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蠻夷,畏威而不懷德!【求月票】
字數:10666 加入書籤
李承乾要在城外舉行‘軍事演習’,不僅文武百官們大感新奇,就連李世民都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可是,盡管李世民十分想要詢問李承乾,什麽是‘軍事演習’,卻怎麽也問不出口。
因為之前的爭端,讓父子倆誰都不想搭理對方。
特別是挨了一耳光的李承乾,此時正捂著火辣辣的小臉,鬱悶得直啜牙花子。
而一旁的長孫皇後,看著父子倆尷尬且鬱悶的樣子,是既好氣,又好笑。
但再好笑她都不會笑出聲,隻是一個人坐在石台邊,優雅的煮茶,喝茶,也不搭理父子倆。
使得整個茅草屋周圍,寂靜得隻能聽到烏鴉飛過的聲音。
反觀另一邊。
長安西市的鴻臚寺內。
吐蕃使者正在與鴻臚卿唐儉交涉。
卻聽吐蕃使者祿東讚笑道:“唐大人,距離我們上次見麵,好像還是武德年間,想不到,這一晃眼就貞觀三年了,實在是有些快啊!”
“嗬嗬.”
唐儉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又正色道:“大論親自前來,卻少帶了許多貢品,這要是讓陛下知道,你就不怕陛下雷霆震怒嗎?”
“唉,不瞞唐大人,我吐蕃這兩年天災不斷,稅收銳減,牛羊也死傷無數,實在湊不齊多餘的貢品,還望唐大人向皇帝陛下明鑒!”祿東讚歎息著說道。
唐儉眉頭一皺:“是這樣的嗎?”
“不敢欺瞞天朝上國!”
祿東讚露出一副誠懇的樣子。
但唐儉明顯沒那麽好糊弄。
卻聽他冷哼道:“既然吐蕃有困難,那作為天朝上國的大唐,自然不能坐視不理。”
“這樣吧,本官立刻去稟明陛下,讓李靖將軍帶兵從隴右去一趟吐蕃,看看有什麽需要我大唐幫助的!”
說完這話,他便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邁步朝門外走去。
“唐大人且慢!”
祿東讚見唐儉說走就走,不由神色一變。
雖然吐蕃確實遭遇了一些困難,但作為吐蕃相國,他還是能分清楚輕重的。
與其因為一些貢品,得罪大唐,不如暫時向大唐表以忠心,以完成此次來大唐的最終目的。
然而,正當他想改口湊齊貢品的時候,他的一名屬下忽地從門外走了進來,然後在他耳邊低語了幾句。
隻見他的神色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轉憂為喜,旋即笑看著唐儉道:“其實不瞞唐大人,我吐蕃除了天災之外,還有人禍!若是李靖將軍能走一趟吐蕃,倒也不錯。”
“你什麽意思?”
唐儉腳步一頓,而後轉頭回望祿東讚。
卻聽祿東讚又笑道:“唐大人不知道嗎?吐穀渾最近與我吐蕃頻繁摩擦,已經交戰不少場了,如果大唐願意幫助我吐蕃,那再好不過了。”
“隻是.”
說到這裏,他頓了頓,又似笑非笑的看著唐儉,道:“聽說吐穀渾好像也對大唐出兵了,不知大唐能否騰出手幫我們”
“你!”
唐儉聽到這話,鼻子都差點氣歪了。
自從那晚的重陽宴之後,他每天都要應付各國使臣,以及對方的各種威脅。
雖然以大唐目前的實力,無論單對哪個國家的威脅,大唐都不在怕的。
但李承乾在重陽宴上的一係列操作,猶如捅了馬蜂窩一般,導致各國使臣都對大唐產生了不滿。
其中有較為激進的,比如吐穀渾,高句麗兩國,在得知自己使臣被扣押在了大唐之後,直接就對大唐出了兵。
他們也不管自己使臣在大唐做了什麽,反正就篤定大唐在滅了東突厥之後,不可能再同時跟他們作戰。
更何況,還有其他二十九國對大唐產生了不滿。
一旦大唐真要跟他們同時作戰,那就不得不防備其他二十九國趁火打劫。
所以,他們相信大唐不會這麽愚蠢,肯定會對他們妥協。
如此一來,他們不僅可以達成之前來大唐的目的,還可以趁機索要好處。
簡直兩全其美。
而祿東讚之所以敢說出這樣的話,估計也是得到了這方麵的消息。
不過,正當唐儉準備回懟祿東讚幾句的時候,門外又走進來一個大唐官員。
隻見他躬身道:“稟鴻臚卿,剛剛接到太子教令,說太子要在城外舉行軍事演習,讓鴻臚寺通知每一位使臣,到城外觀禮!”
