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大蕭條來了
字數:7826 加入書籤
長江車行目前一共擁有406張大照會、60張小照會、50張閘北牌照,總計516輛車;前麵的野雞車,已經全部處理掉,不再經營。
這一次股權重整,將整個長江車行的資產(不含賬上的管理費項目)估算為35萬大洋,即3.5萬股(每股價值還是10元)。
而如今降租後,每月預計收租純利約為1萬大洋(扣除每月2元一輛的稅費、車行管理層8%、維修保養費等)。
核算下來,回報率確實是在三年回本的程度,但總歸比銀行五六厘(降了)的利息高很多。
所以消息一經傳播,在長江車行的車夫圈,也引起巨大的討論。
一名車夫吸著旱煙,臉上有些不滿意的抱怨道:“我投資了三股(30元),現在說是每季度分紅隻有2.5元,一年分紅就是10元。這一下子降低了好多啊,我原來每個月可以拿到2塊多,一季度就是六七塊吧!”
作為最早的入股車夫,他已經習慣享受高分紅了。
“老周,不是我說你,車行現在也降租了,你怎麽不說?”
“就是啊老周,人要懂得感恩,你前麵已經把本金賺了兩個來回了。而且車行不是說了嘛,歡迎任何人退股,你覺得不劃算,退掉就是了,三十大洋不就回來了麽!”
老周的言論,很快引起後麵入股的人攻擊。
“我就是隨便說一句,誰要退股,你們不要亂說!”老周連忙說道:“我和老板可是有交情的,當初我們一起拉過車,你們還不知道在哪裏呢!”
這下大家夥不敢多說了,誰知道老周是不是真的和老板有關係!
據他們所知,老周不僅當初分紅多,而且後來還是第一批開上三輪黃包車的車夫,說不定老板還真惦記著他呢!
雖然前麵入股的車夫們,多少有點怨言,但在‘降租’、‘隨時退本金’的條件下,大家還是選擇性的閉嘴。
而絕大數長江車行的車夫,是陷入狂歡中。
“老板大善人啊,這租金一年兩次降,人家是一年兩次漲,真是大善人啊!”
“可不是嘛,而且我們長江車行是率先在換三輪黃包車,本身租賃這種車能生意更好,更加省力。”
“就是就是,我現在騎車也沒有以前累了,活到四十歲以上完全沒有問題了!”
“要說這三輪黃包車,可是我們老板的發明,人家當初就是要改善我們勞累太狠的命運。可以說,現在好多人都想進入這個行業呢!”
隨著三輪黃包車的投入,‘黃包車車夫’已經成為香餑餑職業,因為它已經不是單純的體力從事者,但收入卻還不錯,普遍在12大洋左右。
關鍵是‘多勞多得’這一點,是很多人向往的。
另外一邊。
在新的股權結構下,陳光良的本人的權益,實際上是減少了不少。
他約占新股本的75%,每月分紅降低至7500,要知道前期每月分紅8500以上(不含商品批發)。
當然這都是值得的,畢竟現在不指望車行的這點利潤過日子,但車夫們的日子卻全靠這個。
“周哥,林峰,現在我們安保公司中,還有幾個人沒有結婚?”在車行的辦公室,陳光良找來周興高和林峰詢問道。
目前‘長江安保’一共擁有20名保鏢,其中有2名是銀牌保鏢、8名是銅牌保鏢,10名是普通保鏢。另外,還有十幾名‘儲備隊員’在物業公司做安保。
普通保鏢薪水25元,銅牌保鏢50元、銀牌保鏢100元,另外有各種福利製度。
現在周興高是‘隊長’,林峰是‘副隊長兼私人保鏢領隊’。
周興高隨即說道:“還有八個沒有結婚,大家都在等老板你組織相親會呢!”
陳光良當即說道:“行,我讓車行的車夫、番瓜弄的鄰居們,讓他們把條件好的女兒組織起來,給兄弟們來個相親會。”
他很重視‘安保公司’隊員的心理健康,以及社交掌控,絕不影響他們有機會成為‘內應’和‘同黨’,來綁架陳光良這個老板。
作為一個現代人,他有太多的手段,去洗腦這些保鏢了,例如‘團建’,把大家拉到野外活動,並坐下來給大家洗腦。
當然,‘福利製度’是關鍵,‘安保公司’已經實行養老製度,工作十五年後可選擇退休,陳光良養到他們死;同時,退休後還可以選擇加入陳光良其它公司,再領一份薪資。
再各種優越的製度下,安保隊的忠心程度自然是非常好的,不想其他富豪總是不相信身邊的人,甚至請白俄羅斯人做保鏢的程度。
“好的,大家一定很高興!”周興高笑道。
“高興是好事,訓練不要鬆懈,我可是要一支精兵強將。”
“明白,安保隊的訓練一直沒有鬆懈!”
