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老家不宜久留

字數:5073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隔日一早,陸良被屋外的嬉笑聲吵醒。
    經過一晚上的發酵,陸鐵錘的兒子在魔都發財,還開著一輛400萬豪車回來的消息,已經在陸河村傳得人盡皆知。
    三叔公、老春叔,兩人加起來快150歲。
    他們就算想勞作,子孫們也不敢,每天閑得無聊,就到處走訪串門。
    全村共三百多戶,兩千人口不到,平平淡淡的小村莊,很難有什麽新鮮事。
    一些陳芝麻爛穀子的舊事,都被說了一遍又一遍,好不容易出了件新鮮事,他們還得了包軟中,自然逢人就吹噓。
    於是,從早上開始,來陸家拜訪的人就絡繹不絕,哪怕想去上班上學,也專門繞一圈過來看看,什麽豪車能價值400萬。
    “叔,姨,你們慢慢坐。”
    陸良見到了幾人,有點眼熟,但不知道該怎麽稱呼。
    他知道禍首是門口那輛車,吃過早餐,找了個理由出門。
    陸良沒走遠,開著車來到距離陸和村不遠的一片新建小區。
    前幾年就已經開盤,均價5800起,但老家幾乎人人有地,銷量屬實不行。
    因為在他們這還流傳著一句話,窮人才會去買商品房,有錢的都是自建房。
    商品房就一套,哪怕複式也就那樣,鄰裏樓上樓下還都是不認識的人。
    但自建房不同,想怎麽搞就怎麽搞,門口搞兩條羅馬柱,建成歐式皇宮都行。
    更重要的是,農村的土地近乎永久,不像商品房有時間限製,還要交物業費。
    陸良來到售樓部,挑了套120平,由於銷量慘淡,總售價隻要65萬,還送車位。
    老屋要推倒重建,以爸媽的性格,肯定會找親戚朋友借住,到時候不可避免要欠人情。
    花錢就能解決的事,沒有必要欠人情,為了杜絕這那種事發生,陸良就出門來幫他們找房子。
    120平的簡裝大三居,每平售價5800元,年租金卻要三萬塊。
    陸良聽到租金就不想租了,反正也沒多少錢,索性就買一套。
    以他專業地產人的眼光,很快就選定一套低樓層,南北通透的房子。
    房子是上午看的,合同是中午簽的,房產證還要等幾天,但已經可以入住了。
    陸良打電話給爸媽說不回去吃飯,來到鎮上尋找著童年的記憶。
    點了幾樣從小就喜歡的特色小吃,坐在路邊的小板凳上,看著股市行情。
    特力的行情還沒有發動,
    今天又是陰跌的一天。
    當前跌幅-1.5%,股價9.61元。
    個股交易量就像股市場的縮影,不斷地萎縮,資金隻有流出,沒有流入。
    ‘麻了’一詞,
    最能表達如今市場投資者的心情。
    舍得割肉的,已經割了,舍不得割肉的,也掏空家底補了又補倉位。
    股災是大勢所趨,他們隻能看著自己的資產,一而再,再而三的縮水,無力回天。
    “除了地產,還能投資什麽行業?”
    一時間,陸良思緒亂飛。
    因為除了跟孟常坤合作的一億以外,他還有1390萬美元,約合8800萬軟妹幣。
    以他現在的資產分配,估計去銀行貸款都貸不了幾個錢,因為沒有固定資產。
    股市都是虛假的資產,一個股災足以讓資產腰斬再腰斬,還得是實業才能讓人心安。
    陸良沉思良久,在金融各大主板,尋找新概念新題材。
    金融是所有行業的頂端,哪怕國家不希望金融做大做強,也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投資者就像海中鯊魚,隻要嗅到一絲血腥味,他們就會群起而上,炒熱概念。
    當初的暴風科技,就是依靠互聯網+的新概念題材,在有心人的推動下,一經上市就引爆整個市場。
    而且傳統行業,以陸良的資金量,就算有資格參與,大概率也是湊數,送人頭。
    想要進行風險投資,還得從市場找新題材,說不定就能抓到下一個風口。
    陸良找到了新零售、新金融、新能源、以及共享經濟,四個新概念題材。
    新零售代表網購,新金融代表網貸,新能源、共享經濟,他暫時沒搞明白。
    在這個時候,店老板端著菜過來:“菜都齊了,要不要例湯,免費的。”
    “老板,還是打包帶走吧。”陸良一腦子想法,現在隻想好好研究。
    手上拎著小吃,打算回家,忽然有人再身後叫住他:“陸良?”
