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青之殼

字數:9053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首先,傅青海現在腦子裏現有的技術,就是鋼鐵俠rk-1至rk-44的全套設計,因為傅青海取得“托尼·斯塔克電子靈魂備份”的時間線是在cu的2012年,那個時候托尼·斯塔克還沒有使用到rk-42以上的型號,但是相應的設計概念初稿已經有了,包括初代反浩克戰甲rk-44。
    但是就沒有後來的rk-50納米戰甲“血邊戰衣”,沒有二代反浩克戰甲rk-48,也沒有後來打終局之戰的,加入了烏魯金屬能吸收魔法傷害的rk-85超級納米戰甲。
    而且因為來源自漫威電影宇宙裏的鋼鐵俠,自然也就沒有其他宇宙裏那些超越rk係列的odel係列戰甲了:比如說odel-38反鳳凰戰甲,odel-61反天神組戰甲(也叫弑神戰甲),odel-68虛擬戰甲。
    (ps:所以那些說科技流上限低,一直攢著主角要去學魔法的書友,好好尋思一下)
    先來對比一下,戰錘40k宇宙裏的幾代星際戰士動力盔甲,和漫威電影宇宙裏鋼鐵俠的rk係列戰甲。
    兩種戰甲的代號都叫“馬克”,從時間線上來說rk-1的出現早於戰錘40k,所以應該是g抄襲了漫威。
    首先,是成本定位的不同。
    星際戰士的動力盔甲,盡管科技含量也非常高,造價也不低,但終歸是量產型列裝式的武器裝備,在30k人類帝國最鼎盛的時期,有兩百萬個星際戰士,他們都要裝備動力盔甲。
    而鋼鐵俠的rk係列戰甲,是一個全球頂尖富豪為自己量身打造的個人裝備,不是給美軍或者什麽軍隊打造的量產裝備,是妥妥的個人裝備。
    成本不可同日而語。
    其次,戰場定位的不同。
    星際戰士們穿著動力盔甲,是去幹嘛的?是去打仗的,打正兒八經的星際戰爭,是要冒著槍林彈雨和大炮導彈前進的,要頂得住戰場上的各種不明oe傷害。
    而鋼鐵俠穿著戰甲是幹嘛呢?打仗嗎?不,他是要去當世界警察,當超級英雄,是在一個整體和平的大環境之中,去懲戒個別不法犯罪分子,維護世界和平。
    星際戰士的動力盔甲,麵對的是戰爭環境,所以可以一定程度上犧牲靈活、犧牲速度,但是需要重甲,需要防禦的厚度,來保障戰士們的戰場存活。
    鋼鐵俠不需要麵對大炮導彈的戰場環境,他更需要的是全球化的快速部署,需要幾分鍾之內就能抵達衝突犯罪現場,需要在突發的緊急情況下快速穿戴。
    所以鋼鐵俠戰甲的戰場定位其實是輕便、靈活、快速的。
    隻是相比於其他美漫宇宙裏套一件連體緊身衣就衝出去幹架的超級英雄們來說,鋼鐵俠顯得防禦力很強。
    不是托尼·斯塔克造不出防禦力更強的戰甲,反浩克戰甲就是一個例子,隻是一般情況下他不需要防禦力更強的戰甲。
    鈦合金打造的戰甲外殼,已經足以抵擋地球上大部分違法犯罪分子的小口徑武器了,剩下的精力研究怎麽飛得更快就行了。
    隻要飛得夠快,大口徑武器也就追不上了。
    傅青海四仰八叉地躺在椅子上,手肘搭在另一隻手上,手裏飛速地轉動著一支圓珠筆。
    這是他思考時的下意識動作。
    現在傅青海要打造自己的戰甲,自然要在兩者之間做出一定的權衡和抉擇。
    傅青海考慮到,自己已經在戰錘40k宇宙拋下了世界之錨,長期來看肯定是待在戰錘40k宇宙裏的時間居多,所以他不能像鋼鐵俠一樣重視速度而忽略防禦,他的戰甲的防禦力一定要夠強。
    鋼鐵俠能飛得那麽快,比戰鬥機還快,不是沒有原因的,那是因為戰甲的護甲夠輕夠薄,而第一次嚐試力量型定位的rk-38“伊戈”,就徹底取消了飛行模塊,反應爐動力全力輸出在力量上,它在《鋼鐵俠3》的港口大戰中獨自撐起了即將坍塌的龍門吊,後來的兩代反浩克戰甲也都不能飛。
    那我要不要飛呢?傅青海一邊轉筆,一邊思考。
