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這是要奪太子的兵權啊!【求月票】
字數:8938 加入書籤
李世民的玄甲軍有多厲害?
三千打十萬,優勢在他!
當初在虎牢關打竇建德的時候,他帶著三千玄甲軍,迅速插入竇建德的十萬大軍之中,直取竇建德中軍大帳。
一時間,竇建德的軍隊人仰馬翻。
沒過多久,玄甲軍就以精良的武器,默契的配合,超強的單兵作戰能力,最終生擒了竇建德。
然後,玄甲軍又帶著竇建德,迅速回擊洛陽城的王世充。
當王世充看到囚車裏的竇建德,就知道靠自己的實力是無法抵抗擁有玄甲軍的李世民的,所以才在權衡之後選擇投降。
可以說,李世民能統一天下,離不開玄甲軍的強大戰力。
但偏偏就是這麽一支精銳中的精銳軍隊,自己兒子也弄了一支,怎麽能讓李世民不震驚?
如果不是兒子才九歲,他都要懷疑兒子想將自己送上太上皇了!
要知道,李世民手中這支玄甲軍,最早要追溯到李淵在隋朝當右驍衛的時候。
那時候的突厥很強大,李淵為了能打敗突厥騎兵,在唐軍精銳中挑選兩千士兵,對他們進行嚴格訓練,組成了不亞於突厥騎兵的輕騎兵。
後來,為了提高這支輕騎兵的戰鬥力,李淵將他們改良成了南北朝時期盛行的甲騎具裝。
也就是所謂的‘重甲騎兵’。
不過,比起南北朝時期的重甲騎兵,隋唐時期的重甲騎兵更為先進,他們采用的是工藝更為精細,更為輕盈的明光鐵鎧。
這便是玄甲軍的雛形。
等到李世民接手這支軍隊的時候,又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
首先是從尉遲恭,秦瓊等人的精銳騎兵中,抽調出騎射更好的胡人,對他們進行胡漢混編。
其次是投入大量的成本優化鎧甲。
比如,以兜鍪護頭護頸,兩側翻卷護耳。
胸甲分左右兩片,居中縱束甲絆,左右有圓護保護胸腔。
兩肩覆披膊,臂上套臂護。
腰間紮帶,並用膝裙護住大腿。
幾乎無死角的防禦,使得這支軍隊能自由穿梭於箭雨之中。
再比如,一人胡祿裏可攜帶三十支箭,還配備馬弩,射程可達兩百步。
另外,再配備漆槍和環首刀,使得他們能用遠程,近程武器搭配作戰。
這才形成了名震隋唐的玄甲軍。
由此可見,打造一支玄甲軍,不光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還要耗費許多的時間和精力。
結果你說,有人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打造出了一支疑似玄甲軍的重裝騎兵。
別說李世民震驚,就連李靖,李績,尉遲恭,侯君集,秦瓊等人都震驚得說不出話來了。
隔了半晌,才見李世民從震驚中回過神來,扭頭看向李家官吏,目光銳利地追問道:“你可知欺君的下場?”
“回陛下,臣自然知道欺君的下場,故而,絕不敢虛言!”
李家官吏神色一正:“如果陛下不信,可派人去調查!”
“好!”
李世民直接就答應了:“來人,朕要在半個時辰之內,知道太子的所有事!”
“諾!”
殿外應諾一聲,正欲前去調查。
就在這時,魏征又站了出來,道:“陛下此舉何意?就算太子有一支自己的護衛軍,好像也沒有什麽吧?更何況,太子本來就應該擁有東宮六率!”
“魏征!”
李世民一個冷眼掃過去;“朕可沒允許他插手地方軍事,他的東宮六率在長安,不在江陵!你要給朕搞清楚!”
“搞不清楚的應該是陛下吧!”
“你說什麽?!”
李世民直接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
群臣一片嘩然,心說這魏征也太膽大包天了吧?怎麽敢這麽跟陛下說話?!
要知道,君王的寬容是有限度的,不是說,你什麽事都能跟君王對著幹。
一旦觸及君王的底線,別說你是什麽良臣,就是大忠臣,該死還是得死。
然而,魏征卻依舊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地道;“如果臣沒記錯的話,陛下之前曾當著滿朝文武的麵,允許太子有屬官選任權。那麽,太子選用自己的東宮六率,有何不可?”
“你!”
李世民很想說自己已經撤回了李承乾的這個權力,但當著滿朝文武的麵,他又不能言而無信,於是被噎了一下。
不過,他很快就反應了過來:“即使太子要選用自己的東宮六率,也不該選用地方上的軍隊!”
