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母親,希望您三年後也會這樣支持我!【求月票】
字數:9867 加入書籤
“陛下,皇後下懿旨傳召了太子!”
李世民正在甘露殿書房研究隋朝攻打高句麗的戰報,雲端小心翼翼地走進來,躬身朝他稟報了一句。
他頭也不抬的回了一句:“嗯,朕知道了。”
但話一出口,他就感覺到了不對,於是又皺眉抬頭道:“你說什麽?”
“回稟陛下,皇後剛剛下達了懿旨,急召太子立刻進宮!”
“這是為何?”
李世民有些疑惑的道:“莫非皇後那裏發生了什麽事?”
“這個臣不清楚,後宮之事,不在臣的職責範圍!”雲端十分誠懇地說道。
李世民看了眼他,又看了眼一旁的無舌,冷冷道:“無舌,皇後那邊是什麽情況?”
“回陛下,據奴婢所知,皇後最近一直在忙於皇家製造局的事,聽說科學院正在研究一種紡織機器,比皇家製造局的紡織機還多幾個紗錠,十分高效。皇後打算引進此紡紗機,開辦新的紡織廠!”
無舌恭敬地答了一句,又看了眼雲端,接著道:“至於皇後急召太子之事,奴婢也不清楚,因為宮內並無大事發生,興許是皇後遇到了什麽急事,故而急召太子解決!”
“怪了!”
李世民有些不悅地道:“朕才剛去皇後那裏不久,她有什麽急事不找朕,非得找那逆子?”
“這個……”
無舌與雲端對視一眼,然後訕笑著道:“興許皇後知道陛下要禦駕親征,有很多事要忙,就不想多打擾陛下!”
“是啊陛下,皇後召見太子,雖然有些隆重,但應該沒什麽大事,否則不可能不先找陛下!”雲端也笑著附和道。
雖然他們都知道長孫皇後的做法有些不合規矩,畢竟下旨李承乾不得無召進宮的是李世民,但李世民與長孫皇後的夫妻感情擺在哪裏,就算是懿旨,也跟聖旨一樣。
卻聽李世民沉吟似的道:“既然沒什麽大事,那就不用管了,朕相信皇後。”
說完這話,他又看了眼桌上的戰報,眯眼道:“給朕將長孫無忌,李靖,侯君集,房玄齡找來,朕已經研究好怎麽打高句麗了!”
“是!”
雲端聞言,立刻領命而退。
片刻,又有一名宮侍來到無舌身邊,小聲朝他耳語了幾句,隻見他臉色瞬變,連忙扭頭看向李世民。
但李世民現在的注意力,又落到了隋朝攻打高句麗的路線圖上。
他堅信,隋朝傾盡國力,四度遠征而未盡的事功,必將在他的手中完成。
………
而另一邊,麗正殿。
李承乾剛來到麗正殿,就看到了不可思議的一幕,不由滿心疑惑地問道:
“母後,皇爺爺怎麽也在這裏?”
“嗬,承乾來了啊,快坐!”
長孫皇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回答李承乾,而是若無其事的笑著招呼他入座。
至於李淵,全程看都沒看他一眼。
這讓他大感疑惑的同時,又暗自泛起了嘀咕:“難道老李知道我會來這裏,所以提前一步來這裏截我?”
“他是在生我的氣嗎?怪我沒有先去他那裏?”
雖然李淵跟長孫皇後幾乎是同時傳召的李承乾,但李淵身邊一直有李承乾的人,真發生了什麽大事,恐怕還輪不到李淵傳召他,就有人來通知他了。
所以,他才先選擇來麗正殿。
可是他萬萬沒想到,李淵竟會在麗正殿等他。
這就有些尷尬了。
而長孫皇後似乎看穿了兒子的尷尬,於是主動解釋道:“其實太上皇在這裏,是我邀請他來的!”
“哦?”