“這”
唐儉聞言,明顯的愣了一下,而後又有些不解的問道:“什麽是軍事演習?”
“回大人,下官也不知道,隻知道滿朝文武和陛下,都去了城外,就連長孫皇後都去了!”
“什麽!?”
唐儉大吃一驚,心說這是什麽情況?!
難道太子又有大動作了?
不會吧!
太子不會又要折騰了吧?!
雖然唐儉對李承乾的折騰已經有些抵觸情緒了,但李承乾的太子教令,他卻不敢不從。
隻見他有些不情不願的朝這名屬下道:“既然有太子的教令,那就按太子的意思辦吧!”
“是!”
這名官員應了一聲,當即就拱手告退了。
而目送他離開的唐儉,則若有所思的眯了眯眼睛,然後平靜而淡漠的看向祿東讚,道:“想必大論應該聽清楚了吧?那就不用本官多說了,走吧!”
“這”
祿東讚遲疑了一下,旋即訕笑著道:“我可不可以跟其他使臣一起去觀禮?”
“隨你的便吧!”
唐儉依舊十分淡漠的道:“不過,別怪本官沒提醒你,我大唐太子的脾氣可不太好,若是遲到了,後果自負!”
“不會不會,唐大人放心,在下絕不會遲到!”
“哼!”
唐儉冷哼一聲,也不再搭理祿東讚,便直接出了房門。
而目送他離開的祿東讚,則皺起了眉頭,朝剛才進來那名屬下道:“你確定高句麗也向大唐出兵了?”
“確定!”
“好!那就先去找吐穀渾使臣,看看他們有什麽計劃,咱們再作計較!”
說完,祿東讚也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帶著自己的屬下,朝吐穀渾使者房間走了過去。
與此同時。
吐穀渾使者房間。
新來的吐穀渾使者巴托烏,正在與吐穀渾王子慕容順交涉。
卻見慕容順滿臉憤愾的道:
“那個唐朝太子真是太狂妄了!我慕容順一定不會放過他!還有那個長樂公主,隻要我吐穀渾的大軍抵達唐朝邊境,我就不信唐朝皇帝還敢拒絕我的求婚!”
“王子放心,大汗已經派了五萬精兵前往唐朝邊境,相信唐朝絕不敢在這時與我吐穀渾開戰!”
巴托烏沉沉的說了一句,但很快又話鋒一轉,道:“不過,我還是要提醒王子,我們畢竟在唐朝的國都,王子還是要小心謹慎,否則伏真的下場.”
“怕什麽!”
還沒等巴托烏的話說完,慕容順就不悅的打斷了他,咬牙切齒的說道:
“你不提我王叔,我還差點忘了這血海深仇,等我娶了唐朝公主,我一定要十倍,百倍的報複唐朝,否則難消我心頭之恨!”
“可是…..”
“哎呀,我明白你的謹慎,我也知道父汗的任務!”
眼見巴托烏還想再提醒自己兩句,慕容順又不耐煩的打斷了他,然後自顧自的道:“不過,我們的情報好像出了差錯,那個廢物越王是不能再信了!”
“是啊,若不是那廢物越王,我們的計劃也不會暴露,還有五姓七望的人也不會被屠殺殆盡!”
“那父汗對接下來的計劃,有什麽安排嗎?”慕容順正色追問道。
巴托烏看了他一眼,而後沉沉地道:
“大汗的意思是,現在的當務之急是聯合高句麗,西突厥,倭國,以及其他二十九國,同時對大唐施壓,促成我吐穀渾求娶大唐公主的目的,至於其他的,看情況再說!”
“可我聽說,吐蕃也想求娶大唐公主,若唐朝皇帝答應了吐蕃,那我吐穀渾…..”
