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九章:腰斬棄市受辱婦(11)
字數:7745 加入書籤
正常情況下,申玉蘭的刺殺計劃其實很難成功,畢竟啟祥帝再怎麽沒有實權,身邊保護之人終究不少,那些人的反應能力和身手絕不會太差,在申玉蘭刺出第一錐時,他們必然有能力阻止。
同時啟祥帝也不是什麽大弱雞。
作為一個還不到三十五的男人,受傷的瞬間反抗一下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但這些都是正常情況,理想狀態。
現實情況是,啟祥帝這幾天吃的都是相生相克的食材,喝的藥傷肝,腎經受損的同時,晚上還無意識吃了大量助興藥,雖然因為時間較短,不足以讓他達到纏綿病床的效果,但肯定有影響。
至於邊上的人為什麽救助不及時?
原因也很簡單。
有可能接觸到啟祥帝的人都被丁水下了精神暗示,又更何況本來就能接觸到他的人。當他們看到自己潛意識裏厭惡的人遭遇刺殺時,哪怕他們很清楚自己的職責就是保護啟祥帝,卻也會因為潛意識裏的厭惡,不自覺的放緩速度。
再加上周邊所有人都放緩了速度。
所以大家並未意識到有什麽不對。
等拉開申玉蘭,並且將她控製住的時候,還覺得是申玉蘭動作太敏銳了。
“陛下駕崩了!!”
貼身太監的大聲疾呼中,明明應該悲痛不已,卻隱約有一絲竊喜,毫無疑問,這又是精神暗示下的無意識影響。
丁水其實也是第一次這麽幹,想著能成功最好,不成功也罷,至少得做點什麽,不然心裏實在是不得勁,實際上她自己都沒想到,效果竟然會這麽好。
隨著眾人確定啟祥帝徹底死亡。
除了申玉蘭有在哈哈大笑,其他人哪怕接受了精神暗示,也都是慌亂且害怕的,因為皇帝遭遇刺殺死亡,他們這些貼身保護和貼身伺候的又怎麽可能會有好下場,此時他們更擔心自身安危。
即便如今沒有殉葬的規矩。
可一個護駕不力就足夠他們死了。
當然了,不管他們現在內心在想些什麽,還是得按流程,先趕緊通知皇後以及宮裏的幾位大太監,至於接下來的事情,無疑就用不著他們操心了,不管皇後和幾個大太監是立刻招百官進宮。
還是稍微壓一壓,有其他謀劃。
都與他們毫無關係!!
而申玉蘭則是在大笑了兩聲後,說了下前因後果,便吐血而亡。她在看到啟祥帝過來的時候就已經下了必死的決心,所以那一刻便吞下了提前準備好的毒藥,用一層厚蠟封著的毒藥。此時胃酸正好腐蝕完外麵的蜂蠟,順利死去。
不用忍受酷刑折磨。
也能隨父母而去。
緊接著,收到消息的大太監與皇後互相協商,且互有妥協之後,這才一邊將年僅十二歲的皇長子招來,一邊將百官勳貴招來,共同協商皇子繼位之事。
本來一切都沒什麽問題。
正常皇帝駕崩也是這個流程。
但他們千不該,萬不該忽略了一個人,那就是河東道節度使朱向陽。說到這,其實還是得怪啟祥帝自己,朱向陽要犒賞和撫恤銀子,他也答應了,直接給人家,把人和大軍打發走不就行了。
可他偏不,偏得拖著。
想先看看自己能從那些富商手裏搜刮多少銀子,再考慮給多少給朱向陽。
朱向陽也不急,還趁亂派了些私兵出去,加入少府隊伍,同時做的比少府更過分。少府是先敲詐勒索,敲詐勒索不到才會啟動抄家流程,他們是直接看中哪家抄哪家,反正鍋有啟祥帝背呢。
這麽一耽擱,朱向陽就沒走。
人家沒走,又是太師太傅,哪怕太師太傅隻是虛職,那也是三公啊,還一人兼兩個,並且十萬大軍就在洛陽城這邊駐紮著呢。滿朝文武,皇後以及那些個大太監,愣是敢直接忽略了他沒請。
這跟開蟠桃會不請大聖有啥區別?
等朱向陽知道啟祥帝遇刺駕崩的時候,皇後他們都已經共同商量好,並且開始準備登基大典了,這朱向陽能忍?
