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寶瓶小調道悲涼

字數:5568   加入書籤

A+A-


    第一百零七章&nbp;寶瓶小調道悲涼,九月初九赴少林

    三大門派一陣急令,大家各司其職。人人有序而動,不一會兒丐幫少林和陽華他們便消失在了九極玄真教的人牆之中。

    一道人牆,萬人難逾。

    血戰繼續上演,不過弈劍山莊的衛士們卻沒有了方才的那般生猛。又過了大半晌,冷傲才向柳月龍問道“他們都撤走了嗎?”

    “回教主,走得差不多了,就是還有這兩位不是聖教的了。”說著,柳月龍看向了強烈要求留下來的馬元中和一聲不吭的慧遠。

    “好,下令前陣變後陣,後陣變前陣,準備奔襲!”

    “是!”

    聽得命令,隻見柳月龍帶著三大聖使和十來個精銳教徒擋在了前方。下一刻,數千人齊施輕功,眨眼間便與弈劍山莊的人馬分隔了數丈,再幾個瞬息之後九極玄真教的教徒們便到了十來丈的地方。

    教徒退去,冷傲也一聲大喝扯著馬元中和慧遠朝後而去。

    見教主安全,四大聖使也都各使奇技跟了上來。

    眼見敵人安然而走,場中弈劍山莊的衛士們不由得都楞在了當場。

    剛才還打得好好的,沒想到這說走就走,而且還一聲招呼都不打。一群人一個看著一個,眼裏滿是難以置信,心中皆是五味陳雜。

    笑聲傳來,卻被穀中的頌聲擋了回去。

    “武林盟主得天獨厚,永存千秋……”

    聲音遠遠飄來,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千傳萬……這一天,整個武林也都知道了。

    山穀之內歌聲飄搖,穀外站著的一大群人卻是愁眉苦臉。

    人群有老有少,有男有女,有和尚有老道,還有那穿著破破爛爛,邋邋遢遢的乞丐。

    “魔尊,此時是否還再殺回穀中去,那蕭……”

    一見說話之人不是四派眾人,冷傲便不由得來氣。

    “呸!哪裏來的鱉孫?”

    話音方落,他的一隻手便攥了起來。

    見此情況,馬元中連忙上前拉住了冷傲,道“大哥,此番該如何處理還待商量,且先住怒啊!”

    “哼,馬小弟,可願與我到城中小酌一杯?”

    “大哥吩咐,小弟甘願一醉方休!”

    話音方落,兩人卻是手挽手,肩挽肩的走了。沒錯,就這樣走了。

    “月龍,你跟著去吧。其他人我先帶到落花鎮。”

    “辛苦浩然叔叔了,對了,還請照顧好聖女!”

    “放心吧。”

    九極玄真教和丐幫走了,看著那整齊的隊伍,慧遠的心頭更是酸澀。在他的心裏卻還有正邪之分,隻是今天的事情讓他甚是難以接受。

    他直直的來到了陽華身前,然後深深的鞠了一躬。

    “陽華真人,當日師兄閉關,未破生死便出了關。師兄之念害苦了貴派,貧僧在此先行道歉。還請真人勿怪,九月九日有請真人到少室山一聚,貧僧有事相商,告辭了!”

    少林也走了,一路殘兵敗將,連自家的方丈也躺倒在了陋轎之中。

    “走吧,此番辜負了段少俠,羞也!”

    武當走了,四大門派走了之後,那些跟著起哄的小門小派們也都一一的退散而去。

    眾人散去,月華初上,被驚了一天的飛鳥們這才敢膽戰心驚的各回各家。

    隻見那些飛鳥從東南西北隨意而來,各式各樣,各有各色,或鳴或喚,有喜有悲。

    青鳥風中過,幽穀瀑無聲。

    空山有隱路,碎碎寶瓶音。

    風中零落葉,清鳴崖上徐。

    蓑衣獨釣偶,原是教中人。

    教人求活路,哪知私人心。

    鴻蒙壯遠誌,他人空手取。

    兩指一輕搓,猶似鐵夾金。

    雙袖清風過,又蝕三鬥軍。

    漁人相見樂,茶餘笑談心。

    一場大戰徐徐落幕,誰勝誰輸,一眼便能窺探。

    此戰之後,弈劍山莊一家獨大,少林武當這昔日的南泰北鬥一落千丈。相反的,江湖眾人對丐幫和玄真兩派卻甚為推崇。

    風聲起,月華初下,滿樓之人盡是勸酒劃拳的歡悅之聲。

    樓外蛐蛐蟈蟈,沉睡的蓮也正片片枯萎。

    窗牙上是一襲白衣,白衣靜靜,調皮的風兒陣陣漣漪,兩行青絲緩緩浮動。

    “咚咚咚咚。”

