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陛下!我們太想進步了!【求月票】
字數:10803 加入書籤
李承乾的騷操作,一直都是大唐君臣的噩夢。
不光李世民被他逼得有苦難言,就連李世民的臣子,也給他搞得幾次差點崩潰。
如今,好不容易熬到重陽宴的風波過去,又碰上了軍隊改革。
而且軍隊改革還是李世民提出來的。
但你提就提吧,你幹嘛要交給太子去搞呢?
真是記吃不記打啊!
說實話,李世民的臣子,特別是那些將軍,對李世民也有點無語了。
即使他們曾並肩作戰,即使他們曾一起發動玄武門之變,但軍隊改革,確實動了他們的利益底線。
所以,當李承乾說出那句,要想獲得先進裝備,必須先同意軍隊改革的時候,他們的臉色瞬間就冷了下去。
沒有一個再有聽說能擁有‘千裏傳音’這種裝備的興奮。
就連李靖夫婦,都陷入了沉默。
而眼見氣氛越來越尷尬,李世民則有些好笑地打趣李承乾道:“太子的想法,倒是挺獨特的,但改革軍隊的事,還需從長計議!”
雖然他這話,表麵上是在替李承乾解圍,但實際上是將李承乾推到了眾將的對立麵。
這就好比李承乾當初給他講的那個陽謀。
皇帝想殺一個忠臣的時候,往往不會親自動手,而會縱容一個奸臣去對付忠臣,等奸臣把忠臣搞死了,他才會出手殺掉奸臣,平息民憤,獲得名聲。
同樣的道理,他確實想改革軍隊,但他不會直接動軍隊,而是讓李承乾去動。
這樣的話,即使李承乾因為改革軍隊的事得罪了那些將軍,也跟他沒關係。
大不了處理李承乾就行。
畢竟站在皇帝的角度,消弱太子的權力,本來就是常規操作。
曆朝曆代就沒有哪個太子敢在皇帝麵前強勢的,除非他想篡位。
很明顯,李二不覺得李承乾敢篡位。
因為李承乾的條件跟他當初大不一樣。
一個是大唐的天下,本來就是他打下來的,二個是當時的環境需要他來維持穩定。
說白了就是,頡利二十萬大軍南下渭水,為什麽不敢動?
就是因為有他李二在。
哪怕真的與頡利魚死網破,他李二也不怕。
但他李二不怕,大唐的百姓怕啊!
所以,即使他李二篡位了,依舊能坐穩皇位。
但李承乾篡位,能坐穩嗎?
在李世民想來,大概率是坐不穩的。
因為李承乾還沒有向天下人證明自己的能力。
哪怕他在朔方的表現確實優秀,哪怕他在朝堂上的表現確實鐵血,依舊還是條件不足。
這就是眾將不理解李世民為什麽要讓李承乾改革軍隊的原因。
因為他們不知道,李世民早就看透了李承乾的軟內。
卻聽李承乾平靜道:“改革現在的軍隊,確實需要從長計議,但大唐需要什麽樣的軍隊,或者說,我對大唐未來的軍隊建設,有什麽要求,我想跟父皇,還有諸位大臣,諸位將軍,好好聊聊”
“畢竟。”
說到這裏,他的話音頓了頓,然後環顧在場的所有人,包括小胖子李泰,最終將目光落在李世民身上,又道:“大唐的下一任皇帝是我,不是嗎?父皇!”
“這”
李世民聞言,明顯的愣了一下,旋即滿臉不可思議地看著李承乾。
就連小胖子李泰,都忍不住捏緊了衣袍,心說這家夥也太囂張了吧!居然敢當著父皇與眾臣的麵,說自己是下一任皇帝!
他憑什麽?!
就憑他是太子嗎?!
自古以來,當上太子能做皇帝的,又有幾個?!
那劉榮如何?那楊勇如何?還不是被廢了?簡直豈有此理!
“父皇!”
小胖子最終還是沒忍住,朝李世民喊了一聲。
而這一聲,也將愣神的李世民和眾臣,喊了回來。
隻見李世民眉頭大皺地道:“何事?”
“回父皇,兒臣覺得,我大唐的現有軍隊,其實還不錯,若非如此,我大唐如何在隋末橫掃諸雄,平定天下?”
