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爽!下次再來!【求訂閱啊】

字數:6572   加入書籤

A+A-


    “陛下,您看這……”
    目送爺孫倆大搖大擺的離開太極殿,房玄齡小心翼翼地走到了李世民身邊。
    李世民皺了皺眉,隨後歎息一聲:“隨他們去吧!”
    從內心情感上來講,他是真的想改善與李淵的關係,但李淵明顯不領他的情。
    既然如此,他隻能果斷放手。
    畢竟李淵都已經做到這種地步了,再不放手,父子倆以後誰都不會好過。
    而且,太上皇與皇帝鬥起來,對國家,對百姓也不利。
    “那朝中的大臣……”
    “該留的都留,不該留的,就遵從太上皇的旨意!”
    李世民當機立斷道。
    本來之前清退李淵那些老臣,他還要考慮李淵的麵子,現在李淵都已經自己清退那些老臣了,他肯定不會錯過這樣的機會。
    但房玄齡聽到他的話,卻不以為然:“陛下若這樣做,恐怕會朝中不穩,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不由扭頭看向房玄齡。
    剛才李淵也說過‘得人心者,得天下’這句話。
    雖然他承認這句話有道理,但這些跟他不同心的武德老臣,自己又何必需要他們?
    卻聽房玄齡接著道:“太上皇留在朝中的那些老臣,並沒有犯錯,如果就這麽一言裁決,難免會讓人不服!”
    “那依你之見,該如何處理他們?”李世民皺眉追問道。
    房玄齡想了想,道:“再過半個月,就是政績考核了,不如讓吏部去處理此事吧!”
    “哦,懂了,名正言順!”
    “嗬嗬,陛下聖明!”
    “好,那此事就交給無忌去辦!”
    說完這話,李世民便抬手示意了一下無舌,後者瞬間會意,當即高聲道:“退朝——!”
    嘩!
    殿內一片嘩然!
    特別是那些武德老臣,一個個看著李世民,欲言又止,遲遲不肯離開大殿。
    就在這時,裴寂的聲音突然響起:“陛下,臣.”
    “裴司空不必多言,太上皇剛才隻是戲言,朕視你們為肱骨,怎麽可能讓你們告老還鄉,回家種地?”
    還沒等裴寂說出自己想說的話,李世民就笑著打斷了他:“都回去安心的做事吧!”
    “這”
    眾武德老臣聽到這話,麵麵相覷,很快便鬆了口氣。
    他們真怕李世民遵從李淵的旨意,把他們都清退了。
    那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晴天霹靂。
    不過,現在想起來,他們又覺得,自己的擔心多餘了。
    若李世民遵從李淵的旨意,整個朝廷的大臣都將失去一半,那國家還怎麽治理?
    除非李世民想國不成國,天下大亂,否則絕不會清退他們。
    想到這裏,眾武德老臣,紛紛展顏一笑,暗罵李淵果然是老邁昏聵了,居然讓他們回家種地。
    要知道,在他們心中,沒有他們這些武德老臣,李唐根本得不了天下。
    而李淵的做法,無異於忘恩負義!
    盡管他們心中對李淵腹誹不已,嘴上還是笑著地朝李世民恭維:“陛下聖明!”
    “嗬嗬,都下去吧!”
    李世民笑著擺了擺手。
    緊接著,便目送這些武德老臣,陸續離開了太極殿。
    ……
    另一邊。
    爺孫倆靜默無聲的走了一段路,直到走出太極殿很遠,他們的腳步才逐漸慢了下來。
    那種感覺,就像做完壞事,準備偷偷慶祝的感覺,既刺激又害怕。
    “爺爺,爽嗎?”
    “爽!下次再來!”
    爺孫倆互相對視,一副奸計得逞的笑容在嘴角浮現,隨後不由發出顫巍巍的笑聲。
    “桀桀桀桀桀”
    驚得周圍的宮侍們火速跑開。
    而跟在他們身後的杜才幹,則是神色複雜的看著爺孫倆的背影,一種難以言喻的情緒,在心底深處蔓延。
    雖然他早就知道爺孫倆的關係很好,但怎麽也沒想到,如此驚心動魄的一場行動,竟然是爺孫倆密謀的。
    而在這場行動結束之前,包括他在內的所有人,都被蒙在鼓裏。
    也就是說,滿朝文武,乃至李二陛下,都被爺孫倆耍得團團轉。
    這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太令人震撼了!
    即使自己經曆了剛才的一切,也明白了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依舊覺得震撼無比。
    可是,他又有些疑惑,太上皇有如此能力和智慧,為什麽會被李二陛下發動玄武門之變成功?
