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改革春風吹滿地!【求月票啊】

字數:8423   加入書籤

A+A-


    “太子殿下放心,我們能吃苦,你不用跟著我們吃苦!”
    “是啊太子殿下,我們肯定能把這紅薯種出來的!”
    “太子殿下親自事農,吾等豈敢怠慢”
    荒山上無數江陵百姓熱情地朝李承乾打招呼,表忠心。
    李承乾滿意地笑了笑,然後看向身後的蔡司馬,道:“江陵的農事,一直是你負責的,前幾天我讓你找的資深稻農,找到了嗎?”
    “找到了,我已經將他們請到山上了!”蔡司馬點頭哈腰地笑道。
    李承乾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忽地覺得,這家夥還挺好用的,雖然是個二五仔。
    但有句話怎麽說來著,人盡其用。
    就算是二五仔,也有二五仔的用處。
    “嗯,有心了,帶我去看看吧!”
    “好的太子殿下,您這邊請”
    說著,蔡司馬就將李承乾引到了一邊。
    那裏早已經有人等候了。
    “見過太子殿下!”一名精壯農家漢子,恭敬朝李承乾行禮。
    “劉五?”
    李承乾微微一愣,似乎沒想到劉五會是那個資深稻農。
    卻聽蔡司馬介紹道:“太子有所不知,劉五在龐家種植了十餘年水稻,是龐家最好的水稻種植佃戶!”
    說著,又指向其餘三人道:“他們都是各大豪族家中,最好的種稻佃戶!”
    “哦,原來如此。”
    李承乾恍然點頭。
    江陵跟其他糧食產地不一樣,這裏主要盛產水稻。
    而唐朝的主要糧食是水稻和粟米。
    雖然現在有了紅薯這樣的高產糧食,但紅薯這玩意兒也不能久吃,為了讓大唐百姓吃飽吃好,李承乾首先想到的便是雜交水稻。
    是的,這裏首先要感謝袁爺爺。
    其次就是,雜交水稻的原理,其實並不複雜。
    學過中學生物的,基本都知道。
    但這些大唐百姓,肯定是不知道的。
    所以,李承乾準備先引導他們認知雜交水稻的基本原理,再讓他們去從事這項工作。
    如此一來,就事半功倍了。
    “既然你們都是蔡司馬推薦的資深稻農,我也就不瞞著你們了,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江陵官府的科研人員,享受官差待遇,但你們做的事,屬於科研保密工作,不許向任何人透露,否則取消待遇,還要麵臨嚴重處罰,明白嗎?”李承乾肅然說道。
    劉五四人麵麵相覷,但很快就下定了決心:“明白!”
    能從佃戶鯉魚躍龍門,成為官差,他們自然沒有絲毫猶豫。
    卻聽李承乾滿意地笑道:“放心,隻要你們把事辦成了,孤以後不會虧待你們的!”
    “謝太子殿下。”
    “好了,其他的廢話我就不多說了,想必蔡司馬已經告訴你們了,孤要研究一種新型的高產水稻,這種水稻畝產上千斤都有可能!”
    “可是太子,我們種植了十幾年的水稻,從未聽說過這種高產水稻.”劉五忍不住插嘴道。
    李承乾笑看著他道:“什麽東西都是從無到有的,你說,你父親和你母親在成親之前,會想到有你嗎?”
    “哈哈哈!”
    眾人轟然一笑。
    劉五滿臉通紅。
    卻聽李承乾又道:“你不要覺得孤是在戲弄你,其實,孤是在告訴你,咱們研究的高產水稻,就是兩個陌生的水稻結合來的!”
    “啊?這”
    包括蔡司馬在內的幾人,吃了一驚。
    “怎麽,你們不信水稻可以結合?”
    “不是太子,水稻怎麽結合,不是種下去就能生稻米嗎?”
    “是啊太子,水稻又沒有那個,那個”
    “嗬嗬嗬”
    李承乾聽到幾位資深稻農的話,一陣輕笑,而後擺手打斷了他們的話,道:“其實,水稻也分公母的,你們之所以沒有關注這一點,是因為水稻開花授粉的是那些飛蟲,而非人力。”
    “那依太子之言,我們要研究高產水稻,得人力授粉了?”劉五率先抓住了關鍵點。
    李承乾詫異地看了他一眼,點頭道:你說得不錯,但也不全對。研究高產水稻,需要人工授粉,但研究出來之後,就跟正常的水稻種植一樣了,不需要人工授粉了。”
    “那敢問太子,要如何人工授粉?”蔡司馬忍不住問道。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先帶你們正確認識下水稻!”
