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莫等閑,白了少年頭!【求月票】
字數:10365 加入書籤
宗正府內,李承乾抱著一杯茶,靜靜的坐在椅子上發呆。
現在的結果,並沒有出乎他的意料。
而且,他還進一步認識了李世民。
雖然在這之前,他就覺得李世民不是曆史書上那個近乎完美的唐太宗,但能如此清晰的了解李世民的脾性,對他日後的上位,還是非常有幫助的。
當然,這也和李承乾付出的代價有關。
如果李世民一點也不念父子之情,他所做的那些,包括曆史上那位造反的李承乾,早就被處死了。
要知道,李祐跟李承乾同樣是密謀造反,李世民毫不猶豫的就處死了李祐,反而放過了李承乾。
這足以說明,李世民對李承乾的感情。
不過,這種感情並不是沒有條件的,前提是李承乾不會威脅到他的統治。
一旦李承乾這個太子威脅到他的統治,當年發動玄武門之變的狠心,也不是不可能再次上演。
這也是李承乾用漢武帝的例子提醒他的原因。
即我知道你的狠心,但我根本不怕你。
我不是劉據。
也不是原來的李承乾。
“怎麽樣啊小子,知道不好惹了吧?”
一個爽朗的聲音打斷了李承乾的思緒,來人不是別人,正是李孝恭。
“承乾見過王叔!”
李承乾放下茶杯,從椅子上跳下來行了個禮。
“行了行了,坐著吧,到了王叔這裏,別那麽假模假樣的,拿出你叱吒風雲的本色來!”李孝恭大大咧咧的擺了擺手,往自己的辦公桌上一坐,然後麵對著李承乾笑道:“自我大唐開國以來,你還是第一個以太子身份進宗正府的!”
“嗬!”
李承乾笑了:“我怎麽感覺王叔有點幸災樂禍的意思呢?我大唐總共也沒幾位太子吧!”
“少給老夫扯犢子,說你胖你還喘上了?再裝出這幅玩世不恭的樣子,小心我收拾你!”
李孝恭老臉一唬,倒也有幾分架勢。
但李承乾根本不帶怕的,又笑著道:“之前移居太子府,還沒來得及感謝王叔,這次就一起感謝了吧!”
說完,直接拿出一張銀票,遞給李孝恭道:“拿去隨便花!”
“啥玩意兒?你給我一張紙隨便花?”李孝恭一臉疑惑的接過銀票,好奇的打量了一眼,然後輕夷道:“這上麵的花色倒是挺漂亮的一千兩,又是什麽意思?”
“這是江陵錢莊推出的銀票,一千兩等於一千貫,拿著這張銀票,可以去江陵任意錢莊兌換一千貫錢!”
“什麽!?”
李孝恭聞言,不禁滿臉詫異,倒不是因為李承乾給了他一千貫錢,而是這一張紙居然可以兌換一千貫錢。
“這是真的?”
李孝恭滿臉不可置信的追問道:“這張紙,不,這張銀票,真能兌換一千貫錢?!”
“當然!”
李承乾笑道:“王叔若不信,可以去東市的江陵錢莊取錢,他們絕對會給你提出一千貫錢。而且,江陵錢莊不止可以取錢,還可以存款,你把家裏的錢存進去,錢莊給你銀票,以後去往全國各地,隻要有江陵錢莊的地方,都可以憑借銀票取錢,簡單又方便!”
“這”
李孝恭聽到這話,驚訝得張大了嘴巴,但很快就反應了過來,板著臉道:“你小子該不會是想騙我的錢吧?我把家裏的錢存進錢莊,難道就圖個方便?萬一你不還我怎麽辦?”
“也不是全為了圖個方便,我的錢莊會按照你存款的比例,給你一定的利息,你的錢放在家裏,不能錢生錢,放在錢莊裏卻可以,比如存一千貫錢,一年不取出來,有二十貫利息,相當於你什麽都不做,就可以賺二十貫!”
“啊?”
李孝恭滿臉詫異:“什麽都不做,就能賺二十貫?真的假的?”