李承乾眉毛一挑,似乎沒想到會是這樣一種情況,於是正襟危坐地道:“敢問母後,可是發生了什麽大事?”
說完這話,他一邊用目光掃視正在漫不經心喝茶的李淵,一邊環顧四周的人物。
好像除了他們三人,周圍空空如也,連一直隨侍在長孫皇後身邊的香菱都不在。
這說明什麽?
說明長孫皇後談的事,絕對不簡單!
隻見長孫皇後淡笑著說道:“也沒什麽大事,就是聽說你父皇要出征高句麗,想問問你知道此事不?”
“這個……”
李承乾遲疑了一下,然後點頭道:“不瞞母親,我知道此事。”
“哦,那你對此事有什麽看法,或者意見?”
“沒什麽看法啊!”
李承乾攤手道:“這是父皇的事,我又不能做主!”
“可是,母後聽你父皇說,是你建議他出征高句麗的……”
長孫皇後說著,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表情也變得非常嚴肅地問道:“可有此事?”
“這……”
李承乾微微一愣,旋即再次將目光投向李淵,隻見李淵仿佛什麽都沒聽到,什麽都不關心一般,自顧自地在一旁喝茶,於是也收斂起輕鬆的神色,正色道:“確有其事!”
“能告訴母後,你為什麽要這樣做嗎?”
“母後指的是什麽?”
“慫恿你父皇出征高句麗!”
長孫皇後罕見的露出一臉冷漠地表情看著李承乾。
隻見李承乾恍然大悟的微微頷首,然後語氣悠悠地道:“原來母親急召兒臣進宮,是為了父皇出征高句麗之事。”
長孫皇後不置可否地道:“自古以來,隻有做兒子的勸父親少涉險事的,從未有做兒子的讓父親身陷險境的。承乾,你以前做任何事,母親都很少說你,甚至還經常支持你,可是這次,母親實在無法理解。”
其實從李承乾崛起那天開始,她就預感李承乾與李世民會走上爭鋒相對的那條路。
因為父子倆都變成了不甘於人下的那種人。
雖然以長孫皇後對李承乾的寵愛,她是希望看到兒子能像李世民的。
但她怎麽也想不到,父子倆的爭鋒相對會演變成這樣。
要知道,在她心中,李世民當初發動玄武門之變,弑兄殺弟,逼父退位,是有不得已而為之的苦衷的。
可李承乾這樣算計李世民,在她看來,完全是毫無道理的。
因為李世民並沒有像李淵對自己那樣對他,更沒有像李淵對李建成,李元吉那樣對其他兒子。
卻聽李承乾有些好笑地道:“所以,母後是覺得,我建議父皇出征高句麗,是在坑害父皇?”
“不是坑害,是不該勸諫他親征高句麗!”
長孫皇後正色道:“你可知隋煬帝三征高句麗的事?”
“知道。”
“那你可知隋朝是怎麽亡的?”
“知道。”
“那你為何還勸諫你父皇禦駕親征?”
“因為我覺得父皇禦駕親征能贏!”
李承乾也正色道:“母後是在懷疑父皇的能力嗎?”
“還是說,母後以為父皇不如隋煬帝?”
“你……”
長孫皇後沒想到李承乾會這樣反問自己,當即震驚得有些說不出話來。
而李承乾則不疾不徐地接著道:“自古以來,確實很少有兒子讓父親身陷險境的,但自古以來,讓兒子身陷險境的父親,比比皆是……”
說著,李承乾不由再次將目光投向了李淵,道:“那麽,我們是不是應該好好反思一下?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聽到這話,一直沉默的李淵,也不由緩緩抬起了頭,神色複雜的看向李承乾。
雖然爺孫倆什麽話都沒有說,但李承乾已經明白了李淵的想法。
估計他也覺得,自己建議李世民禦駕親征,是為了坑害李世民,然後順利奪位。
盡管李淵依舊憎恨李世民,但李承乾若算計李世民死在遼東戰場上,在他看來,並不是一件好事。
因為李承乾若這樣做,就算他順利奪位了,也會遭受萬千罵名。
卻聽李承乾又冷不防地朝長孫皇後道:“母親,我想問你一件事,你能告訴我嗎?”
