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慶帝蕭書文!

字數:3717   加入書籤

A+A-


    廢物秀才?
    樊墨海懵了,不過緊接著反應過來,神色無比震怒。
    “他瀘州的文人是眼瞎麽?能為天下學子立標杆的人物,會是個廢物?我看林文海是真的老了,看不出誰是有真學問,誰是胸中毫無筆墨嗎?”樊墨海震怒道。
    瀘州文人眼瞎!
    林文海也是眼瞎!
    這麽一個文人,怎麽能在瀘州那個地方受羞辱?要知道,能說出這麽驚人的四句話來,那他本身對於學問的理解就是頂尖的,他本身,就有著極高的學問。這個人若是在京城,早就已經在寧國文壇上揚名了啊!
    樊知畫亦是如此想法,她經常跟在樊墨海身邊,自身的學問也是處於寧國頂尖的水平。要知道,她是能夠和當今大儒樊墨海坐而論道的存在。
    “看來是他瀘州城的文人容不下這位李長安,畢竟,在某些環境之下如果你太過出彩,也的確會遭到別人的刻意打壓。”樊知畫說道,“不過我聽說,陛下要在瀘州城召開一場文會,為九公主殿下招夫婿。看來,有了李長安這個出人意料的人物加入,瀘州文壇上的這場文會,恐怕會非常的精彩。”
    “我倒是想要親眼去看看,親眼去見一見這位叫做李長安的才子呢!”
    “去玩?去瀘州?我也去我也去!”樊小小興奮道,緊接著她又說道,“我當然不隻是為了去玩,我是為了跟在姐姐身邊,跟姐姐一起讀書。我才不要留在京城,爹爹又會把我抓去練武的。”
    樊知畫:“......”
    樊墨海沉吟片刻,“既是去瀘州參加這場文會,見見瀘州文壇的水平,也好。”
    “那我去收拾東西。”樊小小說道。
    這日,兩輛馬車從京城出發,去往那邊的瀘州城。馬車上,自然是當今大儒樊墨海,和他的兩個孫女!
    ~
    寧國,京城皇宮!
    皇宮是整個寧國政治權力的中心,這裏金碧輝煌,威嚴聳立。整座皇宮,就坐落在京城的正中間。皇城有四個門,每一個門都有一條大道,筆直的通向正中間的皇宮。皇宮四個大門,八個側門,十六個小門,規模非常之宏大。
    禦書房!
    此間一個中年男人,身著金絲龍袍,坐在禦書房的主位之上。他麵前擺放著一首詩文,這是他親自臨摹的詩文。
    寧國皇帝,慶帝蕭書文!
    而今蕭書文的尊號為慶,寧國的曆法也為慶,稱之為慶曆十五年。這自然是表明,今年是蕭書文在位當皇帝的第十五年!所以,蕭書文被人稱之為慶帝!
    此間慶帝身邊還有一個身穿藍色華光錦的女子,女子膚凝如白脂,三千青絲垂於身後,整個人盤坐在慶帝一旁,一雙雪白巧手正在給慶帝磨墨,美豔無雙!
    慶帝妃子,斐南煙!
    “這首詩文是江南才子張文詠所作,於三年前登上了稷下學宮千碑石丙等之列。陛下,這首詩文您很喜歡?”斐南煙悄然問道。
    當今寧國皇帝對於詩文,對於文道的喜歡程度近乎癡迷。也正是如此,在他的推動之下寧國要一力打造天下文脈的發源地。所以,寧國可謂是文道興盛,百花齊放。
    為此,慶帝還提拔了不少文道的佼佼者入朝為官,連科舉考試的過程都免了!這自然,也是激發了無數學子對於文道的熱情。
    蕭書文搖搖頭,“這首詩文雖然有一定水平,但是顯然還不夠。”
    有水平,但是水平還不夠。
    斐南煙知道,慶帝的一句話,就已經改變了那江南才子張文詠的命運。倘若今天慶帝喜歡這首詩文,那明天張文詠入朝去往翰林院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啊!
    緊接著一個太監匆匆走上禦書房,他看了一眼慶帝,小聲道,“陛下,瀘州文壇最近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哦?為什麽?”蕭書文連眼皮都懶得抬一下,因為這樣的消息很多,幾乎每天都有。無外乎,是有一些文人學子企圖引起他這位皇帝的注意,從而在文壇上鬧出一些動靜來。但是往往,他們寫出來的詩文都不咋地!
    所以蕭書文並不抱有什麽期待。
    大太監陳五限看了看皇帝的臉色,繼續說道:“是因為一個論題,一個瀘州書院林老大人提出的論題,叫做何為讀書!”
    何為讀書!
    “又是這種老掉牙的論題,這論題朕已經聽過無數次,似乎除了那些答案,也沒有別的什麽新的想法。五限啊,要還是普通的答案,就不需要上奏了!”蕭書文說道、
    “陛下,這次不是!”
    “那人是這樣回答的,他說當今讀書人應該以他所說的四個目標為己任!他說天下讀書人,都應該為之努力奮鬥。”
    “嗯?好大的口氣!”蕭書文神色微變。
    “他說第一,為天地立心!
    第二,為生民立命!
    第三,為往聖繼絕學!
    第四,為萬世開太平!”
    蕭書文:“......”
    緊接著這個浸淫文道的皇帝一步站起身來,他的臉色當場劇變,變得格外震驚。一旁的斐南煙,也是無比吃驚的看著大太監陳五限。這一番話,可著實是嚇人一跳。這一番話,其中的宏大誌向,當真是令人醍醐灌頂啊!
    ”這是何人所說?這是何人提出來的?”蕭書文倒吸一口涼氣,他也是個讀書人,他也有筆墨學問。他更是寧國皇帝,他更想打造天下文脈的發源地。
    也正是這樣,他更希望文脈興盛,更希望天下學子能不斷奮鬥不斷前行,強大寧國。但是,他不知道該如何去激勵這群學子,更不知道該給這群學子樹立怎樣的目標。
    什麽目標,才能稱之為是文人的目標?
    現在他明白了!
    就該是這四句話,就該是如此宏大的願景。天下學子,就該為這個目標去不懈努力,去奮鬥終生!
    了不起!
    說出這話的人,當真是有極高的學問!這人在文壇內的地位,絕對不會太低。
    “是朕的老師樊墨海?還是瀘州城的林老大人?亦或是江南書院的院長?”蕭書文急切的問道。
    “陛下,都不是!”
    陳五限搖搖頭,“是瀘州城一個並不知名的文人,他叫做~”
    “李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