“不錯!越王殿下說的不錯,我真不覺得我們的軍隊有什麽問題!”有大臣站出來附和道。
緊接著,李靖也站了出來。
“如果說我們的軍隊有問題,那我們是怎麽打贏突厥的?難道是突厥很弱嗎?簡直笑話!”
“啟稟陛下,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清,就算要替未來考慮,也沒必要現在考慮,畢竟我大唐建國還不到二十年,應當穩固發展才是!”
“更何況,我大唐周邊還有敵人,若隨意改革,到時候突發戰亂,該如何應對?”
“所以,臣也不建議陛下,或者太子殿下,此時改革軍隊!”
聽到李靖這話,眾將的心情頓時大好。
因為李靖在軍中的地位,僅次於李世民。
他說的話,可以說是軍中最有份量的話了。
然而,李世民聽完李靖的諫言,並沒有任何表示,隻是淡漠地看向李承乾,道:“太子以為如何?”
李承乾依舊平靜地道:“我隻說我對未來軍隊的看法,至於如何決斷,到底要不要改革,全看父皇和諸位將軍!”
“這”
眾人聞言,不禁麵麵相覷。
卻聽李世民沉吟似的道:“那好,你且說說你的看法,朕與諸位將軍自行決斷!”
“陛下.”
尉遲恭本打算再次開口,卻被李世民一個冷眼嚇得閉嘴了。
隻見李承乾視若無睹的走到一個被麻布遮住的木板前,嘩啦一下拉開麻布,露出一麵寬約一米,長約三米的黑板,道:“父皇,諸位將軍,且站近一點,聽聽我對大唐未來軍隊的看法。”
“太子殿下,這上麵的是.”
房玄齡率先湊到黑板前,驚疑不定地看著上麵的內容,欲言又止。
卻聽李承乾笑著解釋道:“這是我總結曆朝曆代,以及我大唐現有軍隊的優缺點,設計出的軍隊改革方案。”
“這套方案,兼顧戰鬥力,經濟可持續性,中央控製力的長遠規劃等等,如有紕漏,還請諸位斧正。”
“這”
眾將聽到李承乾的說辭,雖然有些不屑一顧,但看到李世民都走過去了,也不情不願地湊到黑板前,駐足觀看。
“這動態適應性,平衡集權與效率,軍民融合,是什麽?”李世民好奇地問道。
李承乾想了想,道:“這應該算改革軍隊的三大核心原則,所謂動態適應性,是我們製定製度的時候,需要隨著經濟,科技,社會結構的變化而調整。”
“所謂平衡集權與效率,講的是中央掌控核心軍權,地方保留適度靈活的應對能力。”
“至於軍民融合,主要是軍事體係與經濟,社會資源的深度聯動,避免孤立封閉。”
“????”
聽到李承乾的解釋,包括李世民在內的所有人,都不禁滿臉問號。
卻聽李承乾又無奈地道:“好吧,我們直接進入正題,我對未來軍隊的建設規劃,主要有以下幾點。”
“鑒於之前我已經講過府兵製與均田製結合的弊端,先講我打算實行的改革。”
“一,采用義務兵與職業兵的結合,義務兵的服役期限,在兩到三年,適用於所有青壯。主要為了保障基礎兵源,其實跟府兵製度類似,但有了時間期限。”
“二,職業兵,選拔精銳長期服役,由朝廷發放軍餉,專業訓練,類似於募兵製。”
“三,設置獎勵機製,如軍功家族免稅,子女教育優先,避免階層固化。”
“四,明確兵種福利待遇,如步兵,槍兵,刀兵,騎兵等等,都有不同的待遇,以及晉升標準。”
“五,將領專司訓練作戰,行政後勤由文官負責,避免軍政合一,導致王朝末期,地方割據。”
“六,輪換製度,將領每隔三年,定期調防,士兵與軍官按地域錯開編製,防止軍隊私有化。”
“七,建立中央直接控製的快速反應軍隊,如我大唐現在的北衙禁軍,以及我的東宮六率,裝備,待遇,都要優於地方軍,確保對地方形成威懾。”
“八”
說到這裏,李承乾頓了頓,然後環顧在場的每個人,發現他們臉上都帶著不同的神色,一個比一個精彩。
特別是李世民與房玄齡,魏征,長孫無忌,侯君集,以及李靖夫婦,他們看李承乾的眼神都變了。
但李承乾卻沒有理他們,又自顧自地道:“第八條,是針對先進軍隊設立的,主要有兩個方向。”