長孫皇後愣了一下,然後蹙眉道:“什麽事?”
李承乾想了想,隨即端正身形道:“假如有一天,我摔斷了腿,成了終身殘廢,您覺得我父皇會怎麽對我?”
“這……”
長孫皇後心頭一愕,不由下意識看向李淵。
隻見李淵也滿臉詫異的看向李承乾的雙腿,驚疑不定地道:“承乾,你受傷了?”
“沒有,我隻是想問問我母後,以她對我父皇的了解,假如我摔斷了腿,成了終身殘廢,我父皇會怎麽對我!”
李承乾搖了搖頭,然後一臉鄭重地看向長孫皇後,又道:“他會不會廢了我的太子之位?”
“這……”
長孫皇後遲疑了一下,旋即陷入了沉默。
以她對李世民的了解,如果李承乾真的成了殘廢,李世民估計也不會廢了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可是,以李世民追求完美的性格,對一個終身殘廢的太子,肯定是有介懷的。
畢竟自古以來,就沒有終身殘廢的太子登上帝位。
哪怕是那混亂不堪的兩晉南北朝,也沒有這樣的事發生。
所以,她稍作斟酌,便搖頭道:“雖然一個終身殘廢的太子,確實有損國體,但母後相信你父皇!”
“就算你父皇有這樣的想法,母親也會盡力勸諫他,絕不會讓他輕易廢太子!”
“那如果母後在我殘廢之後,不幸去世了呢?母後還相信我父皇嗎?”
李承乾繼續追問道:“沒有你,誰還能阻止他廢太子?”
“這……”
長孫皇後再次被李承乾的話驚到了,不由與李淵麵麵相覷。
卻聽李淵忍不住又道:“承乾,你為什麽會這樣想?你現在不是好好的嗎?怎麽還會擔心自己被廢?”
雖然李承乾已經被李世民廢過一次了,但那次是李承乾自己作的,根本不算李世民自願廢的。
至於現在的李承乾,就算成了終身殘廢,李世民想廢,估計也不容易。
因為李承乾的羽翼已豐,除非他做了什麽天怒人怨,大逆不道的事,李世民是絕對廢不了他的太子之位的。
但李承乾不這麽認為。
卻聽他平靜而淡漠地道:“爺爺,正所謂世事無常,現在好好的,不代表以後也會好好的。當初你建立大唐的時候,可曾想過我父皇會發動玄武門之變?”
“這……”
李淵聞言,頓時語塞。
卻聽長孫皇後又蹙眉道:“所以你這五年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防備以後?”
“算是吧!”
李承乾含糊地答道:“我不確定未來會不會跟我想的一樣,我隻是不想失去我現在擁有的一切。”
“既然你不想失去你現在擁有的一切,那為何不小心謹慎一點,避免自己受傷?”
長孫皇後依舊有些不解地問道。
卻聽李承乾啞然一笑:“如果人真的能趨吉避凶,那就不能算是人了,可以稱之為神!隻可惜,你兒子我不是神,隻是一介凡人而已!”
“不是,母後還是沒有明白,你到底想說什麽,或者想做什麽!”
“唉!”
李承乾聞言,無奈地歎了口氣,然後抬手扶額道:“母後,皇爺爺,我就實話告訴你們吧,在我想來,就算我殘廢之後,我父皇也不會親言廢了我的太子之位,但他會以另一種方式逼我犯錯!”
“想必你們都知道,我父皇最喜歡的兒子,應該是青雀。如果我真的殘廢了,他會將所有的愛傾注到青雀身上,然後以青雀的野心,肯定會跟我爭位,如此一來,他雖然沒有明著說要廢我,但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在告訴我,該退位讓賢了!”
