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承乾,將二郎送到太上皇位置去吧!【求月票啊】
字數:6500 加入書籤
目送李世民他們離開,李淵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顯得深邃而銳利。
隔了半晌,才聽他意味深長的說道:
“承乾,從咱們爺孫謀劃那件事開始,一切都變了,你明白嗎?”
“唉!”
李承乾歎了口氣,他怎麽可能不明白。
自從他重開玄武門之後,他的人生就不是那瘸子的人生了。
李世民也不可能像對瘸子那樣對他了。
但是,他不重開玄武門,他就得死啊!
“要不咱們將二郎送到太上皇的位置去吧?”李淵冷不防的來了一句。
“什麽!?”
李承乾被李淵這話驚呆了,他不由得追問道:“爺爺,你來真的啊?”
李淵搖了搖頭,然後神色複雜地看著李承乾,道:“重開玄武門之後,你們父子就已經站在對立麵了,你難道還不明白嗎?”
“權力是毒藥,一旦沾染,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權力也是離間親情,斬斷血緣的魔劍,要麽擁有它,要麽被它傷害。”
說完,不由得歎了口氣,又道:“你想跟我一樣,當個受害者嗎?”
“我”
李承乾渾身一顫,頓時愣在了原地。
另一邊。
李世民帶著無比鬱悶的心情,回到了太極宮兩儀殿。
雖然在出宮之前,長孫無忌幾人就猜到了那件事與李承乾有關,但誰也沒有明說。
因為說了,那件事的影響會達到無法收拾的地步。
而如今,李世民不願再提及,他們更不敢多問。
但有一件事情,兵部尚書杜如晦卻非常的關心。
隻聽他率先開口道:“陛下,火雷的事,有眉目了嗎?”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又掃了長孫無忌幾人一眼,沉沉地點頭道:“有!朕拿江陵的治權跟太子換的!”
“什麽!?”
眾人聽得大吃一驚。
但李世民卻表現得很是平靜:“太子是大唐的太子,朕是大唐的皇帝,朕給他的,才是他的。”
“可是陛下.”
“好了,這件事就這麽定了!”
戴胄想要勸諫李世民,但被李世民不容置疑地打斷了:“朕之後會將火藥的配方交給兵部,此事就這麽了結了。”
“火藥?”
杜如晦微微一愣,不由追問道:“莫非火藥與火雷有關?”
“是的,火雷就是火藥製作的!”
“原來如此。”
杜如晦恍然點頭,而後滿臉欣喜地朝李世民保證:“陛下放心,兵部一定會將此事辦好!”
“嗯,若沒事的話,你們都回去吧!”
“陛下!”
正當李世民準備下達逐客令的時候,戴胄還是忍不住朝他諫言:“陛下,太子拿了江陵的治權,那東宮官吏的選任權,是否應該節製?否則容易生亂啊!”
李世民聞言心頭一沉,道:“你有什麽意見?”
“回陛下,臣覺得,自古東宮屬官,都是由皇帝任命的,太子選任東宮屬官,權柄過大。所以,臣建議,太子可以選任五品以下的官吏,五品以上,還得由陛下選任!”
“你說的,朕不是沒有考慮過,但太子不在東宮,而在江陵,朕選的人,難道要派去江陵嗎?”
“這”
戴胄遲疑了一下,又接著道;“要不先掛職,等太子回東宮之後,再到東宮赴任?”
聽到這話,長孫無忌終於忍不住了,挺身站了出來:“陛下,我覺得此事不妥!”
“有何不妥?”李世民眼睛一眯。
長孫無忌心裏一咯噔,但還是據理力爭地道:
“陛下當著滿朝文武的麵,答應了承乾,要麽選在東宮,沒有封地,沒有屬官選任權,要麽選在江陵,這不是明擺著默認了承乾有屬官選任權嗎?”
“若承乾知道陛下把屬官選任權收回了,肯定會跟陛下鬧的!”
“嗬!”
李世民冷笑一聲,道:“朕是大唐的皇帝,朕還怕他鬧嗎?本來朕還有些猶豫,現在倒被你提醒了,那逆子處心積慮的算計朕,朕憑什麽給他優待?”
“要了江陵的治權,還要東宮屬官的選任權,那以後是不是也要朕的皇位?簡直豈有此理!”
說著,扭頭看向房玄齡:“玄齡,你去擬一個東宮屬官的名單,就算是五品以下的屬官,朕也不給他!看他怎麽辦!”
“陛下.”
房玄齡張了張嘴,欲言又止。
長孫無忌直接被李世民搞無語了。
原本他還想幫李承乾據理力爭的,沒想到,李二陛下這麽不要臉,居然出爾反爾。
可惜這裏沒有一個叫魏征的人,否則,魏征肯定會幫李承乾諫言的。
“好了,你們都退下吧,朕乏了!”
