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來啊李二!來互相傷害啊!【求月票】
字數:8115 加入書籤
李淵作為開國皇帝,祭祀祈雨的事,怎麽可能瞞得過他?
在他看來,這就是李世民對李承乾的報複!
因為李承乾之前用大義坑了李世民,讓他很沒有麵子,有損皇帝的威嚴,所以這次,他也同樣用大義坑李承乾。
作為大唐太子,李承乾有義務,也有責任為大唐百姓祈福。
如果李承乾拒絕祈雨,那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忠孝仁義’形象,頃刻就會崩塌。
如果李承乾不拒絕,那祭祀祈雨的慘烈,他就會獨自承受。
要知道,那可是會死人的。
所以,無論如何,李承乾都不會接受這份旨意。
而作為李承乾的堅定支持者,李淵早就見識過李世民的無情了。
哪怕明知道現在的實力,還不足以跟李世民抗衡,他依舊不想讓自己孫兒走自己的老路,被李世民控製。
要知道,一旦李承乾失去‘忠孝仁義’這個完美標簽,以後再想有所作為,就得看李世民的臉色了。
至於在江陵繼續發展,估計也不可能了。
而他自己,恐怕又會過上以前那種被囚禁的日子。
但是,已經飛出籠子的鳥兒,享受過自由和快樂,又怎麽願意再被關進籠子呢?
與其再被關進籠子,還不如殊死一搏!
成,則皆大歡喜,敗,則人死鳥朝天。
然而,聽到李承乾這麽容易就同意了自己的提議,搞得李淵都有些不會了。
畢竟李承乾做事,從來都不是一個衝動的人。
否則他也設計不出重開玄武門那件事。
稍微遲疑,李淵仿佛自己耳朵聽錯了一般,再次開口道:“孫兒,爺爺我說的是,咱們反了二郎,你可同意?”
“同意啊!”
李承乾笑了:“咱們就跟天策上將碰一碰!他有什麽了不起的?不就是有李靖,李績,尉遲恭,程知節,秦瓊,侯君集這些大將嘛!區區三百多州,哪是咱們一州的對手?爺爺,孫兒支持你,咱們反了他!”
“呃,”
李淵嘴角一抽,不由滿臉古怪。
身後的馬周等人,也一臉懵逼。
這話怎麽越聽越不對勁呢?
明明優勢在陛下,太子殿下還支持咱們造反,這是什麽操作?
難不成,這其中有蹊蹺?
想到這裏,馬周當即朝李承乾詢問:“太子殿下是不是有主意了?”
“什麽主意?”
李承乾笑著反問馬周。
卻聽岑文本接口道:“就是祈雨啊!太子殿下真要返回長安祈雨嗎?”
“那是聖旨啊!我不回去就是抗旨,你想讓我抗旨嗎?”
“可是.”
“好了!”
岑文本的話還沒有說完,就被李淵抬手打斷了:“孫兒有什麽主意,你就明說!看你這副樣子,應該知道祈雨的危險了!”
李承乾笑了:“還真是知孫莫若爺啊!”
李淵:“.”
眾人:“.”
“好吧,我確實知道了祈雨的危險,也揣測出,我父皇應該不想要我的命!”
“但問題就出在這裏!”
李承乾攤手道:“而解決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就是放棄!”
“隻要放棄現在的一切,乖乖回到長安,就什麽事都沒有。”
“可是,我能放棄嗎?”
聽到這話,眾人麵麵相覷。
很明顯,要想讓李承乾放棄現在擁有的一切,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不能被牽著鼻子走!”
說完,李承乾便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一邊走,一邊分析似的道:“咱們就從這件事的根源開始研究,為什麽要祈雨?”
“這還需要研究嗎?”
張平有些好笑地道:“因為各地遭了旱災,沒有雨,莊稼就不會存活,沒有莊稼,百姓就沒有糧食,會餓死!”
“對啊!你說的對!根源在糧食!那為什麽我父皇不解決糧食的問題,反而主張祈雨?”