    說著,李承乾便從身後來福的手中接過一張示意圖,道:“這上麵畫的是水稻,這個是雌蕊,這個是雄蕊,我們要先去掉這個雄蕊,隻留下雌蕊,如此一來,它就沒辦法自己授粉了!”
    “接下來,我們再找一株水稻,去掉雌蕊,隻留下雄蕊。然後人工授粉,讓他們產生新的稻種。”
    “明白了嗎?”
    “明白了,原來還可以這樣!”劉五驚疑不定地感歎道。
    其餘幾人也歎為觀止,驚奇連連。
    他們怎麽也沒想到,自己種了十幾年的水稻,居然連水稻分公母都不知道,真是白種了。
    但是,李承乾的話還沒有說完。
    卻聽他又接著道:“看懂了這個原理,接下來的就簡單了。剛才產生的新水稻,我們稱之為保持係,因為其雄蕊天生弱化,不需要去除,這樣就省去了人工去除的環節。”
    “然而,這還不夠,咱們還需要尋找更加抗病,抗災害,更加高產的水稻品種與之結合,進行不斷實驗,產生我們真正需要的水稻品種,明白嗎?”
    “明白了!”
    四名資深稻農興奮地異口同聲。
    李承乾的圖文講解,仿佛打開了他們的新天地,讓他們一個個躍躍欲試。
    可是,比他們看得更遠的蔡司馬,卻提出了疑慮:“太子殿下,本地的稻米種子,畝產不過百斤,遠遠達不到您說的上千斤,而且,抗災害能力也一般,能結合出高產種子嗎?”
    “這”
    李承乾聞言,遲疑了一下,然後環顧幾人道;“雖然我傳授給了你們技術,但你們比我更了解稻米,所以,接下來隻能靠你們去尋找,去發現符合要求的稻米品種,進行實驗了”
    “太子放心!我們一定會竭盡所能,哪怕踏遍大唐每一個角落,也要找到符合要求的稻米品種!”劉五率先表態道。
    其餘三人也紛紛附和:“吾等絕不辜負太子!”
    “嗯,如果需要跨境去其他地方,記得找蔡司馬幫你們搞定通關文牒,另外,也不要放過本地的野生水稻,有可能存在變異品種!”李承乾笑著點頭。
    蔡司馬仿佛想起什麽似的,補充道:“我記得嶺南也有水稻,最好把那邊的水稻也搞來實驗!”
    “對!越遠越好!”
    李承乾笑了,暗道人多就是好辦事。
    而解決完了紅薯種植,以及雜交水稻的事,他又馬不停蹄的回到江陵府,準備新的改革。
    此時,裴宣,岑文本,馬周,包括四大家族的家主,已經在府衙內等他了。
    “臣等見過太子殿下!”
    李承乾剛一進來,幾人就齊齊朝他行禮。
    “咱們都是自己人,不用那麽客氣!”
    李承乾笑著擺了擺手,然後自顧自的走向諸位,環顧幾人說道:“今日將你們叫來,是有重要的事跟你們商量!”
    “太子殿下有何吩咐,盡管安排!”裴宣率先開口道。
    有了張平以兵權換命的帶頭作用,他也隻能死命效忠李承乾,畢竟他現在除了是江陵府的主官,其他什麽保命的都沒有。
    隻見李承乾對他微微一笑,道:“裴刺史再過幾天就要去京城參加考核了吧?準備得咋樣了?”
    “這”
    裴宣一臉尷尬,旋即露出一抹苦笑:“說實話,此去凶多吉少.”
    “這麽說,你沒信心?”
    “不瞞太子殿下,長安那邊傳來的消息,不是很妙,現在是由中書令房玄齡主持考核,據說他更為公正嚴明我怕到時候我這荊州刺史,不能為太子效力了”
    “嗬嗬.”
    李承乾不置可否的笑了笑,道:“中書令與我有舊,這個你倒不用擔心,到時候,我讓你帶點禮物去長安,想必他會通融一二的”
    “臣!”
    裴宣激動得瞬間站了起來,連忙伏地大拜:“臣必誓死效忠太子殿下!”
    “好了,現在說正事,別說什麽死不死的,咱們以後都要好好活,活滋潤!”