別看人姓朱,性子可是姓孫。
而且比姓孫的更有底氣,姓孫的那是單打獨鬥,朱向陽還有十萬大軍呢。
於是百官尚未離開皇宮,朱向陽就帶領自己的十萬大軍,直接將皇宮給團團圍住。理由還相當的充分,那就是他深受皇恩浩蕩,如今陛下卻莫名其妙的遇刺身亡,還故意不請他,想來當中必有陰謀,所以他要圍宮查明事情真相。
以報陛下隆恩。
剛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不論是百官勳貴,還是皇後和執掌大內禁軍的那些個大太監們全都懵了,因為他們不是故意沒請,而是真的沒有想到朱向陽。
但這時候顯然不能這麽說啊!
要真這麽說的話。
朱向陽恐怕隻會更氣。
畢竟故意不請他,還能說是忌憚他的勢力等等,直接忘了他,那可就是妥妥的鄙視他,看不起他這個節度使了。
到時候不炸了才怪!!
“怎麽辦?怎麽辦?讓你們去通知所有三品以上大員的時候,為什麽沒有去通知他,唉,這可該如何是好啊!”
即將成為太後的王皇後,此時是真的很焦慮,但她肯定不可能自己擔責。
隻能是負責通知的人的錯。
緊接著又是一番協商,他們便匆忙將負責通知的那個太監砍了,並且派人拎著他的人頭去城門口,好聲好氣跟朱向陽道歉,表示他們已經將罪魁禍首砍了,希望朱曉陽退兵,進宮協商事宜。
“呸,你們當老夫是傻子嗎?
就算是他的疏忽,沒通知到位,難不成人到沒到齊還能分辨不出來?本官太師兼太傅還沒到呢,你們就定下了太子之位,分明是沒將老夫放在眼裏!”
他們不這麽解釋的話,朱向陽一時間還真沒想到,那些人看不起他,直接忽視他這個可能。直到此時憤怒於他們竟然敢把自己當傻子耍,話都沒過腦子的破口而出,這才反應過來,怒吼道:
“好啊,你們是在故意羞辱本官!”
“給我衝!”
隨著他一聲令下,本來就已經將皇宮給團團圍住的那些人,立刻就開始攻擊城門,負責道歉的那個太監都快要急死了,卻也無可奈何,因為這時下麵的喊打喊殺聲早就已經蓋過了他的聲音。
哪怕他扯著嗓子大喊這是造反。
下麵的人也聽不到。
皇宮當中為數不多的那點大內禁軍根本無法抵抗,不到半個時辰,皇宮大門就被順利攻破,還是從玄武門進的。
緊接著當然就是將皇宮控製住。
帶著幾十個大小將領,闖進聚集了洛陽所有三品以上官員的紫宸殿。剛一進去就有一個大臣站出來怒斥,大體就是說朱向陽這是在造反逼宮。然而朱向陽根本不跟他瞎逼逼,直接上去給了他兩個大嘴巴子:“你應該多謝本官最近吃齋念佛,不然早就送你去西天了。”
“你們一個個膽子挺大啊!”
“發生這麽大的事,竟然敢瞞著本官,是太傅沒資格知道這件事,還是太師沒有資格知道這件事?陛下死因調查清楚了嗎?就這麽匆忙的要立新帝?”
王皇後沒敢說話。
是她爹王右丞相,站出來說道:
“國不可一日無君,自然是先立新帝,等新帝繼位之後再詳細調查陛下遇刺之事有沒有其他人的手腳。至於沒有通知你,以及沒有等你到就協商好新帝人選,那是因為你終究是節度使,過兩天就走了,自然沒有必要專門打擾你。
而且此事其實也沒什麽好商量。
雖然先帝沒有立太子,但是大皇子既是嫡子又是長子,自然該他繼位。”
事關自己外孫的皇位。
右丞相他不出頭,誰來出頭啊?
“過兩天就走了,哼,那本官要是常駐不走呢,別以為我不知道你們什麽想法,無非就是看不起本官這個寒門出生的武將罷了,皇子繼位的事不著急。
先徹查陛下遇刺之事。”
朱向陽雖然心情很不爽,沈知意恨不得把在場那些個世家出身的官員全都砍了,但他終究記得自己是官不是匪。
得守一些不可明說的潛規則。
所以也隻能如此發泄不滿。
“不可,國不可一日無君……”右丞相肯定不願意自己外孫繼位的事出現波折,所以當即再次開口阻止,但是這次他話還沒有說完就又被朱向陽打斷了。
“閉嘴,再廢話砍了你。
什麽國不可一日無君,你不對外公布陛下駕崩不就行了,難不成沒有陛下太陽就不升起來了,世界就要毀滅了?
