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別罵了太上皇,陛下都哭了【求追讀】

字數:4442   加入書籤

A+A-


    “一頭撞死在這柱子上,以死謝天下.....”
    這句話,猶如驚天巨雷一般,在整個大殿炸響。
    甚至,響聲蓋過了之前那罐火雷。
    此時此刻,幾乎所有的大臣,封王都站了起來。
    特別是剛才憤憤站出來質問李淵的程咬金,臉都嚇白了。
    要知道,就算曾經在戰場上,麵對千軍萬馬的廝殺,他眉頭都沒皺過。
    如今,隻是李淵一句話,甚至都沒有提到他,就讓他嚇成這樣。
    由此可見,被李淵提到的李世民,現在的心情究竟有多惶恐。
    可以說,這句話,直接炸穿了太極殿。
    讓任何聽到這句話的人,汗毛都倒立了起來。
    “父親!!”
    李世民與長孫皇後,急忙上前,想要勸阻李淵。
    如果李淵死在大殿上,在場的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要被史官口誅筆伐,枉為人子,人臣,人媳的人物。
    至於人孫?
    呃....
    李承乾表示,我就純看戲,你們繼續,你們繼續。
    正所謂,爺爺演的好,孫兒太子跑不了。
    誰叫你們一個個都欺負老人家?
    真當老人家沒脾氣嗎?
    卻聽李世民苦口婆心地道:“父親,有什麽話,咱們好好說,何必如此啊?”
    “是啊父親,您可千萬別傷著身體啊!”長孫皇後也淚眼婆娑的附和道。
    群臣見狀,全部蜂擁至李淵身邊,跪拜而下,疾聲山呼。
    “太上皇!!吾等知錯!!”
    皇帝不認錯,隻能臣子先認錯了。
    畢竟皇帝沒做好,臣子也有一定的責任。
    但李淵對臣子的認錯,並不滿意,冷冷看了眼李世民之後,也沒有繼續逼他認錯。
    而是拂袖回到了皇帝寶座上。
    對於李世民這樣的人,李淵很明白,用強的,很難讓他屈服。
    因為李淵之前曾揣測過李世民的心思,覺得玄武門之變的時候,自己若不配合李世民,交出權力,會讓李世民狠下心,走上殺父奪位這一步。
    雖然最後的結果,是自己妥協了。
    但對於李世民來說,一旦心存過殺父奪位這種想法,就很有可能在記憶中,留下永遠無法抹除的陰影。
    也許正因為如此,時隔多年後,李世民能大膽地把弑兄,殺弟,屠侄的真相昭告天下,但唯獨不敢公開囚父的真相。
    因為對李世民而言,那場逼宮行動,在道德上難以自我說服。
    所以,李淵有很大的把握,拿捏住李世民,才敢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當著李世民的麵,以死相逼。
    當然,李淵剛才的做法,還有兩個意思。
    一個是,向李世民表明自己的態度,當初我配合你,是看在父子間的情份上,不是真的懼怕你,被你威脅交出的權力。
    二個是,讓滿朝文武心裏明白,我李淵不是被逼退位的,是我自己不想玩了。別以為我不發聲,就覺得我好欺負。
    “既然要好好說,那咱們就把話說清楚,說明白,省得日後,徒增煩勞,兩看相厭!”
    李淵表情淡淡地道:“有一句話,我想對你二郎說,也想對你的那些臣子說,玄武門這件事,已經過去半年多了。或許,你們已經開始當這件事沒有發生過了。”
    “但是。”
    說著,頓了頓,又沉沉地道:“唯獨朕不能!”
    他的自稱都變了。
    聞言。
    李世民身後的臣子,一個個額頭上瞬間冒出冷汗。
    李淵這句話,有著很明顯的警告之意。
    如果城外那七位封王,二十萬大軍,真是李淵弄來的,那今天,或許就是另一場玄武門之變。
    猶記得第一場玄武門之變,李世民殺了李建成,李元吉,以及他們的子女。
    那麽,今日若發生玄武門之變,李淵會跟李世民一樣,大開殺戒嗎?
    就算他不殺李世民,那他們這些跟隨李世民發動第一場玄武門之變的臣子,難道不該殺嗎?
    畢竟他們手上可沾著李淵兒子的血啊!
    “魏征!”
    就在眾臣被李淵的話,嚇得噤若寒蟬的時候,李淵的話又再次響了起來。
    “臣在!”
    一直神情自若的魏征,聽到李淵的呼喚,立刻端正身形,朝他行禮:“太上皇陛下有何吩咐?”
    “朕聽聞,你善諫,且博學多才,朕問你,什麽是家,什麽是國?”
    “這....”
    魏征聞言,愣了一下,旋即高聲答道:“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意思是,父母在世的時候,子女不應遠行,如果必須要遠行,則需告知父母明確的去處和目的。”
    “所以,臣理解的家,是有父母在的地方,稱之為家。”
    “嗯。”
    李淵點了點頭,既沒有認可,也沒有反駁,又沉沉地問:“那什麽是國?”
    “周禮有雲:大曰邦,小曰國,邦之所居亦曰國。但是,臣以為,不夠全麵,自秦漢以來,國,應該更廣泛一些!”
    “如何廣泛?”
    魏征想了想,道:“詩經有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在臣看來,國,應該是統一之國。”
    “嗬嗬....”
    李淵笑了笑,然後環顧眾臣道:“你們都聽清楚了嗎?什麽是家,什麽是國!”
    “朕當年,為了讓二郎和他的兄弟,不要為了皇位而流血,更說過破國成家的話,讓二郎去洛陽,去建立天子旌旗。朕當時就想,難道,國和家,就一定不能兩全嗎?”
    “父親....”
    李世民聽到李淵這話,眼淚‘唰’的就流了出來。
    但李淵的話,還沒有說完。
    卻聽他又接著道:“可是,最後的結果,你們都知道了,二郎比朕有主意,他替朕解決了這個難題。所以,朕現在國也沒了,家也沒了。”
    “父親,我錯了!我知錯了啊!”
    李世民淚如雨下,一種深深的自責,愧疚,驟然湧上心頭。
    李淵這句話,殺傷力太大了。
    簡直是將李世民按在道德的最低點,反複摩擦。
    可是,李淵的話依舊沒有說完。
    卻聽他又聲音哀歎地道:“難道帝王的家,真的就一定要這樣嗎?難道這就是坐天下的代價嗎?”
    “太上皇!!”
    群臣拜服,泣不成聲。
    求您別說了!
    陛下他都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