    “陸良,還真的是你。”一個麵露笑容,皮膚黝黑泛黃,還牽著孩子的婦人。
    陸良仔細辨別,總感覺眼熟,但就是想不起來。
    婦人笑著說:“我,鄭婉容。”
    “班長!”
    陸良錯愕,很難想象,眼前婦人就是當初那位皮膚白皙,還特別愛笑的初中班長。
    雖然談不上初戀,但當時年紀小,對班裏長得好看,成績好的女生都有點好感。
    “這是你孩子嗎?幾歲了。”他看向婦人身旁的男孩,個子很高。
    “他叫紀博君,今年10歲。”
    婦人推搡著小孩:“叫陸叔叔。”
    小孩像是被母親拉出來買東西,不情不願叫了一聲:“陸叔叔。”
    “真懂事。”
    陸良眼底閃過一抹惆悵,突然想起,幾年前跟朋友聊天,聊到初中的事,也聊起眼前的婦人,好像十九歲就出嫁了。
    時光荏苒,當初的初中同學,現在人老珠黃,孩子也都這麽大了,但在魔都,陸良根本感覺不到這種變化。
    他突然覺得,老家不宜久留,再待下去,人沒變老,心先老了。
    陸良看著婦人拎著大包小包:“你們要去哪,我送你們吧。”
    “不用,我是開摩托過來。”婦人指著路邊的白色五羊。
    “嗯那好,我還有事就先走了,下次有空再聊吧。”過了這麽多年,兩人早就沒什麽話好說,陸良找了個借口離開了。
    “拜拜。”婦人錯愕,看著陸良進入那輛幾乎吸引全場目光的豪車。
    陸良沒回家,因為不想應付家裏那些不熟的親戚,所以來到剛買的商品房。
    吃著有童年模樣,卻早就沒有童年味道的小吃,接到張晨打來的電話。
    “陸總,《夏洛》決定周五開機,您要不要過來參加開機儀式?”
    陸良得知在大連,頓時失去興趣:“最近比較忙,到時我讓唐總監過去吧。”
    隨便對付幾口,就算是解決了中餐,陸良著手研究未來的投資方向。
    四大新興概念,首先排除了新金融。
    雖然現在是市場最熱概念,還有好幾家企業準備赴美上市,但陸良並不看好。
    他借過網貸,深知這東西的危害,而且也是無根浮萍,一道政策就能掀翻行業。
    所以隻能在新零售、新能源、以及共享經濟,三個概念裏麵尋找目標。
    陸良想起孟常坤,他就是這麽做的,一直在投資新行業,兩人現在也是合作夥伴。
    “坤哥,在忙嗎?”
    陸良給他打去電話,詢問最近創投圈有什麽沙龍聚會,有機會帶他去長長見識。
    雖然對那些行業一竅不通,但他有錢,可以先投資。如果看好未來的發展,就從股份上完成奪權,或者另起爐灶。
    金融市場就是他的彈藥庫,他有信心用龐大的現金洪流,衝掉前方所有阻礙。
    孟常坤猜出陸良的心思,笑著說:“別忘了現在是幾月份,這周末就有兩場,不過質量應該不高,你要是有興趣,我把邀請函轉贈給你。”
    “那行,多謝了。”
    六月份是畢業季,受比爾蓋茨、紮克伯格的傳奇故事影響,最近幾年,大學生創業好像非常流行。
    從而也帶動了網貸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