都是狗屁,我是在跟你商量嗎?
我是在通知你們!
把紫宸殿看好,別放任何一個人離開,誰想離開,直接以謀逆論處,給我當場砍了。刺客和那些護駕,以及伺候陛下的人在哪,本官要親自去調查陛下遇刺一案,也好回報陛下知遇之恩!”
在朱向陽說再廢話砍了你的時候。
他邊上的副將已經抽刀了。
右丞相咽了口唾沫後,終究不敢拿自己的命去賭朱向陽不敢殺他,所以隻能沉默以對,其他官員此刻還沒有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也都準備暫且認慫。
等這事兒過去了再說,再報複。
一個寒門將領,就因為手裏麵有幾個兵,竟然敢騎到他們頭上拉屎拉尿。
真的是反了天了!!
而朱向陽對他們的態度可謂相當滿意,很快就去邊上的側殿提審罪人,沒能保護好陛下的護衛,自然算是罪人。
那些護衛是理所當然實話實說,還把申玉蘭臨死前說的那段話也都告訴了朱向陽,可以說除了弄不明白申玉蘭為什麽膽子這麽大,竟然膽敢弑君之外。
其他一切都很清晰明了。
“倒也算是有因有果!”稍微嘀咕了句後,朱向陽便讓人將那些護衛和太監宮女帶下去,然後把自己親信叫過來。
“本來我沒什麽想法,畢竟原來的先帝沒那麽好掌控,但如今先帝最大的兒子才十二歲,最小的兒子兩歲,比先帝好掌控的多。你們說,我是當董卓還是當曹操呢?要不要扶持個傀儡皇帝。
然後我來攝政,節製天下呢?”
毫無疑問,隨著情況變化,朱向陽心態也有所變化,生出了更大的野心。
“大人,不可啊!
董卓是個什麽下場,您又不是不清楚,那可是直接引來十八路諸侯征討。
您若是真的效仿董卓,恐怕也能引來十八路諸侯,畢竟如今天下大大小小湊十八個實權節度使,還是沒問題的。
曹操的情況是稍微好一些,可是如今的局麵,也還沒有崩壞到那種地步。
您是有十萬大軍,不是百萬。”
好在邊上立刻有幕僚勸道,同時其他人也紛紛勸了起來,現如今天下局勢還沒到徹底糜爛的地步,這時候可不好做這出頭鳥,即便真的有想法,那也應該先低調些年,多多積攢實力和糧草。
有幾個副將叫囂著幹了。
朱向陽倒也不是不聽勸的人,沉吟思索了一會兒後,終究是聽取了建議:
“罷了,確實是我衝動。
但不管怎麽說,那也算是打進了皇宮,不能一點收獲都沒有,你們趕緊派人暗示,或者說直接明示那些個想活命的侍衛太監宮女們,讓他們待會錄口供的時候,多將一些文武百官牽扯進來。
那些個狗東西,老子老早看不順眼了,正好趁機弄死他們一批,直接殺不好對天下交代,可一旦他們被牽扯進弑君案中,再殺他們可就理所當然多了。
來來來,大家都寫名字,對我們出言不遜或者看不順眼的都給我寫上去。
還有,家底豐厚的也寫上去。”
既然要多多積攢實力,那肯定少不了銀子資源,所以朱向陽是立刻果斷決定,要把啟祥帝遇刺駕崩,搞成大案。
最好把滿朝文武都牽扯進來。
到時不但能名正言順對那些個世家官員大殺特殺,發泄內心鬱悶不滿,還能順帶著多撈點錢,到時候完全可以把國庫,以及啟祥帝最近這段時間搜刮來的銀子,再加上被牽扯進此案中那些官員們的家產一起帶走,豈不美哉妙哉。
想想都覺得很激動!很興奮!
賺死了,賺死了,賺瘋了!
做生意哪有直接搶錢來的快啊!
下麵的幕僚軍師還有些猶豫,畢竟這事不地道,但是邊上那些個武將,則都跟猩猩似的,哦哦哦興奮叫了起來。
最後還是定了下來,就這麽幹。
隻是具體的細節,還需要那些幕僚軍師稍微商量商量,不求完美無瑕,毫無破綻可言,可至少也別搞得太過於光明正大,起碼麵子上要說的過去,乍一看好像沒問題,那些官員確實有參與。
緊接著,當然就是趕緊去串供。
以及開始大肆抄家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