“你們說說,我會怎麽樣?我肯定會不甘心啊,我會被逼得抓狂,進而一步錯,步步錯,最終走向謀反自保那條路!”
“而結果呢?肯定是不用想的,沒人可以在天可汗麵前造反成功!”
“那麽,我失敗了,我被廢了,青雀會成為太子嗎?”
“不會的,因為青雀若成功了,那就相當於告訴李唐的子孫,太子之位是可以經營而得的,不出百年,李唐必定大亂!”
“所以,朝中大臣絕對會反對青雀登位。而父皇在大勢麵前,也一定會妥協!”
“如此一來,你們想想,誰會成為繼我之後的太子?”
“這……”
長孫皇後與李淵互相對視,最後全都陷入了沉默。
因為不用他們想也知道,估計是剛剛滿兩歲的晉王李治。
但這些都是李承乾的推測,依舊無法徹底說服他們。
隻見長孫皇後又蹙眉道:“你怎麽就不往好處想?非要想的這麽極端嗎?”
“母後,不是我想的極端,而是防患於未然!”
李承乾搖了搖頭,然後直勾勾地盯著長孫皇後,道:“我父皇的性格,您應該比我了解,我說的這一切,您覺得他不會做出來嗎?”
“這……”
長孫皇後聞言,頓時陷入了沉默。
以她對李世民的了解,如果事情真像李承乾說的那般發展,李世民或許真會這樣做。
可是,事情真會像李承乾說的那般發展嗎?
長孫皇後心裏不由開始掙紮起來,一邊是自己忠愛的丈夫,一邊是自己給予希望的兒子,無論是誰,她都不想他們出事。
於是幾次掙紮之後,她在拿不定主意的情況下,最終將目光投向了李淵。
因為李淵對於這種事,也算個過來人,她相信李淵應該有辦法。
而李淵似乎早就猜到了長孫皇後的想法,在她將目光投向自己的時候,就有些好笑地開口道:“我覺得二郎肯定能做出這樣的事,所以,我一直都不反對承乾做自己想做的事,哪怕他們父子真的走到兵戎相見的那一天,我也支持承乾!”
“而我今日來這裏,也不是為了阻止承乾的,隻是不想承乾犯二郎同樣的錯,要奪位,也要堂堂正正的讓二郎做太上皇!”
“父親!”
長孫皇後臉色大變,似乎沒想到李淵會說這樣的話。
然而,李承乾卻一點也不意外李淵會說這樣的話。
隻見他鄭重其事的看向長孫皇後,沉聲道:“母親,還記得我當初給你說的那句話嗎?別人給我的,我不想要,我要靠自己的努力,證明那個位置隻能是你兒子的!”
“你也不用擔心,我建議父皇禦駕親征,並不是為了坑害他。而是從戰略的角度去考量,覺得他應該禦駕親征。”
“也請你相信,我們父子不是隋煬帝父子,他們會在高句麗接連失敗,不代表我們父子也會失敗!”
“我打算花三年的時間,滅掉大唐周圍的一切強敵,三年之後,我會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
說完這話,他扭頭看了眼李淵,又看向長孫皇後,鄭重其事地道:“希望母親三年之後,也會一如既往地支持我!”
話音落點,直接從座位上站了起來,邁步走向殿外。
“承乾——!”
眼見李承乾說走就走,長孫皇後忽地想起什麽似的,急忙道:“是不是那個夢?你是不是在夢裏看到了未來!?”
“你的腿瘸了,母後死了,你被你父皇廢了!對嗎?我可憐的兒子!嗚嗚嗚……”
“咚!”
李承乾聽到長孫皇後的哭聲,心頭一緊,連腳步都僵在了原地。
但他卻沒有回應長孫皇後,隻是沉默了片刻,就再次邁開腳步,毅然決然地留下一個背影給長孫皇後。
此時無聲勝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