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求追讀!)

字數:5361   加入書籤

A+A-


    眼看局勢危急,孔融這下是真有些慌神了。
    他心裏明白,僅憑現有的軍馬,很難敵過這支彪悍的泰山軍。
    而且這支軍馬,並非擄財,很明顯是衝著自己來的。
    念及此,孔融心如死灰,隻知大勢將去,將士們撐不了多久。
    遂拔劍欲自刎。
    主簿王脩急忙伸手按住,大驚道:
    “相國何故尋此短見?”
    孔融歎息道:
    “……唉,今我大勢已去,這些賊寇是衝我來的。”
    “叔治你還年輕,帶人逃命去罷!”
    王脩聞言麵色大變,慌忙跪倒在地,垂淚道:
    “相國於脩有知遇之恩,今日勢窮,脩當護衛相國殺奔出去,不做貪生怕死之人。”
    孔融聽到這話也是十分動容,無奈道:
    “因我一人之故,連累爾等遭難,融之過也。”
    王脩忙磕頭道:
    “相國切不可如此說,您在北海治事多年,軍民皆感念您的恩德。”
    “宵小賊寇不足為懼,容我等死戰,奪相國生路。”
    王脩雖為主簿,但同樣武藝出色,懂軍略。
    算是為數不多符合孔融用人標準的人才。
    孔融將指揮權交予王脩,王脩開始布置戰略,鎮定指揮將士防守反擊。
    沒想到竟將潰敗的局勢給暫時止住了。
    不過由於此前挖的坑實在太大,北海軍實在難以突破泰山軍的包圍圈。
    就在雙方戰場打得焦灼,難舍難分之際。
    忽聽得南麵一陣喊殺之聲傳來。
    泰山軍後背亂作一團。
    孔融見狀大喜:
    “必是玄德救我來也!”
    王脩將手搭在眉間,眯著眼睛眺望片刻,旋即向孔融匯報道:
    “相國,此一路不是劉使君的兵馬。”
    孔融皺眉:
    “不是玄德?那會是誰?”
    王脩冷靜地分析道:
    “他們好像不過數十人,不是正規軍。”
    孔融心情仿佛坐過山車一般,再次跌落穀底,頹然坐倒在地。
    “今莫非天亡我也?”
    王脩忙上前柔聲寬慰道:
    “相國勿憂,這隊人馬是友非敵,僅憑數十人便能擾亂泰山軍,說明其領隊並非俗子。”
    “若能與我等攜手,未嚐不能與泰山寇一戰。”
    王脩的撫慰之言果然有效,孔融重新打起精神。
    自負了一世的他,今日算是見識到了什麽叫患難見真情。
    他放心的將北海軍的全部指揮權都交給了王脩。
    “叔治,汝乃我親信之人。”
    “今日勢窮,北海兵士全聽汝一人調遣,不必再顧及我。”
    “喏。”王脩躬身領命。
    “將士們聽令,速速往南突圍!”
    王脩一聲令下,北海兵奮起精神,集中力量向南打去。
    那隊幾十人的隊伍也十分驍勇,在北海軍的配合下,很快匯合在一處。
    領隊之人身披重甲,虎背熊腰的壯漢,手提長刀,上前敘禮:
    “某乃莒縣徐盛,蒙劉使君征辟,正欲應征,卻聞說使君要北上救援孔北海。”
    “故領著鄉裏人,前來相助,不想竟在此處遇著北海。”
    原來徐盛,誤將劉備假道滅虢的消息當真,真以為劉備要去北海。
    便提前帶著鄉裏人趕往北海去了,想著在那裏建功,也好回應劉備的賞識。
    不想半路上遇上了泰山軍圍攻孔融,徐盛便果斷帶人突入陣中,前來救援。
    王脩聞言大喜,上前拍了拍徐盛的肩膀:
    “幸得徐壯士及時趕到,否則我等危矣。”
    說著,他回眸瞥了一眼徐盛背後的士兵。
    按徐盛自己的說法,這些人都是他的鄉裏人。
    可鄉裏人竟願意追隨他深入險境,而且這些人連帶著他徐盛本人在內,都裝備精良,披有甲胄。
    估計這徐盛也是鄉裏豪強。
    念及此,王脩便將徐盛引見給孔融。
    孔融直言道:
    “今日窮困至此,卻能得壯士冒死相救,融感激不盡。”
    “隻是泰山寇勢大,汝二人倒不如引兵殺出重圍自去,不必將性命交付在此地。”
    徐盛正色道:
    “相國說的哪裏話來?盛今日到此,正是為救相國而來。”
    “哪有中道而廢之理?”
    “不錯。”王脩也在一旁幫腔,“今日隻有鏖兵死戰之士,並無苟且偷生之徒。”
    孔融大受感動:
    “既如此,融便將身家性命盡屬托付兩位了!”
    一言蔽,孔融此刻也熱血沸騰,戰意激昂。
    拔劍在手,咬緊牙關,厲聲喝道:
    “全軍聽令,跟隨本相全力向南衝殺,今日誓要殺出一條血路來!”
    相國……
    王脩見到這幅情景,鼻頭有些發酸。
    孔融本人是迂腐的,戰陣之上缺少英雄血氣。
    可今日,王脩卻見到了不一樣的孔融。
    在孔融的士氣鼓舞下,北海軍大受激勵,拚死向南突圍。
    圍震外。
    尹禮麵帶冷笑,絲毫不慌。
    他們兄弟能盤踞琅琊多年,靠的就是手頭的泰山兵驍勇善戰。
    泰山郡的勇士,從何進時期,到後來曹操一統北方後,一直都是他們穩定的征兵之地。
    其戰力可見一斑。
    王脩與徐盛領兵突圍,遙望見後方坐鎮的尹禮,破口大罵道:
    “泰山賊,我主與你素無仇怨,為何苦苦相逼!”
    尹禮嘴角微微上揚,冷笑道:
    “漢家城池,人人有份。”
    “孔融不過一書生耳,怎配據有北海?”
    王脩朗聲喊道:
    “今我主已棄北海,欲投往徐州。”
    “你我各自退兵,各走大道,何如?”
    聽到王脩想要和談的喊話之後,尹禮笑容更加猖狂。
    你越是想和談,就越是證明你們快不行了。
    “那可不行!”
    “我還要擒了孔融,做我的階下囚,日後若袁軍攻來,我還將之獻予袁公。”
    王脩聞言大怒,罵道:
    “原來汝是欲借我主頭顱謀取功名富貴,真乃投機倒把之徒!”
    尹禮咧嘴大笑:
    “隨你怎麽罵。”
    “今日孔融我要定了,汝若是不服,便來與我一戰!”
    “汝敢小看我!”
    王脩大怒,別以為我是文臣就提不動刀了。
    但見王脩手提長刀,騎著戰馬,直衝尹禮軍陣,一連砍倒數人。
    連身後的徐盛都有些看呆了,沒想到這位王先生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砍人頭。
    那他自然也不能落後,奮起神威,追上衝鋒在前的王脩。
    一時間,泰山軍的包圍圈開始鬆動,被北海兵一連突破書層防線。
    “哼,猶做困獸之鬥耶?”
    尹禮冷笑,拔刀在手,準備親自下場廝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