李承乾回過身問道。
“這”
張平頓時語塞。
卻聽岑文本若有所思地道:“如果旱災的災情影響很大,而地方不能有效解決,一般會上報朝廷,由朝廷商議解決!”
“這麽說,祈雨是朝廷商議的結果?”
“有可能是.”
“那就更荒唐了!”
李承乾道:“朝廷為什麽不商議籌集糧食,應對災情,難道朝廷的那幫人都是蠢貨嗎?他們不知道災情的根源是什麽?”
“這”
岑文本也被李承乾問得啞口無言。
這時,其餘人也開始回過味來,覺得這裏麵頗有蹊蹺。
“那會不會是,災情比我們想象的更嚴重?就算是籌集糧食,也無法解決,畢竟籌集的糧食隻能解決一時之需,而無法長時間解決,所以才將辦法想到了祈雨上!”馬周沉吟似的道。
李承乾想了想,點頭道:“你說的有幾分道理!”
“不過。”
說著,他話鋒一轉,又接著道:“祈雨就能解決問題嗎?如果祈雨失敗,又當如何?”
“哎呀!我說你們想那麽多幹嘛,祈雨失敗再說祈雨失敗的事唄,反正朝廷已經盡力了!”
杜才幹有些無語地吐槽道;“難不成,那些百姓還敢怪朝廷祈不下來雨?”
“對啊!你說的對啊!”
李承乾興奮道:“百姓不敢怪朝廷,大臣卻建議我父皇祈雨,這是為什麽?”
“這”
聽到這話,眾人頓時一怔。
半晌,李淵忽地開口道:“按照前朝的傳統,發生天災,一般是由宰相出來承擔責任的,因為民間常常將天災與朝廷施政聯係在一起!”
“不錯!爺爺說的不錯!這其實是別人給我父皇下的套,如果我父皇祈雨,就是九死一生!如果我父皇不祈雨,或者祈雨失敗,就得改變新政,順應所謂的民意!”
“你們想想,我父皇麵對這種情況,他是怎麽做的?明知道祈雨有危險,還讓我代替他祈雨!”
聽到這話,馬周很快就反應了過來:“陛下在拖延時間!他知道太子的性格,肯定不會遵從他的旨意,所以才將難題丟給太子!”
“若太子能祈雨成功,皆大歡喜,若太子不能祈雨成功,他也有更多的時間解決災情!”
“好計謀啊!”
岑文本也反應了過來:“這是一石二鳥啊!”
“如果太子拒絕祈雨,肯定會掀起不小的風波,祈雨之事被擱置是小事,太子的名聲卻是大事!”
“一旦太子的名聲有損,陛下再站出來挽救.”
話到這裏,所有人猶如撥開雲霧見青天一般,瞬間明了。
隔了片刻,才聽薛仁貴滿是憤慨地道:“陛下怎麽這樣啊!怎麽能這麽算計自己兒子!”
原本還對李世民有幾分崇拜的薛仁貴,現在是一點好感都沒有了。
而聽到薛仁貴說這話的李淵,則是冷冷一笑:“他連我這個父親都算計,更何況兒子!”
薛仁貴嘴角一抽,頓時不知道說什麽好了。
這時,裴宣小心翼翼地道:“那依太子殿下之見,我們應該怎麽做?”
說完這話,下意識將自己纏繞傷布的手,隱藏在了背後。
李承乾聞言,笑著看向他:“你覺得呢?”
“啊?我”
裴宣似乎沒想到李承乾會反問他,頓時顯得有些局促,但依舊硬著頭皮答道;“我覺得,解鈴還須係鈴人,給陛下出難題的人,想來應該是裴寂和五姓七望那些人。因為除了他們希望陛下的新政無法實施,應該沒人會為難陛下!”
“更何況,五姓七望掌握了大量的糧食。發生天災,他們能從中牟取暴利,自然不希望朝廷多加幹預.”