“嗬!”
巴托烏冷笑一聲,道:“吐蕃那個鬆讚幹布,現在都自顧不暇,哪有能力求娶大唐公主?不過是為咱們做嫁衣罷了!”
“哦?”
慕容順眼睛一亮,不由得道:“這麽說的話,隻有我才能求娶到大唐公主?”
“那是當然,你是大汗最器重的王子,除了你……”
“王子!吐蕃大論祿東讚求見!”
還沒等巴托烏把話說完,門外就傳來了一道稟報聲。
慕容順與巴托烏聽到稟報聲,不由微微一愣,旋即互相對視。
卻聽慕容順疑惑道:“他怎麽來了?”
“興許是有什麽事吧?”
巴托烏皺了皺眉,而後當機立斷道:“先不用管他,聽聽他說什麽,再決定如何應付他!”
“好!”
慕容順應了一聲,很快就讓人將祿東讚帶了進來。
“祿東讚見過吐穀渾王子!”
“嗬嗬,大論客氣了,不知大論來找小王,所為何事啊?”
“這個.”
祿東讚猶豫的看了眼巴托烏,旋即笑著說道:
“不瞞王子,我剛剛跟鴻臚卿聊了求娶大唐公主的事,結果鴻臚卿剛答應幫我,大唐太子就邀請我去觀看什麽軍事演習,實在是盛情難卻啊!”
“你說什麽?”
慕容順聽到祿東讚這話,不禁大吃一驚:“你說鴻臚卿已經答應幫你求娶大唐公主了?!”
“是啊!”
祿東讚笑眯眯的點了點頭,忽又響起什麽似的,道:“聽說王子也打算求娶大唐公主,不知情況如何啊…..”
“這”
“大論見笑了,這事還沒個定論呢!”
正當慕容順準備回答祿東讚的時候,巴托烏連忙插嘴道:“其實我們也不知道結果,倒是大論說的軍事演習,在下頗為感興趣,不知能否為在下解答,何謂軍事演習?”
“呃….”
祿東讚嘴角一抽,心說這個巴托烏果然是個老狐狸!
不過,既然不能從慕容順的嘴裏套話,他也不打算給對方提供什麽有用的信息,於是打著哈哈道:“所謂軍事演習,不過是一些軍陣演練罷了,沒什麽好稀奇的!”
說著,眼珠子一轉,又意味深長的看向慕容順二人,道:
“要說軍陣演練,你我雙方的軍隊,好像也不比大唐軍隊差多少嘛,是不是啊?”
“這”
慕容順二人聞言,明顯的愣了一下,不過很快就反應了過來。
這話有口頭結盟的意思。
於是‘嗬嗬’一笑,表示這話說得有道理。
然而,正當他們準備深入交流的時候,門外又傳來了一道聲音:“奉大唐太子教令,特邀吐穀渾使者到城外觀看大唐軍事演習!”
“這…..”
三人互相對視,不由啞然一笑。
很快,他們便一起出了房間。
而跟他們一起走出房間的,還有高句麗使者李思遠,高延壽,倭國使者蘇我靜香,犬上禦田鍬,藥師惠日理,以及西突厥使者和其他二十九國的使者。
雖然他們或多或少都猜到了李承乾的目的,但大唐的軍隊,他們又不是沒有見過,再厲害的軍陣,也不過是一場演練。
真正到了戰場上廝殺起來,還不知道誰輸誰贏呢。
畢竟大唐要麵對的不是一國,而是多國。
所以,他們並沒有將這次‘軍事演習’放在心上。
而另一邊,經過了一陣長時間的尷尬,沉默,李世民最終還是沒忍住開口。
卻聽他沉沉的道:“你之前對二十九國提出的要求,到底是什麽意思?還有那兩個條件,為何要讓他們用我們的錢幣!”