“一個方向是設立獨立的軍械研究院,類似於現在的科學院,但又不同於兵部的兵造坊。”
“另一個方向是設立獨立的軍事學院,類似於國子監,但又不同於國子監,因為裏麵的學生,隻有軍人,比如參加武舉考試的士子,成績優異的,但又不能上戰場的,可以進入軍事學院進修。”
“再比如戰場上立功的士兵,但又不能當將領的,也可以進入軍事學院進修,出來就是校尉級別的軍官。”
“而軍事學院的老師,可以是在職的朝廷將軍兼任,也可以是卸甲歸田的老將擔任。”
“總之,這兩個院所,都是我對大唐未來軍隊建設的規劃。”
“這”
眾將聽到這兩個學院,明顯的有些心動了。
因為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也能像那些文人學士一樣當老師。
他們頂多也就在自己子女和好友子女麵前吹牛逼,說自己當初有多厲害,多牛逼,但從未想過,有一天能在一群讀書人麵前吹牛逼。
這簡直極大的滿足了部分將領的虛榮心。
比如侯君集這種將領。
他都恨不得馬上同意李承乾的規劃。
然而,李承乾的話還沒有說完。
卻聽他又接著道:“除了以上兩個方向,我已經讓大理寺卿主持編寫一部新的《兵法典》,準備以後定期考核士兵的技能,避免後期訓練荒廢,消極作戰。”
“當然,腐敗機製和人文關懷機製也要設立。”
“腐敗機製指的是,朝廷有禦史監察百官,軍隊也要有軍禦史監察將士,但凡有克扣軍餉,侵占軍田的行為,一律按兵法處置。”
“而且,每隔三年要進行一次大練兵,連續兩次不合格的,嚴重的撤銷軍職,削減軍費。特別嚴重的,直接送軍事衙門審判。”
“人文關懷機製指的是,退伍士兵,或者在戰場上受傷,殘疾的士兵,朝廷會給予再就業,或者特別優待。
比如生活不能自理的,家庭無法生存的,朝廷會單獨開辟一些大型農場,為他們提供幫助,平時就養養馬匹,牛羊,雞鴨魚之類的,朝廷會給他們工錢,提供食宿。”
“當然,想要自己賺錢養家的,朝廷也可以安排他們去家鄉附近的工廠,或者作坊工作。”
“總之,他們為國家奉獻了一生,國家是不會忘記他們的,哪怕是他們死了,也不會讓他們葬在亂葬崗,得給他們葬在烈士陵。”
“正所謂,一人當兵,全家光榮!”
嘩!
全場嘩然!
如果說,李承乾之前那八條改革方案,讓眾將有些動容,那建農場的想法,絕對是眾將必須支持的改革。
因為那些跟他們出生入死的將士,若知道有這麽一個改革,他們卻不支持的話,那他們估計沒法再領兵作戰了。
這太重要了!
誰若不支持,肯定會被人戳脊梁骨的!
“太子殿下,臣代那些傷殘士兵,感謝您的恩典.”魏征第一個站出來向李承乾鞠躬行禮。
其餘眾將互相對視,也紛紛朝李承乾行禮:“臣等代那些傷殘士兵,感謝太子殿下恩典!”
“這”
李世民看到這一幕,不禁眼皮狂跳,隱隱有種不好的預感。
然而,還沒等他開口,一旁的小胖子又站出來質疑道:“傷殘的士兵那麽多,就算要建農場,那得建多大的農場?說是養牛,養羊,哪有那麽簡單,難道朝廷的錢都拿來照顧他們嗎?國家還需不需要錢了?”
“是啊!太子殿下也未免太異想天開了,別的不說,就說你這些改革,需要耗費多大的財力物力?改革可不是說說而已的!”侯君集也從震驚中回過神來,表示質疑地說道。
而李承乾則不慌不忙地答道:“我也沒說用朝廷的錢來照顧他們,農場的模式是自給自足,他們自己養的牛羊,他們自己消耗,朝廷隻提供必要的幫助。”
“另外,所有改革都需要耗費財力物力,並不是說,改革要一蹴而就。況且,這隻是一個改革方案,具體實施得看具體情況。”
“不錯!太子殿下說的不錯,具體改革得看具體情況。”
房玄齡附和似的說了一句,然後轉身朝李世民躬身道:“陛下,臣聽說太子的東宮六率,有別於我朝廷的軍隊,不知能否讓太子給我們展示一下,東宮六率的軍隊與朝廷的軍隊,有何不同?為何東宮六率在朔方,在與突厥的戰鬥中,能以少勝多?”