這個安保公司的很多訓練,還是陳光良提供的,例如他們最重視反偵察能力、關鍵時刻的保護雇主能力。公司保鏢還配備防彈背心等裝備,非常的專業性。
陳光良點點頭,最後說道:“準備培養四名女保鏢,選擇那種不裹小腳,身形彪悍的窮人出身,告訴他們的父母,成為我們的保鏢各種福利。然後我會親自來抓培訓課程!”
周興高連忙說道:“好的.恭喜老板,您是不是要結婚了?”
林峰也伸長脖子,好奇起來。
陳光良笑道:“結個屁,還沒影的事情.主要是我覺得女保鏢有個好處,那就是做事細心,培養一批試試看。”
他在粗人麵前,自然也是講粗話。
“明白”
這時候,林峰突然說道:“老板,你弟弟那邊,是不是也該安排保鏢,畢竟.”
後麵話沒有說,意思要是有人拿他威脅你,你總歸要救!
陳光良擺擺手,說道:“不能讓他做少爺,不利於培養他。至於真有風險,那我們主動麵對便是!”
這還真不是不重視弟弟和表弟、表妹,而是不希望他們養成少爺小姐的習慣。
至於真發生綁架,陳光良能拿出錢財來,總歸也是要救的,前提是價格合理。
但如果真把他們保護得太好,陳光良覺得自己養幾個廢物少爺小姐,又有些不甘心。
隨他去吧!
從長江車行離開後,陳光良和何向東來到長江出租車總部。
“老板,您來了!”副總經理梁孟起,隨即迎了上來。
“嗯,來看看情況。”陳光良隨口答應,然後視察起來。
此時的長江出租車,已經有十五輛新車、五輛二手車的規模,發展速度還是很快的。
特別是在4月份以後,陳光良還清車行的債務,就將不少資金注入長江出租車,陸續購入新車來發展。
當然,長江出租車還有不少分期款項沒有還清。
隻見寫字樓裏,有著一部‘叫車專線’,時而有人打進電話叫車。
接線員在得到地點後,隨即安排車輛出發,一切井井有序。
視察一番後,陳光良詢問道:“最近有沒有什麽情況?”
梁孟起馬上說道:“有。我們開始經常出現車子到地點後,客人已經被接走,我懷疑是有人在電話局買通職員。整體上來說,我們吃虧在隻有一個基地,沒有分行。”
他把困難主動說出來,這樣總比老板發現後,罵他管理不行的好。
陳光良聞言後,並沒有表現出什麽,而是說道:“明年至後年,我估計將進口四百輛汽車,其中一半可以拿給長江出租車使用,規模一次性擴大十倍。”
眾人大吃一驚,梁孟起更是不可置信的說道:“四百輛?”
他們是知道老板做房地產賺了很多錢,但沒想到是全力發展長江出租車,因為之前老板除了製定各種公司製度外,基本上不是很關心公司的業績。
陳光良點點頭,說道:“不錯,當然隻有兩百輛是給出租車公司的,其它是我打算賣掉的。所以接下來,我將對長江出租車進行管理上的整頓,你們要認真一點。另外,兩百輛車投入進去,至少也要準備四個車行基地,這樣可以在滬市隨時到達任何地方。”
梁孟起此時心裏很興奮,馬上說道:“那我們先調查一下,有合適的選擇再向您匯報!”
隨後,陳光良仔細交代了很多事情,為長江出租車的擴張做好提前準備工作。
時間很快到了10月24日。
在長江錢莊的辦公室裏,陳光良和嚴智多坐在一起。
“嚴伯父,我們錢莊已經將價值200萬大洋的黃金,存入各大銀行的保險櫃。下一步,我們從11月份開始,正是買進期貨!”
嚴智多並不直接參與長江錢莊的工作,雖然他也投資了30萬大洋,但很放心陳光良的本領。
所以,他直接問道:“你打算將100萬的額度,放大至500萬去操作市場,倒是問題不大。隻不過,你真的有把握?”
他投資三十萬倒也不算大事,畢竟這點資產對他來說不算傷筋動骨,更何況投資‘大華飯店’那邊已經增值二三十萬。
他真正關心的是陳光良,要知道將近270萬的現金,基本上是長江地產今年賺的全部利潤了,這個年輕人還真敢孤擲一注。
陳光良笑道:“放心吧,美國那邊很快就會傳回消息,他們的股市已經支撐不住了。那麽就說明,我的初步推測是對的,接下來整體發展方向,就不會錯了!”
