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39章 剛拿走利潤,又來災害了?
字數:5664 加入書籤
聽了江臨的話後,朱標有一些被說服了。
隻見他的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隨後說道:“江臨啊,你這話說得也有道理。
但朝廷現在急需用錢,你也不能拖得太久啊。
這樣吧,你先給朝廷一部分利潤,剩下的等工廠賺了錢再給。你看怎麽樣?”
江臨聞言露出笑容道:“對了,太子殿下不說,我都忘了。
我得先把我的利潤拿走,不然我可就白幹了。”
說著,江臨便拿起電子計算器,開始算起賬來。
“太子殿下,您看,這是我這段時間的利潤。按照當初說好的,朝廷7成,我3成。我現在就把我的那部分利潤拿走.....”
“好了,從白糖運行到現在,一共入賬了二百六十三萬兩銀子,支出了成本一百零三萬兩,我3成....朝廷7成.....”
“白糖的利潤算清楚了,一共差朝廷七十三萬兩銀子!”
江臨一番算賬,手指在電子計算器的按鍵上跳躍如飛,最終屏幕上顯示出清晰的數字。他抬頭望向朱標,嘴角勾起一抹淡然的笑:“太子殿下,您看,這是我這段時間的利潤。按照當初說好的,朝廷七成,我三成。我算了一下,到目前為止,朝廷應得的白糖利潤是七十三萬兩。”
朱標眉頭微皺,眼中閃過一絲無奈。他本以為能多從江臨這裏提走些銀子,緩解朝廷的財政壓力,沒想到江臨賬目算得如此清楚,一絲一毫都不肯多讓。
“江臨啊,你這賬算得倒是精細。”
朱標苦笑一聲,“可朝廷現在正是用錢之際,你能不能……”
江臨打斷道,“這七十三萬兩,已經是臣能擠出的最大數額了。太子殿下要是不要,那就算了。”
朱標看著江臨那堅決的樣子,心中雖有不甘,但也知道再強求下去也無濟於事。
江臨死摳著不給啊!
他歎了口氣,無奈地說道:“好吧,江臨,那你就把這七十三萬兩給本宮提來吧。”
江臨心中暗自歎了口氣。
這不是他摳搜,而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工廠的運轉需要大量的資金,工人的工資、原材料的采購、設備的維護等等,哪一樣都需要錢。
雖然他的工廠現在來錢快,但也需要現金流來支撐。
總不能幹什麽都打白條吧?
幹啥都刷他江臨的臉?
他江臨的臉也不是花唄啊!
要是錢都讓太子提走....
那工廠也就沒辦法幹了。
想到這裏,江臨不禁有些頭疼。
他知道,自己雖然立了大功,但自己這工廠來錢快,也因此成為了朝廷和陛下眼中的“肥羊”。
以後恐怕會有源源不斷的麻煩找上門來。
“許多,去,給太子殿下取銀票。”
江臨吩咐許多給太子殿下取銀票。
“是,卑職這就去。太子殿下稍等。”
許多應了一聲,轉身欲走。
可還沒走幾步,就突然聽到一陣沉重的腳步聲傳來。
許多的腳步就突然變得哆哆嗦嗦的,仿佛踩在了棉花上一般。
江臨眉頭一皺,疑惑地問道:“許多,你怎麽了?怎麽走得這麽慢?”
許多大聲喊道:“參見陛下!”
江臨轉頭望去。
隻見朱元璋帶著徐達和湯和,正大步流星地朝他們走來。
江臨心中一緊,暗道不好。
這朱元璋肯定是來要錢的!
而且看他的臉色....
看他這架勢.....
恐怕比太子殿下還要難纏!
他連忙站起身來,恭敬地行禮道:“臣江臨,參見陛下!”
朱元璋擺了擺手,說道:“江臨,起來吧。朕這次來,是有事找你。”
江臨連忙捂著肚子說道:“陛下,臣突然感覺肚子有些不舒服。臣想去茅房一趟。”
說完,江臨便轉身欲走。
然而,卻被徐達一把按住了肩膀。
“江臨啊,你小子怎麽看見陛下就想跑?”
徐達笑道,“陛下有話要跟你說呢。”
江臨一臉無奈地看著徐達,說道:“臣真的是身體不適啊。”
朱元璋看著江臨那為難的樣子,心中也有些不忍。
畢竟江臨剛剛平定元朝,讓他大明一統了天下。
但朱元璋也清楚,朝廷現在確實需要銀子。
沒錢....寸步難行啊!