“這”
李世民聞言,遲疑了少頃,旋即扭頭看向李承乾,道:“太子能否給我們展示一下?”
其實,他也很好奇東宮六率的戰鬥力,為何會那麽強大。
隻見李承乾稍微皺眉,然後環顧眾將道:“你們也想看嗎?”
“早就聽說東宮六率的強大,老臣領軍了半輩子,自然要一睹真容!”李靖笑嗬嗬地捋著胡須說道。
李承乾看了他一眼,旋即點頭道:“好吧,既然你們想看,那我就讓黑甲衛給你們展示幾個內容吧,雖然不是軍隊演練,但這幾個內容,足以讓你們看到東宮六率的不同。”
說完,李承乾當即朝劉仁軌吩咐道:“劉院長,麻煩你去讓黑甲衛派兩個小隊過來展示,一個戰鬥小隊,一個偵查小隊。”
“諾!”
劉仁軌應諾一聲,然後二話不說的就離開了。
大概等了半個時辰,兩隊身穿不同裝備的黑甲衛小隊就整齊劃一的來到了科學院大廳。
卻聽一名為首的黑甲衛高聲道:“太子殿下,黑甲衛第八大隊,第九小隊,第十小隊已就位,請指示!”
“好,現在展示你們的戰鬥裝備。”李承乾抬手示意道。
很快,戰鬥小組的士兵就紛紛拿出自己的戰鬥裝備,向眾人展示了這些戰鬥裝備的用途,以及性能。
看得眾人眼花繚亂,無不驚歎。
特別是尉遲恭,程咬金,看到那些聽都沒聽說過的裝備,哈喇子都流出來了。
而更讓他們震驚的是兩個新奇兵種。
一個是工程兵,一個是醫護兵。
這兩個兵種搭配在戰鬥小組裏,簡直讓人歎為觀止。
就連李靖這種頂尖統帥,都忍不住心動的詢問李承乾:“太子殿下,這個醫護兵,真能在戰場上救死扶傷?”
“能啊!我東宮六率,每個戰鬥小組都有一名醫護兵,他們不需要懂太多的醫術,隻要懂得如何處理傷口,就能將隊友的死亡率降低六成以上。”
“什麽!?”
眾將聞言,不禁大吃一驚。
降低士兵六成的死亡率,這是什麽神仙手段?
他們的士兵在戰場上,一旦受傷,死亡率高達八成!
降低六成的死亡率,簡直不要太恐怖!
“太太子殿下,您說的是真的嗎?”
秦瓊也忍不住顫抖著聲音問道。
因為他的好多麾下士兵,都是在戰場上來不及救治而死的。
這讓重情重義的他,幾度因為麾下士兵的死而崩潰。
卻聽李承乾斬釘截鐵地道:“隻要不是致命傷,像一些刀傷,箭傷,隻要能及時處理傷口,止血消毒,死亡率肯定會大大降低!”
“陛下!”
得到了李承乾的肯定答複,秦瓊二話不說的就站了出來,朝李世民拱手道:“臣願支持太子殿下的軍隊改革!”
“陛下,臣也支持太子的改革方案!”常何也在這時站了出來。
眾將見狀,互相對視,不由麵麵相覷。
很明顯,李承乾的改革方案,無論是對軍隊本身,還是對他們各自的名利,都有益處。
他們自然想跟著李承乾進步。
但李世民卻懵逼了。
他的目的可不是讓眾將跟著李承乾進步,而是讓李承乾得罪眾將,自己坐收漁人之利。
艸!
這都什麽事兒啊!
說實話,李二現在有點慌了。
隻見他強自鎮定地看向尉遲恭,程咬金,李靖,包括侯君集,隻要這幾人提出質疑,那李承乾大概率不會成功。
那麽接下來.
“陛下!”
就在李世民滿懷希望的看向尉遲恭等人的時候,紅拂女的聲音冷不防地響了起來。
“嗯?”
李世民微微一愣,不由循聲望去。
就連李承乾與其他人,都紛紛看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