嚴智多點點頭,不管事情真假,但人家分析的是頭頭是道,讓自己都分析不出這些玩意來,說明陳光良至少有很高的國際視野和商業水平。
隨後,兩人和一眾管理層和職員開了個會議,商討下個月的期貨動作。
嚴智多還指點大家道:“炒標金期貨,我們的目標相對小一點,主要是買賣手的動作要快,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大家明白了沒有?”
嚴家是開錢莊的,對炒標金自然不陌生,雖然現在已經不怎麽炒了!
胡金順帶頭說道:“明白”
眼見技術性的問題講明白了,陳光良接著說道:“炒期貨上,大方向有我來掌控,細節則需要你們要做。接下來我們是要長期做多,決不能動搖這個大趨勢。倘若虧本,那是我的問題;倘若賺錢,我會拿出3%作為大家的分紅。你們別小看這筆錢,他可能總數會會有上十萬大洋,按照我的心裏預期的話。”
眾人頓時激動起來,畢竟陳光良的事跡他們聽說過,這次還真是跟對老板了!
隨後,陳光良安排了大家的各自崗位,交易所的買賣手、電話員總計是六個人,辦公室這邊又有六個人,這還不算陳光良安排的持槍保鏢、報社的信息渠道等人員。
翌日,陳光良馬不停歇的來到《東方日報》。
“陳經理,美國那邊傳回消息,華爾街股市10月24日大跌11.5%,引起市場的恐慌,被人稱之為黑色星期四.”張靜廬拿著一手的消息,向陳光良匯報道。
陳光良知道,曆史大事件開始上演了,接下來有‘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二’,也就是下周的繼續恐慌。
“好,等會我寫篇文章,你替我發表在商業版塊上。”
“行,等會我來找您。”
陳光良擺擺手,說道:“不用,我拿給你們編輯部。對了,我想出版一本《商業周刊》,你覺得怎麽樣?”
張靜廬少做思考道:“《周刊》怕是困難,倒是半月刊不是問題。”
陳光良一聽,倒也沒有一意孤行,而是說道:“那就先半月刊,做起來再考慮周刊。我是這樣想的,這個半月刊不僅刊登相應的商業信息,例如證券、標金、棉紗、麵粉、地產、實業等;另外,我們還關注吃喝住行,例如某家飯店的口味和服務、某家服裝品牌的時尚、電影谘詢、名人八卦.總之,盡可能的豐富中產階級和富裕階級的思想娛樂。
張靜廬當即說道:“這個想法很好,那這個雜誌倒是可以出周刊了,畢竟吃喝玩樂的內容比較豐富,如果占一半內容,那就比較理想。”
“那幾準備籌備吧,晚點我會具體培訓編輯隊伍的。特別是招募編輯的時候,要找那種富有思想的人。”
“嗯,我明白了!”
其實,陳光良辦雜誌,不過是為以後自己的商業作為助力而已,其它不過是順手的事情。
當然他的理念和見識,完全不需要考慮會失敗,因為就是吊打這個時代的同業,《東方日報》已經是最好的證明。
張靜廬離開後,陳光良開始撰寫文章《論美國股市與經濟的轉折點》。
文章以10月24日美國發生股市‘黑色星期四’為導火索,指出近些年美國股市的畸形發展——貧富差距過大:資本家盲目擴大生產,人民相對貧困,購買力低於生產能力。信貸消費過度膨脹,造成市場的虛假繁榮,加劇生產與銷售的矛盾。股票投機過度,股票無法反映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造成經濟虛假繁榮,掩蓋了矛盾。自由放任經濟思想的影響,使整個社會生產處於無政府狀態。
隨後陳光良在文章指出,美國股市‘黑色星期四’,將在下周時間繼續產生恐慌,進而演變成股災。那麽對於美國的經濟,影響也將是深遠的,可能導致美國結束長達十幾年的經濟大發展,而陷入一個蕭條時期。
寫好之後,陳光良檢查一番,確定文筆和分析都是極好的,這幾年的學習進步是很大的,他才滿意的露出笑容。
不是他想出這個風頭,而是他需要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所以就不能低調。這一波‘世界經濟蕭條’期,陳光良將化身‘經濟學者’來在自己報紙和雜誌上,發表一些文章。
他要成為一個專家!
有了這個頭銜後,他不僅可以社會地位和影響力大增,後續還能操縱一下滬市的標金市場、證券市場。