    “嗬嗬嗬”
    眾人轟然一笑。
    卻聽李承乾又道:“想必你們應該知道,孤此次來江陵,是為糧食而來,如今,江陵的大部分田地,都在你們手中,但糧食產量太低了,所以,孤決定改革生產方式。”
    “改革生產方式?”
    眾人互相對視,滿臉疑惑。
    卻聽岑文本率先開口道;“敢問太子,怎麽改革生產方式?”
    “這個恐怕要說很久,咱們邊喝茶邊說。”
    李承乾說著,朝外麵招了招手。
    很快,來福就帶人端著一杯杯清茶從外麵走了進來。
    眾人剛開始還沒怎麽在意,但看茶杯裏的茶水,呈現出從未見過的淡金色茶湯,頓時滿臉驚訝。
    “太子殿下,這茶”
    “嗬嗬,剛炒製出來的團黃茶,你們都嚐嚐.”
    “炒出來的茶?”
    蔡家家主也是愛喝茶之人,家裏的私人莊園裏種了不少茶樹,但似乎是第一次聽說這種製茶工藝,不由來了興趣,端起茶杯聞了一下。
    “嗯,一股別樣的清香,我先替諸位嚐嚐!”
    說完,當即抿了一口。
    隨後眯起眼睛道:“清雅淡香種帶著一股藥香,遠勝我家裏製作的那些茶!好茶!好水!沒想到茶葉竟然有如此喝法!”
    聽到這話,眾人紛紛拿起茶杯,喝了一大口。
    “果然是好茶!”
    “清香怡人!”
    “不愧是太子殿下的茶,我幹了,你們隨意!”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心說有那麽好喝嗎?搞得我都自信了啊!
    “行了,茶葉的事,我們等會兒再聊,先說改革的事!”
    李承乾也喝了一口茶,然後將話題拉回正軌:“你們的糧食生產,主要是佃戶幫你們生產,產量極為低下,且佃戶生產熱情也不高。”
    “所以,我的第一個改革,是把你們的田地都分租出去,讓佃戶當作自己的地種糧食,作為地主,隻收一部分地租,其餘的都是他們的,從而提高他們的生產熱情。”
    “啊?”
    眾人聽到李承乾的改革,驚得目瞪口呆。
    卻聽蔡家家主急忙道:“太子殿下不可啊!如此做法,豈不是瓜分我們的產業,那我們以後怎麽辦.”
    “別急嘛!”
    還沒等蔡家家主把話說完,李承乾就擺手打斷了他:“我這樣改革,剛開始的時候,你們肯定是有損失的,我知道,但損失我會從其他地方補償你們!”
    “可是太子,就算你提高了他們的生產熱情,大部分糧食在他們手裏,又有什麽用?”馬家家主忍不住道。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笑道:“我自然知道大部分糧食在他們手裏,但咱們還有第二個改革,就是糧食自由貿易。當他們有了糧食之後,你們可以用商品,從他們手中換取糧食。
    比如成本隻需一鬥糧食的商品,你們賣他們三鬥,五鬥。如此一來,你們就能從中賺取差價糧食,明白嗎?”
    “啊?這”
    眾人再次一驚。
    卻聽黃家家主道:“太子如何保證我們的商品,他們能用糧食換取?”
    “第一,我分租田地給他們,對他們有恩,第二,就是利用人性!”
    李承乾笑道:“我有提高糧食產量的東西,名為漚肥,此漚肥,至少可以提高兩到三倍的糧食產量,你說他們會心動不?”
    “還有各種各樣讓他們心動的商品,涵蓋衣食住行,茶米油鹽醬醋茶,在江陵糧食自由貿易區,都可以用糧食交換。”
    話到這裏,李承乾發現他們看自己的眼神都變了,連忙道:“如此一來,他們既心甘情願的種植了糧食,我又得到了大量的糧食,地還是你們的地,豈不美哉?”
    “這”
    四大豪族家主聽完李承乾的改革,久久說不出話來。
    裴宣,岑文本,馬周,蔡司馬等人也怔怔的看著李承乾。
    這尼瑪!
    什麽改革春風?!
    感情繞來繞去,太子殿下您是想做無本買賣啊!!
    解釋兩點,一個漚肥,在宋朝的時候就有了。
    第二個,借鑒了從生產隊到分地到各家各戶,提高糧食產量的後世改革。
    隻不過,後世分到的是自己的地,這是租地。
    但最關鍵的還是,大部分糧食是自己的。
    但最最關鍵的是,百姓們溫飽有了保證,雖然能交易,可大家不會傻到不留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