眼見長孫無忌被自己懟得啞口無言,李世民再次下達了逐客令。
然而,他的話音剛剛落下,門外又傳來了一道稟報聲。
“啟稟陛下,涼州八百裏加急!”
李世民心頭一震,瞬間來了精神:“何事!?”
“回稟陛下,李靖將軍已經平定了長樂王反叛,長樂王畏罪自殺,據長樂王麾下供述,此次反叛乃長孫安業攛掇長樂王所致!”
“另外,因為大雪封路的原因,李靖將軍打算暫緩班師回朝,順便監視東突厥那邊的情況!”
“這”
聽到李靖平定了叛亂,李世民還沒有什麽情緒變化,但聽到‘大雪封路’這四個字,他的瞳孔明顯變大了。
因為在曲江亭的時候,李承乾就提醒過他,大唐未來一段時間會發生大災害。
而這大災害,不僅影響大唐,還影響東突厥,甚至連苑君璋,都會歸降大唐。
那麽,這個苑君璋,到底是什麽人呢?
在隋末唐初的時候,苑君璋絕對算得上典型的牆頭草。
他本是劉武周的麾下,當初劉武周攻打李唐的時候,苑君璋就曾經勸過他,讓他不要打李唐。
結果劉武周根本不聽他的,一言不合就開幹,然後把自己幹沒了。
而劉武周死後,苑君璋便順理成章的接管了他的地盤。
這時候,東突厥為了拉攏苑君璋,封他為大行台,並派兵與他協防,名義上是結盟,實際上是在監視他。
當時的李淵,曾多次派人勸降苑君璋。
可苑君璋一心想在李唐和東突厥之間玩平衡術,始終沒有答應。
但其部下卻一心歸唐,甚至為了歸唐,發動兵變,逼他就範。
結果,苑君璋就是不從,寧願逃到東突厥,也不願意降唐。
後來東突厥看重了苑君璋那地盤的重要性,主動出兵,幫苑君璋奪回了地盤。
直到大唐統一全國,他都是夾在大唐與東突厥間左右搖擺,兩頭站利的地方軍閥。
而如今,李世民已經提前得到消息,苑君璋會再次歸唐,這說明什麽,說明東突厥那邊肯定出問題了。
否則苑君璋不會背叛東突厥,走上歸唐這條路。
畢竟他做的那些事,也沒臉歸唐。
但對李世民來說,這絕對是個天大的好消息。
因為他登位這半年多,政績確實有些糟糕。
這也是他被李淵‘罵不還口’的原因。
倘若父親都沒有受降的勢力主動歸降自己,對天下人來說,自己這個皇帝豈不是比父親做得更好?
那自己奪位,天下人還會在意嗎?
想到這裏,李世民心裏一喜,麵上卻平靜如常地看向房玄齡幾人,道:
“如今不過六七月份,涼州那邊就出現了大雪封路的情況,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啊!你們有何看法?”
“這”
房玄齡幾人對視一眼,卻聽長孫無忌若有所思地道:“六七月份下大雪,確實罕見,如果持續時間長,恐怕會造成雪災!”
“是啊!如果造成雪災的話,朝廷要提前做好準備,否則災民一旦湧入關中,對關中來說,可是個不小的挑戰!”房玄齡點頭附和道。
杜如晦蹙眉道:“這隻是咱們的揣測,如果最後沒有造成雪災,不是白準備了嗎?”
“不!朕倒覺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李世民搖頭說了一句,然後意味深長地掃視幾人,又接著說道:“更何況,你們忘了一件事嗎?涼州乃我大唐與東突厥的邊境,涼州大雪封路,東突厥那邊,恐怕也不會好過”
“這”
眾人聞言,不禁麵麵相覷。
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仿佛已經擺在了他們麵前。
盡管李世民在登位之初,就確立了偃武修文的政治路線,準備專心致力於內政建設。
但在如此誘人的機會麵前,不光李世民心動,就連兵部尚書杜如晦也無比的心動。
“陛下!臣覺得此事,應當盡快處理,當派人前往涼州,與李靖將軍溝通!”
杜如晦連忙朝李世民諫言道:“如果東突厥那邊確有情況,當盡早出兵,覆滅東突厥!”
“克明說得有理,朕也有此意!”
李世民笑著點了點頭,又道:“此事就交給你和戴胄了,千萬別打草驚蛇,朕會以救災的名義,向邊境陸續增兵,讓李靖做好準備,隨時出征東突厥!”
“遵命!”
杜如晦和戴胄聞言,直接轉身離開了。
而目送他們離開的李世民,則感慨似的道:“渭水之盟,乃朕一生之恥,不雪洗渭水之盟的恥辱,朕寢食難安啊!”
說完這話,忽又想起什麽似的,轉頭看向長孫無忌二人:“朕打算改封衛王李泰為越王,並受封越州都督,你們覺得如何?”
“!!”
長孫無忌二人聞言,心頭一震。
這是什麽端水大師?!
【求月票,求月票,滿一千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