“那是朝廷的軍隊!他沒這個權力!朕也沒給他這個權力!”
“可是,現在也沒有證據證明,太子選用的東宮六率是朝廷的軍隊啊!”
“嗬!”
李世民被這話都氣笑了,但還是一字一頓地道:“所以朕才讓人去調查此事,這難道也有錯?”
“臣沒有說陛下做錯了,但是,臣覺得沒必要調查!”
“為什麽?”
“因為太子遲早會回來,到時候,一切都會真相大白,陛下又何必多此一舉?”
魏征淡淡道:“更何況,依大唐律,子弄父兵,其罪不過鞭笞,陛下如此小題大做,實在有失帝王風範!”
我擦!
李世民聽到魏征這話,氣得血壓都快爆表了。
他怎麽也沒想到,魏征竟然會嘲諷自己小氣。但是,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魏征居然跟他講法律。
要知道,這裏可是朝堂,懂法律的大臣幾乎都在,還輪不到魏征給他講法律。
於是,他直接將目光落在了大理寺卿戴胄身上,期望戴胄站出來打魏征的臉。
隻見戴胄滿臉複雜的看了眼魏征,然後默默點頭。
這意思很明顯,魏征說的《大唐律》是真的。
關鍵是,你一個諍臣,沒事研究大唐律幹嘛?
這特麽是你的專業範疇嗎?!
而房玄齡則悄無聲息的低下了頭,滿臉尷尬。
因為上次魏征說他的‘均田軍製’不合法,他還嘲諷魏征懂個錘子。
如今,魏征將《大唐律》說得戴胄都點頭默認了,足以說明,他是真有兩把刷子,不是純粹的噴子。
這下子,整個朝堂都被魏征懟得啞口無言,一片寂靜,就連李世民也無話可說了。
然而,魏征的話卻沒有說完:“其實,父子之間,向來是說不清道不明的,隻要太子所做之事,符合大唐的利益,符合國家的法律,臣覺得陛下就應該支持太子!”
“更何況,太子才九歲!”
說到這裏,又環顧眾臣,接著道:“敢問諸位大臣,曆朝曆代,有哪位九歲的太子,能與我大唐這位太子相比的?”
眾臣聞言互相對視,麵麵相覷。
卻是誰也不敢站出來反駁魏征。
而這時,侯君集忽地站了出來,拱手道:“陛下,臣倒覺得,先不論太子插手地方軍務之事,就說太子掌握的這種能快速訓練軍隊的辦法,對我大唐來說,就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是啊陛下!俺老程的軍隊,若有太子的練兵之法,戰力肯定翻倍!”
“不錯,俺也一樣!”
“陛下!快將太子召回來吧!”
“陛下.”
李世民看到眾武將如此推崇李承乾的練兵之法,心裏也有些意動,但一想到李承乾擁有堪比自己玄甲軍的軍隊,又有些不舒服,於是沒好氣地打斷了眾將;“夠了!都在這瞎胡鬧什麽,你們都是我大唐的將軍,難道還不會練兵嗎?”
說完這話,直接宣布了一句‘退朝’,便大步流星的離開了太極殿。
而離開太極殿後不久,他又將房玄齡,杜如晦,李靖,唐儉等人召到了甘露殿。
卻聽他沉沉地道:“關於太子之事,你們如何看?”
“這”
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而後由房玄齡率先開口道:“回陛下,臣也覺得,魏征說的沒錯,隻要太子所做之事,符合大唐的利益,沒有違反大唐的法律,朝廷就不用橫加幹涉。”
“是啊陛下,如果太子真有一種快速有效的練兵之法,對我大唐來說,是非常有利的,甚至有利於我大唐滅東突厥!”杜如晦附和著說道。
李世民眉頭微蹙,卻沒有表態,而是扭頭看向李靖,道:“李將軍也這樣覺得?”
“不,我並不在意太子的所作所為,而是在想,梁師都已經快滅國了,為何突厥的援軍還沒有來?”
李靖搖了搖頭,然後若有所思地道:“按路程來說,突厥的援軍早就應該來了,是不是其中出了什麽變故?”
“這”
李世民遲疑了一下,然後扭頭看向唐儉:“突厥那邊,可有什麽新消息?”
“回陛下,臣原本是想在朝堂上奏明陛下的,不過現在正好,其實,臣也是昨晚才接到的消息,突利可汗與摩會大酋長結盟了!”唐儉連忙說道。
李世民等人微微一詫。
卻聽房玄齡道:“就算突利與摩會結盟,也不是頡利的對手,他們這樣做,不是自取死路嗎?”