    要飛。
    當然要飛。
    答案是肯定的。
    傅青海選擇了一種折中的方案——星際戰士中的跳包飛兵。
    跳包飛兵使用特製的動力背包,輸出功率遠遠大於普通動力背包,兩個噴口的體積更是碩大無朋,利用噴氣背包,就可以實現短距離的飛行和跳躍,作用也不是像鋼鐵俠那樣跨大洲飛行,隻是跨越戰場障礙物而已。
    很多星際戰士軍團都喜歡重點利用跳包飛兵這個兵種單位,懷言者中的鋸齒烈陽戰團,全員飛兵,太空野狼裏的天爪,飛兵單位,還比如說聖血天使和暗鴉守衛,有專門定製的特殊噴氣背包,聖血天使的噴口是矩形的,暗鴉守衛有兩個鋼鐵翅膀。
    而現在,傅青海決定利用斯塔克工業的推進技術,也給自己定製一個特殊的噴氣背包,速度雖然比不上鋼鐵俠,但是要比所有的星際戰士跳包飛兵都要快!因為白疤的精髓就是快!而且是可拆卸裝備的噴氣背包,在關鍵時刻使用。
    就這麽決定了。
    下一個問題,武器。
    在納米戰甲開發出來之前,鋼鐵俠和戰爭機器的武器裝備,包括掌心雷、微型導彈、自動機炮等等,都是集成在戰甲本身上的,要集成在戰甲上就必須得小型化微型化,要考慮氣動外形,為了實現這一點,威力自然就犧牲了很多,隻在地球上當個懲惡揚善的世界警察,這種威力的武器當然也足夠了。
    但說實話,對於要打星際戰爭的傅青海來說,這點威力他是不怎麽看得上的,別說在戰錘40k宇宙裏,即便在地球表麵,也不算什麽大威力武器。
    所以,傅青海決定了,武器,他還是要像星際戰士的動力盔甲那樣,握在手裏使用,而不是直接焊戰甲上。
    再下一個問題,戰甲,人工智能。
    要傅青海自己分析,鋼鐵俠戰甲的戰鬥力,至少有30%至40%,來源於戰甲上裝載的係統。
    無論是早期的“賈維斯”,還是後期的“星期五”,鋼鐵俠的戰甲,不僅僅是一個戰鬥輔助程序,一個維生係統,更是一個全天候全環境的戰場態勢觀察分析大腦,能綜合複雜的戰場環境,給出托尼·斯塔克戰術分析決策建議的那種。
    星際戰士的頭盔裏,當然也有觀瞄係統、火控係統、敵我識別係統、駕駛輔助係統等等,但是總體來說,和鋼鐵俠的幾代們相比,還是遠遠不如的。
    畢竟,人工智能,它就是比死程序要強。
    這裏給大家舉一個例子。
    和其他超級英雄,比如美隊、冬兵、寡姐等人不同,這些人學習格鬥技術,無論什麽流派,反正就是勤學苦練,把格鬥技術練成肌肉記憶。
    包括傅青海自己,和胡先老頭學習暗殺拳格鬥流,也是這樣的。
    但是鋼鐵俠就不一樣。
    這家夥學習格鬥技術的思路特別清奇,他將其他超級英雄們的戰鬥過程全都用戰甲錄像,然後拿回去人體建模分析,分析出各種格鬥流派和格鬥技巧,用算法分別分析計算出反製和應對的格鬥策略,然後在戰鬥時,讓操控戰甲自動反擊。
    因為脫了戰甲,托尼·斯塔克本身是一個沒有接受過多少格鬥訓練和軍事技能訓練的普通人,他之所以能在近戰格鬥中展現出過人的神經反應速度和連續不斷的招式,其實都是根據預先設定的格鬥程序,自動操控戰甲的結果。
    機械電信號傳遞,就不可能比生物神經信號傳遞更慢了。
    這就有點像街頭霸王宇宙裏,肚子上裝著一個“黑洞效應”裝置的賽斯,可以吸收學習其他所有格鬥家的技巧,理論上來說,隻要鋼鐵俠戰甲的格鬥經驗足夠豐富,他可以在近戰格鬥中戰勝任何人,技巧上的戰勝。
    而且托尼·斯塔克這個人心機非常深沉,他在複仇者聯盟裏的定位就和正義聯盟裏的蝙蝠俠一樣,時刻提防著自己的隊友,鋼鐵俠的數據庫裏,不僅儲存著敵人的能力和對應反製措施,連自己每一個隊友的能力和相應反製措施也都有,無論是雷神、美隊還是浩克。
    不同於前麵的飛行和武器,說到人工智能這裏,傅青海是真的猶豫住了,糾結住了。
    傅青海很清楚鋼鐵俠戰甲有了之後的強大,他也擁有鋼鐵俠開發“賈維斯”係統的全套技術,但是,在戰錘40k宇宙裏,一切矽基芯片和矽基生命,都屬於憎惡智能,都違反了深紅協議。
