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老夫八旬!
字數:4524 加入書籤
朝堂之上正因為李長安從而掀起一層驚濤駭浪!
然而這股風浪背後的李長安卻是回京了!
斥候和老太監回來的速度事實上跟李長安回來的速度差不多。
所以也就是前後腳的功夫。
抗旨的李長安回來了!
一眾文武大臣當場懵逼,他們可尚且記得李長安怒懟寧國文武百官的那一幕。
但今天李長安是抗旨!
慶帝臉色一變再變。
心中到底是有些激動的,八旬的李長安,可是宣稱替他出征禦遼,而且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
二十萬遼軍死了十萬俘虜十萬,這如此勝仗在以往都是前所未有的存在。
所以,哪怕李長安是抗旨,慶帝也認為李長安是有他的理由的。
“宣李長安進殿!”
慶帝心思低沉,李長安抗旨一事,總得給文武大臣一個說法!
一眾臣子,皆是回頭看去。
但見大殿外,李長安披上了一件青衫。這件青衫之上,盡是鮮血凝固的痕跡。
岐山一戰,他亦是親自上戰場。縱然一把老骨頭,但是至少他也是跟老黃修煉的人。
更何況,他還修煉紫薇山王語嫣給的功法。這門功法,能讓他在修煉之中,狀態越來越好!
這身青衫上麵的血跡,是遼軍的血跡。而今,已經有了幾分臭味。那股味道,談不上好聞。
李長安縷了一把胡須,昂兄挺胸的走上承天大殿!
唰!
大殿之上,滿朝官員,皆是臉色大變起來。李長安公然抗旨,可在抗旨之後他又回到了京城,他怎麽敢的?
兵部尚書陳東嶽死死盯著李長安,眼神裏透露著恐怖的殺意。
丞相張忠良眉頭一皺,今天的事情恐怕並沒有那麽容易。文武百官沒有注意到李長安那一身血衣,唯有三個人注意到了。一個是張忠良,一個是慶帝,一個是大皇子蕭正仁!
慶帝神色變了變,李長安李老,回來了!
李老風采依舊,而且氣勢比以前更為凶猛。看起來,倒是有幾分仙風道骨,返老還童的模樣。
也不知道是不是慶帝的錯覺,他總覺得李長安年輕了許多。然而,修煉了紫薇山的心法,李長安的確看起來年輕了許多。
當然,頭發還是一如既往的花白一片。
但皮膚細膩了很多,也經曆了許多風霜!
看見李長安披著一身血衣,整個大殿一片死寂。隨後李長安站在眾人之前,當即行禮。
“瀘州李長安幸不辱使命,參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慶帝神色變了變,連忙上前扶起了李長安,“李老不必多禮!”
“傳朕旨意,李老勞苦功高,為行寧國之品德教導,遵循禮製孝道之規範,李老從今天起見到朕,不必下跪行禮。朝中凡是八十歲以上老人,也不必下跪行禮。”慶帝朗聲道。
八十歲以上,不必下跪行禮。
但是,整個朝堂之上除了李長安,哪裏還有八十歲之官員?就算是有,也已經在家臥床不起。並不是誰都能活到八十,古代長壽的老人很少,大部分人的壽命隻有四十到六十。這也是古代,為什麽十六歲成年生孩子的原因。
因為古代人更多的是比較窮苦辛勞的百姓,這一批人往往命都不長。
“謝陛下!”
慶帝抓著李長安的手,看著他一身血衣,神色動容。
“陛下!”
“陛下!”
“這李長安可是抗旨啊陛下!”陳東嶽朗聲道,“若不嚴懲,於文武官員,於天線百姓,都沒有一個交代。天下,豈不是人人都可以抗旨了?”
“臣,死諫,請陛下嚴懲李長安!”
陳東嶽咬牙切齒,他兒子陳齊天被殺,當然非常憤怒。所以,他冒著極大的風險,在這個時候死諫,就是要弄死李長安!
“陛下,抗旨一事是對朝廷,對陛下的蔑視。這個頭,萬萬不能開啊陛下!”
“是啊陛下,臣附議!”
嘩啦啦~
朝中文武百官,皆是嘩啦啦的跪了下去。一個個,神情無比憤怒。
丞相張忠良,當即行禮,沉聲道:“陛下,無規矩不成方圓,若今日開了這個頭,那來日,寧國將國不成國!”
“李長安。理應嚴懲!”
慶帝神色頓時冰冷了下來,朕的李老,遠赴邊境禦遼歸來,甚至親自上陣殺敵,你們反而要朕嚴懲他?爾等,是何居心?
李長安臉色變了變!
他一步轉身,看向滿朝文武官員。他緩緩來到了陳東嶽麵前,淡淡道:“是我殺了陳齊天,我一刀就砍了他的腦袋。”
轟!
陳東嶽:“......”
“你,你,李長安,你簡直目無王法!”
“我兒陳齊天就算有罪,也要刑部和大理寺審查,也要陛下親自懲戒!”
“更何況你李長安敢抗旨!!!”
李長安神色鐵青一片,冷聲道:“陳大人,我執行的是戰場上的律法!”
“何錯之有?”
“陳齊天押運輜重糧草遲到半個月,倘若寧國邊軍半個月沒飯吃,會發生什麽?”
“是謀反,還是被遼軍攻破?屆時才是真正的生靈塗炭,而陳齊天,就是罪魁禍首。”
“我殺了他,何罪?”
轟!
陳東嶽:“.......”
他嘴角抽搐,神色難看無比。
李長安深吸一口氣,朗聲道:“爾等都給我聽著,邊境將士廝殺的時候,你們在哪裏?”
“邊境將士,麵對那凶悍遼軍的時候,你們在被窩裏麵摟著女人,你們在青樓裏麵喝酒為樂!”
“看見這件長袍了嗎?”
“這長袍上麵沾染了十三個遼軍重甲步兵的鮮血,為什麽是十三個?”
“因為這是老夫親手砍殺的十三個遼軍步兵!”
“你們當中有些人三四十歲,有些人五六十歲。但是你們知道,老夫多大年紀了?”
“老夫八十,上陣殺敵!!!”
轟隆!
李長安這話一出,現場一眾官員,一個個神色蒼白起來。宛若驚雷,在承天大殿上炸裂。
老夫八十,上陣殺敵!!!
場中所有官員,都應該明白這一點的分量有多重。李長安已經八十,但是他殺了十三個敵軍。
這是什麽概念?
殺敵十人,可勝伍長。
殺敵百人,可升百夫長!
敢上陣殺敵的人,都極其不簡單。
更何況,朝廷上的文武官員,還沒有李長安這個年紀。
更何況,李長安還是一個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