“當然是真的!”
李承乾笑了:“現在我江陵的所有商戶,基本都將錢存在錢莊,他們走哪裏都不需要帶錢,做買賣拿著銀票去兌換錢就行了,省事又方便!”
“這”
李孝恭聞言,感覺自己三觀都被顛覆了,隔了好半晌,才拿起手中的那張銀票,驚喜交加的道:“這可是好東西啊!我可以不取出來嗎?就讓它存在裏麵漲利息?”
“可以啊!”
李承乾笑著點頭道:“本來就是給王叔的,王叔想怎麽做就怎麽做!”
“好好好!你小子有良心!”
李孝恭滿意的連連點頭,然後捋著胡須道:“你小子有良心,以後就在老夫這放心的住著,雖然不如你的太子府舒服,但也勝在清淨!”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心說這也不是啥好地方,誰特麽沒事跑監獄裏放心住著?如果不是早就計劃好了,小爺我拔腿就跑!
“嘿嘿,太子也別嫌老夫說話難聽,就依你這麽折騰下去,早晚會來老夫這裏常住!”
看著李承乾一臉鬱悶的樣子,李孝恭賤兮兮的笑著說道。
李承乾聽到這話,頓時就不樂意了:“把我的銀票還我!誰像你這樣詛咒你侄子的?!”
“給我的就是我的,還想拿回去,沒門兒!銀票呢,多稀罕的玩意兒,我就沒看到長安誰用這玩意兒!”
李孝恭笑著躲過了李承乾伸來的手,然後又一本正經的道:
“我也不怕告訴你,剛才我來之前,陛下特意讓人囑咐我,不讓你踏出宗正寺一步,也不讓你接觸任何人,這是擺明了要給你教訓,你若服軟,一切都好說,你若不服軟,估計要吃些苦頭,你可準備好了?”
“隻要他不弄死我,我就不會服軟!”
“嗬!好小子,算你有種!不過,我就想不通了,你這麽的年輕,又這麽有能力,何必急於這一時呢?”
“別的我就不多說了,送王叔一句話吧,莫等閑,白了少年頭!”
“這”
李孝恭聽到這話,微微一愣,旋即深深看了眼李承乾,然後二話不說的拍了拍他的肩膀,直接就起身離開了。
沒辦法,想當初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的時候,他也曾暗中勸解過李世民,結果沒什麽卵用。
這對父子的性格,其實都差不多。
他也就懶得多費口舌,任由他們自己折騰。
反正再怎麽折騰,大唐也不會因為他們亡國。
而自己,也就能一直當個閑散王爺,樂得逍遙快活。
另一邊,隨著重陽宴的日子越來越臨近,李世民始終無法從李承乾那裏弄到頡利,氣得他在宮中接連發火。
讓周圍伺候他的人,無不噤若寒蟬,如履薄冰。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朕就拿他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
李世民在兩儀殿內來回踱步,一臉煩躁。
一旁的無舌,小心翼翼的看了他一眼,然後硬著頭皮建議道:“要不將此事告知皇後,興許皇後能勸動太子”
“不行!”
李世民斷然拒絕道:“皇後剛剛生了稚奴,身體還很虛弱,朕不能因為此事勞煩她!”
“那要不召中書令他們過來,再商議一番?”
“嗯?”
李世民眉頭一皺。
雖然他聽到無舌的建議,心中很是不悅,因為頗有點別人教自己做事的感覺,但現在這種情況,除了召房玄齡他們商議,好像也沒有其他辦法了。
於是沉默片刻,李世民便冷聲下令:“那就召中書令他們過來吧!”
“諾!”
無舌應諾一聲。
沒過多久,房玄齡,杜如晦,長孫無忌三人就來到了兩儀殿。
“臣等參見陛下!”
“免禮,平身,賜座!”
一氣嗬成,三人依言而坐。
卻聽李世民率先開口道:“太子至今執迷不悟,你們可有什麽好辦法,讓太子交出頡利!”