“中書令有所不知,頡利現在是眾叛親離,他采用了趙德言的建議,要在草原搞什麽民族大融合,不僅疏遠了突厥部落,還讓其他部落怨聲載道,爭戰不斷,很多部落都開始背棄他,不聽他的命令了!”唐儉有些哭笑不得的說道。
李世民等人則滿臉古怪。
這頡利是瘋了嗎?
中原王朝的民族大融合,那是說移植就移植的?
你沒有肉眼可見的好處,憑什麽讓人家改風易俗?
要知道,拓跋珪能夠徹底推行‘離散諸部’,完成帝國奠基靠的是什麽?
是靠滅燕之後的人口與財富紅利!
即便如此,內部也充滿了大量的權力鬥爭。
不是這麽輕鬆的就能從草原部落,轉變為中原的帝國專製的,是需要一代一代,日拱一卒的。
頡利繼承的是他哥哥處羅的汗位,處羅繼承的是他們哥哥始畢的汗位,單單這個‘兄終弟及’的汗位傳遞方式,都不是能輕易改變的。
更何況中原王朝的帝製。
當年拓跋珪為了將皇位傳給自己的子孫,不知道費了多少腦子,又是子立母死,又是早早傳位太子,自己去當太上皇。
就這,北魏還出現了不小的動蕩。
更何況,本就國力下降,遭遇連年雪災的突厥。
頡利這時候改革,無異於自尋死路。
當真是一個敢建議,一個敢聽。
“那是不是說,我們現在可以打突厥了?”李靖忍不住追問道。
李世民等人也把目光落在了唐儉身上。
卻聽唐儉又道:“雖然突厥因為頡利的改革,致使內部一片混亂,但背叛頡利的都是小部落,這些部落加起來也不是頡利的對手,所以,頡利根本沒有管他們,依舊大行改革!”
“而且,依照我的推斷,頡利應該是想利用援助梁師都的機會,跟我大唐較量一番,從而震懾那些懷有異心的大部落!”
“隻要那些大部落不背叛他,那些小部落,自然不足為慮!”
“嗯,有道理!”
李世民聞言點頭道:“以頡利的性格,倒像是會這樣做。”
“那這麽說,頡利援助梁師都這戰,咱們隻能贏,不能輸?”李靖躍躍欲試的問道。
李世民看了他一眼,有些好笑地道:“你就那麽想上戰場?”
“不是,臣在長安已經待得夠久了,而且,一日不滅突厥,臣心裏總牽掛這件事,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陛下就讓臣去吧!”
說著,李靖不由露出一副懇求的表情,道:“臣已經快六十了,沒幾年好活了,陛下也不希望臣抱憾終身吧?”
“呃,”
李世民嘴角一抽,心說這都什麽跟什麽,滅個突厥還抱憾終身,真以為朕是無能之君嗎?
不過,仔細思索了片刻,李世民最終還是沒有答應李靖。
因為他對李靖有別的安排。
卻聽他笑著調侃道:“以李將軍的能力,區區突厥援軍,豈不是大材小用?”
“可是.”
“誒,李將軍且聽朕把話說完!”
還沒等李靖辯駁,李世民就揮手打斷了他,而後繼續道:“既然突厥內部已經出現了混亂,我們不妨再給頡利一點壓力,讓草原的其他部落,看看我大唐的態度!”
“陛下的意思是?”
“朕準備讓你去馬邑郡駐軍!”
“啊?”
李靖先是一驚,而後麵色大喜:“好!臣願意去!”
要知道,馬邑郡就在長城邊上,隻要草原那邊有大動靜,他隨時都可以出兵草原。
這其實已經變相將滅突厥的權力交給他了。
但是,房玄齡等人聽到李世民的決策,卻略微有些顧慮。
隻見房玄齡皺眉說道:“陛下突然派兵進駐馬邑郡,會不會改變頡利的計劃,讓他放棄援助梁師都,反過來跟我們開戰?”
“畢竟這對他來說,相當於挑釁。而且,我們還沒有準備好跟突厥全麵開戰的準備!”
“是啊陛下,此舉有些冒進了,不如等突厥內部再亂一點.”
唐儉也有些不讚成地道:“或者,等突利他們投奔我大唐?”
“唉,我說你們怎麽”
“好了,此事朕自有打算,你們不必多言!”
還沒等李靖把話說完,李世民就不容置疑地打斷了他,隨後朝杜如晦道:“杜愛卿,朕命令你,以兵部的名義,改調荊州兵馬,前往馬邑郡駐軍!”
“啊?”
杜如晦吃了一驚,不由扭頭看向房玄齡等人。
隻是一瞬間,他們就明白了李世民的騷操作。
這是要奪太子的兵權啊!!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滿1000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