    傅青海停下了轉筆,皺著眉頭,思索著。
    異端審判庭和機械神教會來找麻煩,這倒都是小事了,傅青海想起了鋼鐵之手和鋼鐵勇士,據說這兩個擅長機械技術的軍團,他們的某一些無畏機甲打開來,裏麵都是空的。
    這種明擺著玩的事情,在阿斯塔特軍團們勢力強大的時候,審判庭和機械教屁都不敢放一個。
    關鍵是,戰錘40k裏有奸奇,有奸奇的電子惡魔。
    這才是大事。
    傅青海回想起了在索薩蘭號上,自己一群人被奸奇一隻粉懼妖耍得團團轉。
    有心理陰影了都。
    那如果用沉思者係統的人造生物腦替代呢?
    傅青海搖了搖頭,沉思者係統體積太大了,沒辦法像矽基芯片一樣小型化。
    而且,沉思者係統隻是矽基芯片的替代方案,可不是矽基生命的替代方案。
    也就是說,人造生物腦裏麵,能不能誕生正兒八經的人工智能呢?
    傅青海不知道,托尼·斯塔克電子靈魂備份也不知道。
    “嗯……”傅青海歎了一口氣,揉了揉眉心。
    關於戰甲攜帶人工智能的方案,決定是預留出芯片接口位置,但暫時擱置,不開發人工智能係統。
    畢竟開發人工智能係統也是一個浩大的信息工程,其代碼數量和難度不亞於用一把小鏟子去建造一座長城,短時間內傅青海也開發不出來。
    就先這麽著吧。
    ……
    解決完了上述的三大問題,飛行、武器和,那剩下的動力戰甲的設計就簡單了。
    傅青海的腦子裏有很多眾多繁多的技術資料,有來自鋼鐵俠的,代表了cu地球表麵頂尖的科學技術,有來自昆托大師的,代表了戰錘40k宇宙人類帝國頂尖的科學技術。
    這麽多技術資料,看似亂七八糟,其實都可以簡單的總結歸類為兩點:
    〖材料〗
    〖能源〗
    材料科學和能源科學,是一切工程學的基礎和前置科學。
    在一顆沒有鐵元素的星球上,靠石頭、木頭和骨頭,是搓不出一艘能離開大氣層的太空飛船的,這就是材料科學的重要性。
    能源科學就更不用說了,你要是還在用化石能源的內燃機,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輪回者。
    傅青海覺得也是時候給腦海裏的電子靈魂備份做一個歸類整理了,仔細想了想,基於自己的十九道改造手術,和戰錘40k異形分類學資料,又增加了第三項:
    〖生化〗
    生物化學技術,和材料科學、能源科學一起,作為傅青海現有掌握的科學技術的三大類。
    〖材料〗:
    鈦合金,這是鋼鐵俠rk係列戰甲的主材,在漫威宇宙裏不算強也不算弱,主要是夠輕。
    陶鋼,這是星際戰士動力盔甲的主要防護材料,優點是防禦力很強,防禦範圍廣,針對很多武器,動能武器、激光武器、噴火武器,都具有不錯的抗性,而且耐高溫耐腐蝕,是一種在沙漠、酸霧、鹽海等極端惡劣環境下都能維持性質的優良合金。
    缺點是重,陶鋼的質量一點不輕,而且脆,剛性強的物體必定脆性也強,動力盔甲一般是以坦克那種複合裝甲板的形式來裝載陶鋼,被打裂打掉了一層,就直接換,屬於是戰場消耗品了。
    塑鋼,就是傅青海提供給漢默工業的合金,質量較陶鋼輕,綜合性能也還行,算是鈦合金的星際時代廉價便宜版本。
    至於精金、艾德曼合金、振金這些,傅青海也想要,但是沒有。
    (ps:在戰錘40k裏,艾德曼合金和精金的英文名就是一個,但是為了和漫威做區分,以後在我書裏這就是兩個不同的金屬了)
    決定了,動力戰甲的主材還是陶鋼塑鋼複合裝甲,厚度略微調整降低一點,把鈦合金也加進去,三重複合裝甲,反正漢默工業不差錢。
    〖能源〗
    方舟反應爐,首當其衝、首屈一指的能源,斯塔克工業,乃至斯塔克家族的核心科技,一種冷核聚變反應堆,輸出功率極其澎湃,關鍵是,還小!還能小型化!