“這”
三人互相對視一眼,卻聽房玄齡率先開口道:“陛下,太子年輕氣盛,言語或有不當之處,但他畢竟是大唐的儲君,還望陛下以大局為重,莫要因一時之氣,傷了父子之情!”
“哼!”
李世民冷哼一聲,道:“朕何嚐不知他是儲君?可他的所作所為,哪裏還有半點儲君的樣子?竟敢一而再再而三的給朕難堪,指責朕好大喜功,簡直是目無君父!”
杜如晦聽了房玄齡與李世民二人的對話,略微猶豫,最終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可是陛下,臣覺得太子的兩個條件,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第一,馬周確實有才,第二,太子身為儲君,主持重陽宴,也並無不妥。更何況,頡利是太子的人抓的,他的功勞也是最大的!”
李世民聞言,頓時義憤填膺的道:“什麽他的功勞是最大的?沒有李靖擊敗頡利的大軍,就欲穀設那點人,能抓住頡利?他那是耍陰招,算不得本事!”
“好!就算太子的功勞不是最大的,但頡利確實在太子手中,不管陛下如何否認太子,都得承認這個事實是不?”
“是又怎樣?”
李世民眼睛一眯。
杜如晦神色一正:“既然陛下承認這個事實,那就好辦了,利益交換嘛!太子拿頡利交換他想要的兩個條件!”
“這”
李世民愣了一下,然後看向長孫無忌。
卻聽長孫無忌若有所思的道:“其實陛下擔心的點,是怕太子分權,若是一般的太子,陛下倒不用擔心,即使吏部尚書是太子的人也無妨。”
“可承乾的本事,我們都是有目共睹的,戶部尚書這個職位,看似隻是管理國家財糧的,但一個國家的發展,離不開財糧,陛下自然不想將這個職位交給太子管轄,我也能理解!”
“可是。”
說著,他話鋒一轉,又接著道:“朝廷經過裁減官吏,已經變得十分通順了,但裁減官吏,並非隻有好處,沒有壞處,比如我們最頭疼的稅收,雖然陛下說的是采用人頭稅,可人頭稅也有不少問題,這些都需要解決。”
“陛下何不利用太子的才能,解決這些問題呢?”
“這”
李世民聞言,心頭一動。
要說別的本事,李承乾可能讓他忌憚,但解決問題的本事,他還是十分認同的。
卻聽他沉吟道:“你的意思是,先讓馬周做戶部尚書,等他解決問題後,再罷黜掉他?”
“非也!”
長孫無忌搖頭道:“若陛下這樣做,您和承乾的關係隻會越來越差,得不償失。”
“那你說怎麽辦?難道要朕眼睜睜的看著他掌握國家的財糧權?”李世民板著臉道。
長孫無忌無奈的看了他一眼,又看了房玄齡,杜如晦一眼,歎息道:“陛下不是早就有改革官職的想法嗎?”
“這”
李世民瞳孔驟然一縮,猶如醍醐灌頂一般,瞬間清醒過來。
什麽是當局者迷,這就是當局者迷。
或許是因為跟他爭權的是他兒子,讓他差點失去了理智。
如今得到長孫無忌的提醒,他才恍然大悟,自己擁有的手段,何其繁多,根本不用忌憚一個職位。
“哈哈哈!”
想通了關鍵的李世民,不由開懷大笑,然後滿臉笑意的稱讚長孫無忌道:“無忌,你果然足智多謀!朕有你乃大唐之幸!”
“嗬嗬.”
長孫無忌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卻沒有再多說。
一旁的房玄齡,古怪的看了他一眼,同樣默然不語。
唯獨杜如晦仿佛想起什麽似的,追問道:“那太子想要主持重陽宴的條件,陛下答應嗎?”
“這”
李世民聞言,瞬間收斂笑聲,然後麵露遲疑之色。
就在這時,殿外忽地傳來一道稟報聲:“啟稟陛下,尚書右丞魏征求見!”
“嗯?”
李世民愣了一下,旋即擺手道:“宣他進來!”
“諾!”