他歎了口氣,說道:“江臨啊,既然你身體不適,那就先去茅房吧。朕在這裏等你。你不回來,朕不走。”
江臨聞言,心中暗自叫苦。
他沒想到朱元璋會如此執著,竟然要在這裏等他回來。
他無奈地說道:“陛下,臣隻是小恙,不礙事的。陛下有什麽事情,盡管吩咐吧。”
朱元璋點了點頭,說道:“江臨啊,咱是來要錢的。”
江臨苦笑一聲,說道:“巧了,陛下,您跟太子殿下一個事兒啊。臣已經跟太子殿下算過賬了,把欠朝廷的白銀利潤給朝廷,一共是七十三萬兩。”
朱元璋微微一愣,隨即眉頭微皺:“七十三萬兩?江臨啊,朕聽說你這段時間賺了不少銀子,怎麽才這麽點?”
江臨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陛下,臣的工廠雖然賺了些銀子,但投入也大啊。設備、原材料、工人工資,哪一樣不需要錢?臣這也是精打細算,才擠出這七十三萬兩來。”
朱元璋沉吟片刻,說道:“不夠,江臨,朕要三百萬兩。”
江臨一聽,臉色頓時變得鐵青,他瞪大了眼睛看著朱元璋,說道:“陛下,您這……您這比搶劫的還狠啊!臣這賬上滿共就二百多萬兩銀子,人家太子殿下才要一百五十萬,您要三百萬?這……這怎麽行?”
朱元璋歎了口氣,說道:“江臨啊,咱知道你的工廠賺了不少銀子。咱也是沒辦法,邊疆的駐軍需要糧餉,災荒救濟也需要銀子,朝中大臣們的俸祿也有些發不出來了。咱想找你借點銀子,用於邊疆的駐軍和災荒救濟,等朝廷緩過來了,自然會還給你的。”
江臨一臉為難地看著朱元璋,說道:“陛下,臣知道朝廷現在困難,但臣的工廠也剛起步不久,實在是拿不出這麽多銀子啊。臣這二百多萬兩銀子,還要維持工廠的運轉,還要給工人發工資,還要采購原材料,哪一樣都需要錢。陛下,您不能這麽逼臣啊。再者,我怎麽出征一趟元朝,陛下您就窮了?”
朱元璋神色凝重,繼續說道:“江臨啊,藍玉那邊征西蕃已經到了決戰的時刻,軍費開支巨大,糧草、武器、馬匹,哪一樣不是花錢如流水?
而且大明朝最近也是多災多難,湖廣地區發生了嚴重的水災,百姓流離失所,亟待賑濟。
浙江一部分地區又突發了瘟疫,染病者眾多,醫者忙於救治,也是焦頭爛額啊,咱都準備把戴思恭派去了。
再加上你征元朝時調動的十萬大軍,人吃馬嚼,一天的花費都是天文數字。
雖然這些戰事和舉措也帶來了很大的利益,如領土的擴張、國威的振奮,但是目前來講,朝廷的虧損還是很大的,財政壓力空前啊。”
江臨的臉色已經變得有些麻木,他心中暗自感歎:“怎麽天災人禍就不斷呢?剛剛平定元朝,又迎來這麽多災禍,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啊。”
他抬頭看向朱元璋,隻見朱元璋的眉頭緊鎖,眼中滿是憂慮,顯然也是被這接踵而至的困難壓得喘不過氣來。
江臨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同情之情。
他知道,作為一國之君,朱元璋肩上的擔子有多重。
朱元璋歎了口氣,說道:“江臨啊,你是來自未來的穿越者,你知道這個事情麽?咱有時候真的很羨慕你,你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麽,可以提前做好準備。而咱呢,隻能摸著石頭過河,走一步看一步。”
江臨聞言,心中一陣苦笑。
他確實知道一些未來的事情,但那些都是大致的曆史走向,具體的細節和過程他並不清楚。
未來的曆史對於很多事情都是一筆帶過的。
而且,即使他知道了未來會發生什麽,又能怎麽樣呢?
很多天災人禍,在沒有相應科技條件下,是無法避免的。
隻能坦然接受。
江臨皺著眉頭,思索片刻後說道:“陛下,您提及的水災、瘟疫之事,臣倒是有些聽聞。隻是這浙江瘟疫,按史書記載應在洪武二十年大規模泛濫,如今才洪武十二年,莫非是已初見端倪?不過想來也是,曆史記載這些年天災頻發,水災、旱災、蝗災、地震等幾乎每年都有發生,很多或許都未記錄在案罷了。”
朱元璋微微點頭,神色凝重道:“江臨啊,咱也知這天災難以預料。可咱也是苦出身,看著百姓流離失所,咱這心裏啊,就像壓了塊大石頭。咱身為大明皇帝,看著百姓受苦,卻一時難以周全,實在是愧疚啊。”
江臨趕忙安慰道:“陛下,您莫要自責。天災乃人力難以抗拒之事,您已盡心盡力為百姓操勞。如今當務之急,是盡快賑濟災民,防治瘟疫,盡量減少損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