?這不是李先生的權宜之計策嗎?”闖王奇道:“我還以為,你編這個兒歌是為了哄騙老百姓,原來你真的想這樣做?”
    李岩驚愕:“咦?我沒說是權宜之計啊,我以前沒當過官,沒管過具體的事務,所以想法有點太天真,我以前是真的想讓所有老百姓都不納糧。”
    闖王:“!”
    牛金星、宋獻策兩人對視了一眼,眼中都閃過一抹古怪的神色。
    當初,李岩為闖王製定了“施仁義”的策略,但闖王理解的卻是“假施仁義”。
    多了一個字,但意思卻完全不同。
    四個人之間的氣氛,變得有點詭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