殿外應諾一聲。
很快,魏征就從殿外走了進來,恭敬行禮道:“臣,魏征,參見陛下!”
“嗬!尚書右丞回來了,那河北道的案件,想必也查清楚了吧?”李世民笑著詢問道。
魏征看了眼房玄齡三人,點頭道:“臣不負使命,已經查清楚了!”
“好!情況如何,你且詳細說來聽聽!”
“遵命!”
不多時,魏征就將河北道的案件,詳細稟明了李世民。
而李世民聽完他的稟報,整個人都不好了。
又是世家大族!
這些該死的世家大族!
簡直找死!
“朕問你!那些貪官汙吏,都抓回來了嗎?”
“回陛下,已經抓回來了,現在正關押在大理寺牢房,由大理寺卿審理結案。”
“嗯,做的不錯。等明日朝會,朕再賞賜你!”
李世民笑著點了點頭,便準備打發走魏征,繼續跟房玄齡三人商議李承乾的事。
但魏征卻沒有任何想要走的意思,就那麽直愣愣的站在那裏,一言不發。
“這”
李世民有些不解的看著他,道:“愛卿還有事?”
“陛下難道就沒什麽想對臣說的了嗎?”魏征平靜的反問道。
李世民與房玄齡三人麵麵相覷,然後有些哭笑不得的道:“怎麽,朕又做了什麽對不起天下的事了嗎?”
“這倒沒有,隻是前段時間,陛下讓人傳話給我,說什麽,以後做什麽事,藏著點,別再讓發現之類的話!”
“呃,這話是朕說的,怎麽啦?”
“臣以為,陛下又錯了!”
魏征頓時一臉嚴肅的說道。
李世民聞言,不由抬手扶額:“朕怎麽又錯了?”
“臣以為,君和臣應當以同樣的戒律約束自己的行為,沒聽說過把公道放在一邊,做起事來還藏藏掖掖的,要是君王臣子都這麽做的話,那天下人的命運,豈不是危險了?”
“這”
李世民聽到這話,頓時滿臉尷尬,然後無奈的認錯道:“你說的對,朕現在想起來,也後悔說那些話!”
“不管是作為皇帝,還是臣子,誰在背後,都不能做那些違背公道的事!”
“陛下能深明大義,也不枉臣一番好言相勸!”
魏征依舊平靜的點頭道:“臣以身許國,按公道行事,不敢有任何欺騙、隱瞞的行為,才對得起良心。所以,我再次提醒陛下,但願陛下把我當作良臣,不要將我當作忠臣。”
“良臣,忠臣,這話朕挺熟悉,你不止一次說過!”
李世民笑了笑,然後環顧了一圈房玄齡三人,又話鋒一轉的道:“但你說得太簡單了,能不能再給朕講講,什麽是忠臣?什麽是良臣?”
“良臣,擇主而侍,然後竭盡所能,身獲美名,子孫傳世,而忠臣呢,他知道跟君王同聲共氣,他的命運和君王緊緊聯係在一起,倘若君主遭難,忠臣就落得個無家無國的下場,空留下一個忠臣的名份。”
魏征解釋道:“兩者相差甚遠,陛下不可混淆。”
“嗯,說得好。”
李世民滿意的點了點頭。
卻聽魏征又沉沉的道:“那請問陛下,為何囚禁太子,是因為太子將你與好大喜功的漢武帝相提並論嗎?還是說,你好大喜功,還覺得自己是對的?”
“放肆!”
李世民豁然從皇帝寶座上站了起來:“這是太子與朕的事,用不著你管!”
“太子是儲君,儲君輔佐皇帝治理天下,無所不涉及。臣乃良臣,明知陛下做錯了,為什麽不能管?”
“何況太子之言,臣不覺得有任何問題”
“魏征!”
李世民一個箭步衝了過去,怒視魏征道:“你給朕退下!”
“臣不退,除非陛下放了太子!”
“你竟敢威脅朕?!”
李世民當即臉就黑了。
ps:有月票的記得投我!
求月票啊,再不給就過期了!!有保底月票的,也記得投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