“所以,要想從根源上解決難題,首先得解決裴寂和五姓七望那些人”
“啪啪啪!”
裴宣的話音剛剛落下,李承乾的巴掌聲就驟然響起。
卻聽他笑道:“裴刺史說的不錯!解決不了問題,就解決人!”
“啊?這”
裴宣一臉尷尬,卻還是畢恭畢敬地朝李承乾行了一禮:“多謝太子殿下誇獎!”
其餘人見狀,皆露出一副古怪的表情。
這時,一直沉默不語的蘇定方,突然開口道:“太子殿下打算怎麽做?需要我訓練死士嗎?”
李承乾連忙擺手:“不用不用,暴力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可是不用暴力,怎麽解決人?”
李承乾笑了,卻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環顧眾人道:“我決定了,領旨祈雨!”
“啊?”
眾人吃了一驚。
似乎沒想到李承乾會下這個決定。
隻見李承乾抬手阻止了正欲開口的李淵,笑著道:“爺爺稍等,看我怎麽操作我父皇!”
說完,當即朝來福道:“來福,去將高要,以及堂外的官吏都叫進來!”
“諾!”
來福應諾一聲。
很快,堂外的所有官吏,包括宣旨內侍高要,監察禦史狄知遜,長史劉洎都走了進來。
卻聽李承乾沉聲道:“高內侍,孤問你,聖旨上有交代孤什麽時候返回長安嗎?”
高要微微一愣,而後拿起聖旨,仔細查看了一遍,誠惶誠恐地道:“回太子殿下,聖旨上隻讓您返回長安,主持大祭,並未交代您幾時回去!”
“好,那孤再問你,聖旨上是不是說,孤祈雨,順應天意?”
“這個,好像是的!”
“別好像啊!你再仔細看看,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哦哦哦,好的,奴婢這就看!”
高要搞不懂李承乾葫蘆裏賣的什麽藥,連忙點頭哈腰的再次查看聖旨。
而劉洎等江陵府官吏,則眉頭微蹙,總感覺哪裏不對。
隔了片刻,又聽高要十分篤定地道:“聖旨上確實說,太子殿下祈雨,順應天意!”
“好!”
李承乾拍手叫好,而後上前接過聖旨,環顧眾人道:“孤順應天意,巡狩四方,為百姓祈雨!”
“什麽!?”
眾人聞言,如遭雷擊。
就連李淵等人都有些不知所措。
特別是劉洎等人,腦子一片空白。
奉天巡狩,那可是天子才能做的事啊!
“太子殿下!陛下隻讓你祈雨,沒讓你.”
“怎麽?劉長史比本太子還懂祈雨?那要不你來?”
還沒等劉洎把話說完,李承乾就舉著聖旨打斷了他。
“我”
劉洎被問得啞口無言。
這時,他身旁的一名官吏又憤然道:“太子殿下這樣曲解聖意,就不怕陛下怪罪嗎?!”
“孤曲解什麽了?”
李承乾挑眉道:“聖旨上說得明明白白,孤祈雨是順應天意,孤奉上天之命,去了解一下百姓疾苦,有問題嗎?”
“況且,你剛才不是聽見了嗎?聖旨上也沒要求孤什麽時候回長安,你怎麽知道,陛下不是讓孤多走走,多看看呢?”
“還是說,你在妄揣聖意?”
“我”
這名官吏也說不出話來了。
李承乾心中冷冷一笑。
李二陛下想利用自己,幫他解決難題,那就別怪自己利用他,徹底解放自由!
想算計自己,就得付出代價!
“孤也沒說不祈雨,也沒有抗旨,你們在反對什麽?”
眾官吏聞言,頓時鴉雀無聲。
這時,李承乾又將目光落在高要身上,不容置疑地道;“回去告訴我父皇,這雨,我祈定了!老天爺也攔不住!我說的!”
………
求一波月票啊!
【求月票,求推薦票,求追訂,全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