“在回答父皇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問父皇一個問題,我大唐缺銅嗎?”李承乾淡淡的反問道。
盡管他依舊不想搭理李世民,但李世民提出的疑問,他卻不得不回答。
因為他之後還需要李世民配合他。
隻見李世民稍微沉吟,便搖頭說道:“不僅是我大唐缺銅,往上的隋朝,南北朝,甚至漢朝,都缺銅。因為我華夏大地本身就缺銅,再加上春秋戰國時期大量使用銅製武器,導致很多銅礦都被開采一空了。”
“這樣一來,到了我大唐這一朝,自然是缺銅的。其實不光缺銅,連金銀也缺。”
“想不到父皇懂得還挺多的。”
李承乾笑著打趣了李世民一句,又話鋒一轉:“不過父皇說的沒錯,我華夏大地確實缺乏銅礦。”
“既然你知道我大唐缺銅,為何還要讓那些邦國用我大唐的錢幣?”李世民板著臉問道。
李承乾笑了笑,旋即拿出一張銀票,接著道:“我說的錢幣,可不是銅錢,而是銀票!”
“什麽!?”
李世民吃了一驚,不由得道:“你要讓他們用這種紙當貨幣?”
“對啊,有什麽問題嗎?”李承乾有些好笑的反問道。
問題大了去了!
李世民白了李承乾一眼,仿佛看傻子一般的看著他,道:“你憑什麽覺得,他們會答應你,用這種紙當錢幣?”
“因為這張紙能兌換相應的銅錢,或者金銀!”
“什麽意思?”
“比如這張紙,也就是銀票,它的麵額是一貫錢,我能用它到錢莊兌換一貫錢。如此一來,父皇還覺得它隻是一張紙嗎?”李承乾笑著問道。
“這”
李世民遲疑了一下,然後不由自主的看向長孫皇後。
隻見長孫皇後也來了興趣一般的問道:“我兒的意思是,你打算用這些銀票,從番邦異國手中換取等量的金銀?”
“哈哈哈,還是母親聰明!”
李承乾仰頭大笑,而後興趣十足地道:“大唐銀票,是世上絕無僅有的一種新型錢幣,一旦各國開始接受這種錢幣,大唐就能以銀票必須等量金銀兌換為由,讓各國將金銀送到大唐,才發放等量的銀票給他們。”
“原來如此。”
李世民也仿佛明白過來似的,興奮道;“如此一來,那就相當於我們用一堆紙,從他們手中換取了無數的金銀。”
“不錯!”
“哈哈哈!太好了!”
李世民想到各國的財富會源源不斷的湧入大唐,頓時笑得臉頰通紅。
但長孫皇後比起他,卻顯得頗為冷靜。
隻聽長孫皇後又若有所思的道:“雖然我兒的想法很好,但母親還有一事不明,萬一他們拿著銀票,大量兌換錢莊裏的金銀,又該怎麽辦?”
“這個母親不用擔心,大唐的錢莊都是有兌換額度的,不是你想兌換多少,就兌換多少。”
李承乾笑著解釋道:“而且,一旦大唐開始運作銀票,朝廷就會立刻要求所有番邦異國,以後與大唐的交易,隻能用銀票。”
“如此一來,他們手中的銀票就成了流動的外匯。除了用外匯與我大唐交易,他們便沒有別的途徑。”
“隻要他們國內開始流通銀票,這個時候的銀票,價格必定上漲,有時候一貫錢的銀票,價值不止一貫錢,也就是說,這個時候,誰先炒作銀票,誰就有利可圖。”
“那麽到了這種情況,母親覺得,他們接下來會怎麽做?”
“這”
聽到李承乾的解釋,長孫皇後明顯的瞳孔一縮。
因為李承乾說的銀票價格上漲,是必然會出現的情況。
畢竟番邦異國從大唐運回去的銅錢,都要比大唐銅錢本身的價值高。
而同樣的道理,他們從大唐運回去的銀票,價值自然要高於大唐銀票本身的價值。
那麽,一旦炒作銀票有利可圖,各國接下來要麵臨的情況就是,國民瘋狂兌換大唐銀票,直到把國內的金銀兌光為止。
想到這裏,不僅長孫皇後,就連李世民都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狠毒!
實在是太狠毒了!
若不是自己親兒子,李世民和長孫皇後真想遠離他。
越遠越好。
“承乾.”
“父皇,母後,蠻夷畏威而不懷德,不用可憐他們!”
李承乾平靜的說道,然後緩緩站起來,目視長安城方向:“他們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