    霍華德·斯塔克沒有做到的事情,他兒子托尼·斯塔克做到了,到了後期的方舟反應爐能有多小呢?鋼鐵俠一口氣在戰甲上裝了七個,前胸後背,掌心膝蓋。
    還克服了早期方舟反應爐依賴鈀元素,導致重金屬超標和放射性中毒的情況。
    亞原子核融反應堆,以及備用的太陽能充能係統(包括了100個太陽能電池),這是星際戰士動力盔甲的標配能源核心。
    好處是穩定,不會因為什麽高溫、電流、擠壓形變等等問題,就隨便過載過熱爆炸,續航時間非常長,以十年計,其動力也很是強勁澎湃,但是同體積的亞原子核融反應堆的輸出功率和方舟反應爐一比,就差了那麽點意思。
    畢竟和鋼鐵俠修身流線型的戰甲相比,星際戰士背後的那大坨動力背包是不算小的,當然,動力背包裏麵也不僅僅隻裝了亞原子核融反應堆,還有其他維生係統。
    對此,傅青海的決定是,徹底的方案整合!
    把兩者的優點融合,自己重新開發出一種體積更小,但是輸出功率卻更大的能源核心。
    方舟-亞原子核融反應堆。
    ……
    解決完了〖材料〗和〖能源〗,剩下的,就是將兩者結合的工程學設計了。
    雖然鋼鐵俠戰甲有人工智能而動力盔甲沒有,但是動力盔甲也有很多鋼鐵俠戰甲沒有的優良設計。
    比如說盔甲內層的電子肌肉纖維束。
    星際戰士穿戴動力盔甲是分兩層的,外殼就是龐大的動力盔甲,內層就是一身黑色的貼身金屬纖維絲編製成的內襯,這層不算薄的內襯,那就是電子肌肉纖維束。
    除去rk-38“伊戈”和兩代反浩克戰甲,所有的rk係列戰甲都是隻有簡單方向的矢量驅動核心,而沒有電子肌肉纖維束這樣可以提供複雜動作力量增強的裝置的,在這一點上,動力盔甲的設計是領先於鋼鐵戰甲的。
    簡而言之就是,鋼鐵俠可以飛著過去撞人,他的簡單一拳一腳也可以獲得方舟反應爐的推動,但是在複雜格鬥動作上是沒有力量增幅的。
    好的設計當然要延續。
    “呼——”
    傅青海長出了一口氣。
    完整的動力戰甲方案構建,字麵意思的頭腦風暴,終於完成了。
    在腦海裏完成了建模過程的傅青海,並沒有馬不停蹄地開始製造。
    而是先思考起了一個問題。
    名字。
    自己製作第一個產品,機械伺服臂,被命名為了“青山1.0型機械伺服臂”。
    現在傅青海覺得有些不妥,才一個伺服臂就以“青山”來命名,那以後開發出更複雜強大的裝備怎麽辦呢?
    不過“青山1.0型機械伺服臂”剛好也損毀在了戰錘40k的蠻荒星球上,以後也不會有2.0型了。
    新的戰甲,更不會延續鋼鐵俠戰甲和動力盔甲的“馬克”這個代號,太沒創意了。
    傅青海決定命名為“青之殼1.0型動力戰甲”!
    想了想,這是第一款,還沒有經過戰場考驗,可能會有問題,於是,傅青海又加了個“bet”,意思是測試版。
    所以,最終名字是:
    青之殼1.0bet.型動力戰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