    難道真的是經曆玄武門之變後,整個人都開竅了?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太上皇為何隻立太子,不奪位呢?
    想不通!實在是想不通!
    杜才幹搖搖頭,想不通的事情,他從來不會去多想,因為有李淵在,他隻需要動手就行了。
    這時,卻聽李淵收斂笑聲道:“那個造反計劃指南書,我是故意讓二郎知道的,你明白嗎?”
    “明白,我已經提前讓人解決了!”
    李承乾笑著點了點頭:“爺爺應該知道,我出宮了一趟吧?”
    “那個岑文本,你很看好他?”
    “對,他是我東宮詹事的首要人選!”
    “這麽說,你已經在籌備自己的東宮班底了?”李淵有些詫異地追問道。
    雖然他已經不止一次見識李承乾的厲害了,但每一次見識,都會刷新他對李承乾的認識。
    他真不知道,這個以前並不怎麽關注的孫兒,是跟誰學的本事,就連他這個大唐開國皇帝,都隱隱感覺不如。
    要知道,他之前在朝堂上說的那些震撼人心的話,基本都是李承乾幫他寫的台詞。
    為了牢記,並理解這些台詞,他可花了不少時間。
    而這些台詞,竟然出自一個年僅八歲的孩子。
    若不是親身經曆,他說出去,別人恐怕都會笑話他,沒孫兒疼了,逮著一個都是寶。
    然而,隻有經曆過的他才知道,這個孫兒的本事,究竟有多大。
    卻聽李承乾紮心似的道:“爺爺覺得,我父皇為什麽能發動玄武門之變成功?”
    李淵心裏又好氣又好笑地道:“爺爺才剛爽完,你就在爺爺傷口上撒鹽是吧?信不信,爺爺也讓你爽一爽?”
    “大可不必!”
    李承乾抬手拒絕了李淵的好意,然後一本正經地道:“其實,我覺得,我父皇之所以能成功,是因為他手底下有一群能謀善戰的人!”
    “這是什麽話?”
    李淵皺眉反問:“你大伯,四叔他們的人也不少,就那魏征,薛萬徹,李思行等人,難道不比你父皇的人強?”
    李承乾點頭,李建成,李元吉麾下,確實也有不少能人,否則李世民也不會惜才。
    但總的比起來,還是李世民麾下的能人多一點。
    正所謂,量變引起質變。
    人多,就是有優勢。
    而看到李承乾點頭,李淵又接著問:“你要組建自己的東宮班底,你有那麽多人嗎?”
    “要想湊齊一套足以媲美我父皇的班底,肯定是不現實的,但主要的核心班底,還是能夠湊齊的!”
    “嗬!”
    李淵嗬了一聲,然後意味深長地看著李承乾,道:“爺爺我以前,怎麽沒覺得你小子這麽聰明?就好像,你比爺爺我還了解二郎!”
    “知父莫若子嘛!很正常!”
    李承乾聳了聳肩,然後看了眼四周,繼續道:“宮裏不是說話的地方,咱們先回去準備,天亮就出發!”
    “這麽急?”
    “時不待我啊爺爺!”
    “呃”
    李淵嘴角一抽,心說你小子肯定還幹了別的虧心事,不然絕不會這麽著急跑路!
    但想到能氣李二郎,他又覺得挺爽,於是稍微遲疑,便轉頭朝杜才幹道:“才幹,你帶人回去收拾東西,能搬走的都搬走,不能搬走的,都給我砸了!”
    “啊?這”
    杜才幹有些懵逼,心說你們爺孫倆挺絕的啊!
    一個狠心搞兒子,一個狠心搞父親。
    咦,好像還挺閉環的。
    不過,杜才幹也沒有過多猶豫,二話不說的就轉身離開了。
    李承乾看著杜才幹離開的背影,忽地一笑:“老杜這次很有分寸,否則我父皇那幫人報複起來,真不好搞!”
    雖然這場大戲是他設計的,但他從未想過,要跟李二陛下那邊鬧出人命。
    畢竟,出了人命,很多事就身不由己了。
    “是啊,才幹是忠義之士,我自不忍舍去他!”
    李淵點頭附和了一句,忽又想起什麽似的,道:“二郎說要給你安排宮侍,衛隊,你打算怎麽應付?”
    “還能怎麽應付?都帶著唄!”
    “不過。”
    說著,李承乾又話鋒一轉:“隻要我的核心班底湊齊,這些人,遲早會被邊緣化!”
    “到時候就是,我想讓他看到什麽,他就看到什麽,我不想,誰也別想知道我的底細”
    聞言,李淵指了指李承乾,說道:“別的不說,就說隱藏實力這點,你跟你父親還挺像的!”
    “才不像呢,他就是鋒芒太露,才會遭大伯、四叔他們嫉恨。若有心奪嫡,何必走玄武門這條路?”
    “意思是,你有辦法避免玄武門的悲劇?”
    “我還用得著走玄武門這條路嗎?”
    李承乾眉毛一挑,旋即似笑非笑地看著李淵:“除非,你想讓我取代我父皇!”
    “也不是不可以!”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