    牙門傳來幾聲輕響,打開門,乃是紫衣紫發的魔尊冷傲。

    “女兒,回去吧,他……”

    “爹爹,女兒請求再多待五日,五日之後自會回穀。”

    “女兒……”

    “爹爹。”

    “爹爹留下飛樂妹妹來陪你。”

    “謝謝爹爹。”

    五日,倘若君不來,即使五年也是無望。望月,月卻不知伊人之情。伊人之情所掛念誰,遙對月思,望君寄與君,千裏勿遲疑。

    “崇義,你可知道此時此刻我正在想念你嗎?你怎麽還沒有來?”

    九月初九這一天在我華夏古國流傳得甚是深遠——有詩為證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此詩寫的便是在重陽佳節的思親之情,詩人對家鄉的想念之情在文中字字句句都有顯現。每逢讀之,千裏流浪的孩子何曾不思?而此時,又有多少人正在深思?

    少林寺山山秀秀,寺內古築高聳,而今日那雄偉的建築下卻莫名的多了幾分悲涼。

    雖然重陽節是祭祖思親之節,但也不至於如此的悲傷啊。然而放眼一望,少林眾人卻是心情沉重,就連那平日裏不知生氣的小沙彌也躲在牆角裏委屈的坐著,時不時還伸袖搽去忍不住流出來的淚水。

    “小師父,你怎麽了?”

    聽見話語,小和尚連忙抬起了頭。

    他記得他,他給他糖然後又要回去了。

    “你……你是……你來找掌門方丈嗎?你永遠也見不到他了……”

    話音未落,小和尚卻是哭得更傷心了幾分。

    “這……”

    來人正是陽華,雖然揚威立盟大會吃了一虧,但當日慧遠相邀,所以不得不來此一遭。

    “慧明方丈怎麽了?”

    “他……他……他圓寂了。”

    哭聲響在耳旁,陽華一時也是手足無措,半晌過後,他才長歎了一氣,也算是對老友的緬懷吧。

    “不知真人駕到,貧僧有失遠迎,還望恕罪。”

    來者乃是一文靜的大和尚,隻見他雙手合十,緩緩而來,行走之間正氣凜然。

    “大師多慮,快帶我去看看慧明大師吧!”

    “阿彌陀佛,這邊請!”

    陽華回了一禮,兩人所去的方向乃是大雄寶殿之處。想起那日他和段崇義獨闖少林,陽華的心裏又不由得有些失落。

    很快,兩人便來到了大雄寶殿之前的廣場。還未過拱門,那細細念叨的誦經聲便清楚了幾分。待踏過拱門,便見廣場之中遍地圍坐著正在喃喃念誦的少林弟子。眾人圍著的中間放著一堆幹柴,在那幹柴之巔此時正盤坐著一位眉須蒼白的老和尚。老和尚正是少林方丈慧明,前些時日還回憶他寶瓶穀不落紫發魔尊下風,今日卻隻見他雙手合十,目閉不言。

    眾少林門人念誦的乃是轉生之咒,那絮絮叨叨的佛號和大小木魚的悶響交織在一起,聞之令人身沉心重。

    眾人悲戚,慧遠卻還是像往常一樣的平靜。他的雙眼看著一切,眼中雖滿是憐惜,但那感覺卻像是憐憫。

    他曾無數次勸過自己的師兄,隻可惜自己的師兄還是一意孤行。

    “師兄從年初開始閉關,未破生死便出了關。他出了關之後告訴我,他要用秘法借命,借三年之命,我勸告他逆天改命,必遭大難;那日真人上山,我便知師兄又要犯錯了,我勸他勿嗔勿怒,他卻大發雷霆;師兄一生以發揚光大少林為己任,然而卻犯下了不可挽回之錯誤,死後,可能他自己都不會原諒自己吧。”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